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郑和佛教信仰两条史料的辨伪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邓之诚《骨董三记》卷六《郑和印造大藏经》引郑和《题记》有三点可疑:其一,《题记》所载三部《大藏经》印造的时间,郑和人在海外;其二,永乐八年、九年、十三年不具备印造《大藏经》的雕板;其三,该《题记》与云南发现的郑和《施印大藏... 邓之诚《骨董三记》卷六《郑和印造大藏经》引郑和《题记》有三点可疑:其一,《题记》所载三部《大藏经》印造的时间,郑和人在海外;其二,永乐八年、九年、十三年不具备印造《大藏经》的雕板;其三,该《题记》与云南发现的郑和《施印大藏经发愿文》矛盾。另外,《佛说摩利支天经》后姚广孝所作题记将道衍官衔误作"僧录司右善世",也使该史料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 题记 佛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灯与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 被引量:10
2
作者 冀志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8-12,共5页
燃灯是佛教徒积累功德的一项重要仪式。本文通过考察敦煌遗书中用于燃灯活动的燃灯文 ,对燃灯活动所体现出的唐五代时期敦煌民众佛教信仰的特点作了说明。
关键词 唐五代 敦煌 燃灯 燃灯文 民众佛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像记所见北朝民众的佛教信仰与拟血缘群体 被引量:3
3
作者 邵正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3-227,共5页
十六国北朝是佛教传播及其中国化的重要历史阶段。由于诸少数民族统治北方及其造成的民族融合的背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佛教与诸少数民族政权及北方社会的深入结合,呈现出与东晋南朝的诸多差异。诸如佛教与北朝... 十六国北朝是佛教传播及其中国化的重要历史阶段。由于诸少数民族统治北方及其造成的民族融合的背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佛教与诸少数民族政权及北方社会的深入结合,呈现出与东晋南朝的诸多差异。诸如佛教与北朝统治集团的密切关系及其强烈的政治特征,僧团势力的发展及其北朝诸政权利用严密的僧官制度予以控制,北朝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及其对民间结社、乡里社会组织的深入影响等,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征。以往的思想史研究路径,遮蔽了北朝佛教传播过程中的这些特点,致使人们忽视了从社会史角度观察相关历史与文化。近年来,中外学者日益重视从佛教传播与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论述相关问题。有鉴于此,本刊特约扬州大学王永平、吉林省社科院尚永琪、吉林大学邵正坤就此著文。王永平《北魏孝文帝崇佛之表现及其对佛教义学之倡导》一文,论述了北魏孝文帝在平城和洛阳大力兴造佛寺、广泛招揽高僧、全面制定僧制,推动了北方佛教长期持续和有序的传播,使平城和洛阳成为当时佛教繁盛的中心地。孝文帝特别喜好佛教义学,招揽了诸多义学高僧,给予优厚待遇,助其讲论,奠定了北魏佛教义学发展的基础,推动了南北学术文化的融合。尚永琪《鸠摩罗什译经时期的长安僧团》详细考察了自前秦以来长安僧团的发展状况,特别对后秦时期以鸠摩罗什为中心的僧团组织及其与后秦政权的关系、僧官制度的建立、僧团的"学问化"及其译经活动、僧团内中土僧人与天竺僧人、天竺僧人与西域僧人及不同僧团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论述。邵正坤《造像记所见北朝民众的佛教信仰与拟血缘群体》根据大量的北朝时期的造像记,揭示当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信仰群体从事造像、建塔、立寺、写经等佛事活动或者社会福利事业,以为这是一种建立在共同信仰基础上的互益、自助团体,这种拟血缘团体既受佛教有关教理、教义的影响,也与该历史阶段的社会环境有关,并得益于佛教在北方的广泛流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信仰 北朝时期 造像 群体 血缘 民众 佛像 出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的历史背景及内在原因 被引量:12
4
作者 才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9-56,共8页
蒙元王室选择藏传佛教信仰与藏传佛教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是蒙、藏民族双方关系互动以及藏传佛教密法与其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蒙元统治者与藏传佛教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关系 ,西夏境内藏传佛教的兴盛、藏传... 蒙元王室选择藏传佛教信仰与藏传佛教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是蒙、藏民族双方关系互动以及藏传佛教密法与其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蒙元统治者与藏传佛教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关系 ,西夏境内藏传佛教的兴盛、藏传佛教界对蒙古王室的积极传教及藏传佛教密法的特色等对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密法 传教 藏文化 元朝统治者 佛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性与人性:宋代民间佛教信仰的真实状态 被引量:3
5
作者 游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100,共8页
《碛砂藏》是宋、元时期平江府延圣院僧人主持刊刻的一部大藏经,要完成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除了延圣院的出家人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之外,宋元时期民间人士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该版大藏经刊刻记中出现了宋代平江府及... 《碛砂藏》是宋、元时期平江府延圣院僧人主持刊刻的一部大藏经,要完成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除了延圣院的出家人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之外,宋元时期民间人士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该版大藏经刊刻记中出现了宋代平江府及其周边地区各色人等的身影,既有地位崇高的官员,也有普通的乡村民众、城市市民,还有不少是出家人。他们之所以捐资雕刻佛教经典,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虔诚的佛教信仰。然而,《碛砂藏》的宋人题记除了追荐祖先这一主题之外,实际上更重要的涉及捐助者的现实利益,绝大多数题记都在祈求神灵庇佑自身及家庭成员,即便是为亲属的亡灵祈祷,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世者的安宁吉祥。由此可知宋人的佛教信仰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不可否认,这种题记的内涵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高度吻合的,是宋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宋代基层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碛砂藏》 宋人题记 佛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莲教与佛教净土信仰及摩尼教之关系——以宋元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范立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6-153,共8页
宋元时期的白莲教对佛教净土信仰的吸纳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在南宋创立时所依傍的是弥陀净土信仰,此外还吸取了天台宗的教义。入元以后,白莲教更多地受到弥勒净土信仰的渗透,逐渐成为民间反叛运动的工具。摩尼教既为白莲教提供了宗教戒... 宋元时期的白莲教对佛教净土信仰的吸纳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在南宋创立时所依傍的是弥陀净土信仰,此外还吸取了天台宗的教义。入元以后,白莲教更多地受到弥勒净土信仰的渗透,逐渐成为民间反叛运动的工具。摩尼教既为白莲教提供了宗教戒律方面的样板,也为其注入了鲜明的叛逆性格。宋元时期的白莲教是一种为下层社会提供信仰和依靠的组织,但从一种纯粹宗教信仰社群转而为下层民众试图用来作为改变世界的法器,其中原因是值得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莲教 佛教净土信仰 摩尼教 下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朝士大夫的佛教信仰与文学书写——以江淹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剑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108,共11页
南朝士大夫的佛教信仰与文学创作关系密切,江淹就颇具代表性。江淹一生历仕宋、齐、梁三朝,以文章诗赋见重于世,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与佛教相关,仔细考察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佛教思想及其生存背景可以发现:江淹对佛教的尊崇主要表现... 南朝士大夫的佛教信仰与文学创作关系密切,江淹就颇具代表性。江淹一生历仕宋、齐、梁三朝,以文章诗赋见重于世,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与佛教相关,仔细考察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佛教思想及其生存背景可以发现:江淹对佛教的尊崇主要表现在玄理和宗教信仰两方面。在玄理层面,江淹受到当时流行的大乘佛教学说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其对《法华》《涅槃》"法身常住"学说、《般若》"离着"思想的爱乐,并以之构建《无为论》中的"大人"境界,处理仕隐实践;在宗教信仰层面,因历仕南朝宋、齐诸王的特殊经历,江淹接触到当时盛行于荆州地区的禅法,有坐禅与诵经的修习。这种玄理与信仰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了中古时期中国士大夫的一种文化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淹 玄理 佛教信仰 文化风尚 文学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民间佛教神祇信仰中的女性角色与地位 被引量:1
8
作者 段塔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20,共7页
唐代佛教鼎盛,佛教神祇信仰广泛普及于民间社会,并影响到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从本质上来说,仍是一个由男性所创造、并由男性权力结构支配的制度,但这并不影响唐代妇女信佛的热情与执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唐代中国化的大... 唐代佛教鼎盛,佛教神祇信仰广泛普及于民间社会,并影响到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从本质上来说,仍是一个由男性所创造、并由男性权力结构支配的制度,但这并不影响唐代妇女信佛的热情与执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唐代中国化的大乘佛教神祇信仰,不仅使唐代现实生活中的广大妇女在精神解脱、情感体验和参与宗教社会活动方面拥有了同男性同样的权利,而且还为世俗社会那些难以扮演社会角色的女性信众提供了某些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机会和场所,使得她们得以从宗教活动中获得了一种新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佛教神祗信仰 女性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
9
作者 刘礼堂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7-461,共5页
自六朝至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本区多大山深谷,是南北僧人精研教义、弘扬佛法的的理想场所。佛教信仰不仅流布于通都大邑,而且深入到穷乡僻壤,深深影响着当地的民俗生活。佛教信仰于本区兴盛的原因,一是统治... 自六朝至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本区多大山深谷,是南北僧人精研教义、弘扬佛法的的理想场所。佛教信仰不仅流布于通都大邑,而且深入到穷乡僻壤,深深影响着当地的民俗生活。佛教信仰于本区兴盛的原因,一是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二是人们笃信佛教,祈佛消灾降福。此外,还与本区俗信鬼神的传统似乎也有某种关系。随着佛教在本区的传布,民众对佛教的信仰与他们的传统信仰及民间祭祀获得了某种程度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长江上中游 佛教信仰 民间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天下匠”的佛教信仰——论湛然居士耶律楚材
10
作者 李向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8,共7页
政治上的参与,往往在动机与结果,手段与目的方面存在着难以清弥的矛盾。 治世之道难与善良的治心意愿互相吻合,但治心之法却能为治世手段涂抹上诱人的色彩。
关键词 耶律楚材 佛教信仰 居士 治心之法 手段与目的 上海大学 文学院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朝佛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志明 《青海民族研究》 2001年第3期62-64,共3页
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走向一体化 ,与此同时 ,佛教也在北方社会广泛传播。我们认为 ,作为该时期各族人民共同信仰的佛教 ,对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 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走向一体化 ,与此同时 ,佛教也在北方社会广泛传播。我们认为 ,作为该时期各族人民共同信仰的佛教 ,对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一体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佛教信仰 民族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佛经音义看唐五代敦煌的佛教信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颖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49,共5页
佛经音义是对佛经字词的解释,是集语音、词汇、语法于一体的语言学著作。敦煌佛经音义主要创作于唐五代时期,除反映当时的语言特色外,还涉及历史、宗教、哲学等多方面内容。按其数目多少及其原典信仰的广泛程度可分为三类,即音义数目多... 佛经音义是对佛经字词的解释,是集语音、词汇、语法于一体的语言学著作。敦煌佛经音义主要创作于唐五代时期,除反映当时的语言特色外,还涉及历史、宗教、哲学等多方面内容。按其数目多少及其原典信仰的广泛程度可分为三类,即音义数目多且原典信仰范围广,音义数目多而原典信仰范围不广,没有音义而原典信仰范围广。这种分类体现了敦煌佛经音义原典逐渐改变教团化、贵族化格局,开始向民间化方向发展的特色。而原典的流传范围、统治者和民众对原典的重视程度及对音义原典的翻译和注解多寡等是形成这种信仰特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 敦煌佛经音义 佛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朝晚期古青州地区的佛教信仰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瑞霞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32,共13页
本文根据古青州地区目前所见佛教造像资料,通过对造像内容的量化分析,探讨了古青州地区北朝晚期的佛教信仰及阶段性变化,并对其变化作初步论述。
关键词 古青州 北朝晚期 佛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龚自珍的佛教信仰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14
作者 管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54-63,共10页
从魏晋到隋唐,在我国历史上是佛教十分盛行的时期.唐以后佛教势力虽有所削弱,但它仍然渗透到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对于作为佛教之一支的喇嘛教,都承继了元明以来的... 从魏晋到隋唐,在我国历史上是佛教十分盛行的时期.唐以后佛教势力虽有所削弱,但它仍然渗透到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对于作为佛教之一支的喇嘛教,都承继了元明以来的尊崇和保护政策.但自嘉庆以后,僧伽流品庞杂,佛教凌夷不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兴起,在反封建斗争中也进行了反佛斗争.革命烈火所到之处,倒毁庙宇,焚烧佛书,使日渐衰颓的佛教,遭到了重大的打击.直到光绪年间,出了一个石埭大师杨文会.他继承了明代紫柏大师的事业,刊印单行本《藏经》,又向海外广求失传的古本,使得曾一度失传的隋唐时期的某些佛学著作,又重新得以流传.这时,研究佛经的学者,日有增加,佛教的影响也有所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佛教信仰 佛经 《己亥杂诗》 天台宗 道光 佛学 学佛 往生 极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毗沙门天王信仰在敦煌的流传 被引量:17
15
作者 党燕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4,共6页
毗沙门天王信仰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盛行的佛教民间信仰之一。本文主要依据敦煌文献和艺术资料,结合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毗沙门天王信仰在敦煌的流传情况试加探讨。
关键词 毗沙门天王 佛教信仰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文殊信仰及其在敦煌的流传 被引量:17
16
作者 党燕妮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4年第1期83-91,共9页
五台山文殊信仰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盛行的佛教民间信仰之一。本文主要依据敦煌文献,结合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兴起及其在敦煌的流传情况试加探讨。
关键词 敦煌 佛教信仰 五台山 文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头卢信仰及其在敦煌的流传 被引量:5
17
作者 党燕妮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1期62-71,共10页
宾头卢信仰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流行的佛教民间信仰之一。本文主要利用敦煌文书,结合传世文献,对宾头卢信仰的源流传播及在敦煌的流传情况作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 宾头卢 佛教信仰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莎·佛祖·耶稣——拉祜族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变迁 被引量:15
18
作者 钱宁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39,共8页
厄莎·佛祖·耶稣——拉祜族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变迁钱宁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山地,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近代以来,佛教和基督教先后传入,改变了这一民族原有的宗教信仰结构,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其中... 厄莎·佛祖·耶稣——拉祜族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变迁钱宁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山地,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近代以来,佛教和基督教先后传入,改变了这一民族原有的宗教信仰结构,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其中,既有属于本民族原始宗教的“鬼神崇拜”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宗教信仰 基督教 厄莎 少数民族 佛教组织 社会变迁 佛教信仰 清政府 家庭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巴蜀佛教与文学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昌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8-112,共5页
有学者曾指出:唐代著名文学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不对佛教表示关心,不以某种形式与佛教发生关系。佛教的兴盛发达在不同方面成为影响唐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到巴蜀,这是唐代经济与文化得到突出发展的地区。隋唐大统一局面的形成,... 有学者曾指出:唐代著名文学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不对佛教表示关心,不以某种形式与佛教发生关系。佛教的兴盛发达在不同方面成为影响唐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到巴蜀,这是唐代经济与文化得到突出发展的地区。隋唐大统一局面的形成,促进了这一地区与中原和江南的联系与交流。特别是唐中叶以后,中原动乱,而巴蜀保持了相对安定;唐皇室两次(玄宗、僖宗)入蜀,客观上加强了这种联系。巴蜀佛教,也在这一局面下取得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巴蜀地区有其独具特点的文化传统(如道教的影响),又西邻吐蕃,与藏传佛教有密切交流,使得这一地区的佛教也具有明显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巴蜀地区 藏传佛教 高僧传 禅宗史 道教 佛教信仰 马祖道一 吐蕃 保唐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文献密宗信仰研究的开创之作——再读《敦煌密教文献论稿》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涌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敦煌密教文献论稿》 佛教信仰 佛教文献 李小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