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信号模型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宏达 张国堃 王科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微电网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电网技术是未来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电气系统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微电网稳定性,特为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基于小信号模型的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实验"课... 微电网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电网技术是未来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电气系统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微电网稳定性,特为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基于小信号模型的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实验"课程,安排了包括Matlab/Simulink理论知识、直流微电网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理论知识、变换器小信号建模及级联变换器的稳定性分析、选题及相应的Matlab仿真验证、以及交流总结会等5个教学内容。课程要求学生在20个课时内掌握简单直流微电网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该实验课程着眼于当前甚至是未来短期专业关注问题,将控制理论分析与新能源电网结合,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启迪科研思维,将科研方法(小信号分析)融入实验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信号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轮储能的网/储协调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的小信号模型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许振宇 石梦璇 +2 位作者 周建宇 陈霞 文劲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536-6547,共12页
针对储能元件自身惯性与并网变流器接口虚拟惯性的配合问题,分析电力系统惯性的物理意义,并规定其表征形式——转动惯量。将储能装置与变流器接口对电网表现的惯性量化为等效转动惯量和虚拟转动惯量,以虚拟同步机控制的飞轮储能系统为例... 针对储能元件自身惯性与并网变流器接口虚拟惯性的配合问题,分析电力系统惯性的物理意义,并规定其表征形式——转动惯量。将储能装置与变流器接口对电网表现的惯性量化为等效转动惯量和虚拟转动惯量,以虚拟同步机控制的飞轮储能系统为例,研究两转动惯量之间的配合关系。将并网控制的飞轮储能系统划分为3个模块进行小信号建模,并根据各模块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全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参量根轨迹分析,探究虚拟转动惯量与飞轮储能的等效转动惯量的配合规律,系统的惯性与两惯量中的较小值处在同一水平,电路参数在设定的变化范围中对系统的惯性无明显影响,控制器参数使系统惯性在设定值附近波动,并因惯性水平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搭建系统的时域仿真,验证了小信号建模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惯性 转动惯量 虚拟同步机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镓功率器件小信号模型参数提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闻彰 徐跃杭 徐锐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2-776,共5页
针对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GaN HEMT)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参数提取和优化过程中存在的误差累计问题,基于GaN HEMT 19元件小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扫参与迭代相结合的参数提取算法.该算法在迭代... 针对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GaN HEMT)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参数提取和优化过程中存在的误差累计问题,基于GaN HEMT 19元件小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扫参与迭代相结合的参数提取算法.该算法在迭代过程中,每次使用比前一次更准确的元件值进行计算,可使结果趋向最优解.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后计算结果表明,仿真与实测S参数在0.1~40GHz频率范围内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HEMT 信号 宽带 参数提取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梁亮 刘南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6-890,共5页
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广泛的应用于混合直流供电系统中,在低电压大电流的场合采用交错并联拓扑结构的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显著的优势。基于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的混合储能系统,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以三通道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在B... 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广泛的应用于混合直流供电系统中,在低电压大电流的场合采用交错并联拓扑结构的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显著的优势。基于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的混合储能系统,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以三通道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在Buck模态的工作状态作为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出相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模态)下的交流小信号状态方程及其等效模型,并得到了电路模型的开环传递函数。通过Matlab仿真得到整个系统开环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并以此为依据优化设计控制器的补偿网络,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速度,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双闭环的控制策略实现了恒压限流且动态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交错并联 信号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构网型储能换流器稳定边界的全阶小信号建模及频率支撑特性分析
5
作者 杨健 苏小玲 +2 位作者 陈来军 赵正奎 杨军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构网型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调频资源不足、抗扰动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关键。受其固有的功率耦合特性影响,构网型换流器对系统的支撑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参数设置不合理极易出现功率超调、振荡甚至失稳等问题。对此,首先建立了构... 构网型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调频资源不足、抗扰动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关键。受其固有的功率耦合特性影响,构网型换流器对系统的支撑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参数设置不合理极易出现功率超调、振荡甚至失稳等问题。对此,首先建立了构网型储能换流器并网系统全阶小信号模型,根据输出功率状态空间模型及其特征根,分析构网型储能换流器频率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状态空间矩阵参数灵敏度及参与因子分析,给出了构网型储能换流器稳定边界,明确了构网型储能换流器关键参数对其动态功率耦合、频率支撑等涉网特性的影响。仿真和半实物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构网型储能换流器并网参数设计及稳定运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系统支撑能力 稳定边界 全阶小信号 频率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动态负荷电能信号特征建模的相关问题
6
作者 王学伟 吴迪 +2 位作者 袁瑞铭 马建 李文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9,共7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三新特性”场景下,电能准确计量所遇到的电能信号特性分析与特征提取、电能信号建模、电能表的测试标准等问题,文中指出常用的电力负荷模型不能满足测试电能表动态误差的要求,提出了影响电能计量的复杂动态...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三新特性”场景下,电能准确计量所遇到的电能信号特性分析与特征提取、电能信号建模、电能表的测试标准等问题,文中指出常用的电力负荷模型不能满足测试电能表动态误差的要求,提出了影响电能计量的复杂动态负荷电能信号特性、电流信号游程等定义;据此,提出了建立复杂动态负荷组合电能参比信号特征模型的策略,该模型反映复杂动态负荷四类典型特征,可缩短试验时间与减少试验成本;提出了电能参比信号特征建模面临的四类科学问题:特征获取、数据预处理,特性分析与特征提取、模型使用方案;旨在为智能电能表动态特性测试方法研究与建立标准提供完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信号 电能计量 负荷特性分析 负荷特性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信号建模与噪声压制方法理论探讨
7
作者 葛大明 项健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2,共13页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信号或相干噪声进行预测,最后压制数据中相干噪声和随机的非相干噪声。全波形反演和最小二乘逆时偏移逐渐成为高精度地震波成像的代表性方法技术,它们对噪声压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当前地震数据去噪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首先,提出了勘探地震数据的概念模型,即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结构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叠加上满足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噪声;然后,分析针对该概念模型的各种方法技术,对于线性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自回归模型预测器、线性Radon变换方法、K-L变换方法、Hankel矩阵方法,对于非线性(双曲)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Radon变换方法和多项式拟合方法;最后,指出对数据中的非线性信号进行最佳建模是地震数据去噪的基础。上述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加深了数据处理人员对目前主流去噪软件模块理论基础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线性及非线性地震信号及相干噪声 不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 信号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动态电能信号的游程域特征分析理论与建模
8
作者 王学伟 吴迪 +2 位作者 袁瑞铭 李文文 王国兴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7-1624,共8页
针对国内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复杂动态电能计量信号强随机性导致电能计量严重超差问题,提出了复杂动态电能计量信号的游程域特征分析与特征建模理论,分析游程域重要特征对电能表误差的影响。首先,构建复杂动态电能信号的随机参量模型... 针对国内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复杂动态电能计量信号强随机性导致电能计量严重超差问题,提出了复杂动态电能计量信号的游程域特征分析与特征建模理论,分析游程域重要特征对电能表误差的影响。首先,构建复杂动态电能信号的随机参量模型;其次,提出一种复杂动态电流幅度序列映射到游程域的理论方法;构建游程域特征参量,提取电流快速变化局部特征;构建特征函数,提取电流随机变化全局特征;然后,提出一种复杂动态电能信号多特征约束模型、模型约束条件、以及表征游程域特征的方法;最后,基于游程域局部和全局特征,构建了长m序列动态电能参比测试信号模型,实验分析了游程域特征对电能表动态误差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提升国际标准中电能表误差测试方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能信号 游程域特征 信号特征建 多特征约束 电能表动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陈永康 黄云辉 +3 位作者 方正 王栋 唐金锐 周克亮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接入电网的小信号模型,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与耦合机理。其次,通过特征根轨迹和参与因子分析,研究不同电网强度和控制参数下系统的主导振荡模态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时域仿真验证了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网强度增大、有功降低、下垂系数减小以及联络阻抗减小,均会削弱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稳定性,其中功率环和电压环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导控制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低阻抗电网 信号 特征根轨迹 主导振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噪比估计的非恒模APCMA信号识别方法
10
作者 朱俊昊 王忠勇 +2 位作者 巩克现 王玮 马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针对卫星通信信号中非对称成对载波多址(APCMA)的非恒模信号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估计的识别算法。首先,该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功率谱估计计算出观测信噪比;其次,通过高阶矩计算出有效信噪比,并结合星座矩算法,解决了高阶... 针对卫星通信信号中非对称成对载波多址(APCMA)的非恒模信号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估计的识别算法。首先,该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功率谱估计计算出观测信噪比;其次,通过高阶矩计算出有效信噪比,并结合星座矩算法,解决了高阶矩计算非恒模信号有效信噪比误差大的问题;最后,基于混合信号的观测信噪比高于有效信噪比的特点设计了特征参数M,实现了非恒模APCMA信号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于非恒模APCMA信号,在弱信号信噪比大于0 dB时的识别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成对载波多址 信噪比估计 功率谱 高阶矩 非恒信号 星座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构网型SVG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建模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李琰 吴斌 +3 位作者 谭延博 刘京波 张尹涵 王谱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8-227,共10页
当前,电力系统正面临着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挑战。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直驱风机通过背靠背换流器并网时,相对于传统同步发电机,其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较弱,表现出低惯性和弱阻尼特性,不利于“双高”电... 当前,电力系统正面临着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挑战。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直驱风机通过背靠背换流器并网时,相对于传统同步发电机,其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较弱,表现出低惯性和弱阻尼特性,不利于“双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为此,在风机并网系统中接入构网型(grid forming,GFM)储能静止无功发生器(energy-storage static-var-generator,E-SVG),通过构网型控制增强系统稳定性和电压主动支撑能力,通过配置储能SVG实现惯量支撑。然而,风机及SVG构成的系统中包含多个电力电子控制环节,互联后的交互耦合机理较为复杂,导致系统振荡失稳风险增加,有必要针对含E-SVG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影响系统稳定的关键参数,定量研究电路参数及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将全系统划分为构网型E-SVG、直驱风机以及交流电网3个子模块,阐述系统拓扑结构,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建立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其次,说明系统各子模块的控制策略,进而在稳态工作点处对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线性化,建立全系统小信号模型;再次,对不同参数阶跃下的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并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通过对比系统动态小信号计算结果与电磁暂态仿真结果,验证所建立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及构网型E-SVG对直驱风机的支撑作用;最后,借助特征根轨迹及参与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参数对含构网E-SVG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确定系统参数可行域,为改进系统设计和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对系统稳定影响较大的参数为E-SVG系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阻尼系数和电压比例系数,其中过大的电压比例系数会导致系统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储能静止无功发生器(energy-storage static-var-generator E-SVG) 构网型(grid forming GFM) 信号 稳定性分析 特征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直驱风机的小信号建模及动态频率支撑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健维 孟建辉 +3 位作者 王毅 杨坚 汤义勤 王东旭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8,共11页
针对传统构网型直驱风机在大扰动下的频率和功率振荡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频率支撑策略。首先对构网型直驱风机进行了详细的小信号建模。其次,通过主导特征根轨迹分析有功频率控制以及交流电压控制环节中参数对频率变化特性的影响,... 针对传统构网型直驱风机在大扰动下的频率和功率振荡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频率支撑策略。首先对构网型直驱风机进行了详细的小信号建模。其次,通过主导特征根轨迹分析有功频率控制以及交流电压控制环节中参数对频率变化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灵活改变控制参数的动态频率支撑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小信号建模的正确性和所提策略的有效性,表明所提策略能有效减小动态过程中的频率和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永磁直驱风机 信号 主导特征根 动态频率支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的小信号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87
13
作者 熊连松 刘小康 +3 位作者 卓放 谢亦丰 祝明华 张海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4-1241,共8页
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利于认识太阳能发电与电力系统之间的交互式影响规律。在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系统中各重要环节的详细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适用于暂态稳定分析的全系统小信号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 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利于认识太阳能发电与电力系统之间的交互式影响规律。在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系统中各重要环节的详细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适用于暂态稳定分析的全系统小信号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和低频振荡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光伏逆变器的电压外环以及有功电流内环对系统的特征值影响较显著且较全面,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电压外环的积分系数以及有功电流内环的比例系数过大均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阻尼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改变光伏发电系统的阻尼性质。最后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器参数全局优化设计方法,为科学合理地设计控制器参数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信号 暂态稳定性 特征值分析 全局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小信号阻抗/导纳网络建模方法 被引量:69
14
作者 谢小荣 刘华坤 +1 位作者 贺静波 刘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32,共7页
变流器与交直流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功率振荡是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面临的重要稳定性问题。小信号建模是分析这一问题的基础,但变流器数量巨大、结构各异及其控制系统"黑(灰)箱化",导致常规的建模方法面临困难。为此,文中... 变流器与交直流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功率振荡是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面临的重要稳定性问题。小信号建模是分析这一问题的基础,但变流器数量巨大、结构各异及其控制系统"黑(灰)箱化",导致常规的建模方法面临困难。为此,文中提出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小信号阻抗(导纳)网络建模方法,通过将系统部件建模为可反映其内在动态的外特性频域阻抗(导纳)模型,并根据电网拓扑互联起来形成阻抗(导纳)网络,获得目标系统的整体模型,进而通过阻抗聚合量化分析系统的振荡特性。采用河北沽源风电场—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建模与分析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 阻抗网络 信号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变换器的大信号建模及鲁棒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爱国 李际涛 +1 位作者 黄瑞祥 袁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9-652,共4页
本文从工程实践的要求出发 ,将建模和控制器的设计紧密结合 ,提出了一种新型DC DC变换器大信号建模方法 ,基于这一模型 ,将线性时变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应用于DC DC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 .本文所提出的建模和控制器设计方法适用于全... 本文从工程实践的要求出发 ,将建模和控制器的设计紧密结合 ,提出了一种新型DC DC变换器大信号建模方法 ,基于这一模型 ,将线性时变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应用于DC DC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 .本文所提出的建模和控制器设计方法适用于全部四种基本PWM型DC DC变换器 .计算机仿真和实验证明 ,本文设计的控制器对输入电源电压扰动和线性负载电阻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且实现方案简单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信号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本安型准Z源Buck变换器CCM模式小信号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红 王聪 +1 位作者 葛标 朱锦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针对一种新型的输出本安型准Z源Buck变换器拓扑,推导了其四阶动态模型,分析了由准Z源网络参数造成的非主导极点变化对整个高阶系统性能的影响。证明了当准Z源网络参数L1、C1远小于常规变换器滤波网络参数LC时,准Z源Buck变换器具有与常规... 针对一种新型的输出本安型准Z源Buck变换器拓扑,推导了其四阶动态模型,分析了由准Z源网络参数造成的非主导极点变化对整个高阶系统性能的影响。证明了当准Z源网络参数L1、C1远小于常规变换器滤波网络参数LC时,准Z源Buck变换器具有与常规Buck变换器近似相同的开环频率特性,因此可以按常规Buck变换器控制器设计方法完成准Z源Buck变换器控制器设计。论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准Z源 BUCK变换器 信号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转器的Buck变换器大信号建模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阳 张军明 杜韦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9-55,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DC-DC变流器的大信号建模方法,利用回转器的内在特性,重点研究了基于能量守恒原则的Buck电路的降阶大信号模型,在线性化的同时,也适用于不同工作条件下(如CCM和DCM)的大信号切换,适合系统行为建模及级联系统大信号稳定性分... 提出一种新的DC-DC变流器的大信号建模方法,利用回转器的内在特性,重点研究了基于能量守恒原则的Buck电路的降阶大信号模型,在线性化的同时,也适用于不同工作条件下(如CCM和DCM)的大信号切换,适合系统行为建模及级联系统大信号稳定性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也表明了该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电源模块端口特性,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 回转器 级联 峰值电流控制 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非常模信号的常数模新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饶伟 孙辉 +3 位作者 郭业才 邓承志 汪胜前 田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7-173,共7页
常数模算法在对非常模信号进行均衡时,稳态均方误差无法收敛至零。对常数模算法中的代价函数进行修正,该代价函数能将非常模信号的多个幅度模值变换成单一幅度模值,从而使新算法的稳态均方误差为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新算法的... 常数模算法在对非常模信号进行均衡时,稳态均方误差无法收敛至零。对常数模算法中的代价函数进行修正,该代价函数能将非常模信号的多个幅度模值变换成单一幅度模值,从而使新算法的稳态均方误差为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新算法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数算法 盲均衡 非常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的精确小信号建模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奕 林鹤云 +1 位作者 房淑华 陆婋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3,共7页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飞轮储能系统可用于平滑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其能量回馈可通过由半桥调制方法构成的Boost电路来实现。本文建立了这类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时的平均值模型,分析了多个物理量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基于系统的非线性特...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飞轮储能系统可用于平滑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其能量回馈可通过由半桥调制方法构成的Boost电路来实现。本文建立了这类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时的平均值模型,分析了多个物理量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基于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静态点附近的精确线性化小信号模型,得到开关占空比、绕组电动势和系统能量状态对直流母线电压的传递函数。根据电压反馈环开环传递函数的Bode特性选择电容值,确定滞后超前串联补偿类型并简化为带惯性的PID补偿,给出控制器参数确定方法。采用Matlab/Simulink对含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飞轮储能系统的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使直流母线电压基本保持额定值,从而提高了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的稳态和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能量回馈 BOOST电路 信号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A扫描信号建模及其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力 余新亮 张全林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6,32,共4页
针对超声检测中A扫描信号依靠经验评定结构缺陷、识别缺陷类型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A扫描信号建模方法,计算出缺陷A扫描信号。该方法基于超声检测系统建立A扫描信号数学模型,应用多元高斯声束法计算模型中缺陷表面超声波传播质点速度,运... 针对超声检测中A扫描信号依靠经验评定结构缺陷、识别缺陷类型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A扫描信号建模方法,计算出缺陷A扫描信号。该方法基于超声检测系统建立A扫描信号数学模型,应用多元高斯声束法计算模型中缺陷表面超声波传播质点速度,运用基尔霍夫近似理论描述模型中缺陷散射振幅,从而获得缺陷超声A扫描信号。应用CSII-1/20标准试块平底孔(缺陷)超声A扫描表明:该方法计算获得试块平底孔5#(缺陷)A扫描信号与试验测量结果在缺陷位置和幅度基本吻合,是识别结构孔洞类缺陷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A扫描信号 缺陷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