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信任与数字社会信任重构 被引量:37
1
作者 吴新慧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96,共10页
数字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信任产生的社会情境,信任从人际信任、系统信任发展为数字信任。数字信任具有技术性、关系性、中介性、综合性等特征。数字信任是数字技术对人际信任、系统信任的重构,是人际信任、系统信任在信任通道内和通道间“... 数字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信任产生的社会情境,信任从人际信任、系统信任发展为数字信任。数字信任具有技术性、关系性、中介性、综合性等特征。数字信任是数字技术对人际信任、系统信任的重构,是人际信任、系统信任在信任通道内和通道间“信任转移”的结果。数字信任的建构机制包含硬信任建构机制与软信任建构机制,安全保障、制度设计是硬信任建构机制;数字社会资本、在线信誉系统、透明与回应以及结果满意是软信任建构机制。两种信任建构机制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实现数字社会的信任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任 数字社会 信任重构 信任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深度伪造技术的信任问题与信任重构 被引量:7
2
作者 刁生富 曹兰兰 吴选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5,共6页
在后真相时代,信任被异化,人们很难追究信息的真假,而在碎片化的表象和情绪化的斗争中,依据自身的情感与信念建立一种主观的、非理性的评判。在此背景下,深度伪造技术快速发展,并带来了一系列信任问题,包括行业混乱导致媒体信任度降低... 在后真相时代,信任被异化,人们很难追究信息的真假,而在碎片化的表象和情绪化的斗争中,依据自身的情感与信念建立一种主观的、非理性的评判。在此背景下,深度伪造技术快速发展,并带来了一系列信任问题,包括行业混乱导致媒体信任度降低、政府组织逐渐陷入塔西佗陷阱、社会诚信体系遭到侵害和腐蚀等。为推进后真相时代深度伪造技术的信任重构,可从建立市场行业的道德共识、塑造行业自律能力,完善社交媒体的监督措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培育社会公众的信息素养、加强民众鉴别能力,规范技术自身的发展方向、加大协同共治力度等方面,探讨后真相时代深度伪造技术信任重构之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深度伪造 信任问题 信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重建、信任重构与乡村现代化建设——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再反思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占锋 蒋晓雨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9,共13页
梁漱溟认为文化失调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他以乡村本位的主体性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伦理文化资源,以此培育新礼俗,型塑新的关系联结和社会整合形态。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以伦理重建为逻辑起点,以信任重构为动力机制,二... 梁漱溟认为文化失调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他以乡村本位的主体性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伦理文化资源,以此培育新礼俗,型塑新的关系联结和社会整合形态。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以伦理重建为逻辑起点,以信任重构为动力机制,二者都意在以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连续统。实践中两者相互嵌入,形成纵横交织的关系网络,共同促进乡村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化视角下,梁漱溟这一思想蕴含着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思路、理性设计与感性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过程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启发我们在当下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建设中要对农民主体性的培育、乡村伦理资源的挖掘以及整体性发展观的型塑做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重建 信任重构 乡村现代化 乡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动员与信任重构:乡村传统节日的文化治理功能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兴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21,176,共11页
在现代乡村生活中,传统节日往往被形塑为一种村落标志性文化景观,且在村庄社区内部发挥着乡土文化传承与民众情感联结的关键作用。若从当下乡村传统节日的具体传承实践路径来审视,其主要呈现出以社会动员与信任重构为鲜明特征的文化治... 在现代乡村生活中,传统节日往往被形塑为一种村落标志性文化景观,且在村庄社区内部发挥着乡土文化传承与民众情感联结的关键作用。若从当下乡村传统节日的具体传承实践路径来审视,其主要呈现出以社会动员与信任重构为鲜明特征的文化治理功能。长期以来,盛行于冀南广宗一带的乡村梅花拳武术组织,这一群体成员依托春节期间联村举办的“亮拳”展演等节俗活动,不仅在乡村社会中促进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动员格局,而且达成了跨村落社会交往的信任重构状态。遵循传统节日与乡村文化治理之间价值互嵌的基本逻辑,能够进一步明晰乡民传承地方性节日文化的生活边界感,同时也可将传统节日民俗转化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治理资源,并对村庄未来的治理格局产生持久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社会动员 信任重构 梅花拳 乡村文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儒学文化与医患信任重构 被引量:7
5
作者 胡宗兵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1期55-59,共5页
医患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医疗体系良性循环的基础条件。基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视角,认为医患信任危机是由于在医疗实践中重“治疗”轻“沟通”,重“利益”轻“道义”以及强化立场对立性,淡化关系统一性等原因造成的... 医患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医疗体系良性循环的基础条件。基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视角,认为医患信任危机是由于在医疗实践中重“治疗”轻“沟通”,重“利益”轻“道义”以及强化立场对立性,淡化关系统一性等原因造成的,进而提出以人为本,加强儒学人文关怀,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构筑医患命运共同体等对策,重构医患合一的新时代医患信任关系,为医患信任重构提供理论支撑及现实依据,进而为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重构 医患信任 传统儒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支付中的信任:内涵、反思与重构
6
作者 张露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28,共5页
尽管在不同的学术语境下,对信任的概念描述和内涵识别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信任是心理、伦理、社会、经济多重维度的综合。强调信任之于电子支付的重要性在于:再次明晰信任与货币、与社会经济交往范式的密切关联。然而信任在新数字经济业... 尽管在不同的学术语境下,对信任的概念描述和内涵识别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信任是心理、伦理、社会、经济多重维度的综合。强调信任之于电子支付的重要性在于:再次明晰信任与货币、与社会经济交往范式的密切关联。然而信任在新数字经济业态下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却值得反思。新哲学因子的嵌入,信任伦理生态的构建,信用评级与指标体系的设置,以及从法律视角推动制度信任的形成,为"互联网+"时代电子支付信任的重构提供了必要的路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付 信任伦理 信任价值链 价值反思 信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下社会信任缺失与重构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丽萍 高微 +1 位作者 蒲清平 赖炳根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8-192,共5页
针对社会信任缺失现状,从传统道德约束能力弱化、规范性制度不健全、人际信任感培育环境不足、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等角度分析了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建议从强化社会公共组织建设、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强化社会公共监督保障、强化社会公... 针对社会信任缺失现状,从传统道德约束能力弱化、规范性制度不健全、人际信任感培育环境不足、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等角度分析了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建议从强化社会公共组织建设、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强化社会公共监督保障、强化社会公共道德建设、强化教育育人功能、强化文化产品导向功能等途径实现我国社会信任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危机 社会关系网络 信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社会信任的缺失与重构 被引量:2
8
作者 纪拓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8期939-944,共6页
社会信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道德基础,也是当前医疗体系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当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医患信任危机、基层医疗公信力低以及公众对医疗制度信任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缓和医患关系、完善基层首诊、规范医疗市场、强化政... 社会信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道德基础,也是当前医疗体系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当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医患信任危机、基层医疗公信力低以及公众对医疗制度信任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缓和医患关系、完善基层首诊、规范医疗市场、强化政府职责等途径,加强社会成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信任,促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分级诊疗 信任重构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信任:增进农民对党政治认同的内在逻辑和主要对策
9
作者 蔺雪春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共3页
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问题关涉农村社会对国家制度的政治信任。但认同的内在逻辑不是政治而在社会,要看党组织及相应活动对农村农民的亲近性、合理性、实惠性,并受时序、层域、公平等比较维度影响。通过加强党组织农村活动的特色化、生动... 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问题关涉农村社会对国家制度的政治信任。但认同的内在逻辑不是政治而在社会,要看党组织及相应活动对农村农民的亲近性、合理性、实惠性,并受时序、层域、公平等比较维度影响。通过加强党组织农村活动的特色化、生动化、平民化、阳光化,规范和合理发挥宗族因素作用,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监督,才能不断增进农民对党政治认同,重构党和国家在农村社会的信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非政治逻辑 重构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虚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图景重构
10
作者 陶鹏 《征信》 2015年第11期23-27,共5页
信任是当代中国虚拟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但就中国虚拟社会的信任现状而言,信任缺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了完成虚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图景重构,需要加强与信任相关的制度供给,提升社会的公共理性水平,树立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 信任是当代中国虚拟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但就中国虚拟社会的信任现状而言,信任缺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了完成虚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图景重构,需要加强与信任相关的制度供给,提升社会的公共理性水平,树立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价值取向,培育与虚拟社会治理相适应的信任文化,从而助推虚拟社会治理跨越信任阻隔达成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会治理 信任关系 信任问题 信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生鲜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盼盼 曲英 +1 位作者 冯书倩 刘昆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7-480,共14页
在网络生态与金融科技导向下,信任链重构被认为是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关键,但关于如何通过信任链重构实现供应链金融创新尚缺乏理论探讨。基于信任链重构视角,以首农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揭示跨境生鲜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前因、过... 在网络生态与金融科技导向下,信任链重构被认为是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关键,但关于如何通过信任链重构实现供应链金融创新尚缺乏理论探讨。基于信任链重构视角,以首农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揭示跨境生鲜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前因、过程和结果。研究发现:融资规模有限,融资成本高,具有融资性贸易、弃货与存货减值风险是跨境生鲜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前因。依托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可信交易链、可信物流链、可信行为链与可信制度链构建的跨境生鲜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可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实现全过程风险管控。研究结论对我国跨境生鲜供应链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生鲜行业 供应链金融创新 信任重构 风险控制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云计算平台的可信度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赫芳 刘毅 庄禄 《信息网络安全》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文章通过引入信任链向量描述云计算平台下的信任链构建中的度量要素,研究信任链重构过程中通过使用这些要素的历史数据重建当前平台资源度量结果的机制,以在质询方进行质询时实现平台的可信性报告,使得在云计算环境下服务方和云租户的... 文章通过引入信任链向量描述云计算平台下的信任链构建中的度量要素,研究信任链重构过程中通过使用这些要素的历史数据重建当前平台资源度量结果的机制,以在质询方进行质询时实现平台的可信性报告,使得在云计算环境下服务方和云租户的信任关系得到维护。最后,文中给出了在云计算环境下可信度量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可信度量 信任链构建 信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