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的民航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分析
1
作者 王燕青 乔家伟 +1 位作者 任金金 王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970-6976,共7页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2(违禁品出现概率:高、低)混合实验设计,分析经验、时间压力、违禁品概率对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验和时间限制对安检绩效有显著影响,而违禁品出现的概率对安检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经验对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模糊判断标准均有显著影响,老手组危险感知能力的总体水平大于新手组;时间限制会降低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低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但会提高高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重视安检技能培训、设定合理搜索时间与传送带速度可有效提高安检人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保障航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检人员 危险感知能力 模糊信号检测论 模糊辨别力 模糊判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道绿波效应协同策略的信号配时模糊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0-82,97,共4页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的增长、路网密度的增大,相邻路口之间的相关性日益明显。一个路口交通信号的调整往往影响到相邻若干个路口交通流的运行状况,其拥堵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波及周边数个路口乃至所在区域内所有路口。因此应利用各种...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的增长、路网密度的增大,相邻路口之间的相关性日益明显。一个路口交通信号的调整往往影响到相邻若干个路口交通流的运行状况,其拥堵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波及周边数个路口乃至所在区域内所有路口。因此应利用各种先进的控制技术对相邻路口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实现区域乃至整个城市范围内对交通进行动态协调控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使交通道路供给与交通需要间达到动态平衡。文中利用绿波效应协同策略对干道相邻路口绿灯延长时间进行模糊控制,以解决交叉口之间耦合性的问题,该算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进行信号配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本方法在干道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道 绿波效应 协同策略 信号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交叉口信号模糊线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丕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2期43-46,共4页
在基于系统分析与协调的原理上,提出了多交叉口的信号模糊线控系统模型,模型分为用于控制单个交叉口的第一级模糊控制单元与协调主干道的协调级控制单元。前者对采集到的数据先进行模糊化,再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进行模糊判决,从而实现对各... 在基于系统分析与协调的原理上,提出了多交叉口的信号模糊线控系统模型,模型分为用于控制单个交叉口的第一级模糊控制单元与协调主干道的协调级控制单元。前者对采集到的数据先进行模糊化,再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进行模糊判决,从而实现对各个方向的信号配时;后者根据基于紧急值下的系统协调原理对各个路口的总的信号周期进行协调,从而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交叉口 信号模糊线控制模型 系统协调原理 城市交通信号 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C-MIMO编码设计的解距离模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廖金玲 廖桂生 +1 位作者 许京伟 兰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66-2174,共9页
中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中,目标的回波延迟时间大于发射脉冲的重复周期时会导致距离模糊。本文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中进行联合发射阵元与脉冲二维编码(element-pulse coding,EPC),对阵元脉冲编码的... 中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中,目标的回波延迟时间大于发射脉冲的重复周期时会导致距离模糊。本文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中进行联合发射阵元与脉冲二维编码(element-pulse coding,EPC),对阵元脉冲编码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可实现距离解模糊。对基于Fourier正交基的编码设计进行推广,提出了一般的EPC方法,对于M个发射阵元,可获得M!种编码方式。引入期望距离区与模糊距离区的信号模糊比(signal-to-ambiguous-plus-noise ratio,SANR)作为解模糊性能的评估准则,进行了性能分析。针对角度误差提出了稳健的权矢量优化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解距离模糊的稳健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不同编码方式在理想情况下均能有效分离不同距离区的目标,且优化权矢量后M!种编码方式对应的解距离模糊性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阵元脉冲编码 距离模糊 信号模糊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自适应加权模糊均值滤波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刚 王伟 许晓鸣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针对原有的自适应加权模糊均值AWFM滤波器对局部噪声幅度估计不足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自适应加权模糊均值MAWFM滤波算法。该算法采用了一种新的模糊检测方法 ,可以同时检测各个像素点的正负向噪声幅度 ,从而能够建立一种新的... 针对原有的自适应加权模糊均值AWFM滤波器对局部噪声幅度估计不足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自适应加权模糊均值MAWFM滤波算法。该算法采用了一种新的模糊检测方法 ,可以同时检测各个像素点的正负向噪声幅度 ,从而能够建立一种新的自适应的模糊信号空间 ,以适应噪声在各个图像局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MAWFM滤波器比以前的AWFM滤波器及传统的中值滤波器均有较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WFM MAWFM 模糊检测子 模糊信号空间 图像处理 自适应加权模糊均值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DT的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致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唐智慧 程杰 方争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2-538,共7页
为了降低新驾驶人的事故发生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通过模拟仿真实验手段,设计并进行了危险感知实验和危险分级实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是由于反应偏好不同所致... 为了降低新驾驶人的事故发生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通过模拟仿真实验手段,设计并进行了危险感知实验和危险分级实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是由于反应偏好不同所致,具有宽大偏好反应的驾驶人反应时距小,反应也更快,反之亦然;经过危险感知训练的新驾驶人反应偏好与反应时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未经危险感知训练新驾驶人的相关系数为0.63,经验丰富老驾驶人的相关系数为0.75;在对新驾驶人的训练中,应注重降低新驾驶人的危险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危险感知能力 敏感度 反应偏好 模糊信号检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作业人员系统风险知觉能力量化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汪伟忠 卢明银 张振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2-156,共5页
为了定量分析煤矿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力,采用Wickens模型分析风险知觉能力和人因失误作用关系,基于此,结合模糊痕迹理论,提出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信号检测理论,从危险信号辨识敏感性(α)和反应偏好(β)两个指标对煤矿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 为了定量分析煤矿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力,采用Wickens模型分析风险知觉能力和人因失误作用关系,基于此,结合模糊痕迹理论,提出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信号检测理论,从危险信号辨识敏感性(α)和反应偏好(β)两个指标对煤矿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力进行评价。以某煤矿机电作业人员为例,设计调查问卷,并利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信号检测理论对机电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用于评价煤矿井下作业系统中人员的风险知觉能力,能为提升煤矿作业人员风险知觉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系统风险 知觉能力 模糊信号检测理论 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合成孔径雷达协同探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于泽 周荫清 +1 位作者 陈杰 李春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04-170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天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协同探测方法,利用星座中的多个SAR系统多视角、同时观测同一目标区,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检测,从而提升天基SAR系统的探测能力.研究了模糊信号的统计特性,考虑了杂波... 提出了一种天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协同探测方法,利用星座中的多个SAR系统多视角、同时观测同一目标区,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检测,从而提升天基SAR系统的探测能力.研究了模糊信号的统计特性,考虑了杂波、系统噪声、后向散射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独立天基SAR系统探测模型,得出了探测性能随对地观测角度变化的结论;基于分布式检测原理建立了天基SAR协同探测模型,确定了轨道参数、平台参数、SAR系统参数与探测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协同探测系统设计与实现奠定了基础.K/N准则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协同探测性能优于独立天基SAR系统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协同探测 分布式检测 模糊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DT的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检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唐智慧 兰婷 +1 位作者 程杰 朱翠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对于安全驾驶至关重要,因此有效地检测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以甄别出危险感知能力较差的驾驶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培训,将可大大降低道路交通系统中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设计了驾驶员危险感知... 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对于安全驾驶至关重要,因此有效地检测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以甄别出危险感知能力较差的驾驶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培训,将可大大降低道路交通系统中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设计了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检测方法和分级试验方案,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与模拟驾驶仿真技术,并利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中的敏感度和信号响应标准两个指标,实现了对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FSDT检测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是可行的,且信号响应标准参数比敏感度参数更能准确地判断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危险感知能力 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 敏感度 信号响应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DT的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军锋 刘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共5页
驾驶员的危险感知与交通事故之间关系紧密。为了科学评价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采用情景试验的方法,利用UC-win/Road软件仿真驾驶场景,运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结合模糊逻辑和传统信号检测理论(SDT)来衡量驾驶员的危险感知水平,对... 驾驶员的危险感知与交通事故之间关系紧密。为了科学评价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采用情景试验的方法,利用UC-win/Road软件仿真驾驶场景,运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结合模糊逻辑和传统信号检测理论(SDT)来衡量驾驶员的危险感知水平,对敏感性指标d和倾向性指标β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选取5名驾驶员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对5名驾驶员危险感知水平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危险感知能力较低者,给予其针对性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危险感知 模糊信号检测理论 驾驶员 场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布阵对临空阵列SAR成像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光炎 孙进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43,共5页
针对临空线性阵列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的成像,简要分析了线性分布式阵列的布阵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方位方向图变化;根据SAR成像的需要,分析了分布式阵列子阵稀疏布阵对成像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系统等效噪声系数和方位模糊信号比。仿真... 针对临空线性阵列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的成像,简要分析了线性分布式阵列的布阵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方位方向图变化;根据SAR成像的需要,分析了分布式阵列子阵稀疏布阵对成像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系统等效噪声系数和方位模糊信号比。仿真分析证明:针对临空超高速阵列SAR成像,需要根据系统性能指标,优化设计SAR系统的布阵方式、子阵方位口径和子阵间距,以满足临空阵列SAR成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阵列合成孔径雷达 布阵方式 子阵口径 等效后向散射系数 方位模糊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老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变化趋势及致因研究
12
作者 王培恒 刘澜 沈嘉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为降低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运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以动态模拟手段,进行了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检测试验,并提取、分析驾驶员危险感知数据,研究了驾龄增长与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之间的变化趋势和造成这种趋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 为降低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运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以动态模拟手段,进行了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检测试验,并提取、分析驾驶员危险感知数据,研究了驾龄增长与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之间的变化趋势和造成这种趋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驾龄增长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呈先增大而后降低、且老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更大的总体趋势;在2项影响因素中,交通执法仅决定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的整体水平。而新、中、老驾驶员对交通法规保障行车安全作用的认识不同,这造成了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的总体变化趋势。在交通管理中,对新、中驾驶员应侧重交通法规教育,并提高对中段驾驶员的交通执法力度;对老驾驶员应侧重交通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违法 交通执法 敏感度 反应偏好 模糊信号检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