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比较国内外保税制度 完善我国保税业务
- 1
-
-
作者
许自强
-
出处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9,共4页
-
文摘
一、国际保税制度 一般来说,一国海关的保税体系大体由保税区(Bonded Zone,或称自由区Free Zone)、保税仓库和保税加工厂组成。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海关的保税体系基本上都是如此。 国际上,对保税货物的概念,无论在内涵或外延上,一般都比较宽。不论是属于转口贸易、加工贸易、期货贸易、一般贸易方式的货物,还是性质尚未确定,最终会作何种海关业务制度处理的货物,均可允许运入保税区、保税仓库、或保税加工厂,暂缓适用关税的保护机制。 以保税区来说,1973年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京都公约》的F1《关于自由区的附约》中对自由区下的定义为:“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
关键词
国际保税制度
保税制度
中国
海关
-
分类号
F745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日本的保税制度
- 2
-
-
作者
吕众
-
出处
《国际贸易》
1985年第3期20-21,共2页
-
文摘
所谓保税制度,即是在指定的地区(称作“保税地区”)和时间里把某些外国货物不算作最后正式进口、从而不征关税的一种制度。实行保税制度,是日本政府促进对外贸易,特别是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同时它在确保关税的征收和维持对外交易秩序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日本的保税制度主要有五种形式。
-
关键词
保税制度
保税工厂
外国货
保税仓库
关税
日本
对外贸易
地区
交易秩序
指定
-
分类号
F7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保税制度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开发建设
- 3
-
-
作者
周正芳
马龙官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如果说,80年代我国举办特区的伟大创举带来了今天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那么,90年代举办保税区的大胆尝试将会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推向更高的层次。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保税区。目前就其开发面积,投资企业进区数量等诸方面名列全国12个保税区前茅。加快外高桥保税区的开发建设将有助于推动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并带动上海乃至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本文拟从保税制度入手,分析比较世界上各类保税区的特征与成功经验,提出加快外高桥保税区开发的若干粗浅看法。
-
关键词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开发建设
对外开放
自由贸易区
管理体系
自由港
保税仓库
运输业
保税制度
地理位置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环保税费改革的经济效应:企业去杠杆视角
- 4
-
-
作者
于连超
毕茜
张卫国
-
机构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9,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监管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环保应对研究:来自设立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视角》(项目编号:72302111)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测度与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STB2022NSCQ-BHX0733)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上游地区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的协同创新机制与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MD734110)
重庆市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长江上游地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CQBSHTB1018)的资助。
-
文摘
以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实证分析环保税费改革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环保税费改革显著降低企业杠杆率,且主要体现为降低企业短期杠杆率,环保税费改革的去杠杆效应对实行税率上调和平移的地区均有效;第二,环保税费改革既促使企业减少主业过度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进而降低杠杆需求,也促使金融机构控制贷款投放和提高贷款利率、进而降低杠杆供给,从需求和供给两端降低企业杠杆率;第三,对于国有企业、所处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以及金融环境良好地区的企业,环保税费改革的去杠杆效应更加显著。为了进一步发挥环保税费改革的去杠杆效应,要优化环保税的税率设计,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基于大数据的环保税征管,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履行;要注重系统集成,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引导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高环境风险项目投融资管控,促进企业部门杠杆回到安全、合理水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环保税费改革
环保税制度
系统性风险
企业杠杆率
-
分类号
D922.68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两难困境——加工贸易管理模式选择
被引量:7
- 5
-
-
作者
高融昆
-
机构
海关总署政策研究室
-
出处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5-18,共4页
-
文摘
1995年以来,加工贸易在调整规范中继续高速增长,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第一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国家对加工贸易实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加强了对加工贸易控制,并对一些敏感商品的加工贸易实行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三资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一支主力军。
-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管理模式
中国
保税监管制度
-
分类号
F752.659.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