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排列熵的电磁声发射信号到达时间识别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涛 唐力伟 +1 位作者 王平 王晓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6-130,共5页
排列熵算法简单高效,能够反映出信号的微小变化,是一种有效的信号突变检测工具。通过引入信号包络排列熵分析方法,对声发射信号到达时间识别问题进行求解。排列熵对信号幅值的大小不敏感,但对信号幅值的变化敏感,通过记录信号包络排列... 排列熵算法简单高效,能够反映出信号的微小变化,是一种有效的信号突变检测工具。通过引入信号包络排列熵分析方法,对声发射信号到达时间识别问题进行求解。排列熵对信号幅值的大小不敏感,但对信号幅值的变化敏感,通过记录信号包络排列熵的变化,根据包络排列熵第一个极小值时刻来识别信号到达时间。根据裂纹电磁声发射实测信号识别结果可知,包络排列熵方法对声发射信号到达时间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列熵 Hilbert包络 信号到达时间 突变检测 电磁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传感器网络信号到达时间差目标定位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性能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领 申晓红 +2 位作者 康玉柱 花飞 王海燕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为解决水声传感器网络中测量误差和传感器节点位置误差同时存在时的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双误差模型下基于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双误差条件下的信号到达时间差目标定位模型,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推导权值... 为解决水声传感器网络中测量误差和传感器节点位置误差同时存在时的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双误差模型下基于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双误差条件下的信号到达时间差目标定位模型,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推导权值的表达式。所提算法模型与实际符合性更好,且利用了测量误差方差和传感器节点位置误差方差的先验信息,以迭代方法得到最终的目标位置估计值。在模拟测量误差和传感器节点位置误差同时存在情况下对该方法进行仿真与水池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基于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的目标定位方法具有良好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传感器网络 目标定位 信号到达时间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CHAN算法 估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麦克风阵列声音信号定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吴晓 靳世久 +1 位作者 李一博 张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2-68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在嘈杂环境下利用麦克风阵列对声音信号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对每个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然后根据各个IMF信号的归一化能量挑选出主要的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从而实现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将降噪后的信号使用... 提出了一种在嘈杂环境下利用麦克风阵列对声音信号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对每个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然后根据各个IMF信号的归一化能量挑选出主要的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从而实现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将降噪后的信号使用互功率谱相位法进行相关运算,计算出不同麦克风声音信号出现的时间差异。根据信号时延和麦克风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计算出声音信号的位置。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定位算法,进行了语音信号定位实验,通过实验实测的数据分析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比传统的定位算法要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EMD分解 室内环境 信号到达时间 互功率谱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时间同步技术
4
作者 胡泽明 王志刚 岳春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6-38,共3页
导航与定位被誉为现代战争的北斗星,在军事热点地区构建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可作为现役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和补充,可形成可靠性更高、抗干扰抗摧毁能力更强的综合导航定位系统。给出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框图,并重点研究了系统... 导航与定位被誉为现代战争的北斗星,在军事热点地区构建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可作为现役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和补充,可形成可靠性更高、抗干扰抗摧毁能力更强的综合导航定位系统。给出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框图,并重点研究了系统的时间同步关键技术,包括时间同步网结构、基准时钟设置和时间校准方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AANPS) 时间同步 时分多址访问 信号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边缘检测的Wi-Fi室内定位信号TOA估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栋榉 李敏 张端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了实现室内目标的精准定位,研究基于Wi-Fi设备的信号到达时间(TOA)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常用TOA估计方法主要存在估计偏差、算法复杂以及不具有普适性等问题。针对现有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TOA估计方法。该方法对Wi-Fi信号波形进... 为了实现室内目标的精准定位,研究基于Wi-Fi设备的信号到达时间(TOA)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常用TOA估计方法主要存在估计偏差、算法复杂以及不具有普适性等问题。针对现有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TOA估计方法。该方法对Wi-Fi信号波形进行采样,采用空-频-时三维搜索算法,计算某一子载波间隔一个采样周期的相邻区间分别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相位差,通过相位差判断计算信道状态信息值的信号处理区间是否进入波形边缘,得到TOA的估计值。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SNR超过25 dB时,本文方法获得亚米级精度的概率超过58%;随着Wi-Fi信号带宽的扩展,本文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室内定位性能。本文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为信号到达时间估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到达时间 室内定位 波形边缘检测 WI-FI 信道状态信息 相位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声音反射信号重建室内空间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悟 王玫 +2 位作者 宋浠瑜 罗丽燕 覃虹菱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4-904,共11页
利用声音反射信号重建室内空间结构,实现声源室内定位和房间轮廓构图,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该文针对现有基于欧式距离阵特性重构室内空间结构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声音信号到达时间差结合最小二乘误差的方法... 利用声音反射信号重建室内空间结构,实现声源室内定位和房间轮廓构图,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该文针对现有基于欧式距离阵特性重构室内空间结构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声音信号到达时间差结合最小二乘误差的方法来提取一阶反射信号,利用一阶反射信号到达时间实现对墙壁、天花板、地板等室内主要反射面位置的探测,可以实现在收发无法精准同步状态下房间轮廓的重建。实测结果表明,在2.3m宽×2.37m高的走廊中得到的建图结果平均误差为0.05m,该方法能够满足对空间结构重建的要求,为辅助室内声源定位和房间轮廓构图提供一种更加实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室内空间结构重建 信号到达时间 一阶反射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视距环境下具有鲁棒特性TOA无线传感网络定位算法 被引量:19
7
作者 焦磊 邢建平 +2 位作者 张军 张璇 赵朝丽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25-1629,共5页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定位中影响定位精度的非视距传播问题,在综合考虑传感网络应用环境,节点的能量消耗,算法的计算量和通信量以及定位精度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优选残差加权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用对残差优选获得距...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定位中影响定位精度的非视距传播问题,在综合考虑传感网络应用环境,节点的能量消耗,算法的计算量和通信量以及定位精度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优选残差加权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用对残差优选获得距离测量集合的优选子集,再加权平均的方法,有效的融合了多个距离测量值的信息.在距离测量值个数大于4时,该算法比残差加权方法节省了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非视距误差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获得了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网络 无线定位 信号到达时间 优选残差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U/TOA融合人体运动追踪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徐诚 何杰 +3 位作者 张晓彤 姚翠 段世红 齐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48-1754,共7页
随着物联网和体域网的飞速发展,人体运动追踪技术在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传统惯性人体运动追踪系统存在累积误差和漂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MU/TOA融合的人体运动追踪方法.通过对融合系统克拉美罗界(Cramer-Rao Lo... 随着物联网和体域网的飞速发展,人体运动追踪技术在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传统惯性人体运动追踪系统存在累积误差和漂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MU/TOA融合的人体运动追踪方法.通过对融合系统克拉美罗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的推导,从理论上证明了IMU/TOA融合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基于IMU/TOA融合的人体运动追踪方法,在空间性能和时间性能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域网 物联网 人体运动追踪 惯性测量单元 信号到达时间 克拉美罗界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下对OLOS误差具有鲁棒性的TOA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焦磊 邢建平 +2 位作者 张军 张璇 赵朝丽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3-168,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室内环境的特点,在综合考虑节点定位所需的通信量、计算量和定位精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室内环境下对受阻碍的视距(OLOS)误差具有鲁棒性的低计算量的残差加权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对残差优选再加权的...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室内环境的特点,在综合考虑节点定位所需的通信量、计算量和定位精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室内环境下对受阻碍的视距(OLOS)误差具有鲁棒性的低计算量的残差加权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对残差优选再加权的方法,在未知信道特性和无须反复通信的条件下对距离测量值的组合进行了优化。分析表明该算法与同类算法相比具有低计算量的特点。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有效地抑制了室内环境下OLOS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定位 室内环境 信号到达时间 低计算量的残差加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视距误差的一种新定位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巍 熊瑾煜 朱中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当接收端(或基站)在平面上随机分布时,考虑非视距(NLOS)传播误差条件下对移动台定位的有效算法。该方法基于到达时间定位技术,其主要思想是通过概率定位和几何定位联合检测具有 NLOS 误差的测量值(在各接收端处估计的信号时... 提出了一种当接收端(或基站)在平面上随机分布时,考虑非视距(NLOS)传播误差条件下对移动台定位的有效算法。该方法基于到达时间定位技术,其主要思想是通过概率定位和几何定位联合检测具有 NLOS 误差的测量值(在各接收端处估计的信号时延),然后估计这些测量值的 NLOS 误差的大小并更新这些测量值,最后重新估计移动台位置。文中给出了算法的步骤,推导了算法估计误差的方差。同时,本文推导了 NLOS 环境下定位估计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并将所提算法的性能与克拉美罗下限做了比较和分析。仿真部分也给出了不同算法与本文算法的性能比较,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估计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非视距传播 信号到达时间 克拉美岁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通系统中基于GSM网络的移动定位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志扬 郭捷 施鹏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6-869,共4页
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GSM)网络的移动定位技术 ,提出一个符合智能交通系统 ( ITS)要求的定位试验系统 ,给出其结构组成 ,并利用 GSM信令实现时间提前 ( TA) /信号到达时间( TOA)混合定位 .仿真结果表明 ,TA/TOA定位对 67%的用户定位... 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GSM)网络的移动定位技术 ,提出一个符合智能交通系统 ( ITS)要求的定位试验系统 ,给出其结构组成 ,并利用 GSM信令实现时间提前 ( TA) /信号到达时间( TOA)混合定位 .仿真结果表明 ,TA/TOA定位对 67%的用户定位精度达 70 m.通过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 ( GPS)定位方法和现行 GSM定位能力的分析比较 ,试验系统在实施代价、网络覆盖有效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现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传输时间 信号到达时间 传输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环境下定位精度的克拉美罗下限与时延估计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巍 熊瑾煜 朱中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本文针对码分多址 (CDMA)系统 ,推导了基于到达时间 (TOA)的移动台定位所具有的估计精度下限 ,给出了定位估计精度下限推导的具体步骤和下限表达式 ,分析了该下限所具有的物理意义 ,得到了定位精度下限与用户数无关的结论 .同时 ,提出... 本文针对码分多址 (CDMA)系统 ,推导了基于到达时间 (TOA)的移动台定位所具有的估计精度下限 ,给出了定位估计精度下限推导的具体步骤和下限表达式 ,分析了该下限所具有的物理意义 ,得到了定位精度下限与用户数无关的结论 .同时 ,提出了在长码扩频条件下能够抑制多址干扰 (MUI)的时延估计算法 ,进一步说明了精度下限的物理含义 .最后在仿真的基础上对估计下限和新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多址干扰 定位 信号到达时间 时延估计 克拉美罗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测距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浩云 王珂 +2 位作者 李多 张茂林 徐焕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77-2781,2799,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WSAN)的传感器节点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测距定位算法,使用移动的执行器节点替代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定位算法中的锚节点,并将虚拟力模型引入基于信号到达时间(TOA)... 针对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WSAN)的传感器节点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测距定位算法,使用移动的执行器节点替代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定位算法中的锚节点,并将虚拟力模型引入基于信号到达时间(TOA)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在利用虚拟力驱动执行器节点逼近提出定位请求的传感器节点的同时,根据信号传输时间计算节点间的距离完成节点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定位算法使得节点定位成功率提高20%左右,平均定位时间以及定位开销均小于传统TOA算法,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执行器节点数量较少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虚拟力 测距定位算法 信号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阈值检测的UWB测距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卫星 田傲然 陆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8-1183,1266,共7页
对于高时间分辨率的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信号来说,在测距应用中主要通过估计信号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来计算距离。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检测的TOA估计算法以提高测距精度并降低算法复杂度。对接收方收到的匹配... 对于高时间分辨率的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信号来说,在测距应用中主要通过估计信号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来计算距离。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检测的TOA估计算法以提高测距精度并降低算法复杂度。对接收方收到的匹配滤波输出脉冲进行峰值检测,确定直达单径(direct path,DP)的检测区间;设定一个能够反映出信号和信道特性的联合度量参数,根据该参数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最佳阈值因子,在检测区间中通过阈值检测搜索DP精确位置对应的时刻,得到TOA的估计值。仿真采用IEEE802.15.4a标准信道,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适用于不同信噪比和延时特性的信道,并兼顾运算复杂度与算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UWB)信号 动态阈值 信号到达时间(TOA) 联合度量参数 IEEE802.15.4a标准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灯的高精度车辆定位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岩 雷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215,264,共5页
针对现有车辆定位技术定位精度低、成本高等缺陷和不足,结合可见光通信技术无需安装额外信号源、无电磁干扰、无频谱许可等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灯的信号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车辆定位技术。该定位技术利用... 针对现有车辆定位技术定位精度低、成本高等缺陷和不足,结合可见光通信技术无需安装额外信号源、无电磁干扰、无频谱许可等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灯的信号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车辆定位技术。该定位技术利用交通灯作为定位信号源,根据可见光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差确定车辆的位置,并利用平面旋转方法解决了交通灯与接收机的非共面问题,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计算简单、实现成本低,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满足智能交通系统对车辆定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定位 交通灯 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 可见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R的角度/距离联合单站定位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增山 张千坤 +1 位作者 周牧 李泽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8-705,共8页
单站定位在室内定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室内定位算法都是联合多个Wi-Fi接入点(AP)进行定位,在只有w单个AP时定位精度很低甚至无法定位。针对室内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单AP定位情况,该文首先利用现有的三天线商用Wi-Fi网卡采集无... 单站定位在室内定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室内定位算法都是联合多个Wi-Fi接入点(AP)进行定位,在只有w单个AP时定位精度很低甚至无法定位。针对室内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单AP定位情况,该文首先利用现有的三天线商用Wi-Fi网卡采集无线信道频率响应信息(CFR)进行信号到达角(AOA)估计。其次利用CFR幅值信息通过信号传播模型进行距离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AOA和信号到达时间(TOA)二维聚类信息的直射路径识别算法。最后,利用现有的三天线Wi-Fi设备在室内进行了测角、测距以及定位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单站定位系统在室内环境下中值误差可以达到1.3m的定位精度,满足室内定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到达 信道频率响应 单站定位 信号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免疫算法的TDOA双曲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鹏垒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9期1986-1990,共5页
移动台TDOA双曲定位是无线通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现实中可以将免疫算法应用在这项技术当中。由于标准免疫算法采用二进制编码,在高维数问题求解时精度不高,求解时间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多映射免疫算法的TDOA双曲定位技术... 移动台TDOA双曲定位是无线通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现实中可以将免疫算法应用在这项技术当中。由于标准免疫算法采用二进制编码,在高维数问题求解时精度不高,求解时间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多映射免疫算法的TDOA双曲定位技术,用多映射混沌理论对免疫算法进行改进,主要包括混沌映射、克隆、变异、选择等步骤。经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的多映射免疫算法相对于标准免疫算法来说更容易找到全局最优解,不易陷入局部极值,且收敛速度快,个体不出现退化现象。表明了基于改进的实数编码的免疫算法在TDOA双曲定位技术的切实可行性和实用性,且具有很好的推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定位 信号到达时间 免疫算法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视距环境下UWB节点的LS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俊康 张烈平 +2 位作者 匡贞伍 神显豪 张祖琼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6-741,共6页
针对非视距环境下的超宽带节点定位中问题,为提高超宽带(UWB)定位精度,对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超宽带节点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对超宽带测距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选择的基于接收信号到达时间的双边双向测距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 针对非视距环境下的超宽带节点定位中问题,为提高超宽带(UWB)定位精度,对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超宽带节点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对超宽带测距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选择的基于接收信号到达时间的双边双向测距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超宽带节点定位原理进行了介绍,对选定的最小二乘法定位算法进行分析;最后,通过Matlab对非视距环境下的定位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泰勒级数定位算法、三边质心定位算法相比,最小二乘法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非视距 接收信号到达时间 双边双向测距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频识别的室内定位系统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石雪军 纪志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94-1300,共7页
针对无源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定位问题,在对比分析基于信号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和信号到达时间差(TimeDifferenceOfArrival,TDOA)2种定位算法的原理和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源超高频(Ultr High Fre... 针对无源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定位问题,在对比分析基于信号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和信号到达时间差(TimeDifferenceOfArrival,TDOA)2种定位算法的原理和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源超高频(Ultr High Frequency,UHF)RFID室内定位混合方法,该方法以AOA定位算法为核心,融入了TDOA算法时间差的思想,并使用步进电机代替天线阵列,以一定的角速度带着UHF RFID阅读器绕轴旋转扫描标签以估算待定位标签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室内定位混合方法的精度优于以上任何一种单独的定位算法,是一种更加有效、定位更加精确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信号到达 信号到达时间 无源超高频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TDOA和ZigBee技术的室内超声波定位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成东 房卓群 +1 位作者 张士宏 刘鹏达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8-571,共4页
目的研究室内定位方法机理,解决室内目标高精度定位的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测距的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采用测量射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到达时间差的方法测距并引入校正因子减小测距误差,通过极大似然估计定位方法计算目标位置,运用Zig... 目的研究室内定位方法机理,解决室内目标高精度定位的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测距的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采用测量射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到达时间差的方法测距并引入校正因子减小测距误差,通过极大似然估计定位方法计算目标位置,运用ZigBee制作节点模块组成网络实现对室内目标的定位.结果在测距实验中,EC-TDOA测距结果的误差小于0.02 cm,满足测距精度要求.在定位实验中,最大定位误差和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4.3 cm和1.64 cm,而定位误差在2.5 cm以内的比例达到90%.定位频率为20 Hz,满足实时定位的要求.结论系统在室内环境中实现对超声波信号覆盖范围内移动节点的定位,通过测距校正有效提高定位精度.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号到达时间 极大似然估计 室内定位 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