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弱信号感知的预测型供应链风险识别研究
1
作者 董尹 卫超瑞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行业供应链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疫情之下企业供应链中诸多环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和多种风险冲击。为保障企业供应链稳定运行,实现风险事件发生前的预警,从弱信号感知的角度出发,结合信号分析和...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行业供应链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疫情之下企业供应链中诸多环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和多种风险冲击。为保障企业供应链稳定运行,实现风险事件发生前的预警,从弱信号感知的角度出发,结合信号分析和传统供应链风险识别过程,利用AHP-FCA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弱信号感知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将此模型运用于某医疗器械公司,对其供应链运行过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将弱信号感知引入供应链风险识别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识别效率,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FCA 医疗器械供应链风险 信号感知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RWR/ESM信号感知通道中脉冲交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洪迅 王红卫 +1 位作者 王星 王士岩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42-1147,共6页
脉冲交叠是影响RWR/ESM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典型四通道比幅测向体制的RWR/ESM系统中因分频段、分象限形成的多通道信号感知结构,采用仿真方式,对多辐射源信号进入RWR/ESM系统后的脉冲交叠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RWR/ESM信道中脉... 脉冲交叠是影响RWR/ESM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典型四通道比幅测向体制的RWR/ESM系统中因分频段、分象限形成的多通道信号感知结构,采用仿真方式,对多辐射源信号进入RWR/ESM系统后的脉冲交叠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RWR/ESM信道中脉冲交叠的规律:N(N\2)脉冲交叠比N-1脉冲交叠基本上低一个数量级;且脉冲交叠对不同辐射源信号序列有不同影响,脉冲交叠同时使得后续的脉冲正确配对比率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告警 电子支援 信号交叠 脉冲正确配对 信号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系统下的移动信号感知技术:原理、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朱捷 徐天衡 +1 位作者 王超 徐银骏 《移动通信》 2023年第12期34-43,共10页
随着科技发展,频谱资源愈发稀缺,信号感知技术作为重要应对策略之一,在不同的移动性场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与丰富的潜力,通过自适应地调整通信系统参数,动态地提高频谱利用率,有助于构建高效互通的6G智能网络。基于这样的研究前景,首先... 随着科技发展,频谱资源愈发稀缺,信号感知技术作为重要应对策略之一,在不同的移动性场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与丰富的潜力,通过自适应地调整通信系统参数,动态地提高频谱利用率,有助于构建高效互通的6G智能网络。基于这样的研究前景,首先简要介绍了信号感知技术的基本原理,调研信号感知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发展情况、关键技术和广泛潜力,引出其在多种典型的高移动性场景下的发展现状,包括难点和技术突破。最后结合6G技术的潜在应用场景,展望移动信号感知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感知 新一代信息系统 天地一体化 高频段信号 车联网 频谱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感知的5G无人机实时路径规划方法
4
作者 吴亚晖 刘子豪 +2 位作者 曹飞 陈见奇 程杰 《江苏通信》 2023年第3期10-15,共6页
为了保障低空域场景下5G无人机连续且稳定的数据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感知的5G无人机实时路径规划方法。第一步,根据园区轮廓,构建栅格地图,并基于全路径规划算法建立三维信号质量模型。第二步,在飞行时进行实时信号质量测量,同时结... 为了保障低空域场景下5G无人机连续且稳定的数据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感知的5G无人机实时路径规划方法。第一步,根据园区轮廓,构建栅格地图,并基于全路径规划算法建立三维信号质量模型。第二步,在飞行时进行实时信号质量测量,同时结合历史数据预估周边临近栅格的信号情况。当无人机飞行业务为自由飞行时,信号不佳的栅格将被虚拟设置为禁飞区。若无人机业务类型为固定航线时,途中实时进行信号感知,提前绕过质差栅格,并重新进行路径规划。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在同一片区域下RSRP大于-80的比例由30.13%提高到82.73%,上行平均速率提升了200.21%,达到了180Mbps,下行平均速率提升了124.06%,达到了717M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无人机 路径规划 信号感知 业务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直扩信号感知方法
5
作者 任江飞 许魁 +3 位作者 刘洋 陆瑞 张咪 叶子绿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62-1868,共7页
非合作条件下直扩信号感知问题一直是通信对抗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感知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性能下降严重。为有效提升直扩信号感知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直扩信号感知方法。首先,通过广义互相关算法,快速提取直扩... 非合作条件下直扩信号感知问题一直是通信对抗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感知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性能下降严重。为有效提升直扩信号感知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直扩信号感知方法。首先,通过广义互相关算法,快速提取直扩信号的相关峰特性;然后,以残差神经网络为基础,融合注意力机制,建立网络模型,分析识别抽象特征;最后,在仿真的数据集中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时域自相关法、卷积神经网络法等,所提方法具备更好的感知效果,能够在信噪比为-16 dB的情形下有效地感知直扩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扩信号感知 广义互相关 残差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通感一体化的非均匀感知信号设计
6
作者 丁圣利 李健之 +3 位作者 姜大洁 陈保龙 姚健 秦飞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95-106,共12页
通感一体化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为6G的六大应用场景之一,而感知信号设计是通感一体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传统的均匀感知信号设计具有时频资源开销大、信号设计灵活度差等问题,而非均匀感知信号设计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三种... 通感一体化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为6G的六大应用场景之一,而感知信号设计是通感一体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传统的均匀感知信号设计具有时频资源开销大、信号设计灵活度差等问题,而非均匀感知信号设计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三种非均匀信号设计方法的原理进行梳理和对比,给出非均匀信号设计在感知信号时频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和链路自适应方法。然后基于vivo公司自研的通感一体化样机平台,对三种非均匀感知信号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测试验证的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非均匀感知信号在显著节约时频资源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的感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通感一体化 感知信号 非均匀信号 非均匀傅里叶变换 压缩感知 差分协同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通信信号识别研究
7
作者 杨剑利 孙霞 赵攀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光通讯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新兴通讯手段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其系统信号感知方法的研究是光通讯领域的重点问题。现阶段光通信的信号感知方法存在识别效果不佳、受噪声干扰大的问题,为了解决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通... 光通讯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新兴通讯手段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其系统信号感知方法的研究是光通讯领域的重点问题。现阶段光通信的信号感知方法存在识别效果不佳、受噪声干扰大的问题,为了解决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通信系统信号智能感知方法。首先,使用结合重构方法的傅里叶变换采集光通讯信号;其次,基于区块链技术对采集到的调制信号实行分布式存储与读取;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完成光通信系统信号的智能感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光通讯系统信号感知识别正确率更高,受噪声影响更小,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光通讯 信号感知 支持向量机 调制信号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感一体化技术的远距离感知与高精度测角系统开发
8
作者 黄继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4期15-18,共4页
该文基于通感一体化技术,致力于开发一套远距离感知与高精度测角系统。通过深入研究通感一体化技术,以及感知信号处理算法包括距离估计、CFAR检测和角度估计等关键技术,实现对目标的准确感知和测角。系统的设计与硬件实现考虑感知系统... 该文基于通感一体化技术,致力于开发一套远距离感知与高精度测角系统。通过深入研究通感一体化技术,以及感知信号处理算法包括距离估计、CFAR检测和角度估计等关键技术,实现对目标的准确感知和测角。系统的设计与硬件实现考虑感知系统架构、硬件配置与选型等方面,旨在提供高效、可靠的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远距离感知和测角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技术 远距离感知 高精度测角 感知信号处理 CFA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正交匹配追踪研究压缩感知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鑫杨 张哲 赵侃 《中国新通信》 2014年第3期86-86,共1页
现阶段,我国应用的检测算法大多以特征量的迭代过程为研究对象,这种检测方法只适用于感知信号存在时,并不适用于全部的信号测算工作。本文将提出感知信号检测的改进方法和正交匹配追踪的研究方案,以降低信号特征量的变化区间,提高感知... 现阶段,我国应用的检测算法大多以特征量的迭代过程为研究对象,这种检测方法只适用于感知信号存在时,并不适用于全部的信号测算工作。本文将提出感知信号检测的改进方法和正交匹配追踪的研究方案,以降低信号特征量的变化区间,提高感知信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匹配 追踪研究 压缩感知信号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时频空调制的感知信号处理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礼亮 刘喜庆 +1 位作者 公佳龙 彭木根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在高移动性场景中,利用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实现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具有显著优势。然而,OTFS-ISAC的波形设计及其信号处理极具挑战因而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难题... 在高移动性场景中,利用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实现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具有显著优势。然而,OTFS-ISAC的波形设计及其信号处理极具挑战因而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难题。针对OTFS-ISAC感知接收处理时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和基于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的感知信号处理算法。利用MMSE准则最小化均方误差进行感知,根据残差与原子相关性最大的准则迭代获得雷达感知信道的稀疏逼近元。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研究,所提方法不仅能准确感知目标,还获得了显著的感知性能增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调制 通感一体化 感知信号处理 最小均方误差 正交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通信系统信号智能感知方法
11
作者 赵重明 元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156,共5页
为了提升信号智能感知安全性,降低感知能耗,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通信系统信号智能感知方法。在数据区块内存储光通信系统历史信号感知记录与交互数据,数据传输共识机制单元利用基于信誉度的主从多链共识机制,解决数据层内数据存储... 为了提升信号智能感知安全性,降低感知能耗,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通信系统信号智能感知方法。在数据区块内存储光通信系统历史信号感知记录与交互数据,数据传输共识机制单元利用基于信誉度的主从多链共识机制,解决数据层内数据存储的一致性问题。计算感知频段的直接信誉度与次用户推荐信誉度,信号智能感知单元依据合约层封装的两个信誉度,得到感知频段的综合信誉值,根据综合信誉值实现光通信系统信号智能感知。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智能感知光通信系统信号,在不同网络攻击下,信号智能感知安全性较高、能量消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光通信系统 信号智能感知 共识机制 信誉机制 智能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动信息打造感知信号接入网 让5G建得好更用得好
12
作者 舒文琼 《通信世界》 2020年第8期21-21,共1页
国动信号接入网连接一切国动信息依托已有通信铁塔资源建设感知信号接入网,破解了物联网发展关键难题,再创共建共享新模式,助力5G网络充分释放潜在价值。近期,三大运营商纷纷公布了2020年5G发展计划,并陆续开启设备采购招标,为5G网络建... 国动信号接入网连接一切国动信息依托已有通信铁塔资源建设感知信号接入网,破解了物联网发展关键难题,再创共建共享新模式,助力5G网络充分释放潜在价值。近期,三大运营商纷纷公布了2020年5G发展计划,并陆续开启设备采购招标,为5G网络建设按下了快进键。5G网络建设是基础,用得好是目的,因此网络、应用是5G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网络方面,国动集团独创共建共享模式,助力运营商加速建设5G网络;在应用方面,国动集团旗下的国动信息依托现有通信铁塔建设感知信号接入网,破解物联网发展关键难题,再创共建共享新模式,助力5G网络充分释放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入网 通信铁塔 共建共享模式 潜在价值 感知信号 物联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株间伤害信息的传递:信号分子及感受机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沈应柏 高海波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6,共5页
植物在遭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取食后释放出的伤诱导挥发物,除了具有防御功能外,还可作为伤害信息在植株间传递,引起群体诱导抗性的产生.文中就伤诱导挥发物在植株间传递伤害信息的存在证据、伤害信息分子的可能标准以及植物对伤害信息的... 植物在遭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取食后释放出的伤诱导挥发物,除了具有防御功能外,还可作为伤害信息在植株间传递,引起群体诱导抗性的产生.文中就伤诱导挥发物在植株间传递伤害信息的存在证据、伤害信息分子的可能标准以及植物对伤害信息的感知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信息 伤诱导挥发物 信号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送电线路状态监测终端设计
14
作者 师红宇 黄凯 +1 位作者 王淇苇 张钰宸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1期87-91,共5页
针对一种送电线路状态监测终端设计的要求,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将其划分为终端本体、接触感知单元和无接触感知单元三部分,降低了设计复杂性。其中,终端本体又分为本地太阳能电源和监测终端两部分,本地太阳能电源采用恒压和浮充方... 针对一种送电线路状态监测终端设计的要求,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将其划分为终端本体、接触感知单元和无接触感知单元三部分,降低了设计复杂性。其中,终端本体又分为本地太阳能电源和监测终端两部分,本地太阳能电源采用恒压和浮充方式对蓄电池充电,并对蓄电池进行过放电保护。监测终端使用一种S5PV210核心板作为处理器,裁剪其评估板得到基本的终端平台,保留其中的视频摄像和SD卡接口电路,实现视频采集和文件存储功能,扩展无线和有线通信接口与感知单元进行通信,扩展4G移动通信接口与控制中心通信,实现信息上传功能。项目开发完成之后在实验室对所设计功能和部分性能指标进行了验证测试,与预期目标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监测终端 太阳能电源 射频通信 4G移动通信 信号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调制识别方法综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茜茜 王禹 +1 位作者 林云 桂冠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4期697-710,共14页
自动调制识别(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号感知和识别领域中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频谱感知、链路自适应、干扰防护等领域。传统的AMR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提取特征、决策理论和识别器的选择。而深度学... 自动调制识别(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号感知和识别领域中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频谱感知、链路自适应、干扰防护等领域。传统的AMR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提取特征、决策理论和识别器的选择。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算法直接从海量数据中自动获取信号特征,同时实现特征提取和识别。因此,针对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中的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了将DL算法应用于AMR任务。首先,从数据集、信号表示和网络模型三个层面系统地综述基于DL的AMR方法;其次,详细总结了针对不同的信号表示所设计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接收信号可以由专家特征、序列和图像来表示;最后概述了AMR存在的问题、潜在的研究方向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制识别 信号感知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信道状态信息的跌倒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廷尉 李阳 +3 位作者 韩凯峰 李晓阳 李航 朱光旭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3年第9期67-73,共7页
随着中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跌倒引发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无线信号(如Wi-Fi)感知被用于对跌倒进行及时检测与警报。无线信号感知技术依赖电磁波的反射特性,发射信号经过室内环境中各物体反射后产生不同的传播路径... 随着中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跌倒引发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无线信号(如Wi-Fi)感知被用于对跌倒进行及时检测与警报。无线信号感知技术依赖电磁波的反射特性,发射信号经过室内环境中各物体反射后产生不同的传播路径,叠加在一起到达接收端。由于接收信号携带了物体方位、活动状态等信息,通过将接收信号与实际物体的状态建立联系,可实现对物体进行定位与行动识别。对基于无线信道状态信息的跌倒检测进行研究,并在实验环境中验证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检测 无线信号感知 信道状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硅酸盐所在仿皮肤柔性传感用于盲文智能识别研究中取得进展
17
作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59,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家成研究员和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卢红亮教授和张卫教授研制了一种仿皮肤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基于此传感器,有望实现盲文的智能识别。在该研究中,基于人体皮肤结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仿皮肤式的柔性压...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家成研究员和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卢红亮教授和张卫教授研制了一种仿皮肤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基于此传感器,有望实现盲文的智能识别。在该研究中,基于人体皮肤结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仿皮肤式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智能盲文识别。该传感器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对应于人体皮肤的三个部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顶部基质为荷叶棘突随机高斯分布的力信号感知层,与表皮结构形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识别 柔性压力传感器 高斯分布 科研人员 盲文 信号感知 表皮结构 人体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者按
18
《遥测遥控》 2021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微系统技术融合了微电子、微机电和微光电技术,以系统架构和算法为核心,实现具备信号感知、信息处理、信令执行、互联通信和能源供给的一体化软、硬件多功能系统,并采用微纳制造及微集成工艺实现系统结构的微纳尺度化。它被公认为21世... 微系统技术融合了微电子、微机电和微光电技术,以系统架构和算法为核心,实现具备信号感知、信息处理、信令执行、互联通信和能源供给的一体化软、硬件多功能系统,并采用微纳制造及微集成工艺实现系统结构的微纳尺度化。它被公认为21世纪的革命性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系统 微系统技术 信息处理 光电技术 集成工艺 微纳制造 信号感知 微纳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