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状态判别的环形交叉口信号设置依据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仲波 赵小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98,共7页
目前环形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依据和标准均是通过建立微观的交通模型所得到,复杂的模型标定和计算导致这些方法所得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差,并不适用于实际情况.为此,本研究直接利用环形交叉口实际采集的内、外环道车流车头时距及车头时距之差... 目前环形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依据和标准均是通过建立微观的交通模型所得到,复杂的模型标定和计算导致这些方法所得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差,并不适用于实际情况.为此,本研究直接利用环形交叉口实际采集的内、外环道车流车头时距及车头时距之差,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环形交叉口交通运行状态进行判别,根据判别结果,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信号控制的时段依据.最后,采用VISSIM仿真对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判别环形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态,为交通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信号控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号设置依据 模糊C-均值聚类 环形交叉口 状态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支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殿海 马东方 陈永恒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3,共5页
为寻求主支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依据,以可插车间隙理论和排队论为基础,用概率分析法证明了将多股主路车流看作一股车流的可行性,建立了主支路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模型.从交通效率的角度出发,对比交叉口信号设置前后的平均延误时间,... 为寻求主支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依据,以可插车间隙理论和排队论为基础,用概率分析法证明了将多股主路车流看作一股车流的可行性,建立了主支路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模型.从交通效率的角度出发,对比交叉口信号设置前后的平均延误时间,针对常见的3种无信号交叉方式,得到了不同临界间隙下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曲线,为主支路交叉口的信号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支路 信号设置依据 延误 临界流量 临界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交叉口信号设置临界流量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马东方 王殿海 +1 位作者 宋现敏 陈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为完善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以不同车流的优先通行规则为基础,提出了T型交叉口各股车流之间的冲突矩阵,并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和排队论建立了车流通行能力及无信号交叉口车均延误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交通流的运行效率最优为控制... 为完善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以不同车流的优先通行规则为基础,提出了T型交叉口各股车流之间的冲突矩阵,并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和排队论建立了车流通行能力及无信号交叉口车均延误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交通流的运行效率最优为控制目标,以车均延误为判别指标,描述了信号设置前后交叉口车均延误差值与车流流量的变化关系;取延误较小者为最优控制方式,得到特定条件下需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设置 临界流量 冲突矩阵 通行能力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冲突分析的交叉口机动车信号灯设置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晓光 蒲文静 龙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96-1599,共4页
对不同流量条件下交叉口的交通冲突次数进行了理论计算、仿真和实地观测验证,提出了无控制交叉口设置机动车信号灯的理论分析方法.依据该理论,并采用实际交通观测中确定的交叉口临界交通冲突次数,给出了无控制交叉口设置机动车交通信号... 对不同流量条件下交叉口的交通冲突次数进行了理论计算、仿真和实地观测验证,提出了无控制交叉口设置机动车信号灯的理论分析方法.依据该理论,并采用实际交通观测中确定的交叉口临界交通冲突次数,给出了无控制交叉口设置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交通流量临界曲线,为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冲突 无控制交叉口 信号设置依据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优先下交叉口信号设置的临界流量依据 被引量:6
5
作者 马东方 王殿海 +1 位作者 杨希锐 陈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0-865,共6页
为完善交叉口信号设置的临界流量依据,引入支路车辆穿越主路车流的风险时间函数和等待时间函数,从微观角度确定了临界间隙与主路流量函数关系,得到了有限优先现象的主路流量最小阈值为500pcu/h,并推导了有限优先下交叉口车均延误模型.... 为完善交叉口信号设置的临界流量依据,引入支路车辆穿越主路车流的风险时间函数和等待时间函数,从微观角度确定了临界间隙与主路流量函数关系,得到了有限优先现象的主路流量最小阈值为500pcu/h,并推导了有限优先下交叉口车均延误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安全和效率的角度出发,确定了支路车辆穿越主路车流的最小临界间隙值为4.5s.对比设置信号前后交叉口车均延误的大小,得到了有限优先下1/1,1/2,2/2相交3种常见交叉方式需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曲线.与完全优先的主支路交叉口相比,有限优先下3种交叉方式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平均增量分别为20.33%,20.95%,21.43%.研究成果可为信号设置临界流量的确定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优先 信号设置 临界间隙 通行能力 延误 临界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道路交叉口信号灯设置标准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富坚 郭忠印 +1 位作者 柳本民 陈富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0-836,共7页
交叉口相互冲突交通流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各方争夺有限的时空资源的博弈关系,因此,可利用博弈论研究交叉口信号灯的设置标准.分两人对称博弈和两人非对称博弈分别提出了无信号交叉口相互冲突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行人或非机动车之间的斗... 交叉口相互冲突交通流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各方争夺有限的时空资源的博弈关系,因此,可利用博弈论研究交叉口信号灯的设置标准.分两人对称博弈和两人非对称博弈分别提出了无信号交叉口相互冲突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行人或非机动车之间的斗鸡博弈模型,提出各自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并证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的整体效率不如纯策略纳什均衡,说明了引入信号灯轮换均衡机制的必要性.采用现实性很强的有限理性进化博弈的大群体成员随机配对复制动态分析方法,得到了斗鸡博弈模型的进化稳定策略,说明了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的合理性.从斗鸡博弈模型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得到的交叉口博弈交通冲突率及由此换算来的年交通事故数可作为信号灯的设置标准.以上海市为算例,得到了本地化的交叉口信号灯设置标准.最后分析了交叉口斗鸡博弈模型参数变化的影响,阐述了相应的现实意义及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立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信号设置标准 博弈论 交叉口 斗鸡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路左转延误的主路优先交叉口信号设置流量阈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锐 李文权 邱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1-554,共4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主路优先交叉口信号灯设置流量条件,考虑了主路左转车流延误对交叉口信号灯设置条件的影响.通过分析主路左转车流在信号灯设置前后的交通特性,利用控制延误方法和Webster方法的研究思路,分别建立主路左转车流在信号灯设... 为了进一步完善主路优先交叉口信号灯设置流量条件,考虑了主路左转车流延误对交叉口信号灯设置条件的影响.通过分析主路左转车流在信号灯设置前后的交通特性,利用控制延误方法和Webster方法的研究思路,分别建立主路左转车流在信号灯设置前后的车均延误改进模型.从交叉口交通运行效率的角度出发,以交叉口车均延误作为判别指标,建立信号灯设置前后交叉口等车均延误曲线,以此曲线作为判断交叉口是否需要设置信号灯的阈值条件,同时还给出了不同主路左转车流比例下的流量阈值.与美国MUTCD提出的阈值曲线相比,考虑左转车流延误影响的流量阈值曲线更符合我国主路优先交叉口交通特性,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设置 主路优先交叉口 延误 主路左转车流 流量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信号机设置的若干问题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建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28,共4页
对铁路设置进路表示器、办理闭塞的岔线信号机及正线上的进路信号机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进路表示器用于区分区间线路运行方向、办理闭塞的岔线信号机不得设置为进站兼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正线上的进路... 对铁路设置进路表示器、办理闭塞的岔线信号机及正线上的进路信号机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进路表示器用于区分区间线路运行方向、办理闭塞的岔线信号机不得设置为进站兼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正线上的进路信号机应设置为具有明确速度意义且能区分进路直、曲的接车性质的信号机等解决方案。所建议的方案对完善相关规范、保证行车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信号设置 信号显示 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变电站监控系统信号设置的合理性 被引量:4
9
作者 蔡志慧 张峰 牛文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6-98,共3页
随着220kV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后不断接入中心集控站,变电站监控系统信号设置的合理性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南京地区220kV变电站监控信号的设置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现场运行的实际需求,针对各220kV变电站目前的不同情况提出... 随着220kV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后不断接入中心集控站,变电站监控系统信号设置的合理性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南京地区220kV变电站监控信号的设置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现场运行的实际需求,针对各220kV变电站目前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合理设置监控信号的建议,并已逐步应用于改造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监控系统 信号设置 无人值班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口信号相位设置与配时同步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凯 田鑫 +1 位作者 林观荣 邓兴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1-930,共10页
考虑非关键车流、跨相位车流、隔相车流和行人过街的通行需求,提出基于机动车通行需求的相位时间分配目标函数,建立行人过街约束下的交叉口相位时间分配基础模型;针对多种信号相位设计方案的优选问题,结合相位时间分配基础模型,建立相... 考虑非关键车流、跨相位车流、隔相车流和行人过街的通行需求,提出基于机动车通行需求的相位时间分配目标函数,建立行人过街约束下的交叉口相位时间分配基础模型;针对多种信号相位设计方案的优选问题,结合相位时间分配基础模型,建立相位设计方案优选模型,实现交叉口相位设置与信号配时的同步优化;针对多股跨相车流、隔相车流及非关键车流的通行时间分配问题,建立交叉口相位时间多轮分配模型,给出交叉口信号相位时间的分配流程,设计相位设置与信号配时的同步优化方法.案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能够通过对信号相位结构的优化与相位时间的多轮分配,实现信号相位设计方案的优选,能够处理搭接、隔相、重复相位等复杂相位设计情况,并兼顾行人过街需求,从而更好地保证交叉口的整体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信号控制 信号相位设置 相位时间 多轮分配 跨相位车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HDL语言中信号设置的不同方式及注意事项
11
作者 何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7,51,共4页
通过一个偶同位产生器逻辑功能的实现过程,介绍了VHDL语言中信号设置的不同方式及注意事项,并给出了完整的程序代码。
关键词 VHDL语言 信号设置 电路设计 编程 电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武客运专线与合武铁路接轨站信号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红侠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5,共3页
分析CTCS-3级与CTCS-2级列控系统客运专线接轨车站的具体情况,结合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和CTCS-2级和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要求,提出信号系统主要设计方案、出站信号机设置和显示方案、等级转换及同类车站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接轨站 信号设置 显示方案 等级转换 横店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目标下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设计的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好智 高自友 张贝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emission factor)、路段行驶时间和交叉口等待时间等都是影响城市交通尾气总排放量的重要因素。而城市交通网络中路段通行能力的改善或者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的调整都会直接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和交通出行时间的变... 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emission factor)、路段行驶时间和交叉口等待时间等都是影响城市交通尾气总排放量的重要因素。而城市交通网络中路段通行能力的改善或者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的调整都会直接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和交通出行时间的变化,从而影响城市交通尾气总排放量的大小。为此,首先根据机动车在路段上的行驶状况,引入两个与出行时间关联的尾气排放因子,即路段正常行驶时的尾气排放因子和交叉口排队等待时的尾气排放因子,进而给出适用于城市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的尾气总排放量计算公式;然后用双层规划方法综合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和道路能力改善方案,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交通尾气总排放量的目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了一个求解该双层模型的全局优化算法,该算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并用一个简单算例验证了本文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尾气 道路网络设计 交通信号设置 双层规划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