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号刺激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
作者 徐求 丁广明 《成人教育》 2002年第10期37-38,共2页
本文在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和确保实效的总体要求下,尝试把信号刺激教学法引入体育课堂教学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体育教学,以供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 信号刺激教学法 体育教学 教法改革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矢车菊素通过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董永杰 董静 +2 位作者 岳峰 贾辉 乔光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讨棕矢车菊素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CRC细胞HCT116,分为对照组、棕矢车菊素-L组(25μmol/L)、棕矢车菊素-M组(50μmol/L)、... 目的:探讨棕矢车菊素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CRC细胞HCT116,分为对照组、棕矢车菊素-L组(25μmol/L)、棕矢车菊素-M组(50μmol/L)、棕矢车菊素-H组(100μmol/L)、激活剂组[100μmol/L棕矢车菊素+10μmol/L cGAS激活剂氯化锰(Mn-Cl_(2)·4H_(2)O)]、抑制剂组(100μmol/L棕矢车菊素+1μmol/L cGAS抑制剂RU.521);CCK-8检测HCT116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CT116细胞凋亡;HCT116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中IFN-γ、粒酶B(Granzyme B)水平;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cGAS-STING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棕矢车菊素-L、棕矢车菊素-M、棕矢车菊素-H组HCT116细胞A_(450)值和Bcl-2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cGAS、STING及Bax表达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共培养组相比,棕矢车菊素-L、棕矢车菊素-M、棕矢车菊素-H组共培养组细胞上清中IFN-γ、Granzyme B水平、NK细胞杀伤活性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cGAS激活剂MnCl_(2)·4H_(2)O增强了高剂量棕矢车菊素对HCT116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cGAS抑制剂RU.521减弱了高剂量棕矢车菊素对HCT116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棕矢车菊素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免疫逃逸,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矢车菊素 结直肠癌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信号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都昌乐 王瑜 梅仁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6-662,共7页
慢性炎症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病理基础,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可通过分泌促炎因子介导炎症反应影响心血管疾病进程。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Jun氨基端激酶(JNK)等信... 慢性炎症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病理基础,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可通过分泌促炎因子介导炎症反应影响心血管疾病进程。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Jun氨基端激酶(JNK)等信号通路增强或抑制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信号传递,调控T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从而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共刺激信号的传导机制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以期为免疫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信号 心血管疾病 炎症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6协同刺激信号在孕早期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晓勇 李大金 +1 位作者 孙晓溪 严缘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83-488,共6页
目的 :探讨CD86协同刺激信号在孕早期母 胎界面Th1 Th2型细胞因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Balb 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DBA 2。于孕第 4、6、8、10天给CBA孕鼠腹腔注射大鼠IgG作为对照组 ;仅于孕第 4天或... 目的 :探讨CD86协同刺激信号在孕早期母 胎界面Th1 Th2型细胞因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Balb 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DBA 2。于孕第 4、6、8、10天给CBA孕鼠腹腔注射大鼠IgG作为对照组 ;仅于孕第 4天或于孕第 4、6、8、10天给CBA孕鼠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mAb。孕第 14天计算两种模型各实验组胚胎吸收率R。ELISA法测定孕第 9和第 14天各实验组母 胎界面组织体外培养上清中Th1 Th2型及相关细胞因子 (IL 2、IFN γ、TNF α、IL 4、IL 10、TGF β2 )表达水平。 结果 :孕早期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 ,对正常妊娠模型母 胎界面孕第 9和第 14天IL 4、IL 10、TGF β2以及IFN γ、TNF α表达均无显著影响 ,其胚胎吸收率亦无显著变化。自然流产模型中 ,孕早期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后 ,孕第 9、第 14天母 胎界面IL 4、IL 10、TGF β2表达均显著增加 (P <0 0 5 ) ;而IFN γ、TNF α表达显著下降 (P <0 0 5 )。胚胎吸收率亦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孕早期母 胎界面CD86协同刺激信号的调节紊乱可能是触发母体对胚胎产生免疫排斥的重要病理因素 ,于孕早期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恢复母 胎界面Th1型 Th2型免疫调节的生理平衡 ,从而诱导母 胎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6协同刺激信号 母-胎界面 Th1型/Th2型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姜晓峰 张弘彬 +6 位作者 郭大伟 孙文郁 金俊哲 马冬岩 赵宇 姜洪磊 梁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采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采用野生型B6小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受体接受单独或联合使用抗CD40L抗体(MRl)和抗B7抗体的治疗,以阻断CD28-B7和CD40-CD40L(lig... 目的: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采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采用野生型B6小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受体接受单独或联合使用抗CD40L抗体(MRl)和抗B7抗体的治疗,以阻断CD28-B7和CD40-CD40L(ligand,配体)共刺激信号。以心脏完全停跳作为排斥反应终结时间,并开腹确认心脏是否停跳。心脏移植后60日对移植物进行HE染色。为确定移植免疫耐受是否具有供体抗原特异性,对接受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治疗而长期存活的受体实施了第二部分来源(供体来源)及第三部分来源(C3H来源)的皮肤移植。结果: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使移植心脏长期存活(>150日),而且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慢性排斥反应发生。供体来源的皮肤长期存活(>50日),而第三部分来源的皮肤则很快被排斥。结论: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CD28-B7与CD40-CD40L可诱导出不伴有慢性排斥反应的供体抗原特异性的移植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信号 小鼠心脏移植 供体抗原特异性 移植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共刺激信号CD_(137)在人T细胞及其亚群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利宁 曹英林 +4 位作者 马春红 宋静 赵文璞 朱长军 孙汶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49-451,共3页
目的:为了分析CD137 在正常人静止状态和受PHA刺激后不同时间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未刺激的淋巴细胞上无CD137 表达。经PHA 刺激后( 仅T细胞发生... 目的:为了分析CD137 在正常人静止状态和受PHA刺激后不同时间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未刺激的淋巴细胞上无CD137 表达。经PHA 刺激后( 仅T细胞发生转化) ,24 h 已有表达,以后表达率逐渐增高。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24、48 、72 h CD137 的表达率分别为(100 ±20) % 、(130 ±20) % 、(200±40) % ,CD137 表达在细胞膜表面,细胞浆、细胞核无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与免疫细胞化学法相吻合,PHA 刺激24、48 、72 h 的表达率分别为(816 ±128) % 、(1239 ±215) % 、(2160 ±430) % 。CD4+ T细胞和CD8+ 细胞均可表达,但在CD4+ T细胞上的表达率高于CD8+ 细胞。结论:CD137 仅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CD4+ 和CD8+ 细胞均可表达。静止T细胞无CD137 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刺激信号 CD137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共刺激信号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晓琳 彭军 侯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53-1055,共3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中被巨噬细胞过度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研究发现,ITP与T/B细胞异常活化导致的免疫失耐受有关。T/B细胞充分活化需要共刺激信号,共刺激信号不仅能调节T/B细胞反应,对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中被巨噬细胞过度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研究发现,ITP与T/B细胞异常活化导致的免疫失耐受有关。T/B细胞充分活化需要共刺激信号,共刺激信号不仅能调节T/B细胞反应,对于免疫系统的其它方面亦有作用。本文将就共刺激信号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信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对致敏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启翔 许吕宏 +1 位作者 许威 方建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1-806,共6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免疫功能的变化,为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将致敏的BALB/c小鼠分成4组:①CTLA4Ig+anti-CD154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②anti-CD154单克隆抗体+... 本研究旨在通过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免疫功能的变化,为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将致敏的BALB/c小鼠分成4组:①CTLA4Ig+anti-CD154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②anti-CD154单克隆抗体+CTLA4Ig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③CTLA4Ig+anti-CD154单克隆抗体;④CTLA4Ig及anti-CD154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正常BALB/c小鼠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给予每只小鼠CTLA4 Ig和anti-CD154单克隆抗体或相对应的同型对照抗体各500μg,于移植前7天尾静脉输注,每组小鼠各5只。移植当天处死各组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CD19+CD69+B细胞数量、CD44high/CD62Lhigh及CD44high/CD62Llow/-T细胞数量。用流式细胞仪或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鼠致敏后CD19+CD69+B细胞数量与正常小鼠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阻断B7/CD28或/和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通路后可见抑制效应(P<0.01),两者同时阻断具有协同作用(P<0.01)。小鼠致敏后记忆性T细胞CD44high/CD62Lhigh及效应性T细胞CD44high/CD62Llow/-与正常相比亦明显增多(P<0.01)。阻断共刺激信号通路后可使其明显抑制,CTLA4 Ig和anti-CD154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P<0.01)。各组小鼠细胞因子及IgG、IgM抗体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中致敏抗体检测显示致敏后特异性抗体升高,阻断共刺激信号通路后其明显被抑制(P<0.01)。结论:阻断B7/CD28或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均能抑制致敏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同时阻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信号 B7CD28 致敏 CTLA4 IGG anti—CD1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共刺激信号途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受者免疫耐受排斥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叶启翔 翁文俊 +1 位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本研究旨在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分别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SC)植入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致敏受者免疫排斥提供实验基础。实验将BALB/c小鼠分为4... 本研究旨在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分别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SC)植入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致敏受者免疫排斥提供实验基础。实验将BALB/c小鼠分为4组:①移植前7 d致敏组;②移植前7d致敏同时应用CTLA4Ig+anti-CD154组;③正常小鼠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的鼠源性对照抗体;④正常小鼠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于移植当天给小鼠8 Gy照射,然后将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骨髓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小鼠体内进行移植,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或器官组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细胞归巢,同时记录生存状况,监测其造血重建水平。结果表明,与致敏鼠相比,CTLA4Ig+anti-CD154能促进异基因HSC在致敏受者体内植入,诱导免疫耐受,延长其生存期并在28 d内完成造血重建。结论:应用CTLA4Ig及anti-CD15能诱导致敏受者对异基因HSC的免疫耐受,促进其植入,并完成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信号 造血干细胞 致敏受者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LFA-1/ICAM-1协同刺激信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文荣 王立生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3-537,共5页
LFA 1/ICAM 1信号是T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表面LFA 1对ICAM 1的亲和力及亲合力在TCR/CD3交联MHC/抗原肽后迅速上调 ,并参与T细胞免疫突触的形成。随后产生的LFA 1/I CAM 1信号通过上调PI 3K、鞘磷脂酶和JNK等激酶... LFA 1/ICAM 1信号是T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表面LFA 1对ICAM 1的亲和力及亲合力在TCR/CD3交联MHC/抗原肽后迅速上调 ,并参与T细胞免疫突触的形成。随后产生的LFA 1/I CAM 1信号通过上调PI 3K、鞘磷脂酶和JNK等激酶活性协同第一信号活化T细胞 ,从而诱导T细胞分泌 1型细胞因子 ,促进T细胞增殖和增加细胞毒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协同刺激信号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诱导母-胎界面Th2型免疫偏离及其对妊娠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晓勇 李大金 +1 位作者 严缘昌 孙晓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8-552,共5页
目的 :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在母 胎界面Th1 Th2型细胞因子表达调控及诱导母 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将正常妊娠模型CBA×BALB 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DBA 2的CBA孕鼠均分为 3组 :对照组于孕第 4、6、8、10天腹腔注射大... 目的 :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在母 胎界面Th1 Th2型细胞因子表达调控及诱导母 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将正常妊娠模型CBA×BALB 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DBA 2的CBA孕鼠均分为 3组 :对照组于孕第 4、6、8、10天腹腔注射大鼠IgG ;A组于孕第 4、6、8、10天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mAb ;B组仅于孕第 4天 (着床期 )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mAb。孕第 9天 ,竞争性半定量RT PCR测定各组母 胎界面Th1 Th2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 ;孕第 9、14天ELISA测定母 胎界面组织培养上清IL 4 IFN γ比值 ;孕第 14天比较两种模型各组的胚胎吸收率R。结果 :正常妊娠模型中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原有Th2型免疫偏离及妊娠预后均无显著影响。自然流产模型中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诱导母胎界面局部形成Th2型免疫偏离并显著改善其妊娠预后。结论 :于孕早期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恢复母 胎界面局部Th1型 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生理平衡 ,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离 ,诱导母 胎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6 协同刺激信号 诱导 母-胎界面 Th2型免疫偏离 妊娠 预后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信号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捷 陈海燕 +1 位作者 沈培辰 王维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刺激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安静 白玉龙 +7 位作者 胡永善 吴毅 姜鹭春 李丽 路微波 徐一鸣 朱秉 田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信号组)、传统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低频组)、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简称肌电组)以及无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信号组)、传统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低频组)、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简称肌电组)以及无电刺激治疗组。入组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的康复治疗。此外,各电刺激组患者予以相应的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0天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功能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两项评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0天时,各组上肢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但肌电组、低频组、信号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刺激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0天后,肌电组、信号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FCA评分与无电刺激组、低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信号组与肌电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号式功能电刺激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FCA恢复的效果近似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但好于国产低频电刺激和无电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脑卒中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 运动功能 功能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8/B7共刺激信号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曲梅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5-267,共3页
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 ,一个是抗原特异的 ,由T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MHC 抗原肽的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是由T细胞上的CD2 8与抗原呈递细胞上的B7分子的结合而提供的。只有两个信号都存在时 ,T细胞开始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 ,一个是抗原特异的 ,由T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MHC 抗原肽的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是由T细胞上的CD2 8与抗原呈递细胞上的B7分子的结合而提供的。只有两个信号都存在时 ,T细胞开始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CTLA4是B7的另一个受体 ,它在T细胞活化时上调表达 ,其功能为抑制T细胞增殖。阻断或给予第二信号 ,可以人为调节免疫应答使之增强或抑制 ,对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阻断CD2 8/B7途径导致免疫耐受 ,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激活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 B7 CTLA4 刺激信号 免疫治疗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BB/4-1BBL共刺激信号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艾香艳 时国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关键词 4-1BB/4-1BBL 过敏性哮喘 刺激信号 免疫学发病机制 粘液高分泌 TH2细胞 细胞因子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载荷下骨组织内源性电刺激的模拟研究
16
作者 王柱 赵汉青 +1 位作者 刘海英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6-306,共1页
目的生理载荷作用于人体骨组织产生的内源性电刺激可改变骨细胞膜表面电位并增强细胞生物活性从而调控骨重塑防治骨质疏松。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人体静息/运动(如走路、慢跑、快跑,频率分别取为1、2、3 Hz)状态下骨细胞膜表面流动电势... 目的生理载荷作用于人体骨组织产生的内源性电刺激可改变骨细胞膜表面电位并增强细胞生物活性从而调控骨重塑防治骨质疏松。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人体静息/运动(如走路、慢跑、快跑,频率分别取为1、2、3 Hz)状态下骨细胞膜表面流动电势的变化规律,揭示动载荷对骨内流动电位的促进作用。方法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包含骨细胞并具有二级孔隙结构(哈弗氏管,骨陷窝-骨小管)的骨单位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建立其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在骨单位上表面及哈弗氏管入口处分别施加位移载荷、脉动压力进行计算并提取骨小管进出口的液体压力施加于细胞模型,研究骨细胞表面流动电势的分布规律。结果静息状态下骨细胞表面仅产生正电势且不超过1 n V。各频率运动时流动电势较静息状态均高3个数量级且可给予骨细胞正/负电信号刺激,频率1 Hz时正(负)流动电势最大值为2.059μV(-1.807μV);频率2、3 Hz比1 Hz时的正(负)流动电势绝对值分别提高了152%(92%)、151%(119%)。结论运动可显著提高骨细胞表面的流动电位并促进电信号的产生,从而增强骨的内源性电刺激防治骨质疏松。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骨内电刺激产生的规律,为临床防止骨丢失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电势 流动电位 刺激 信号刺激 骨质疏松 液体压力 表面电位 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兔新生血管化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璐 赵海霞 关文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9-812,共4页
目的通过阻断新生血管化角膜兔模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共刺激信号配体和受体的结合,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兔高风险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缝线法制作新生血管化角膜兔动物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MR1组、... 目的通过阻断新生血管化角膜兔模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共刺激信号配体和受体的结合,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兔高风险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缝线法制作新生血管化角膜兔动物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MR1组、抗B7-1组、联合处理组,每组12只。术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排斥反应排斥情况,并记录各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制作植片生存曲线,比较其差异;术后4周或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时各组随机选取5只兔模型摘取术眼角膜,对植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角膜植片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R1组、抗B7-1组和联合处理组角膜植片均获得了较长的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分别与MR1组和抗B7-1组比较,生存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R1组和抗B7-1组角膜植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兔角膜植片炎性细胞浸润较其他三组明显减少,TNF-α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1组与抗B7-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0L和抗B7-1单克隆抗体阻断共刺激通路受体和配体的结合,比单独应用其中一种抗体能更有效地降低新生血管化角膜兔模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延长植片的生存时间,提高植片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信号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信号通路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卫浩 杨树军 +1 位作者 王科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0-816,共7页
器官短缺是限制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异种移植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因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T细胞调节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研究是当前异种移植免疫方面的热点话题。自从共刺激分子CD28发现以来,已经发现了多种共刺激分子,包括共刺... 器官短缺是限制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异种移植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因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T细胞调节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研究是当前异种移植免疫方面的热点话题。自从共刺激分子CD28发现以来,已经发现了多种共刺激分子,包括共刺激和共抑制受体及其相关配体。针对移植供体的特异性T细胞活化是引起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不同免疫阶段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上表达和诱导有所不同,这些共刺激分子在维持T细胞耐受性以及T细胞免疫反应的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共刺激信号通路在器官移植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异种移植免疫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异种移植免疫抑制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异种移植 刺激分子 刺激信号 T细胞 免疫抑制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慧 戚海龙 刘近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4-768,共5页
经颅磁刺激信号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传输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随机噪声的影响。为有效地滤除这些噪声,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的滤波算法。首先,通过含噪信号来构造协方差矩阵,对其进行特征分解获取特征值,... 经颅磁刺激信号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传输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随机噪声的影响。为有效地滤除这些噪声,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的滤波算法。首先,通过含噪信号来构造协方差矩阵,对其进行特征分解获取特征值,接着设置阈值,并利用特征值的贡献率来估计噪声方差;将最大信噪比作为约束条件,对不同信号幅值下噪声与拉格朗日因子的关系进行仿真,拟合出自适应拉格朗日因子公式。然后,将5 mV的随机脉冲干扰和-10、-5和5 dB的白噪声分别加入到幅值为10 mV仿真信号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子空间法使信噪比指标提高16%,使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指标分别降低26%和25%。所提出的子空间法能够有效地滤除刺激信号中的随机噪声和脉冲干扰,去噪波形平滑且与原始信号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子空间 经颅磁刺激信号 频域约束 信号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内液流刺激信号的多尺度传导
20
作者 武晓刚 李朝鑫 +2 位作者 孙玉琴 卫小春 陈维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16,共1页
目的为研究骨内液体流动刺激力信号的跨尺度传导,量化研究骨细胞及其初级纤毛在微流体环境下的力电响应,建立骨结构-骨单元-骨细胞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以及力-电协同驱动下的微管液体流动和含有细胞的有限元模型系统。方法通过有限元建... 目的为研究骨内液体流动刺激力信号的跨尺度传导,量化研究骨细胞及其初级纤毛在微流体环境下的力电响应,建立骨结构-骨单元-骨细胞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以及力-电协同驱动下的微管液体流动和含有细胞的有限元模型系统。方法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考察细胞突触、细胞质和细胞核在振荡层流下的应力、应变、孔隙压力和孔隙流速等力学信号响应,量化研究初级纤毛作为细胞独特的力学感受器的生物力学行为。结果相对于细胞质细胞核,细胞突出是最大的力学感受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结构 液体流动 刺激信号 骨细胞 骨单元 生物力学 信号响应 微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