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9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的民航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分析
1
作者 王燕青 乔家伟 +1 位作者 任金金 王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970-6976,共7页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2(违禁品出现概率:高、低)混合实验设计,分析经验、时间压力、违禁品概率对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验和时间限制对安检绩效有显著影响,而违禁品出现的概率对安检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经验对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模糊判断标准均有显著影响,老手组危险感知能力的总体水平大于新手组;时间限制会降低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低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但会提高高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重视安检技能培训、设定合理搜索时间与传送带速度可有效提高安检人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保障航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检人员 危险感知能力 模糊信号检测论 模糊辨别力 模糊判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检测论的认知诊断评估: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郭磊 秦海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51,I0001-I0008,共21页
作答选择题可被看作从噪音中提取信号的过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检测论的认知诊断模型(SDT-CDM)。新模型的优势在于:(1)无需对选项进行属性层面的编码。(2)能获得传统诊断模型无法提供的题目区分度和难度参数。(3)可以直接表达每个... 作答选择题可被看作从噪音中提取信号的过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检测论的认知诊断模型(SDT-CDM)。新模型的优势在于:(1)无需对选项进行属性层面的编码。(2)能获得传统诊断模型无法提供的题目区分度和难度参数。(3)可以直接表达每个选项之间的合理性差异,对题目性能刻画更加细微全面。两个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EM算法可以实现对新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便捷有效。(2)SDT-CDM具备良好性能,分类准确性和参数估计精度较高以外,还能提供选项层面的估计信息,用于题目质量诊断与修订。(3)属性数量、题目质量与样本量等因素会影响SDT-CDM的表现。(4)与称名诊断模型NRDM相比,SDT-CDM在所有实验条件下对被试的分类准确性更高。实证研究表明:SDT-CDM比NRDM具有更好的模型数据拟合结果,其分类准确性和一致性更高,尤其当属性考察次数较少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难度和区分度参数与IRT模型估计结果的相关性也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认知诊断 选择题 EM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检测论的错误信息鉴别层级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呈旭 七十三 +3 位作者 金童林 曾小叶 安叶青 卜塔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9-1220,共12页
在错误信息鉴别的研究领域,系统2动机性推理理论和经典推理理论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影响个体错误信息鉴别的因素,但两者在认知能力的作用解释上存在分歧。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引入情绪、信息特征和个体立场及其深层次动机等因素,进一... 在错误信息鉴别的研究领域,系统2动机性推理理论和经典推理理论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影响个体错误信息鉴别的因素,但两者在认知能力的作用解释上存在分歧。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引入情绪、信息特征和个体立场及其深层次动机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基于信号检测论的错误信息鉴别层级模型,旨在深化对不同因素如何影响错误信息鉴别的理解。该模型通过区分不同因素对信息鉴别中辨别敏感性和判断标准的影响,不仅有效地调和了系统2动机性推理理论和经典推理理论在认知能力作用观点上的分歧,也为理解错误信息鉴别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更为细致和结构化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信息 信号检测论 影响因素 系统2动机性推理理论 经典推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认能力最佳年龄的研究——试用信号检测论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治良 叶奕乾 +2 位作者 祝蓓里 高月梅 李敏 《心理学报》 1981年第1期42-52,共11页
本实验取8个年龄组(多数年龄组又分正常实验组和暗示实验组,各组12名被试),用具体图形,抽象图形和词等三种材料,进行信号检测论的再认实验。 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再认具体图形,小学高年级学生成绩最佳;再认抽象图形和词,初中学生最佳。... 本实验取8个年龄组(多数年龄组又分正常实验组和暗示实验组,各组12名被试),用具体图形,抽象图形和词等三种材料,进行信号检测论的再认实验。 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再认具体图形,小学高年级学生成绩最佳;再认抽象图形和词,初中学生最佳。我们认为,这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觉得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实验具有如下优越性:(1)信号检测论具有二个独立的指标d’和c,有利于分析人们的心理因素;(2)信号检测论把再认错误划分为二类,有助于分析错误原因;(3)信号检测论指标d’比传统再认法指标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再认能力 最佳年龄 抽象图 年龄组 研究方法 初中学生 心理因素 小学高年级 教育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识别汉语成语的信号检测论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叶一舵 《心理学报》 1985年第1期86-91,共6页
本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识别音同、义同、形近三类成语材料有不同的效果。形近的识别最差,音同与义同只有在同一成语中共同存在,才容易混淆。四种识记方法相比,字形识记的识别效果最好,一般识记最差,意义识记和读音识记随年级不同而不同。... 本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识别音同、义同、形近三类成语材料有不同的效果。形近的识别最差,音同与义同只有在同一成语中共同存在,才容易混淆。四种识记方法相比,字形识记的识别效果最好,一般识记最差,意义识记和读音识记随年级不同而不同。在识记方法与材料性质相一致时,三年级被试都识别较差,而五年级被试使用字形识记对各种材料都识别较好,并且意义识记的识别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汉语成语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识记方法 意义识记 识别效果 同而不同 识别音 材料性质 实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信号检测论在广告再认测试中的应用与修正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宁 《心理学探新》 CSSCI 1999年第2期56-62,共7页
信号检测论(SDT)是一种借助数学形式研究信息传输系统中“接受者”操作的理论。自50年代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市场营销等各种研究领域。本文论述了SDT应用于广告再认测试的原因、引进SDT后遇到的困难以及研究者为此作出的相... 信号检测论(SDT)是一种借助数学形式研究信息传输系统中“接受者”操作的理论。自50年代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市场营销等各种研究领域。本文论述了SDT应用于广告再认测试的原因、引进SDT后遇到的困难以及研究者为此作出的相应修正,最后对这些修正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广告 再认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论中的协方差方法与信号检测论
7
作者 朱滢 潘开玉 《心理学报》 1986年第1期35-42,共8页
本文有两个目的。第一,介绍决策论中的平均概率分数的协方差分解方法——一种评估判断能力的新方法。第二,探索协方差方法与信号检测论的关系。按照信号检测论评价法程序进行的两个实验证明:1.协方差分解方法能够把人的判断能力及其主... 本文有两个目的。第一,介绍决策论中的平均概率分数的协方差分解方法——一种评估判断能力的新方法。第二,探索协方差方法与信号检测论的关系。按照信号检测论评价法程序进行的两个实验证明:1.协方差分解方法能够把人的判断能力及其主观态度区分开。2.协方差分解方法在处理感觉事件上(重量感觉)与信号检测论同等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能力 协方差 信号检测论 事件 新方法 决策论 分解方法 发生 概率判断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操动作技能再认的信号检测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呈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8-83,共6页
以四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视觉表象、动觉表象、视觉表象伴随言语指导、动觉表象伴随言语指导)及三种不同的实验对象(教育系学生、体育系普修体操学生、体育系专修体操学生)从体育动作技能形成的角度,以信号检测理论手段,探讨若干体操动作... 以四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视觉表象、动觉表象、视觉表象伴随言语指导、动觉表象伴随言语指导)及三种不同的实验对象(教育系学生、体育系普修体操学生、体育系专修体操学生)从体育动作技能形成的角度,以信号检测理论手段,探讨若干体操动作再认的特征。结果表明:(1)对体操动作再认的辨别力d′值随专业水平的提高而提高。(2)四种学习方式所得 d′值比较,动觉表象学习方式所得 d′值最高。(3)三种对象关于动觉表象学习所得 d′值 F 检验呈显著性差异证明。动觉表象因学习程度不同存在着水平和层次的差别。(4)动觉表象学习方式所得 d′值与体操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d′值可作为衡量体操成绩好差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 体育心理学 信号检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研究的优越性——兼评传统再认研究法的欠缺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志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目前国内研究“再认”,大多采用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的方法,很少采用传统再认方法。这不只是信号检测论是一种新方法,更主要是因为用信号检测论来处理再认实验,能使其结果更可靠,更科学。有人提出: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 目前国内研究“再认”,大多采用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的方法,很少采用传统再认方法。这不只是信号检测论是一种新方法,更主要是因为用信号检测论来处理再认实验,能使其结果更可靠,更科学。有人提出: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实验与传统再认法相比有三点优越性。第一,传统再认法测得的数值是辨别力和反应偏向二者不可分割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国内研究 再认 武德沃斯 优越性 反应偏向 新材料 研究法 辨别力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息传递的OTFS信号检测算法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勇 于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由于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解决了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能够适应快时变信道下的传输要求,已成为第六代(The Sixth Generation, 6G)移动通信系统中关键候选技术。同时,信号检测对OTFS在信道传输中的性能发... 由于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解决了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能够适应快时变信道下的传输要求,已成为第六代(The Sixth Generation, 6G)移动通信系统中关键候选技术。同时,信号检测对OTFS在信道传输中的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消息传递(Message Passing, MP)算法作为主流的信号检测算法,在OTFS系统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实际环境下MP信号检测算法仍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首先介绍了OTFS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信号处理流程,其次对MP算法的信号检测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将MP的优化算法分为4类,分别为近似消息传递(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 AMP)算法、高斯近似消息传递(Gaussian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 GAMP)算法、正交近似消息传递(Orthogonal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 OAMP)算法以及单元近似消息传递(Unitary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 UAMP)算法,对各类算法分别概述其原理并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接着对MP及其优化算法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正交时频空(OTFS) 信号检测 消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正交时频空的低复杂度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丹 李峰 夏麒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48,共6页
为了解决高速多径信道难以实现可靠传输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针对接收端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因子的逐bit消息传递(MP)检测方案,利用信道矩阵的稀疏性来简化消息传递中... 为了解决高速多径信道难以实现可靠传输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针对接收端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因子的逐bit消息传递(MP)检测方案,利用信道矩阵的稀疏性来简化消息传递中的因子图.相较于传统逐符号消息传递算法,添加对数似然比(LLR)将算法精度提高至bit级,同时对节点间传递的消息添加阻尼因子加快收敛,在此基础上改进消息传递的规则,进一步降低算法的计算次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的信号检测算法加快了算法收敛,在保证接收端误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信号检测 消息传递 稀疏矩阵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与霍夫变换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方法
12
作者 王洋 沈同圣 +2 位作者 汪涛 乔钢 周锋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44,共16页
为了解决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易受到水下信道环境和严重噪声干扰的问题,基于水声通信信号的结构特征(SC),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AMF)与霍夫变换(HT)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调整分数阶... 为了解决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易受到水下信道环境和严重噪声干扰的问题,基于水声通信信号的结构特征(SC),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AMF)与霍夫变换(HT)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调整分数阶域旋转角度匹配信号相位特性,显著提升时频能量聚集度,形成边界清晰的带状SC;基于时频图像素邻域局部密度设计AMF,动态调整结构元素的尺度因子来增强信号细节SC;构建HT模型,通过全局投票机制检测带状SC,从而实现高效、准确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信道环境下所提方法在泛化能力、检测概率、检测效率方面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信号检测 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自适应形态学滤波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益MO-TFT心率信号检测前置放大器研究
13
作者 吴朝晖 陈家琳 +1 位作者 赵明剑 李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7,共8页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MO-TFT)可以用来实现检测心率信号的柔性可穿戴系统,但MO-TFT缺少高性能互补器件,导致实现的前置放大器增益较小,而且MO-TFT器件的性能较差,给后级模块的设计带来了困难。为提升前置放大器的增益,降低后级电路对...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MO-TFT)可以用来实现检测心率信号的柔性可穿戴系统,但MO-TFT缺少高性能互补器件,导致实现的前置放大器增益较小,而且MO-TFT器件的性能较差,给后级模块的设计带来了困难。为提升前置放大器的增益,降低后级电路对器件性能的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共源共栅电容自举结构前置放大器。该前置放大器主要由外部耦合偏置模块和核心放大器模块构成;核心放大器模块使用稳定性好、输出电压摆幅大和功耗低的电容自举技术,并结合了共源共栅结构,以提升电路的整体增益;外部耦合偏置模块使用功耗较低、输入阻抗较大和工作点设置简单的交流耦合外部偏置结构,以满足心率信号检测前置放大器的带通要求。采用10μm IZO-TFT工艺对所提出的前置放大器进行设计和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在20 V电源电压条件下,该放大器的增益为35 dB,带宽为2 Hz~2 kHz,噪声均方根值为118.2μV,功耗为0.1 mW,实现的前置放大器满足心率信号检测要求;与现有的MO-TFT心率信号检测前置放大器相比,所设计的前置放大器增益提升了约10 dB,降低了后级模块对器件性能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保持信号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心率信号检测 前置放大器 电容自举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驱动的OFDM索引调制信号检测
14
作者 王婵飞 杨婧 +1 位作者 许亚美 何继爱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92-797,共6页
在探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优化中,一个显著挑战在于其信号检测性能的相对不足。同时,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索引调制(Deep Neural Network Based Index Modulation,DNN-IM)检测算法... 在探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优化中,一个显著挑战在于其信号检测性能的相对不足。同时,针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索引调制(Deep Neural Network Based Index Modulation,DNN-IM)检测算法,普遍存在着误码率及损失值偏高的问题。为了弥补上述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索引调制检测算法,即MLP-IM算法。该算法采用融合两个连接层与一个输出层的架构设计,通过挑选的激活函数实现对OFDM索引调制系统中数据比特的精准还原。首先将OFDM索引调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巧妙应用于数据的预处理阶段,随后利用仿真数据集对ML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离线训练,确保模型的稳健性与准确性。在检测阶段,通过MLP-IM检测算法实现了对OFDM索引调制系统的高效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LP-IM算法在误码率控制和损失值两个方面的性能表现与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相媲美,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超越了现有DNN-IM算法的性能,其性能改善幅度在0.2~6 dB的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索引调制 信号检测 深度学习 低损失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集信息系统实现自适应O-OFDM符号分解信号检测研究
15
作者 贾科军 车佳祺 +3 位作者 刘佳欣 缐玉琴 秦翠翠 杨博然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1473,共13页
自适应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分解串行传输(O-OFDM-ASDST)可以有效抑制可见光通信(VLC)中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限幅失真,然而,O-OFDM-ASDST在接收端合并分解符号时会导致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叠加,从而引起误码率(BER)恶化。为此,该文... 自适应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分解串行传输(O-OFDM-ASDST)可以有效抑制可见光通信(VLC)中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限幅失真,然而,O-OFDM-ASDST在接收端合并分解符号时会导致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叠加,从而引起误码率(BER)恶化。为此,该文基于人工智能粒计算的粗糙集理论(RST)信息系统与不可分辨关系,提出一种O-OFDM-ASDST信号检测算法。首先,将接收端时域抽样值作为论域,并将信号特征作为条件属性构建信息系统。通过决策规则对接收的分解符号进行分类,尽可能分类决策出原本等于门限值和零值的时域抽样值;然后,根据制定的决策规则导出不可分辨关系,并通过属性约简提取处于门限值之间的时域抽样值并进行重构,以达到降低重构算法复杂度的目的;最后,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验证检测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对比信号检测算法相比,该文检测算法在房间中心位置的BER性能可获得5.4 dB和1 dB的信噪比(SNR)增益;即使在房间边缘位置,也可以获得5.5 dB和0.8 dB的SNR增益。此外,检测算法的复杂度仅为对比信号检测算法的1/10。综上所述,所提检测算法能够有效抑制AWGN,提高BER性能,并显著降低算法复杂度和处理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O-OFDM符号分解 信号检测 粗糙集理论 属性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OTFS系统信号检测算法
16
作者 陈发堂 陈甲杰 +1 位作者 夏麒煜 黄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3,共9页
针对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系统中均衡器性能不佳及线性滤波器复杂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LU(Lower-Upper)分解与迭代最小均方误差(Iterative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IMMSE)均衡器结合的OTFS系... 针对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系统中均衡器性能不佳及线性滤波器复杂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LU(Lower-Upper)分解与迭代最小均方误差(Iterative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IMMSE)均衡器结合的OTFS系统信号检测算法(LU-IMMSE)。该算法依据时延多普勒域稀疏信道矩阵的特征,采用一种低复杂度的LU分解方法,以避免MMSE均衡器求解矩阵逆的过程,在保证均衡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均衡器复杂度。在OTFS系统中引入一种IMMSE均衡器,通过不断迭代更新发送符号均值和方差这些先验信息来逼近MMSE均衡器最优估计值。LU-IMMSE算法通过调节迭代次数可以有效降低误比特率。在比特信噪比为8 dB时,5次迭代后的LU-IMMSE均衡器误比特率相比传统的MMSE均衡器降低了约11 dB。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大,较传统IMMSE算法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最大时延系数为4、符号数为16的情况下,与直接求逆相比,所提出的低复杂度LU分解方法降低了约91.72%的矩阵求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OTFS) 信号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均衡 三角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检测论与古典的心理物理学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舒永 马谋超 《心理学报》 1979年第3期331-335,共5页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Tanner和Swets把信号检测论引入心理学的研究以来,它已经成为研究心理物理学的一个有力工具。近年来利用信号检测论研究心理学问题的文章更是屡见不鲜。信号检测论对心理物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它可以把被试的辨别力和他的...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Tanner和Swets把信号检测论引入心理学的研究以来,它已经成为研究心理物理学的一个有力工具。近年来利用信号检测论研究心理学问题的文章更是屡见不鲜。信号检测论对心理物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它可以把被试的辨别力和他的反应倾向性分开,而以古典心理物理法测得的感觉阈限则是二者不可分割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心理物理学方法 反应倾向 研究心理学 感觉阈限 物理法 不可分割 五十年代 混合物 辨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光声信号检测系统设计研究
18
作者 刘卫 《南方农机》 2025年第9期147-149,186,共4页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声信号检测系统,以实现小型化、低成本的光声成像。通过模块化设计,包括光声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分析模块和控制显示模块,实现了系统的高效集成。系统采用优化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如小波变换和自适应滤...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声信号检测系统,以实现小型化、低成本的光声成像。通过模块化设计,包括光声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分析模块和控制显示模块,实现了系统的高效集成。系统采用优化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如小波变换和自适应滤波,提高了信号质量和分析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灵敏度、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测量准确度等关键指标上接近商用设备水平,具有显著的便携性和经济性优势,在现场快速检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信号检测 单片机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TR_S的卫星信号智能检测方法
19
作者 李昱 石晓然 +2 位作者 苗昊倩 王晓宁 周峰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5-1378,共14页
复杂电磁环境下卫星信号往往淹没在背景和噪声中,传统的信号检测算法在没有准确先验知识的情况下性能急剧降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信号检测算法往往需要依赖专家经验的数据后处理步骤,无法对信号进行端到端检测.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基... 复杂电磁环境下卫星信号往往淹没在背景和噪声中,传统的信号检测算法在没有准确先验知识的情况下性能急剧降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信号检测算法往往需要依赖专家经验的数据后处理步骤,无法对信号进行端到端检测.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基于DETR_S(DEtection with TRansformer on Signal)的卫星信号智能检测方法.DETR_S以编码器-解码器架构为基础,利用Transformer网络全局建模能力捕获频谱信息,采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有效改善频谱信息长距离依赖的问题.基于匈牙利算法的预测框匹配模块摒弃了非极大值抑制的数据后处理步骤,将信号检测问题转变为集合预测问题,使模型并行输出检测结果.引入信号重构模块,将频谱重构损失函数加入损失函数中,辅助模型挖掘频谱深层表征,提升信号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仅使用信号频谱幅度信息条件下,DETR_S能够在信噪比等于0dB及以上对卫星信号进行精确检测(>95%),优于典型的目标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磁环境 卫星信号检测 多头自注意力 频谱特征 匈牙利算法 二分图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子空间采样的信号检测网络黑盒查询对抗攻击方法
20
作者 李东阳 王林元 +2 位作者 彭进先 马德魁 闫镔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08-2818,共11页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在信号检测任务的应用,神经网络易受到对抗样本攻击的脆弱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无法获取模型内部信息的信号检测网络黑盒攻击场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子空间采样的黑盒查询对抗攻击方法。该方法将信号样本检测数...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在信号检测任务的应用,神经网络易受到对抗样本攻击的脆弱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无法获取模型内部信息的信号检测网络黑盒攻击场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子空间采样的黑盒查询对抗攻击方法。该方法将信号样本检测数量消失比例作为判断攻击是否成功的约束条件,构造信号检测网络对抗样本攻击模型,参考跳步跳跃攻击(HSJA)算法设计基于决策边界的信号检测网络黑盒查询对抗攻击方法求解该模型,以生成信号对抗样本。为了进一步改善查询效率,该文根据信号对抗扰动特点构建稀疏子空间采样进行查询攻击,即在生成对抗样本时,按照一定比例选择具有较大幅度的信号分量,并仅在这些选定的分量上添加扰动。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号目标消失数量比例0.3的决策边界下,稀疏子空间采样黑盒对抗攻击方法使得信号检测网络mAP值降低了43.6%、召回率降低了41.2%。与全空间采样方法相比,稀疏子空间采样方法攻击成功率提升了2.5%,且对抗扰动平均能量比降低了3.47%。稀疏子空间采样攻击方法可以使得信号检测网络性能明显下降,相较于全空间采样具有攻击成功率更高、扰动强度更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网络 信号对抗样本 黑盒查询攻击 稀疏子空间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