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控序列位移接收结构的无线网络信号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继成 羊秋玲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47-2952,2958,共7页
为解决当前5G无线网络中高速移动节点信号定位不准确和高稳定分布噪声(high stable distribution noise,HSDN)等特殊偏移噪声降低定位准确性的问题,提出基于电控旋转序列位移接收结构的5G无线网络信号定位算法。利用单一节点接收结构及... 为解决当前5G无线网络中高速移动节点信号定位不准确和高稳定分布噪声(high stable distribution noise,HSDN)等特殊偏移噪声降低定位准确性的问题,提出基于电控旋转序列位移接收结构的5G无线网络信号定位算法。利用单一节点接收结构及环接收结构并采取分层方式,构建电控旋转序列位移接收结构;基于待定位信号与中央基站及各层接收节点之间的切线关系,初步估计待测信号方位;针对信号发射环境中的HSDN噪声频率漂移特性,通过信号定位差分机制,联合最优极大似然估计,构建基于差分方式的方位角精度优化机制,降低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与采取单一节点接收方式的GDAM算法及采取单层环接收方式的NUPOS-1算法相比,在HSDN噪声干扰环境下,该算法具有更低的信号定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无线网络 信号定位 电控旋转序列位移接收结构 HSDN噪声 信号定位差分 方位角精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星时差频差定位系统中的多信号定位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龙宁 曹广平 王勤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0,共5页
通过计算并分析多信号的互模糊函数,证明了双星时差频差定位系统同频多信号定位的可行性;提出了计算双星定位系统可同时分辨的同频信号个数的公式,估算了卫星系统的同频多信号分辨能力,并给出了同频多信号互模糊函数图;最后,提出了一种... 通过计算并分析多信号的互模糊函数,证明了双星时差频差定位系统同频多信号定位的可行性;提出了计算双星定位系统可同时分辨的同频信号个数的公式,估算了卫星系统的同频多信号分辨能力,并给出了同频多信号互模糊函数图;最后,提出了一种多信号定位高效实现方法,其思想是先估计信号个数,再计算局部区域互模糊函数。该方法已得到了工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星定位 时差 频差 同频多信号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信号定位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及改进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齐郑 郑朝 +1 位作者 刘占波 张玉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104,共4页
分析了线路电容和接地电阻对'S'信号定位方法的影响,计算出'S'信号法能够正确定位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S'信号法的准确性,提出在检测点分析'S'信号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相位关系的定位方法。由于电压相... 分析了线路电容和接地电阻对'S'信号定位方法的影响,计算出'S'信号法能够正确定位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S'信号法的准确性,提出在检测点分析'S'信号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相位关系的定位方法。由于电压相量在变电站检测,而电流相量在线路上检测,因此提出GPRS移动通信技术和GPS同步测量技术相结合的实现方案,并且介绍了故障定位装置的软硬件结构。10kV实际系统的模拟试验结果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 “S”信号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噪声干扰消除的水坝传感信号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小波 李松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58-1463,共6页
为解决水坝传感网系统部署过程中无法消除复杂流动噪声,导致其难以快速定位故障发生地点的不足,提出基于复杂流动噪声干扰消除机制的水坝传感信号定位算法。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时域傅氏变换,降低流动性噪声对传感信号的分段混沌影响,提... 为解决水坝传感网系统部署过程中无法消除复杂流动噪声,导致其难以快速定位故障发生地点的不足,提出基于复杂流动噪声干扰消除机制的水坝传感信号定位算法。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时域傅氏变换,降低流动性噪声对传感信号的分段混沌影响,提高网络对信号定位的敏感度。通过多径传输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频率偏移进行参数估计,降低峰值噪声信号对传感信号的渗透影响,提高传感网络对定位信号的捕获精确度,根据噪声分布的统计特征,构建虚拟预警机制,提高传感网络对弱定位信号的捕获检测率,降低定位误差度。仿真结果表明,与Pre-GPS算法及Plus-GPS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且捕获过程中的虚拟预警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信号定位 复杂流动噪声 多径传输机制 频率偏移 虚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网络漏电点的快速信号定位技术研究
5
作者 商红桃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6,共5页
利用三角波信号作为激励源,进行采集和分析被测网络电路的输出响应,通过小波变换提取工控网络输出响应信号特征,根据提取的信号特征来组建一种主元分析模型,利用主元模型的时域与频域信息,配合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不同尺度下的分布完成... 利用三角波信号作为激励源,进行采集和分析被测网络电路的输出响应,通过小波变换提取工控网络输出响应信号特征,根据提取的信号特征来组建一种主元分析模型,利用主元模型的时域与频域信息,配合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不同尺度下的分布完成漏电点信号的准确定位。实验证明,该方法对电力系统网络漏电点的快速信号定位方法精确性高,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定位 小波变换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330kV电缆依频模型局放传输特性分析及信号定位试验验证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智刚 高健 +1 位作者 闫峰 赵力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6,共10页
按照超高压电缆实际线路参数建立电缆依频仿真模型。通过与其他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放电信号在电缆线路中的传输特性。在耐压试验中同步使用分布式局放监测设备进行放电信号采集,将所采集放电脉冲的时域、频域特征空间变化趋势同仿真数据... 按照超高压电缆实际线路参数建立电缆依频仿真模型。通过与其他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放电信号在电缆线路中的传输特性。在耐压试验中同步使用分布式局放监测设备进行放电信号采集,将所采集放电脉冲的时域、频域特征空间变化趋势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现场诊断结果确定放电信号来源和类型,准确评价330 k V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的绝缘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所提电缆模型能更准确分析高频信号的传输特性,配合实装的分布式放电信号检测设备,可以辅助定位放电信号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0kV 长距离超高压电缆 局放试验 传输特性 信号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内首次从太空实现RF信号定位
7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3期247-247,共1页
据Space Newsfeed网站2019年2月26日消息,HawkEye 360公司已开始通过其3颗新投入使用的“探路者”小卫星从太空识别和定位RF信号。3颗小卫星在地球上空数百英里处以编队形式飞行,独立精确确定了多种RF信号来源的地理位置。初步测试结果... 据Space Newsfeed网站2019年2月26日消息,HawkEye 360公司已开始通过其3颗新投入使用的“探路者”小卫星从太空识别和定位RF信号。3颗小卫星在地球上空数百英里处以编队形式飞行,独立精确确定了多种RF信号来源的地理位置。初步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成功定位了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信号、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信号以及来自VHF频道16和70的信号,并识别出海事雷达信号。这也是业内首次提供这种商业数据,这一专利数据来源使得能够定位和分析以前未检测到的活动,为海事、应急响应和频谱分析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定位 RF信号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太空 HawkEye 无线电示位标 EPIRB 地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递归神经网络的声源信号识别与定位
8
作者 李青 敖邦乾 +2 位作者 阎昌国 陈孝玉 张南庆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4-462,共9页
为了有效识别声源信号的类别及定位声源位置,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和递归神经网络可处理文本间数据的长期依赖性等优点,设计一种双输入双输出结构模型的卷积递归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CRNN),... 为了有效识别声源信号的类别及定位声源位置,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和递归神经网络可处理文本间数据的长期依赖性等优点,设计一种双输入双输出结构模型的卷积递归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CRNN),用于对声源信号进行识别和定位。首先设计圆形阵列用于接收声源信号,并对收集到的声源信号数据进行扩展等预处理,然后将声源波形信号转换成相位谱和幅度谱,输入到CRNN中进行学习训练,其输出为声源信号识别的分类概率以及声源信号的定位回归坐标位置,具体步骤为:设置分类识别阈值,当检测到的声源信号阈值大于0.5时,定义为活跃事件,然后对活跃事件的声源信号进行定位。最后,使用设计的CRNN模型分别对无干扰单声源、有回声声源以及混合声源三种声源信号进行分类及定位测试,与传统方法相比,分类准确率提高了42.29个百分点,定位精确度提高了14.09个百分点,与其他神经网络相比,在不明显提高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在分类准确率及定位精确度综合性能方面提高13.61个百分点,同时,设计的网络模型结构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应用于声源探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 递归神经网络 信号识别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特征向量约束的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敬成 陈长征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8,共5页
低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导致信号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声源定位的精度。为了提升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特征向量约束的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系统。通过MEMS声传感器采集低频声信号,对其进行去噪处理,并... 低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导致信号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声源定位的精度。为了提升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特征向量约束的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系统。通过MEMS声传感器采集低频声信号,对其进行去噪处理,并传输至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模块;采用考虑特征向量约束的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方法实现对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的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与实际位置坐标的误差小,说明该系统的定位方法性能优良,定位精度较高,能够提升低频声信号声源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声信号 声源定位系统 特征向量约束 信号采集 信号定位 信号传输模块 应用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定位信号增强工程化蛋白线粒体靶向性呈递
10
作者 周冰倩 李尚朴 +5 位作者 王旭 孟祥宇 邓竞荣 邢金良 王建刚 徐坤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7-946,共10页
有效传递工程化改造的蛋白进入线粒体对开发高效的线粒体DNA编辑工具、实现线粒体疾病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eGFP和Cas9基因,在其上游或/和下游引入不同的线粒体定位信号(mitochondrial localization signal,MLS)序列,分别... 有效传递工程化改造的蛋白进入线粒体对开发高效的线粒体DNA编辑工具、实现线粒体疾病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eGFP和Cas9基因,在其上游或/和下游引入不同的线粒体定位信号(mitochondrial localization signal,MLS)序列,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工程化蛋白表达载体。将不同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后,利用荧光共定位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分析不同工程化蛋白的线粒体靶向性呈递效果。结果显示,相比单端添加MLS的eGFP和Cas9蛋白,双端MLS改造均显著提高了工程化蛋白的线粒体靶向性呈递效率。推测双MLS策略可增强工程化蛋白的线粒体靶向性,为以后开发高效的线粒体DNA编辑工具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DNA编辑 工程化蛋白 线粒体定位信号 线粒体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远程通信信号的定位算法研究与仿真
11
作者 麻荔波 任振振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06-108,共3页
舰船通信过程中对信号源进行通信定位,能够准确捕捉舰船所在位置。传统远程通信信号的定位算法无法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同时舰船运行速率会影响通信定位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舰船远程通信信号的定位算法。在传统信号定位算法基础上进行... 舰船通信过程中对信号源进行通信定位,能够准确捕捉舰船所在位置。传统远程通信信号的定位算法无法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同时舰船运行速率会影响通信定位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舰船远程通信信号的定位算法。在传统信号定位算法基础上进行加权处理,优化测距误差自校正流程,降低行速率对通讯定位的影响,增设自校正定位计算,加强定位计算质量。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通信信号定位算法能够对舰船进行高精度的信号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通信 信号定位 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与GROA的信号源被动定位偏差消除技术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郝本建 李赞 +3 位作者 万鹏武 司江勃 齐佩汉 关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7-484,共8页
本文针对Ho提出的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与GROA(Gain Ratio of Arrival)信号源定位的代数闭式解,提出两种偏差消减方法.首先对其闭式解偏差进行了推导,然后给出BiasRed法与BiasSub法两种偏差消减算法,BiasSub法从Ho给出... 本文针对Ho提出的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与GROA(Gain Ratio of Arrival)信号源定位的代数闭式解,提出两种偏差消减方法.首先对其闭式解偏差进行了推导,然后给出BiasRed法与BiasSub法两种偏差消减算法,BiasSub法从Ho给出的解中直接减去期望偏差,BiasRed法通过分析误差表达方程并引入二次约束来提升定位估计精度;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均可针对远距离信号源,在较小高斯误差情况下有效消减定位偏差,BiasRed法可将偏差降低到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的水平;计算机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定位 到达时间差 到达增益比 偏差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核仁定位信号对宿主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随新 石达 +6 位作者 陈建飞 张鑫 时洪艳 刘孝珍 张莎 王璐 冯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核衣壳蛋白(N)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本研究根据前期已经鉴定的PEDV N蛋白核仁定位信号序列,利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扩增出核仁定位信号序列缺失的PEDV N基因(dN),并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Ac-GFP-C1连接...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核衣壳蛋白(N)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本研究根据前期已经鉴定的PEDV N蛋白核仁定位信号序列,利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扩增出核仁定位信号序列缺失的PEDV N基因(dN),并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Ac-GFP-C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Ac-GFP-dN。将pAc-GFP-dN转染于Vero E6细胞中,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重组质粒pAc-GFP-dN表达蛋白的定位情况,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的周期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完整的N蛋白相比,缺失核仁定位信号的N蛋白不能定位于细胞核仁,同时丧失了使宿主细胞周期在G2/M期停滞的能力,从而揭示了N蛋白核仁定位信号对宿主细胞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核衣壳蛋白 核仁定位信号 流式细胞术 宿主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鱼群粒子滤波的信号源定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太行 赵黎媛 +1 位作者 江春冬 于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0-1375,共6页
针对传统粒子滤波算法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移动监测车对无线电信号源定位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粒子滤波的信号源定位方法。将人工鱼群算法的优化思想引入到粒子滤波中,通过觅食行为和聚群行为驱动粒子向最优位置移动,改善... 针对传统粒子滤波算法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移动监测车对无线电信号源定位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粒子滤波的信号源定位方法。将人工鱼群算法的优化思想引入到粒子滤波中,通过觅食行为和聚群行为驱动粒子向最优位置移动,改善粒子的分布。结合移动监测车对信号源定位的需要,建立了信号源波达角定位(AOA)的数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对人工鱼群粒子滤波算法的信号源定位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该方法定位结果的最大误差为0.101%,定位精度远大于粒子滤波定位方法的估计精度,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监测车 信号定位 粒子滤波 人工鱼群算法 波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衣壳蛋白核仁定位信号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鑫 刘宁 +1 位作者 时洪艳 徐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6,共4页
为鉴定猪瘟病毒(CSFV)衣壳蛋白(C)在细胞中的核仁定位信号(No LS),本研究采用截短表达的方法将含有C基因不同片段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猪睾丸细胞(ST)。结果表明,瞬时表达的截短C蛋白的aa51-aa71多肽定位于ST细胞核仁中。而将C蛋白的a... 为鉴定猪瘟病毒(CSFV)衣壳蛋白(C)在细胞中的核仁定位信号(No LS),本研究采用截短表达的方法将含有C基因不同片段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猪睾丸细胞(ST)。结果表明,瞬时表达的截短C蛋白的aa51-aa71多肽定位于ST细胞核仁中。而将C蛋白的aa51-aa71缺失突变后,C蛋白则丧失了其核仁定位的能力。此外,将C蛋白的51KKK53突变为51AAA53,也同样导致C蛋白丧失核仁定位能力,表明该序列为核仁定位的核心基序。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C蛋白在CSFV复制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衣壳蛋白 核仁定位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QPSO粒子滤波的信号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春冬 赵黎媛 +1 位作者 杜太行 于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1,116,共6页
针对无线电监测车车载仪表采集的测向数据野点较多,导致信号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QPSO)粒子滤波的信号源定位方法。首先结合车载测向仪和GPS定位仪采集的测向数据,将信号源位置作为状态量,将到达... 针对无线电监测车车载仪表采集的测向数据野点较多,导致信号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QPSO)粒子滤波的信号源定位方法。首先结合车载测向仪和GPS定位仪采集的测向数据,将信号源位置作为状态量,将到达角作为观测量,建立信号源定位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收缩-扩张系数自适应的QPSO对粒子滤波算法进行优化,改善粒子分布,提高估计性能。最后将改进QPSO优化的粒子滤波算法应用于信号源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当观测数据中存在野点时,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观测异常误差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定位 无线电监测车 粒子滤波 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QPSO) 自适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地震观测中连续震颤波信号的定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雁滨 蒋骏 +3 位作者 郭斌 顾升宇 徐文杰 王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6-881,共6页
针对大陆地震观测中的连续震颤波,根据其信号特征和观测特点,在准确识别震颤波信号、提高信噪比、缩小信号范围等原则基础上,参考国际上对间歇式震颤的定位方法,对信号的识别、处理及定位方法和技术进行整合、改进,提出对这类信号采用... 针对大陆地震观测中的连续震颤波,根据其信号特征和观测特点,在准确识别震颤波信号、提高信噪比、缩小信号范围等原则基础上,参考国际上对间歇式震颤的定位方法,对信号的识别、处理及定位方法和技术进行整合、改进,提出对这类信号采用的定位技术和方法流程,并应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地震观测中几个由台风引发的连续震颤波信号进行定位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和方法是可行的,其定位结果合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观测 连续震颤波 信号识别 信号定位 震源扫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联合TDOA/GROA信号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艳芳 杨育捷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97,共5页
为了提高无源定位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约束总体最小二乘(CTLS)的联合到达时间差(TDOA)和到达增益比(GROA)的定位算法。首先联合TDOA/GROA测量值建立伪线性方程,考虑到伪线性方程中系数噪声的相关性,采用CTLS方法对其进行建模,用拉格... 为了提高无源定位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约束总体最小二乘(CTLS)的联合到达时间差(TDOA)和到达增益比(GROA)的定位算法。首先联合TDOA/GROA测量值建立伪线性方程,考虑到伪线性方程中系数噪声的相关性,采用CTLS方法对其进行建模,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牛顿迭代法联合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噪声比较小时,该方法逼近克拉美-罗(CRLB)下限。在噪声比较大时,相比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具有更好的定位准确度。随着参数c/w的增大,该算法的定位均方误差也要小于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定位 到达时间差 到达增益比 约束总体最小二乘 牛顿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跳自漂移修正的WSN网络信号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恒 俞慧芳 龚茜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为解决移动无线传感网在部署过程中存在信号源定位困难、数据链路防抖动性能差及信号上传带宽受限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跳自漂移修正机制的超高速移动WSN网络信号源定位算法.首先,考虑到区域内锚节点具有的信号源稳定特性,依据信号... 为解决移动无线传感网在部署过程中存在信号源定位困难、数据链路防抖动性能差及信号上传带宽受限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跳自漂移修正机制的超高速移动WSN网络信号源定位算法.首先,考虑到区域内锚节点具有的信号源稳定特性,依据信号强度和跳数的逆向关系,构建信号强度-节点跳数强度搜寻方法,实现了信号源的定位,并从中选取性能最佳的区域节点;随后,基于移动无线传感网节点在高速移动过程中存在的频率漂移,计算锚节点跳数漂移误差,通过修正锚节点间物理差的方式来提高节点的覆盖能力,降低区域节点对区域外信号源的频率干涉覆盖现象,从而提升信号上传带宽;最后,考虑到sink节点具有的中央控制特性,通过sink节点控制来建立锚节点粒子群移动模型,使用周期递归的方式消除移动过程中锚节点移动性过高带来的频率及坐标抖动难题,进一步降低了信号源定位过程中的误差.仿真实验表明,在复杂网络条件下,与当前移动WSN网络定位中常用的超混沌偏移修正定位算法、螺旋递归自适应定位算法和逐次跌跳收敛定位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与信号上传带宽性能,且相应的定位误差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号定位 强度搜寻 频率漂移 频率干涉覆盖 粒子群移动模型 坐标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定位信号实时处理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国辉 李思昆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126-130,共5页
本文设计了卫星定位信号实时处理实验平台。该平台接收卫星定位信号,经射频电路变换为数字中频信号后分为两路输出一路与FPGA开发板相接,用于数字卫星定位接收机的研制;另一路通过并行口EPP协议送至主机,用于软件卫星定位接收机的开发... 本文设计了卫星定位信号实时处理实验平台。该平台接收卫星定位信号,经射频电路变换为数字中频信号后分为两路输出一路与FPGA开发板相接,用于数字卫星定位接收机的研制;另一路通过并行口EPP协议送至主机,用于软件卫星定位接收机的开发。该平台提供了卫星信号处理基础算法库和基础软核库,可有效支持卫星定位接收机的软硬件开发。目前已经基于该实验平台完成了数字GPS接收机原型的设计和软件GPS接收机原型的开发。平台的兼容性很好,只需更换射频电路,即可用于新一代卫星定位接收机的研究开发。应用效果表明,使用该平台可显著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定位系统 卫星定位信号处理 软件卫星定位接收机 数字卫星定位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