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与“法治”重于“地位”和“形式”——对“建立社会公正地位的菌种保藏机构”的观点浅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冀宏 秦艳梅 《中国食用菌》 2007年第5期64-65,共2页
市场体制是影响形成食用菌菌种保藏机构公正地位的主导力量,而依靠法治机制才是实现菌种保藏机构社会公正化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和产权保护应该置于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研究和考虑,更需要相应法律规章的制衡,而不应过... 市场体制是影响形成食用菌菌种保藏机构公正地位的主导力量,而依靠法治机制才是实现菌种保藏机构社会公正化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和产权保护应该置于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研究和考虑,更需要相应法律规章的制衡,而不应过高地寄期望予保藏机构的授权地位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保藏机构 市场经济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种质资源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肖建富 雷建兰 +3 位作者 赫运涛 唐伟 雷群芳 冯建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3-237,共5页
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已拥有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库等518家保藏机构,对我国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在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我国各类保种单位... 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已拥有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库等518家保藏机构,对我国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在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我国各类保种单位中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技能水平不高,对实验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审标准等,需要国家层面出台有关政策加以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种质资源 保藏机构 实验技术人员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微生物数据与资源关联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顾金刚 马锐 +2 位作者 李世贵 马晓彤 梁瑞珍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年第4期38-46,共9页
【目的】农用微生物与农业生产关系紧密,作用不可替代,农用微生物资源与数据互为一体,与资源应用的效果和方式密切相关,明确农用微生物资源和数据关联特征,有助于资源挖掘应用和大数据整合分析。【方法】调查国内主要农用微生物资源保... 【目的】农用微生物与农业生产关系紧密,作用不可替代,农用微生物资源与数据互为一体,与资源应用的效果和方式密切相关,明确农用微生物资源和数据关联特征,有助于资源挖掘应用和大数据整合分析。【方法】调查国内主要农用微生物资源保藏单位、菌种保藏量与菌种鉴定数量,以及信息化网站建设与共享菌种数量;分析微生物资源生物学数据,包括培养组、基因组学、转录组、代谢组数据等;生态关联型数据,包括微生物多样性、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宏代谢组,以及功能监测数据等;以及文献数据关联性字段。【结果】按照功能属性,将农用微生物资源及数据划分为肥效微生物、生防微生物、饲料和动物肠道微生物、能源微生物、农田环境微生物以及食用菌等六个领域;国内40个农用微生物资源单位,收集保藏农用微生物资源51万余株,但菌种鉴定信息、功能评价数据比例偏低,共享网站、数据库建设,以及菌种信息化数量偏少;农用微生物数据多为自生生物学数据和生态型关联型数据,功能型数据较少;微生物资源菌种名称、菌种编号、基因序列号,监测科学数据的样品地点、样品编号等是各类型农用微生物资源和数据关联的关键字段。【结论】农用微生物资源与资源生物学数据是统一的整体,构建集生态型和功能型数据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库是资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资源 农业微生物 数据库 保藏机构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牛瘟时代”的全球牛瘟研究
4
作者 杜鹏飞 王静文 杨承槐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6期88-94,共7页
201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联合宣布根除牛瘟。这是历史上首个消灭的动物疫病,也是继天花之后全球第二个被消灭的传染病,自此,世界进入“后牛瘟时代”。牛瘟再暴发风险依然存在,维持全球牛瘟无疫状态意... 201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联合宣布根除牛瘟。这是历史上首个消灭的动物疫病,也是继天花之后全球第二个被消灭的传染病,自此,世界进入“后牛瘟时代”。牛瘟再暴发风险依然存在,维持全球牛瘟无疫状态意义重大。就维持全球牛瘟无疫状态的框架性文件、牛瘟病毒保藏机构以及宣布消灭牛瘟后所发表的实验性研究等进行了综述,为提升公众风险意识、应对牛瘟再暴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瘟 保藏机构 测序 销毁 实验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