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被引量:6
1
作者 薛辉 龙三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51,共4页
教育信任直接影响教育价值的发挥,从而影响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本文分析了教育信任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文化价值和人本价值,以及维护教育系统动态稳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提出从教育效... 教育信任直接影响教育价值的发挥,从而影响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本文分析了教育信任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文化价值和人本价值,以及维护教育系统动态稳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提出从教育效能、教育关爱、教育公开等途径来培育教育信任、提升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任 价值内涵 培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理论初探 被引量:16
2
作者 范碧鸿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6-190,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某种属性的同时预期其能满足自身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信赖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它的结构可以分为双向人际信任、要素信任等。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具有简化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某种属性的同时预期其能满足自身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信赖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它的结构可以分为双向人际信任、要素信任等。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具有简化思想政治教育复杂化的功能。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关系的基本路径是增强教育者及教育各要素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 信任结构 教育复杂简化机制 可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信度与可信性之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小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27,38,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信度和可信性三者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外延最广泛,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信性;思想政治教育信度则侧重于从测量学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它通过一定的测量工具,采用一定的测量方式来调查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信度和可信性三者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外延最广泛,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信性;思想政治教育信度则侧重于从测量学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它通过一定的测量工具,采用一定的测量方式来调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信性重点研究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信任关系,它与思想政治教育信度、信任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 思想政治教育信度 思想政治教育可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任的创设:构架、治理与展望——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信任的经验解释 被引量:2
4
作者 鲁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教育信任的创设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澳大利亚高校通过对理念、法治、组织等教育信任要素的优化整合,建立了科学的高等教育构架;通过围绕治理权力配置、治理现代化进程、学生体验回应进行大学治理,为教育信任的创... 教育信任的创设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澳大利亚高校通过对理念、法治、组织等教育信任要素的优化整合,建立了科学的高等教育构架;通过围绕治理权力配置、治理现代化进程、学生体验回应进行大学治理,为教育信任的创设提供了长效保障。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有益做法对我国“双一流”建设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要坚持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结合,推动教育信任对接世界;要坚持需求驱动与质量监控相结合,推动教育信任稳定发展;要坚持以生为本与学生自主相结合,推动教育信任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任 澳大利亚 高等教育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教育信任:价值阐释、缺失根源与构建逻辑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振中 李瑜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信任是助推教育改革并简化教育复杂问题的润滑剂,制度化的职业本科教育系统需要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诞生于现代风险社会,职业本科的教育身份难以获得社会公众认可,办学主体亦存在争议,导致职业本科教育缺失社会公众信... 信任是助推教育改革并简化教育复杂问题的润滑剂,制度化的职业本科教育系统需要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诞生于现代风险社会,职业本科的教育身份难以获得社会公众认可,办学主体亦存在争议,导致职业本科教育缺失社会公众信任。获取信任的关键在于职业本科教育系统自身的完善。因此,构建职业本科教育信任的逻辑进路为:明晰职业本科教育诞生于风险社会的特定背景作为信任的基础;聚焦职业本科教育身份的本体允诺作为信任的核心愿景;优化作为信任客体的职业本科教育办学主体并激发其办学能动性;创设监督评价机制以保障信任的功能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教育信任 信任理论 构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关键 被引量:3
6
作者 凡景强 李霄翔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教育信任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关键问题。教育信任是在教育主体的信任意愿和教育客体的可信品质的互动过程中产生出对教育系统的肯定性依赖关系。教育信任与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相辅相成,存在实践同一性、系统协同性和价值一... 教育信任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关键问题。教育信任是在教育主体的信任意愿和教育客体的可信品质的互动过程中产生出对教育系统的肯定性依赖关系。教育信任与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相辅相成,存在实践同一性、系统协同性和价值一致性的关系。从教育信任角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需要培育教育者角色信任,增进教育管理的组织信任,构建教育资源的内容信任,夯实教育系统的价值信任,从而在教育信任的系统运行中逐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任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公信力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中教育信任的式微与重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长伟 宋以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2,共7页
教育信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主要体现为教育个体间的相互信任、教育参与者对教育系统的信任。当下教育信任的衰落主要体现为:师生间情感性交流的减少、公众对于教师师德水平的怀疑、教师对于学生成长的漠不关心、公众对于教育系统... 教育信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主要体现为教育个体间的相互信任、教育参与者对教育系统的信任。当下教育信任的衰落主要体现为:师生间情感性交流的减少、公众对于教师师德水平的怀疑、教师对于学生成长的漠不关心、公众对于教育系统功能性和公正性的怀疑。而教师身份的改变和"缺场"、现代性的生存焦虑以及"脱域化"教育系统的内在缺陷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为重建教育信任,教师应积极关心学生,教育系统则应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及其自身的公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任 式微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任与教育法治——一种文化制度主义的解释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晓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73,共9页
有学者用“信任危机”“信任赤字”等描述当代教育治理中的“失序”状态。所谓“失序”是站在国家公权力的角度上显示出教育公共治理的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则体现出现代社会人们教育自决、教育自主,甚至教育自治的新时代权利要求。从文... 有学者用“信任危机”“信任赤字”等描述当代教育治理中的“失序”状态。所谓“失序”是站在国家公权力的角度上显示出教育公共治理的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则体现出现代社会人们教育自决、教育自主,甚至教育自治的新时代权利要求。从文化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教育信任问题的关键是受教育者不相信自己合理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在制度性框架内公平且稳定地实现。因此,我国的教育法治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是重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教育信任关系,从构建有利于促进信任关系的教育制度结构入手,在中观层面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规范职业监管、社会监管和教师个人信用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信任 教育信任 教育法治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化课程体系谈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曹荣芳 王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81,共2页
从生态化课程体系谈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是想从一种更实际、更现实、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把价值教育和信任教育等“微型课程”的内容和文化中的游戏精神因素融入到学校体育的教育中去,为学校体育教学注入新的血... 从生态化课程体系谈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是想从一种更实际、更现实、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把价值教育和信任教育等“微型课程”的内容和文化中的游戏精神因素融入到学校体育的教育中去,为学校体育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力图使体育教学“生命化”,力求学校体育教学更具个性化,人性化和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课程 学校体育 价值教育 信任教育 游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多元评价职业院校
10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共1页
据美国《教育信任力报告》,人们在不公平地批评职业教育,贬低其教育价值,包括3.2万职校学生。将职业院校分高等院校、其他私立院校对比时,不能单纯地看它们各自拥有多少学生,而是应该发现,那些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和被大学称为“... 据美国《教育信任力报告》,人们在不公平地批评职业教育,贬低其教育价值,包括3.2万职校学生。将职业院校分高等院校、其他私立院校对比时,不能单纯地看它们各自拥有多少学生,而是应该发现,那些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和被大学称为“危险学生”的学生们,都能够在职业院校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职业院校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多元评价 美国 职校学生 教育价值 低收入家庭 教育信任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