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理性”与“信仰”相统一的新路径:黑格尔的“爱”观念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士聪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33,共5页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在西方是一个传统而又永恒的话题。黑格尔同样关注"理性"与"信仰",并把二者的统一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理解黑格尔形成这一思想特征的原因,需追溯到法兰克福时...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在西方是一个传统而又永恒的话题。黑格尔同样关注"理性"与"信仰",并把二者的统一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理解黑格尔形成这一思想特征的原因,需追溯到法兰克福时期。这一时期,黑格尔首先创造性的用"爱"批判了传统宗教;其次,用爱批判了知性的理性;最终提出实现理性与信仰的统一的生命之"爱",生命之"爱"即黑格尔的"思辨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与理性
爱
生命
思辨
理性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哲学思考永远在路上——冯达文教授学术访谈
被引量:
2
2
作者
冯达文
冯焕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F0002,共11页
冯达文先生是中山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也是国内外知名中国哲学史家。他将“在信仰中成长”与“在理性中求进”的人生经验化为“以学术研究来支持价值信仰,用价值信仰来引领学术研究”的学术宗旨,依此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不仅以理...
冯达文先生是中山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也是国内外知名中国哲学史家。他将“在信仰中成长”与“在理性中求进”的人生经验化为“以学术研究来支持价值信仰,用价值信仰来引领学术研究”的学术宗旨,依此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不仅以理性化、知识化的形式很好地诠释了古代中国哲学家以直觉方式建立的价值信仰,而且在中国哲学的起源、孔孟思想的阐发、老庄思想的定位、汉唐宇宙论的发掘、明代儒学情本论的表彰等方面独标新见,在中国哲学史界具有独特的影响。更为难得的是,其研究都本自亦归趣于对人类健康生存与发展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中国哲学
信仰与理性
平衡与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逻辑清晰”中“证取价值”——论冯达文教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特色与贡献
3
作者
孙海燕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39,共9页
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先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50年来,在中国哲学的发源、孔孟的“世间情”、老庄哲学对人类文明的反省、汉唐宇宙论的现代意义、宋明理学开出的“情本体”等诸多方面皆有独到的理论阐...
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先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50年来,在中国哲学的发源、孔孟的“世间情”、老庄哲学对人类文明的反省、汉唐宇宙论的现代意义、宋明理学开出的“情本体”等诸多方面皆有独到的理论阐述。先生之治学,乃以“逻辑清晰”和“价值证取”为宗旨:前者重在以理性化的论说,彰显中国哲学演变的内在逻辑,勾勒古典智慧的发展线路;后者旨在回归中国哲学的本来面目,揭示不同思想家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在冯先生看来,中国哲学是沿着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寻求平衡与维系张力的致思路径发展起来的,这一独特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调,至今对引领人类走出现代文明的困境仍有着重大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达文
中国哲学
信仰与理性
世间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性”与“信仰”相统一的新路径:黑格尔的“爱”观念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士聪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33,共5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青年项目(14JDKDC007)
文摘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在西方是一个传统而又永恒的话题。黑格尔同样关注"理性"与"信仰",并把二者的统一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理解黑格尔形成这一思想特征的原因,需追溯到法兰克福时期。这一时期,黑格尔首先创造性的用"爱"批判了传统宗教;其次,用爱批判了知性的理性;最终提出实现理性与信仰的统一的生命之"爱",生命之"爱"即黑格尔的"思辨理性"。
关键词
信仰与理性
爱
生命
思辨
理性
黑格尔
分类号
B516.3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哲学思考永远在路上——冯达文教授学术访谈
被引量:
2
2
作者
冯达文
冯焕珍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F0002,共11页
文摘
冯达文先生是中山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也是国内外知名中国哲学史家。他将“在信仰中成长”与“在理性中求进”的人生经验化为“以学术研究来支持价值信仰,用价值信仰来引领学术研究”的学术宗旨,依此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不仅以理性化、知识化的形式很好地诠释了古代中国哲学家以直觉方式建立的价值信仰,而且在中国哲学的起源、孔孟思想的阐发、老庄思想的定位、汉唐宇宙论的发掘、明代儒学情本论的表彰等方面独标新见,在中国哲学史界具有独特的影响。更为难得的是,其研究都本自亦归趣于对人类健康生存与发展的深切关怀。
关键词
哲学
中国哲学
信仰与理性
平衡与张力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逻辑清晰”中“证取价值”——论冯达文教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特色与贡献
3
作者
孙海燕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39,共9页
文摘
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先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50年来,在中国哲学的发源、孔孟的“世间情”、老庄哲学对人类文明的反省、汉唐宇宙论的现代意义、宋明理学开出的“情本体”等诸多方面皆有独到的理论阐述。先生之治学,乃以“逻辑清晰”和“价值证取”为宗旨:前者重在以理性化的论说,彰显中国哲学演变的内在逻辑,勾勒古典智慧的发展线路;后者旨在回归中国哲学的本来面目,揭示不同思想家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在冯先生看来,中国哲学是沿着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寻求平衡与维系张力的致思路径发展起来的,这一独特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调,至今对引领人类走出现代文明的困境仍有着重大启发意义。
关键词
冯达文
中国哲学
信仰与理性
世间情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理性”与“信仰”相统一的新路径:黑格尔的“爱”观念
陈士聪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哲学思考永远在路上——冯达文教授学术访谈
冯达文
冯焕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在“逻辑清晰”中“证取价值”——论冯达文教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特色与贡献
孙海燕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