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宪法是真正的人民权利保障书
1
作者 于远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18-21,共4页
资产阶级人权观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人权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指导下的我国社会主义宪法,是真正的人民权利保障书。 一、“超法律”人权观指导下的资产阶级宪法把人权的绝大多数内容拒之于宪法之... 资产阶级人权观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人权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指导下的我国社会主义宪法,是真正的人民权利保障书。 一、“超法律”人权观指导下的资产阶级宪法把人权的绝大多数内容拒之于宪法之外 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核心是“天赋人权”或“自然权利”。只有在根据“社会契约”产生了国家与法律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书 人民权利 人权观 社会契约 权利和自由 取得赔偿权 国家工作人员 通信自由 启蒙学者 人身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宪法内涵的演进
2
作者 吴传毅 《湖湘论坛》 2008年第3期62-65,共4页
宪法古已有之,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其内涵在不断演进。古代宪法和近代宪法的作用比较鲜明,易于高度概括。古代宪法更多的表现为国家活动的总章程,近代宪法侧重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现代宪法继承了古代宪法和近代宪法的内涵,又赋予... 宪法古已有之,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其内涵在不断演进。古代宪法和近代宪法的作用比较鲜明,易于高度概括。古代宪法更多的表现为国家活动的总章程,近代宪法侧重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现代宪法继承了古代宪法和近代宪法的内涵,又赋予了时代特色,其作用表现出多重化倾向,不易于高度概括,从调整的社会关系看,它调整国家一切重大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内涵 总章程 权利保障书 重大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