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号识别颗粒14调控肝细胞癌进程并影响患者预后
1
作者 田慧敏 唐冬梅 +1 位作者 马美琳 傅湘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71,共12页
目的:探究信号识别颗粒14(SRP1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等明确SRP14在HCC中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SRP14 mRNA表达变化与HCC... 目的:探究信号识别颗粒14(SRP1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等明确SRP14在HCC中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SRP14 mRNA表达变化与HCC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及疾病特异性生存期的相关性;通过5-乙基-2′-94脱氧尿苷(EdU)染色、MTS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等探索SRP14对HC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以及qRT-PCR初探SRP14在HCC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在GSE14520数据集、TNMplot数据库和临床标本中,与配对癌旁组织、非配对癌旁组织或正常组织比较,HCC组织的SPR14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5)。在临床标本中,与配对癌旁组织比较,HCC组织的SPR14蛋白表达上调(P<0.05)。SRP14表达上调的HCC患者具有更长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及疾病特异性生存期(均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RP14能抑制HCC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KEGG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HCC中,与SRP14共表达的基因主要调控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等相关细胞活动或功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HCC中,与SRP14共表达的基因主要调控MAPK、cAMP、PI3K-Akt、Wnt等多条信号传导通路。SRP14抑制HCC细胞中已知抑癌基因GPRC5A的mRNA表达(P<0.05)。结论:SRP14可能调控HCC进程并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信号识别颗粒14 G蛋白偶联受体C类组5成员A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肌病5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燕波 周亚芳 +4 位作者 胡雅岑 孙启英 易芳 许宏伟 姚凌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0-1436,共7页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神经内科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肌病的患者5例。患者均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对称性肢体近端无力,血清肌酸肌酶明显增高,血清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电图提示肌源...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神经内科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肌病的患者5例。患者均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对称性肢体近端无力,血清肌酸肌酶明显增高,血清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病理表现为变性坏死伴再生,可见萎缩及肥大肌纤维,伴结缔组织增生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CD4及CD8阳性淋巴细胞、CD68阳性巨噬细胞浸润;未见CD20阳性淋巴细胞及CD303阳性树突细胞浸润;其中2例患者少量毛细血管C5b-9表达阳性;全部患者的抗肌聚糖蛋白染色、抗Dysferlin染色、抗dystrophin染色连续强阳性表达。患者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部分患者需联合免疫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肌病 信号识别颗粒抗体 自身免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54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淑娟 郭军 +2 位作者 段迎辉 于秀梅 康振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01-1506,共6页
根据LWSRC336(GenBank登录号为EV254029)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受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诱导的小麦幼叶中提取总RNA,采用RACE与RT-PCR相结合的技术对该基因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1 725 bp,其中包含一个... 根据LWSRC336(GenBank登录号为EV254029)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受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诱导的小麦幼叶中提取总RNA,采用RACE与RT-PCR相结合的技术对该基因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1 725 bp,其中包含一个编码481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与水稻的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54蛋白高度同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受条锈菌诱导下,在亲和组合中表达趋势明显下调,而在非亲合组合中的表达在24 h之前呈下降趋势,到24 h最低,在72 h又恢复到正常水平,随后又下降.推测条锈菌侵染小麦后,影响了叶绿体蛋白的运输,进而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 条锈菌 表达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认别颗粒的结构与功能
4
作者 陈静 赵守城 《生物学教学》 2000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信号识别颗粒 核糖体 内质网 蛋白质合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序列在SRP54蛋白与SRPRNA和信号肽结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俏佳 兰风华 +1 位作者 董荔红 朱忠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1-785,共5页
SRP54蛋白是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的一个关键组分.对人SRP54蛋白328~330位的TLR3个氨基酸进行人工诱变,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了A3突变体,并对A3突变体进行纯化和Superdex75凝胶过滤分析.观察到A3突变... SRP54蛋白是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的一个关键组分.对人SRP54蛋白328~330位的TLR3个氨基酸进行人工诱变,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了A3突变体,并对A3突变体进行纯化和Superdex75凝胶过滤分析.观察到A3突变体丧失了与SRPRNA结合的能力,其自身也不能形成二聚体.结果证明,TLR这3个氨基酸残基与二聚体结构的形成有关,TLR是SRP54蛋白结合SRPRNA和新生蛋白质信号肽所必需的关键性氨基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识别颗粒 信号 定点诱变 凝胶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4(t)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添资 孙立亭 +5 位作者 景德道 钱华飞 余波 曾生元 李闯 龚红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为通过叶色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解析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从早熟晚粳稻品系鉴定出的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ygl14(t)为试验材料,利用ygl14(t)/9311的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候选基因预测、cDNA测序以及Real-time PCR。结果表明,ygl1... 为通过叶色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解析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从早熟晚粳稻品系鉴定出的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ygl14(t)为试验材料,利用ygl14(t)/9311的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候选基因预测、cDNA测序以及Real-time PCR。结果表明,ygl14(t)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黄绿叶;与野生型相比,ygl14(t)的色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绿体发育异常,类囊体结构较松散、片层数目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显著降低,抽穗显著延迟。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表明,ygl14(t)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定位于第11条染色体短臂上的标记D-6和W1之间,两者相距40.8 kb,有6个候选基因。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编码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cpSRP54基因Os11g0153600的第1个内含子与第2个外显子交界处的第2个碱基A变为T。cDNA测序证实,该基因第1个内含子未发生剪切,突变体ygl14(t)的编码区序列比野生型多了119 bp,造成第47位氨基酸开始错译。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合成及光合系统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表明,除rpoC2表达下调,HEME表达无变化外,其他基因全部表达上调。综上所述,YGL14(t)影响叶绿体发育,可能反馈调控色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的结果,这为进一步开展高光效的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绿叶 可变剪接 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毅 付俊 +5 位作者 孟令超 张巍 王朝霞 吕鹤 左越焕 袁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689-695,共7页
目的 探讨免疫性坏死性肌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方法 共107例坏死性肌病患者,采用2004年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公布的特发性炎性肌病分类标准中免疫性坏死性肌病诊断标准,57例明确诊断为免疫性坏死性肌病,回顾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 目的 探讨免疫性坏死性肌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方法 共107例坏死性肌病患者,采用2004年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公布的特发性炎性肌病分类标准中免疫性坏死性肌病诊断标准,57例明确诊断为免疫性坏死性肌病,回顾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肌电图、骨骼肌MRI和肌肉病理学特点。结果 5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略高于男性(男女比例1.00∶1.59),高峰发病年龄40-59岁(43.86%,25/57);临床分型包括特发性免疫性坏死性肌病、结缔组织病相关性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他汀相关性免疫性坏死性肌病、肿瘤相关性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临床症状均以近端肌无力为主,可同时出现远端肌无力(28.07%,16/57);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420-15 320 U/L);血清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率较高(54.55%,24/44);肌电图呈现肌源性损害(91.11%,41/45)和自发性电位(33.33%,15/45);大腿肌肉MRI可见肌肉水肿(92.59%,25/27)和脂肪浸润(59.26%,16/27);肌肉病理学除坏死肌纤维外,亦可见肌纤维膜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1阳性(98.25%,56/57)和毛细血管壁膜攻击复合物沉积(92.98%,53/57)。结论 免疫性坏死性肌病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为40-59岁,特发性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为最常见的临床亚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近端或远近端肌无力,骨骼肌以外系统受累少见,血清抗SRP抗体阳性率较高,大腿肌肉MRI以肌肉水肿改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炎 自身免疫疾病 信号识别颗粒 肌电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SRP54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质粒的构建
8
作者 邢莹 贾立军 张守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40,共4页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全基因组序列(登录号:NC_015153.1),针对其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基因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扩增猪附红细胞体信号识别颗粒54(SRP54)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上,经PCR、酶切初...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全基因组序列(登录号:NC_015153.1),针对其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基因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扩增猪附红细胞体信号识别颗粒54(SRP54)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上,经PCR、酶切初步鉴定正确后进行测序,对所克隆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SRP54。结果显示,克隆的SRP54基因片段大小为1 164bp,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7%;该基因编码38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等电点为6.51,无跨膜区;重组表达质粒pGEX-SRP54构建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 信号识别颗粒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红霞 田小兰 +5 位作者 江薇 李文丽 刘青艳 彭清林 王国春 卢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9-995,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yositis specific antibodies,MSAs)类型的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ies,IMNM)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从中日友好医院2008—2018年住院期间所有行肌肉活检的特发性炎... 目的:比较不同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yositis specific antibodies,MSAs)类型的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ies,IMNM)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从中日友好医院2008—2018年住院期间所有行肌肉活检的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中选取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IMNM患者104例:(1)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抗体阳性;(2)抗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抗体阳性;(3)血清MSAs阴性且病理符合2004年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定义的IMNM病理诊断标准。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肌肉病理等信息,比较各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所有104例IMNM患者中,肌无力(92.3%)、肌酸激酶升高(92.3%)是IMNM的最常见临床表现,此外,33.7%的IMNM患者合并吞咽困难,46.5%的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ILD)。抗HMGCR阳性患者较抗SRP阳性和MSAs阴性患者更容易出现V形疹(30.4%vs.4.3%和5.9%,P<0.01),抗SRP阳性患者合并ILD发生率高于抗HMGCR阳性和MSAs阴性患者(64.4%vs.34.8%和29.0%,P<0.01),MSAs阴性患者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更多见(32.4%vs.8.5%和4.3%,P<0.01)。3组IMNM患者肌肉病理中均可见肌细胞坏死(94.2%)、吞噬(65.4%)和再生(67.3%),肌细胞膜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分子上调(78.8%),肌内膜CD4+T细胞(68.3%)和CD68+巨噬细胞(65.7%)浸润。结论:抗SRP抗体阳性、抗HMGCR抗体阳性和MSAs阴性的IMNM患者存在异质性,在临床上开展MSAs检测和肌肉病理检查对区分不同类型的IMNM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炎 自身免疫病 信号识别颗粒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共存皮肌炎并发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声海 袁艺 +2 位作者 张彦东 谷三炜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8-1034,共7页
目的:分析1例抗Jo-1抗体和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共存皮肌炎(DM)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为该类罕见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并存DM并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各项信息,包括患者... 目的:分析1例抗Jo-1抗体和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共存皮肌炎(DM)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为该类罕见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并存DM并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各项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随访信息等,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复习。结果:患者,女性,52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和气短伴全身乏力2个月,门诊以“间质性肺炎”收入院,双手轻度“技工手”样改变,四肢肌力3级。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阳性,影像学提示肺间质改变,肌肉病理学检查提示肌肉组织萎缩、变性和炎细胞浸润,唇腺病理学检查提示为口腔干燥症,临床诊断为DM并发SS,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5个月,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降至正常,DM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抗体阳性DM并发SS发病率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累及肺脏,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和肌酶谱检测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本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有效。在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抗JO-1抗体 信号识别颗粒抗体 皮肌炎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黄叶少分蘖突变体yllt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11
作者 康伟伟 李哲理 +5 位作者 高扬 戴力 杨峰 肖丰 谭炎宁 易自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4-662,共9页
采用60Co-γ射线诱变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保持系‘T98B’获得一份兼具黄叶和少分蘖表型的突变体yllt1(yellow leaf and less tillering 1),利用色素含量测定、构建显隐性混池和基因表达量测定等方法从表型和遗传层面对其遗... 采用60Co-γ射线诱变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保持系‘T98B’获得一份兼具黄叶和少分蘖表型的突变体yllt1(yellow leaf and less tillering 1),利用色素含量测定、构建显隐性混池和基因表达量测定等方法从表型和遗传层面对其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yllt1苗期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为野生型水稻品种‘T98B’的77.78%和60.00%,叶绿体发育异常,缺乏功能性叶绿体类囊体片层;其分蘖盛期的单株分蘖数为野生型的21.43%。遗传分析发现,在突变体yllt1与‘T98B’的杂交F2群体中,黄叶与少分蘖性状的重组率为0.00%,表明yllt1同时控制叶色与分蘖表型;yllt1呈隐性遗传,受一个细胞核基因独立控制。该研究进一步采用连锁分析法将yllt1精细定位到第11染色体上,经测序分析推断发生了突变的登录号为LOC_Os11g05552的基因是yllt1的目的基因;该基因编码叶绿体前体信号识别颗粒54 kD(cpSRP54)蛋白,其第1外显子的第29位碱基C发生了缺失,将造成其蛋白产物从N-端至C-端氨基酸组成的严重破坏。RT-qPCR分析结果显示,yllt1叶中叶绿素合成基因OsCAO1、OsCAO2与OsNOL等的表达量明显下调;茎中分蘖正向调控基因OsTAC1受到显著抑制,而负调控基因OsTB1与OsDLT的表达量明显增强。研究结果表明cpSRP54同时参与了水稻叶色和分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色变异 分蘖 黄叶少分蘖突变体 叶绿体前体信号识别颗粒54(cpSRP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SRP对大肠杆菌膜蛋白定位的研究
12
作者 崔博显 赵留群 +3 位作者 赵胜 杨建德 刘燕霏 张大伟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61-64,共4页
大肠杆菌中,信号肽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识别并绑定核糖体正在翻译的信号肽,引导新生肽链到细胞膜上。根据靶向膜蛋白生物素酰化原理,本研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构建的HDB51菌株及野生型菌株MG1655进行大肠杆... 大肠杆菌中,信号肽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识别并绑定核糖体正在翻译的信号肽,引导新生肽链到细胞膜上。根据靶向膜蛋白生物素酰化原理,本研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构建的HDB51菌株及野生型菌株MG1655进行大肠杆菌膜蛋白定位研究。对比不同菌株中是否含有SRP,结果发现,在缺失SRP的HDB51菌株中检测到依赖SRP的底物蛋白FtsQ的定位,缺失SRP明显影响了FtsQ的定位,SRP具有辅助膜蛋白定位的功能,从而为研究依赖SRP性大肠杆菌膜蛋白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信号识别颗粒 膜蛋白定位 Fts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