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广州市居民公园访问行为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晔 叶柏麟 吴景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大多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城市居民的公园访问行为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科学性有限。手机信令数据具有大样本、覆盖范围广、信息被动提供和动态... 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大多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城市居民的公园访问行为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科学性有限。手机信令数据具有大样本、覆盖范围广、信息被动提供和动态实时性强等优点。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精准刻画城市居民的公园访问行为,有助于开展城市公园的布局优化与品质提升工作。基于个体尺度的手机信令数据,本研究试图揭示广州市居民公园访问行为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识别其影响因素,尤其关注城区居民和郊区居民的差别。结果表明:(1)城区居民的公园访问频率、公园访问时长和公园访问强度均高于郊区居民,前者的公园平均访问距离低于后者;(2)公园访问频率、公园访问强度、公园平均逗留时间和公园平均访问距离呈现高值集聚区/低值集聚区在城区连片分布,在郊区零星分布的空间特征;(3)公园访问行为受性别、年龄、时空约束性、社会经济地位、公园可达性、社区出行便利性和出行适宜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精准开展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公园访问行为 空间分异 手机信令数据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站点地区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武汉实证
2
作者 徐涛 张云祥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5,共8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效应和机制仍不明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武汉市轨道站点地区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空间差异及不同交通方式分担率的影响因素,探讨站点地区分类型规划调控策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武汉市...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效应和机制仍不明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武汉市轨道站点地区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空间差异及不同交通方式分担率的影响因素,探讨站点地区分类型规划调控策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分担率与慢行分担率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分担率呈协同变化趋势,而小汽车分担率空间差异不明显。第二,从影响要素来看,轨道站点网络中心性特征对促进人口选择公交出行、减少小汽车出行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建成环境要素对慢行分担率、轨道交通分担率影响作用呈现显著差异,小汽车出行分担率主要受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影响。第三,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聚类划分为3大类、8个子类型站点,出行方式构成和关键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探讨针对性规划策略以提升轨道站区绿色交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 出行方式结构 影响因素 手机信令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居民动态OD矩阵提取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田钊 张乾钟 +3 位作者 赵轩 陈斌 佘维 杨艳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共9页
现有的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周期较长,交通小区划分粒度粗糙,导致调查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居民出行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居民动态OD矩阵提取方法。首先,针对信令数据中的两种复杂噪声:乒乓切换和漂移数据,提出... 现有的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周期较长,交通小区划分粒度粗糙,导致调查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居民出行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居民动态OD矩阵提取方法。首先,针对信令数据中的两种复杂噪声:乒乓切换和漂移数据,提出了基于窗口阈值的检测与等效位置替换方法,以及复杂漂移点的检测和标记处理方法;然后,提出一种改进的ST-DBSCAN聚类方法,引入一种等时化方法将时间信息与空间信息相结合,识别出行过程中的驻留点;最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含有道路关键节点的路网,将居民出行OD与路网节点相匹配,有效推导出城市居民动态OD矩阵。实验结果表明:与ST-DBSCAN算法相比,所提改进的ST-DBSCAN算法在聚类效果和识别速度上分别提升了6.10%和5.26%;与统计方法和二阶统计量方法相比,基于改进的ST-DBSCAN算法的动态OD矩阵提取方法在均方误差(MSE)上分别降低了16.98%和21.55%。以北京市为例,运用提出的动态OD矩阵提取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分析城市居民日常与高峰时段的出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出行 智能交通系统 手机信令数据 动态OD矩阵 驻留点识别 时空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贝叶斯优化出行链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殿海 徐望 +2 位作者 蔡正义 曾佳棋 黄宇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93-2405,共13页
为了克服手机信令数据定位信息的时空不确定性对出行识别的影响,分析手机信令数据的时空特性,在时空阈值识别停留点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兴趣面(AOI)信息和基站位置数据,提出可变参数滑动窗口的出行停留点识别方法.建立出行链模型,采用贝... 为了克服手机信令数据定位信息的时空不确定性对出行识别的影响,分析手机信令数据的时空特性,在时空阈值识别停留点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兴趣面(AOI)信息和基站位置数据,提出可变参数滑动窗口的出行停留点识别方法.建立出行链模型,采用贝叶斯多目标优化获得模型的最佳参数,实现时空阈值的动态调整,提高识别的准确性.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组织志愿者采集真实出行GPS数据和出行信息标签作为验证数据,与应用模型于对应手机信令数据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手机信令数据的采样在移动和静止状态下存在特性差异;相较于对比方法,提出的出行链识别方法在泛化性能和最优性能方面都表现出较小的误差和较高的识别率,尤其在识别率指标上,相比其他的最新算法改进了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链识别 贝叶斯优化 手机信令数据 兴趣面(AOI) 停留点 OD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交通方式识别模型
5
作者 宋丽华 于磊 +1 位作者 张扬 马东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41-3447,共7页
为解决现有研究在区分居民交通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交通方式分类模型。模型数据清洗部分采用滑动窗口方式提取3类特征训练模型,成功检测出80%以上的噪声数据;交通识别部分划分为3个二分类问题,即机动车... 为解决现有研究在区分居民交通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交通方式分类模型。模型数据清洗部分采用滑动窗口方式提取3类特征训练模型,成功检测出80%以上的噪声数据;交通识别部分划分为3个二分类问题,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步行和骑行、公交车和私家车。模型利用自主采集的信令数据,结合路网、导航数据和站点匹配算法,设计出居民交通方式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方法相比,公交车和私家车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4%,4种分类结果的整体准确率达到了86.76%,验证了该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方式识别 数据清洗 信令数据 站点匹配 出行链特征提取 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信令数据在职住空间、出行行为和交通碳排放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前景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瑜堃 赵鹏军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7-890,共14页
手机信令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成本低、时空精度较高、稳定实时追踪等优势,能够有效识别大规模人群的空间活动和出行特征,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大数据类型之一。文章在手机信令数据的分类和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其在职住空间关系和... 手机信令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成本低、时空精度较高、稳定实时追踪等优势,能够有效识别大规模人群的空间活动和出行特征,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大数据类型之一。文章在手机信令数据的分类和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其在职住空间关系和交通出行行为研究中的技术应用,随后结合上述应用成果和已有文献对其在交通碳排放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和场景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了手机信令数据在职住空间、出行行为和交通碳排放研究中的应用框架、应用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研究内容与技术创新方向。目前,手机信令数据在职住空间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职住地识别、职住关系和通勤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解析,在出行行为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驻留-出行识别、出行方式和路径识别,以及人群移动普适规律解析。以上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服务交通碳排放领域研究,为交通碳排放测算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居民出行行为对交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奠定了基础。未来,相关研究应进一步关注长时序动态追踪、大范围对比分析以及人口和交通新现象研究,并注重多源数据的融合、传统方法与机器学习的结合以及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职住空间关系 交通出行行为 交通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小城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以铜仁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鹏军 刘文洲 +4 位作者 余玲 王浩 赵东一 张浩然 李玲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1,共7页
居民出行特征与交通设施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疫情防控等密切相关,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当前居民出行特征研究主要集中于特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基于2019年5月、2019年11月、2020年... 居民出行特征与交通设施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疫情防控等密切相关,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当前居民出行特征研究主要集中于特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基于2019年5月、2019年11月、2020年5月三个时段,61543902条铜仁市常住人口出行OD手机信令数据,对小城市居民出行的规模、时耗、距离、分布空间与网络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一、小城市出行规模在一天中有3-4个高峰,大城市则仅有2个高峰,小城市高峰出行量占比在冬季更高;2020年初新冠疫情后,铜仁市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县内部出行比例上升。二、铜仁市的区县内部每次出行平均时耗与人口规模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三、铜仁市每次出行距离分布在群体层面上服从幂律分布;且冬季的区县内长距离出行的次数衰减较快。四、小城市居民出行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向心性,大城市向心性相对较弱。五、铜仁市城镇化率较高地区在出行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在冬季往往上升。研究结论进一步认识了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为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行为 小城市 手机信令数据 复杂网络 铜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五个新城独立性动态特征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殷振轩 王德 +1 位作者 张扬帆 晏龙旭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是上海“十四五”对五个新城发展的战略性定位和重要要求之一。基于2014年、2020年的两期手机信令数据,从通勤活动和生活活动两个方面测度了上海五个新城的“独立性”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虽然五个新城职住... “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是上海“十四五”对五个新城发展的战略性定位和重要要求之一。基于2014年、2020年的两期手机信令数据,从通勤活动和生活活动两个方面测度了上海五个新城的“独立性”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虽然五个新城职住规模较为均衡,但实际“独立性”存在弱化趋势,部分新城向中心城通勤和生活出行的比例高达20%以上,“卧城”特征十分明显;五个新城对周边地区就业和活动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但对中心城的“反磁力作用”始终较弱。轨道交通可能大大强化了新城的“卧城”作用,但并没有促进新城的“反磁力”作用。上海五个新城仍处在由依赖中心城区的半独立卫星城向自我平衡的独立新城转变的阶段,其“独立性”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五个新城 “独立性” 通勤活动 生活活动 手机信令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劳动对线上线下休闲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实证
9
作者 殷振轩 欧阳琳欣 +1 位作者 王德 陆俊贤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123,共7页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活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度劳动在我国日趋严重,挤压了居民的休闲时间,降低了生活质量。文章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定量化测度上海市居民的线上线下休闲生活活动,并从时间约束的视角探讨了过...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活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度劳动在我国日趋严重,挤压了居民的休闲时间,降低了生活质量。文章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定量化测度上海市居民的线上线下休闲生活活动,并从时间约束的视角探讨了过度劳动对休闲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度劳动对线下休闲活动具有抑制作用。相较于正常工作人群,过度加班人群的线下休闲生活活动参与率更低、活动时间更短。相反,过度加班人群更倾向于依赖线上休闲生活活动。其泛娱乐类app使用时间更长,尤其是观看短视频和浏览新闻资讯等使用时间碎片化程度较高的活动。基于此,文章提出建设美好生活城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劳动 线下休闲生活活动 线上休闲生活活动 手机信令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相对贫困空间识别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10
作者 袁媛 吴庆瑜 +2 位作者 李珊 陈曦 梁旭初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手机信令数据记录了城市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信息,在城市贫困空间识别中可以更精准地定位相对贫困群体。以广州市为例,尝试结合手机信令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个体手机使用指标与经济水平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再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 手机信令数据记录了城市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信息,在城市贫困空间识别中可以更精准地定位相对贫困群体。以广州市为例,尝试结合手机信令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个体手机使用指标与经济水平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再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城市内部相对贫困空间。研究发现,个体层面上“手机通讯费用”“APP使用偏好”与其经济水平具有关联性;空间层面上呈“中心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中心城区内相对贫困空间集中于老城区、城中村和旧工业区。对比传统人口普查数据识别结果,发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相对贫困识别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研究丰富了城市相对贫困空间识别的方法体系,对有针对性推进贫困治理工作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手机信令数据 多元线性回归 贫困识别 贫困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信令数据在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配性与应用
11
作者 李滨 崔景春 +2 位作者 陈思琪 高慧 阎婧怡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28,共9页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背景、新要求,以及手机信令数据的特点,梳理手机信令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手机信令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特色化应用技术框架,提出手机信令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适配的核心数据类型。同时,...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背景、新要求,以及手机信令数据的特点,梳理手机信令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手机信令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特色化应用技术框架,提出手机信令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适配的核心数据类型。同时,以西安市为例,分析手机信令数据在西安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配性,探讨其在各级各类规划中的应用方向,重点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西安市鄠邑区与主城区的职住联系特征,以期为智慧国土空间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国土空间规划 适配性 职住联系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顾村公园樱花节大客流特征及预警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 被引量:45
12
作者 方家 王德 +5 位作者 谢栋灿 王灿 王昊阳 武敏 叶信岳 段征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51,共9页
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 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究发现节日和平日樱花节客流来源地空间分布规律:与传统同心圆形态不同,总体格局呈"锥形",该形态并未因节日发生明显改变,均呈现以顾村公园为核心,沿1号、3号、7号地铁线向市中心蔓延的趋势。客流增加最多的区域大多地铁出行便利、居住人数密集,出游率增加的空间统计单元占总数的88.43%。通过追踪发现:90.38%的游客游憩行为类型发生了变化——樱花节的开幕,使以上游客的行为从以居家放松、购物为代表的室内被动型游憩行为转化为亲近自然的主动型户外游憩行为。本文最后通过可预测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的站点和时段(文中简称"标志时站")的选择,明确了标志时站手机信令数据(节日比平日的)增率与顾村公园在园人数增率的关系;提出基于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预测的三级预警方案。研究证明,手机信令数据在人流预警与跟踪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实现从被动监测到主动预测,从监控到预警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顾村公园 樱花节 大客流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度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 被引量:58
13
作者 钮心毅 王垚 丁亮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6,共7页
文章提出了从手机信令数据中获取城市之间的联系流,用以测度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方法。首先使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城市之间的人流联系,以人流联系反映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联系流量、联系流向两个维度测算了城市中心性,提出了吸引量法、... 文章提出了从手机信令数据中获取城市之间的联系流,用以测度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方法。首先使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城市之间的人流联系,以人流联系反映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联系流量、联系流向两个维度测算了城市中心性,提出了吸引量法、优势流法两种分析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方法。其次以江西省昌九区域为案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别使用吸引量法、优势流法测度了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并与传统"位序—规模"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吸引量法、优势流法能较好地分析城市中心性,有助于识别出城市人口规模不大,但在区域内城市相互作用中具有较高中心性的城市等级,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城镇体系现状分析和规划实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等级结构 手机信令数据 吸引量 优势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城市公园供需服务分析 被引量:42
14
作者 方家 刘颂 +1 位作者 王德 张月朋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1期35-40,共6页
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通过对在户外游憩活跃期到访过上海大型城市公园的游客进行空间位置的追踪,尝试寻找游客来源地,直观描述公园的空间服务范围,即"实达性"。将32个大型城市公园"实达性"范围内的游客样本数据与上... 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通过对在户外游憩活跃期到访过上海大型城市公园的游客进行空间位置的追踪,尝试寻找游客来源地,直观描述公园的空间服务范围,即"实达性"。将32个大型城市公园"实达性"范围内的游客样本数据与上海街道空间单元进行连接,结合相应单元中可识别出的信令数据样本,计算各街道的公园出游率,比对街道单元中居民的公园使用需求。结合公园空间位置,将上海被大型城市公园服务的区域分为高需低供、高需高供、低需高供、低需低供4类,对每类区域的公园服务特征进行了评价;根据不同类型区域中区级与社区级公园的供给情况,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的区域公园布局,对新建大型公园的选址与建设优先次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供需平衡 手机信令数据 空间布局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人群时空行为密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史宜 杨俊宴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06,共5页
手机信令数据可以量化反映城市不同地段人群的时空分布状态,具有高取样率和高更新率的特点,对认知城市空间环境与人群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具有突出优势。针对手机信令既有处理计算的方法在数据结构和精确性方面的局限,将手机信令数据与... 手机信令数据可以量化反映城市不同地段人群的时空分布状态,具有高取样率和高更新率的特点,对认知城市空间环境与人群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具有突出优势。针对手机信令既有处理计算的方法在数据结构和精确性方面的局限,将手机信令数据与城市空间形态数据相关联,提出基于三维活动空间的行为密度计算方法。以上海为案例,分别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上海公园绿地的手机用户时空分布进行计算,并结合调研实测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实现城市绿地等具体景观地段的时空行为密度计算,同时也提升了中小尺度下基于手机数据进行个体行为密度计算的精确性,对于城市大数据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行为密度 手机信令数据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出行空间效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倪玲霖 张帅超 陈喜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7-895,共9页
为了揭示居民出行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从需求源把握交通流的产生和演变规律,以杭州市移动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根据交通小区间的通行时间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建立居民OD出行量影响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边际效应和政策涵义.结果表明,... 为了揭示居民出行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从需求源把握交通流的产生和演变规律,以杭州市移动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根据交通小区间的通行时间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建立居民OD出行量影响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边际效应和政策涵义.结果表明,常住人口、高等级商业数量以及公交车站的数量与出行量呈正相关,而起点高等级医院数量和居民出行感知距离与出行量呈负相关.随着起点高等级医院数量增多,该区域的居民出行量下降;随着区域间感知距离的增加,区域间的出行量减少.起点自相关、终点自相关和OD空间自相关都对出行量具有重要影响,实测数据验证了考虑空间效应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出行 空间自相关模型 手机信令数据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网络信令数据的实时人流量统计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松 雒江涛 +2 位作者 周云峰 林举厅 舒忠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6-779,共4页
为了实现城市区域人流量实时动态性、有效性统计,提出一种基于现网移动网络信令数据对城市自定义区域实时人流量进行监测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现网移动信令数据样本容量大、覆盖范围广、数据稳定可靠的特点,通过对手机信令数据相关字... 为了实现城市区域人流量实时动态性、有效性统计,提出一种基于现网移动网络信令数据对城市自定义区域实时人流量进行监测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现网移动信令数据样本容量大、覆盖范围广、数据稳定可靠的特点,通过对手机信令数据相关字段分析挖掘,结合GIS技术实现了自定义区域实时人流量智能化统计。经过北京移动信令处理平台应用,该方法较为有效,能对北京市各区域实时人流量进行较为准确的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定义区域实时人流量 信令数据 GIS技术 信令处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信令数据分析的位置服务与基站定位技术的混合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青 严学纯 陈思中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5-162,共8页
基于移动信令数据分析的位置服务与基站定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用户位置服务。一种是即时定位业务,另一种是基于历史信令数据分析的位置业务,二者各有优劣性。提出一些将基站即时定位与基于历史轨迹、区域人群统计的移动信令数据分析位置... 基于移动信令数据分析的位置服务与基站定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用户位置服务。一种是即时定位业务,另一种是基于历史信令数据分析的位置业务,二者各有优劣性。提出一些将基站即时定位与基于历史轨迹、区域人群统计的移动信令数据分析位置开放能力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并详细描述了这些方案的实现方法。所述内容为电信运营商基于网络信令的位置能力与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 信令数据分析 位置服务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昆山市职住分布与通勤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陆振波 龙振 余启航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50-55,共6页
城市交通问题愈发严峻,利用手机数据探究职住分布及通勤特征分析符合智慧城市和"四个交通"中智慧交通的发展理念,对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手机信令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住空间识别方面,而对识别出来的职住状... 城市交通问题愈发严峻,利用手机数据探究职住分布及通勤特征分析符合智慧城市和"四个交通"中智慧交通的发展理念,对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手机信令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住空间识别方面,而对识别出来的职住状况背后的原因以及通勤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昆山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提取用户职住地信息,分析其职住空间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昆山市职住空间分布和通勤交通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职住空间分析 通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手机信令数据的交通枢纽人流量短时预测算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培群 雷永巍 +1 位作者 张孜 陈丽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95,共7页
为实现对重点区域人群聚集动态的有效掌握,保障区域人群的及时疏运,预防群体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广州市火车站枢纽区域为例,通过对海量手机信令数据进行信息处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将手机信令数据映射至研究区域,实现区域人流量的实时统... 为实现对重点区域人群聚集动态的有效掌握,保障区域人群的及时疏运,预防群体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广州市火车站枢纽区域为例,通过对海量手机信令数据进行信息处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将手机信令数据映射至研究区域,实现区域人流量的实时统计,同时分析了大都市火车站枢纽区域春运人流量变化情况,得出春运期间区域人流量存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小的k值自适应计算模型,设计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交通枢纽人流量k近邻预测算法,并以节假日与非节假日两种不同交通模式环境进行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算法在两种模式下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PMAPE分别在6%与5%以内,均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区域人流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枢纽 手机信令数据 K近邻算法 人流量短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