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信号放大系统的制备及其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倪灿荣 郑建明 +2 位作者 朱明华 马大烈 戴益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6-339,F004,共5页
目的:应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催化信号放大(catalyzed signal amplification,CSA)试剂,提高免疫组化(IHC)和原位杂交(ISH)的敏感性。方法:CSA法应用于IHC检测50例10种不同类型... 目的:应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催化信号放大(catalyzed signal amplification,CSA)试剂,提高免疫组化(IHC)和原位杂交(ISH)的敏感性。方法:CSA法应用于IHC检测50例10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切片中40种不同的抗原和ISH检测6种不同的RNA成分,并与相应的常规方法进行敏感性比较。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果:CSA-IHC法较传统的PAP法、ABC法和 LSAB法敏感 500~1000倍,较 EnVision法敏感 20~100倍。 CSA-ISH法可使探针浓度从 3 μg/ml降到 0. 5~1μp/ml,杂交时间从 2 d缩短到 1d,杂交阳性率明显提高。结论:本实验室制备的 CSA系统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稳定性和低背景等优点,完全可取代进口试剂,非常适合于一抗昂贵、抗原性弱的IHC检测,还可作为常规ISH染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信号放大系统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S的信号放大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乐 史远刚 +1 位作者 李键 王建辰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38,共5页
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GOD)、β-D-葡萄糖(β-D-G)、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色原物(CS)及pH 值等因素对放大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大系统的最佳pH 值为6.4,理想色原物是联大茴香胺,3,3′,5,5′... 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GOD)、β-D-葡萄糖(β-D-G)、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色原物(CS)及pH 值等因素对放大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大系统的最佳pH 值为6.4,理想色原物是联大茴香胺,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邻苯二胺(OPD)不宜作为放大系统的色原物。GOD,β-D-G,HRP和CS在不同程度上均极显著(P< 0.01)地影响试验结果,其主次关系为GOD> β-D-G> > HRP> CS.反应时间对试验结果有显著(P< 0.05)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放大系统 连串反应 ARIS 葡萄糖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大系统条件下日光温室农业物联网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同林 刘志刚 +3 位作者 徐伟恒 林宏 林卫国 孙欣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2-205,209,共5页
通过研究日光温室温度多节点大系统的识别采集和处理过程,提出了日光温室复杂大系统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占用带宽、网络时延特性、丢包率以及功耗等4个方面对物联网承受能力进行了参数数学建模,并运用MCU信... 通过研究日光温室温度多节点大系统的识别采集和处理过程,提出了日光温室复杂大系统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占用带宽、网络时延特性、丢包率以及功耗等4个方面对物联网承受能力进行了参数数学建模,并运用MCU信号放大系统和信号传感器联合控制日光温室的温度效应,最终发现智能大系统的占用带宽达到35kB,网络时延最高达到20s,丢包率最大为2.5%,证明了智能大系统的物联网特性要比局部小系统控制复杂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系统智能控制 农业物联网 MCU信号放大系统 网络时延特性 丢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领域中的无线基站覆盖范围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兵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X期34-36,共3页
基站在海洋的应用越来越多,基站信号覆盖范围的广度及深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海洋领域的通信质量。同时,海洋地形相对于陆地更为复杂,深海领域的地形勘探及基站部署难度更大,所以提高现有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及信号传输质量是优化海上通信网... 基站在海洋的应用越来越多,基站信号覆盖范围的广度及深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海洋领域的通信质量。同时,海洋地形相对于陆地更为复杂,深海领域的地形勘探及基站部署难度更大,所以提高现有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及信号传输质量是优化海上通信网络的最佳途径。本文针对现有的深海领域无线基站信号覆盖特性,提出一种多载波放大信号的基站覆盖范围延伸技术方案,提高了现有深海领域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及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基站 多载波信号放大系统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研究GPRC6AmRNA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规律
5
作者 罗俊铭 刘昭前 +1 位作者 刘景诗 Chin Y.Eugene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C组6A(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group6,subtype A,GPRC6A)mRNA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方法:比较传统和TSA信号放大系统分析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GPRC6A mRNA的分布情况。为了确保信号特异性,将GPRC6...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C组6A(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group6,subtype A,GPRC6A)mRNA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方法:比较传统和TSA信号放大系统分析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GPRC6A mRNA的分布情况。为了确保信号特异性,将GPRC6A基因剔除小鼠组织放在同一张切片上作阴性对照。结果:建立了一种用非同位素标记的互补R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低表达GPRC6A mRNA的方法。TSA信号放大系统明显提高原位杂交检测该受体的敏感性。GPRC6A基因剔除小鼠组织中没有可测信号。GPRC6A mRNA至少在消化腺、副消化腺中表达,同时也在肾、睾丸、子宫、脑、肌肉脂肪中有表达。结论:GPRC6A mRNA的分布模式与GPRC6A基因剔除小鼠的基因表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C6A MRNA 小鼠 分布模式 TSA信号放大系统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