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yperLynx的电信号串扰仿真分析
1
作者 王强 王杨 +2 位作者 赵目龙 娄立新 王祎帆 《汽车文摘》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电信号串扰是影响信号完整性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对近端电信号串扰噪声和远端电信号串扰噪声进行理论建模,借助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HyperLynx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攻击线与受害线的间距、耦合长度、信号线到参考平面的介质... 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电信号串扰是影响信号完整性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对近端电信号串扰噪声和远端电信号串扰噪声进行理论建模,借助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HyperLynx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攻击线与受害线的间距、耦合长度、信号线到参考平面的介质层厚度、信号上升沿及下降沿速率对于电信号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抑制电信号串扰,进而提高电路信号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路 HYPERLYNX 信号完整性 信号串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X中的信号串扰分析及其分组分层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征平 任震 黄雯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13,共4页
多路模拟开关 (MUX)广泛应用在各种智能仪器之中 ,MUX的特性对智能仪器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本文对MUX中所存在的固有的信号串扰缺陷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理论分析 ,并且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MUX分组分层、信号错位的设计方案 ,从而基本消除了在... 多路模拟开关 (MUX)广泛应用在各种智能仪器之中 ,MUX的特性对智能仪器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本文对MUX中所存在的固有的信号串扰缺陷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理论分析 ,并且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MUX分组分层、信号错位的设计方案 ,从而基本消除了在MUX中各通道之间存在的信号串扰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X 分组分层设计 信号错位 多路模拟开关 信号串扰 智能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中多余物缺陷对信号串扰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文 刘红侠 +2 位作者 匡潜玮 高博 曹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0-213,共4页
该文研究了铜互连线中的多余物缺陷对两根相邻的互连线间信号的串扰,提出了互连线之间的多余物缺陷和互连线之间的互容、互感模型,用于定量的计算缺陷对串扰的影响。提出了把缺陷部分单独看作一段RLC电路模型,通过提出的模型研究了不同... 该文研究了铜互连线中的多余物缺陷对两根相邻的互连线间信号的串扰,提出了互连线之间的多余物缺陷和互连线之间的互容、互感模型,用于定量的计算缺陷对串扰的影响。提出了把缺陷部分单独看作一段RLC电路模型,通过提出的模型研究了不同互连线参数条件下的信号串扰,主要研究了铜互连线的远端串扰和近端串扰,论文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串扰的建议。实验结果证明该文提出的信号串扰模型可用于实际的电路设计中,能够对设计人员设计满足串扰要求的电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多余物缺陷 信号串扰 铜互连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点微口袋裂变电离室信号串扰的抑制
4
作者 尹振羽 言杰 +2 位作者 陈鸿飞 温中伟 何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0-1047,共8页
微口袋裂变电离室(micro-pocket fission detector, MPFD)是堪萨斯州立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微型裂变电离室,通过组合多个探测器形成一个多节点的探测器阵列,用于核反应堆堆芯中子注量率的三维在线监测或辐照样品处中子注量率的原位在线... 微口袋裂变电离室(micro-pocket fission detector, MPFD)是堪萨斯州立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微型裂变电离室,通过组合多个探测器形成一个多节点的探测器阵列,用于核反应堆堆芯中子注量率的三维在线监测或辐照样品处中子注量率的原位在线监测。在多节点探测器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各节点用于施加电场和输出信号的平行导线距离非常近,必须抑制各节点之间产生信号的相互串扰,以获得各节点输出信号的准确信息。本工作提出了一种3节点的MPFD设计,利用Garfiled、SRIM以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对MPFD不同节点之间的串扰信号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MPFD串扰信号较主信号低1个量级,且极性相反。同时,制做了3节点的MPFD探测器样机,利用235U自发衰变产生的α粒子对两个节点之间的串扰信号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一致,表明这种3节点的MPFD,由不同节点产生的串扰信号可通过信号极性和脉冲幅度进行甄别,不影响探测器对中子注量率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口袋裂变电离室 中子注量率 信号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电流对桥梁区段信号电缆的电磁串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友鹏 蔡红蕾 赵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58-1066,共9页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现场信号电缆受干扰的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在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同槽铺设的桥梁区段,对铁路运输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在考虑桥梁区段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信号电缆双端接地的情况建立加入信号电缆外皮的牵引供...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现场信号电缆受干扰的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在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同槽铺设的桥梁区段,对铁路运输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在考虑桥梁区段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信号电缆双端接地的情况建立加入信号电缆外皮的牵引供电系统链式网络模型,利用潮流算法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信号电缆串扰的主要来源,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信号电缆受串扰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考虑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间距对其影响,并给出故障条件下信号电缆的适宜长度,为减少铁路信号电缆的串扰影响和其铺设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链式网络模型 桥梁区段 信号电缆的电磁 潮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5G通信信号传输的干扰监测技术
6
作者 张立亚 马征 +1 位作者 郝博南 李标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9,共8页
相比现有的干扰抑制技术(自适应滤技术、自适应干扰对消技术),盲源分离技术能够分离混合在一起的多个信号,计算复杂度低,鲁棒性强。但盲源分离技术难以全面覆盖井下复杂多变的干扰源,同时缺乏对处理后信号成分的自动分析与评估机制,不... 相比现有的干扰抑制技术(自适应滤技术、自适应干扰对消技术),盲源分离技术能够分离混合在一起的多个信号,计算复杂度低,鲁棒性强。但盲源分离技术难以全面覆盖井下复杂多变的干扰源,同时缺乏对处理后信号成分的自动分析与评估机制,不仅限制了通信效率的提升,还可能因干扰残留而引发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矿用5G通信信号传输干扰监测抑制方法。通过分析井下主运输大巷、综采工作面和变电所等区域的干扰源特点,指出毛刺干扰及串扰信号的抑制和处理是5G抗干扰问题的关键。采用盲源分离技术初步分离矿用5G通信信号中的干扰成分,利用神经网络对分离后的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及深度分析,精准识别并量化其中残留的干扰信号,一旦监测到干扰信号超出预设阈值,将自动触发新一轮的干扰抑制流程,形成迭代优化的闭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①在100 MHz全带宽发送的环境中,使用矿用5G通信信号干扰监测抑制方法能够对毛刺干扰与串扰信号实现13 dB的干扰抑制增益,比使用盲源分离干扰抑制方法效果提升约117%及86%。②矿用5G通信信号干扰监测抑制方法较盲源分离等传统干扰抑制技术,信噪比平均提升了15.56%,误码率平均降低了21.88%,能够显著提升信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5G 矿用通信 抑制 监测 盲源分离 神经网络 毛刺干 信号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传输线信号完整性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喜权 金玉梅 惠鹏飞 《信息通信》 2012年第1期6-7,共2页
通过对微波信号传输中出现的串扰和畸变问题的分析,利用HFSS仿真软件构建了相应模型,并通过仿真进行了参数分析。给出了微波信号传输中出现的信号不完整性问题的原因,直观展示了微波信号传输过程,最后给出了微波信号传输中所要满足的信... 通过对微波信号传输中出现的串扰和畸变问题的分析,利用HFSS仿真软件构建了相应模型,并通过仿真进行了参数分析。给出了微波信号传输中出现的信号不完整性问题的原因,直观展示了微波信号传输过程,最后给出了微波信号传输中所要满足的信号完整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 高速信号 信号串扰 信号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DDR高速信号的封装布线方案设计及信号完整性分析
8
作者 秦征 尚文亚 于大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35-139,共5页
不同于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工艺,芯片封装基板的走线更细,线间距更窄。狭小的布线空间使传输线效应更为明显,而且封装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芯片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同时芯片成本的控制要求布线层尽量要最少。这些问题使得高速信号布线面临严峻... 不同于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工艺,芯片封装基板的走线更细,线间距更窄。狭小的布线空间使传输线效应更为明显,而且封装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芯片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同时芯片成本的控制要求布线层尽量要最少。这些问题使得高速信号布线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资助下,使用全波电磁场仿真工具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了布线中线宽、线间距和参考地对信号传输质量和信号间串扰的影响,并且基于一款低功耗DDR高速芯片的双层封装布线设计,在实际设计方案中对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最终得到了一种高质量、低成本封装基板高速布线方案,速率达到1 333 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R 高速信号 封装布线 信号串扰影响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像元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设计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岳冬青 吉晶晶 宁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30-1134,共5页
介绍了基于SMIC0.18μm 3.3V工艺设计研究的第一款小像元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间距10μm,规模1024×1024。文章详细介绍了像素输入级以及列级、输出级运放的设计,为提高线性摆伏,设计选用了低阈值NMOS管nmvt33,仿真分析证明低阈值管n... 介绍了基于SMIC0.18μm 3.3V工艺设计研究的第一款小像元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间距10μm,规模1024×1024。文章详细介绍了像素输入级以及列级、输出级运放的设计,为提高线性摆伏,设计选用了低阈值NMOS管nmvt33,仿真分析证明低阈值管nmvt33的噪声性能优于普通管n33;版图设计对关键信号线和敏感点采取隔离处理措施,对像元间串扰进行了仿真分析,有效控制了信号串扰。电路经测试使用各项功能正常,最大电荷处理能力达到4.3Me^-,动态范围≥65dB,读出速率达到10MHz,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串扰 电荷处理能力 动态范围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精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甄国涌 王晓丽 李辉景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8-1482,共5页
采集精度除了与ADC的实际转换位数相关的量化误差有关外,还会受到一些噪声和通道间信号串扰的影响。为提高采集精度,提出通过FPGA控制ADC对输入信号进行过采样,然后在FPGA内部实现抽取滤波和求平均值算法提高ADC转换分辨率。该方法用廉... 采集精度除了与ADC的实际转换位数相关的量化误差有关外,还会受到一些噪声和通道间信号串扰的影响。为提高采集精度,提出通过FPGA控制ADC对输入信号进行过采样,然后在FPGA内部实现抽取滤波和求平均值算法提高ADC转换分辨率。该方法用廉价的芯片实现了只有昂贵芯片才能得到的精度指标,并且易于实现。最后利用了直方图分析法对不同工作方式下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小系统的测量误差,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串扰 采集精度 过采样 抽取滤波 求平均值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浮地结构的高边驱动电路 被引量:3
11
作者 智玉欣 蔡小五 +4 位作者 赵海涛 夏瑞瑞 刘海南 罗家俊 叶甜春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1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浮地结构的高边功率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级电路、稳压电路、浮地产生电路以及基于电荷泵驱动电路.针对传统驱动电路中存在的地信号干扰,信号串扰问题、栅击穿以及稳压源电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以及电路设计方法,极...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浮地结构的高边功率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级电路、稳压电路、浮地产生电路以及基于电荷泵驱动电路.针对传统驱动电路中存在的地信号干扰,信号串扰问题、栅击穿以及稳压源电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以及电路设计方法,极大提高了高边功率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基于BCD工艺,单电源电压7V~40V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2MHz振荡器频率下,浮地电路可正常工作,浮地上的纹波电压变化小于0.03V;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有效过滤,具有较强的防误触发能力.此新型浮地电路以及稳压源电路可很好的应用于高边功率驱动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地结构 片内稳压源 驱动电路 信号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预处理有限元方法及其在系统级封装结构电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卫杰 胡少亮 +2 位作者 郑宇腾 赵振国 周海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3,共6页
针对系统级封装结构的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应用,由于结构的复杂、多尺度和多材料的特性,其大规模电磁问题模拟一直难以实现.本文中,主要展示了基于并行支撑框架JAUMIN研发的高性能电磁计算程序JEMS-CDS及其在系统级封装结构电磁... 针对系统级封装结构的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应用,由于结构的复杂、多尺度和多材料的特性,其大规模电磁问题模拟一直难以实现.本文中,主要展示了基于并行支撑框架JAUMIN研发的高性能电磁计算程序JEMS-CDS及其在系统级封装结构电磁仿真中采用的高效算法.针对系统级封装结构电磁仿真,我们构建了两种预处理技术:区域分解方法与正定矩阵预处理方法.数值模拟结果显示JEMS-CDS程序在百CPU核并行规模上能够实现了近亿未知量的快速迭代求解.针对某天线阵列和射频系统级封装结构,利用JEMS-CDS程序在国产并行机上完成了电磁场并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电磁场的高分辨率结果,支持了电磁兼容性分析、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预处理 并行计算 系统级封装 信号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路中噪声的防治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碧翔 《电声技术》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在进行数字系统设计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噪声。为了揭示噪声的根源,用试验的手法,去观察、分析数字电路的噪声,大胆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中,使用这些措施去抑制数码电子产品的噪声,都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传输线的反射 延时 信号畸变 信号串扰 信号振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金属隔条屏蔽作用的电磁材料设计
14
作者 张润林 唐涛 孙浩然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9-443,共5页
设计了一种具备金属隔条屏蔽作用的立体微带电磁材料,可在射频通信系统调试中使用。与金属隔条相比,该材料具有轻薄、体积小、使用频段可调的优点,利于实现产品小型化和轻便化设计。该材料由水平电磁带隙(EBG)结构和垂直周期“7”型结... 设计了一种具备金属隔条屏蔽作用的立体微带电磁材料,可在射频通信系统调试中使用。与金属隔条相比,该材料具有轻薄、体积小、使用频段可调的优点,利于实现产品小型化和轻便化设计。该材料由水平电磁带隙(EBG)结构和垂直周期“7”型结构组成,EBG结构具备抑制特定频段串扰信号作用,其上方垂直放置的周期“7”型接地结构,可将耦合电流引入地板,达到增强抑制和进一步净化金属腔体内部电磁环境的作用。通过改变内嵌在材料中的电感值,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高频串扰信号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电磁材料可对15~19.25 GHz,19.4~21 GHz和21.2~24 GHz频段的串扰信号实现抑制度大于35 d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串扰 屏蔽 电磁材料 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陷波器与正交接收机性能对比分析
15
作者 常效 王晋晋 +2 位作者 王慧琳 朱华毅 王静怡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23年第3期28-32,共5页
在水声定位和水声通信领域,自适应陷波器和正交接收机是常用的单频脉冲信号的处理工具。文章对自适应陷波器和正交接收机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对二者的幅频特性和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在无相邻频段信号串扰时,正交接收机输出... 在水声定位和水声通信领域,自适应陷波器和正交接收机是常用的单频脉冲信号的处理工具。文章对自适应陷波器和正交接收机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对二者的幅频特性和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在无相邻频段信号串扰时,正交接收机输出检测性能略优于自适应陷波器;当存在相邻频带间串扰时,通过合理设置参考通道,自适应陷波器可在其余通道中心频率处产生陷波效果,有效提升低信干比条件下的检测概率。计算量和存储空间分析表明,二者所需运算量和存储空间较少,可应用于实时信号处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陷波器 正交接收机 单频脉冲信号检测 相邻频段信号串扰 计算量 存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摘要(190)
16
作者 龚永林 《印制电路信息》 2017年第12期72-72,共1页
PCB设计中对信号完整性和阻抗控制的考虑 随着越来越多的HDI设计,作为一名PCB设计师,必须考虑到信号完整性、电磁干扰(EMI)和阻抗要求,所涉及的因素有:层数、电源和接地层、层序列、层间距,以及线路宽度和间距等。作者对相关因... PCB设计中对信号完整性和阻抗控制的考虑 随着越来越多的HDI设计,作为一名PCB设计师,必须考虑到信号完整性、电磁干扰(EMI)和阻抗要求,所涉及的因素有:层数、电源和接地层、层序列、层间距,以及线路宽度和间距等。作者对相关因素作了说明,并谈了信号串扰问题。设计师与PCB制造商沟通是重要的,制造中一些细微的变化就会影响到信号完整性和阻抗,有时可作一些更改以获得所要求的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设计 信号完整性 阻抗控制 摘要 文献 电磁干 信号串扰 设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PCB的微带线的性能
17
作者 丁志廉 《印制电路信息》 2006年第10期46-49,70,共5页
综述了采用低成本的常规FR-4层压板芯材和低介电常数高性能的半固化片形成的混合结构印制板,它具有较低的信号串扰和较低的成本。
关键词 微带线性能 混(复)合结构 差分(线)对 信号串扰 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带非相干光子太赫兹通信系统中的SSBI抑制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明政 方苗苗 +4 位作者 朱敏 蔡沅成 张教 华炳昌 田亮 《移动通信》 2023年第5期38-45,共8页
光子太赫兹通信具有大带宽、低传输损耗等优势,故成为6G超高速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由于极低的用户端复杂性和成本,基于非相干的包络检波太赫兹接收技术备受关注。提出了一种多带非相干光子太赫兹通信系统。通过多带自适应调制,实现高... 光子太赫兹通信具有大带宽、低传输损耗等优势,故成为6G超高速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由于极低的用户端复杂性和成本,基于非相干的包络检波太赫兹接收技术备受关注。提出了一种多带非相干光子太赫兹通信系统。通过多带自适应调制,实现高性能太赫兹点对多点覆盖传输;此外,通过光域自适应滤波,抑制非相干包络检波时多带之间的信号-信号拍频串扰,实现每个子带信号的低算法复杂度和低功耗接收。实验中,根据系统的传输响应,3个子带分别使用5.75 G Baud 64QAM、16QAM和4QAM的自适应调制方式;再通过自适应单边带光滤波,接收端仅使用最小均方均衡算法即成功实现了300 GHz频段多带太赫兹信号的2 m无线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太赫兹通信 包络检波 自适应调制 自适应光滤波 信号-信号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