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号方差的Ad-Hoc网络路由算法
1
作者 李繁 张晓宇 刘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02-2908,共7页
为解决Ad-Hoc路由协议查找路径过程中,由于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路径会因为某个节点移动而导致整条路径中断,造成最短路径通常不是最稳定路径问题,提出一个以信号方差为基础的路由选择方法。通过侦测到的节点间信号强度,观察其信号... 为解决Ad-Hoc路由协议查找路径过程中,由于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路径会因为某个节点移动而导致整条路径中断,造成最短路径通常不是最稳定路径问题,提出一个以信号方差为基础的路由选择方法。通过侦测到的节点间信号强度,观察其信号变动程度,当信号变动值很小时,表示该节点间的链接处于稳定的状态,较不易断线。这些稳定链接组成的路径将是一条最稳定的路径。通过实验仿真验证,利用该方法所选路由,路径的稳定度明显优于其它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自组织网络 移动性 路由机制 最短路径 信号强度 信号方差 稳定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水印提取算法中降低信号方差的方法
2
作者 吕冰 陈怡 +1 位作者 高戈 刘影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225,共4页
如何从已受干扰或攻击的嵌有水印信息的音频中提取水印信息,或证明水印信息的存在,是音频水印提取算法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简单描述了音频水印的提取算法,针对音频信号方差对水印提取结果的影响,在MATLAB环境下对降低信号方差的四种方... 如何从已受干扰或攻击的嵌有水印信息的音频中提取水印信息,或证明水印信息的存在,是音频水印提取算法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简单描述了音频水印的提取算法,针对音频信号方差对水印提取结果的影响,在MATLAB环境下对降低信号方差的四种方法进行了代码实现及实验分析,并基于这四种方法的实现原理和滤波结果提出了线性预测倒谱滤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五种方法都明显减小了样本点的幅度,使信号的方差大幅降低,而且新方法的效果更加明显,从而提高了水印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水印检测 信号方差 滤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差平稳随机信号的一种处理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海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79-1884,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方差平稳随机信号的处理方法——信号分解法。通过信号分解法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分解,可得到方差平稳随机信号的趋向性序列,其余部分便是方差平稳随机信号中剔除趋向性后的零均值的平稳随机信号,它可用平稳随机信号模型来... 该文提出了一种方差平稳随机信号的处理方法——信号分解法。通过信号分解法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分解,可得到方差平稳随机信号的趋向性序列,其余部分便是方差平稳随机信号中剔除趋向性后的零均值的平稳随机信号,它可用平稳随机信号模型来研究。该方法简单、通用,是处理方差平稳随机信号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得到的趋向性序列能更准确地逼近非平稳随机信号的趋向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项 局域波分解 方差平稳随机信号 信号处理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自适应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的高密度数据室内组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蓝阳 谢俊法 +1 位作者 杨志鹏 崔保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当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一致性处理不完全时,均匀加权的室内组合会导致地震数据高频信息的损失。从波束形成理论的角度引入余弦窗、汉明窗、布莱克曼窗,通过调节权重矢量减小组合对数据的影响,考虑到窗函数作为权重矢量对数据的适应性较弱... 当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一致性处理不完全时,均匀加权的室内组合会导致地震数据高频信息的损失。从波束形成理论的角度引入余弦窗、汉明窗、布莱克曼窗,通过调节权重矢量减小组合对数据的影响,考虑到窗函数作为权重矢量对数据的适应性较弱,进一步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鲁棒自适应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加权组合。Marmousi2模型正演模拟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均匀加权组合,基于PCA的鲁棒自适应MVDR加权组合实现了信号保真与信噪比的有效统一,对深层地震数据信号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信噪比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丰富了单点高密度地震数据的室内组合技术,拓宽了理论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高密度 波束形成 窗函数 主成分分析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幅值空间的信号量化理论研究
5
作者 刘文中 孔力 《信号处理》 CSCD 2003年第5期457-460,共4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幅值空间信号的量化问题。在概率密度函数采样与重构的基础上,采用Shannon采样定理而提出了幅值空间频率的概念,使得可以依据采样定理选择适宜于高斯分布信号无损伤量化的结构参数——信号方差与量化间距的比值σ/Δ,从... 本文主要讨论了幅值空间信号的量化问题。在概率密度函数采样与重构的基础上,采用Shannon采样定理而提出了幅值空间频率的概念,使得可以依据采样定理选择适宜于高斯分布信号无损伤量化的结构参数——信号方差与量化间距的比值σ/Δ,从而实现无信息损伤量化。本文提出的幅值空间采样与重构的思想,可以用来分析不同概率密度分布信号的无损伤量化,进而指导无信息损伤的均值、方差或更高阶矩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幅值空间 信号量化理论 信号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SVDS-SVMD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吕思潭 李德仓 +2 位作者 王少杰 胡兆宇 王绍隆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0,共8页
针对滚动轴承微弱故障特征信息易受噪声干扰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即协方差矩阵(covariance matrix,CM)、奇异值差分谱(singular value difference spectrum,SVDS)和奇异值中值分解(singular value medi... 针对滚动轴承微弱故障特征信息易受噪声干扰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即协方差矩阵(covariance matrix,CM)、奇异值差分谱(singular value difference spectrum,SVDS)和奇异值中值分解(singular value median decomposition,SVMD)相结合。首先,考虑到旋转机械的故障特征,对轴承故障信号采用1步长方法构造Hankel矩阵;其次,考虑到信号的协方差矩阵对于信号自相关去噪的优势,进而计算Hankel的协方差矩阵并进行空间重构;再次,采用奇异值差分谱方法对重构后的协方差矩阵信号进行分解处理而实现初步降噪,通过奇异值中值分解方法对其进行分解和筛选处理而完成二次降噪,并根据处理后信号的频谱包络,实现轴承故障特征信息的提取;最后,通过滚动轴承仿真数据分析得出,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出噪声信号的故障特征及其谐波,实现不同轴承故障类型特征的有效提取,为滚动轴承故障复杂信号处理和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方差信号 奇异值差分谱 奇异值中值分解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双约束稳健Capon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立欣 白童童 +2 位作者 张会生 包涛 申礼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14-2019,共6页
传统双约束稳健Capon波束形成算法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最优加载量,存在计算精度低且运算量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双约束稳健Capon波束形成(DCRCB)算法,该算法对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重构,基于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在噪声子空间的投影最... 传统双约束稳健Capon波束形成算法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最优加载量,存在计算精度低且运算量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双约束稳健Capon波束形成(DCRCB)算法,该算法对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重构,基于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在噪声子空间的投影最优,将重构后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投影到噪声子空间,得到基于噪声子空间的双约束算法模型。该算法中通过模约束的辅助约束作用,将改进的双约束算法模型转化为单约束问题,最终解得最优对角加载量的解析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通过调整主瓣宽度优化波束旁瓣,有效提高了抗矢量偏差的鲁棒性,同时降低了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双约束Capon波束形成 信号方差矩阵重构 噪声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图像恢复的向量复扩散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相芬 田蔚风 叶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4-636,673,共4页
为了减小扩散张量图像(DTI)中广泛存在的赖斯噪声影响,提出了向量复扩散模型。该模型是标量复扩散模型的推广和发展。为了评价该模型的去噪性能,对向量图像-扩散加权(DW)图像进行了恢复实验。基于模拟和真实数据进行的实验表明,相对于... 为了减小扩散张量图像(DTI)中广泛存在的赖斯噪声影响,提出了向量复扩散模型。该模型是标量复扩散模型的推广和发展。为了评价该模型的去噪性能,对向量图像-扩散加权(DW)图像进行了恢复实验。基于模拟和真实数据进行的实验表明,相对于标量复扩散滤波器,向量复扩散滤波方法得到的PSNR和SMSE数值更高,追踪到的纤维数量更多、长度更长,故其去噪性能优于标量复扩散模型。另外,在信噪比较低情况下该模型优于实数域P&M向量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恢复 向量复扩散 峰值信噪比 信号方差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头环境下基于组合阵的高分辨噪声源聚焦定位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树华 时胜国 +1 位作者 时洁 韩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1-1197,共7页
针对码头测试中噪声源定位受到多途效应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码头环境下基于组合阵列的高分辨噪声源近场聚焦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在均匀声压阵中配置矢量传感器的基阵形式,充分利用多途信道信息生成与实际码头信道声传播特性相匹... 针对码头测试中噪声源定位受到多途效应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码头环境下基于组合阵列的高分辨噪声源近场聚焦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在均匀声压阵中配置矢量传感器的基阵形式,充分利用多途信道信息生成与实际码头信道声传播特性相匹配的空间聚焦波束;结合被动时间反转技术得到更尖的聚焦峰和更强的背景抑制能力;同时引入最差性能优化思想减小了各种失配误差引起的高分辨聚焦定位方法性能下降。仿真和水池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码头复杂声场环境下可以实现噪声源高分辨聚焦定位,且具有较强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定位 矢量水听器 多途效应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法 被动时间反转 最差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阵角分辨率准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俊好 杨曦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4期382-389,共8页
对几种主要的角分辨率准则进行了综述及对比研究。首先分析了单目标的半功率点宽度(3dB波束宽度),讨论了不同窗函数加权及波束扫描对波束宽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谱估计方法分辨率的定量公式。更一般地,对于双目标情形,分析了双目标谱... 对几种主要的角分辨率准则进行了综述及对比研究。首先分析了单目标的半功率点宽度(3dB波束宽度),讨论了不同窗函数加权及波束扫描对波束宽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谱估计方法分辨率的定量公式。更一般地,对于双目标情形,分析了双目标谱均值与双目标中点谱值比较、目标测角均方差、目标分辨概率三种不同分辨率准则的应用范围及影响因素,推导了基于中值比较法的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VDR)角分辨率理论公式,计算机仿真实验证实了上述结果,并提出相应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分辨率 3dB波束宽度 瑞利限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DR聚焦波束形成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源的定向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帅涛 郭海涛 +2 位作者 王睿 高鹏飞 杜喆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局部放电是电力变压器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局部放电定位对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研究局部放电的定位首先要明确局部放电的定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的方法,对变压器单个局部放电源... 局部放电是电力变压器绝缘劣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局部放电定位对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研究局部放电的定位首先要明确局部放电的定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的方法,对变压器单个局部放电源定向进行仿真研究,将MVDR方位估计与聚焦波束形成相结合,在定向方面与常规的聚焦波束形成(CBF)相比较,分辨率升高,旁瓣级有明显降低,"混叠"效应的影响更小,该方法还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系统稳定性好、能够进行现场实时监测等优点。最后通过对该方法的空间谱仿真证明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定向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聚焦波束形成 近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ast acquisition method of DSSS signals using differential decoding and fast Fourier transform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伟君 张朝杰 +2 位作者 金小军 金仲和 徐兆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85-1291,共7页
In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or missile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signals may experience extremely large Doppler shifts and have short visual time. Thu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 systems should be a... In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or missile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signals may experience extremely large Doppler shifts and have short visual time. Thu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 systems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acquisition in a very short time in spite of large Doppler frequencie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cannot solve it well. This work describes a new method that uses a differential decoding technique for Doppler mitigation and a batch process of 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 and IFFT (invert FFT) for the purpose of parallel code phase search by frequency domain correlation. After the code phase is estimated, another FFT process is carried out to search the Doppler frequency. Since both code phase and Doppler frequency domains are searched in parallel, this architecture can provide acquisition fifty times faster than conventional FFT methods. The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and false alarm are also analyzed and simulated, showing that a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loss of 3 dB is introduced by the differential decoding.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 efficient way to shorten the acquisition time with slightly hardware in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spread spectrum fast acquisition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Doppler miti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