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岳 朱峰 +3 位作者 江勇 陈学敏 安勇 孙冬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LSPDP)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23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LSPDP)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23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病例,其中11例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 with splenectomy,LDPS),12例行LSPDP。结果:23例手术均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未中转开腹,LDPS组与LSPDP组在手术时间(P=0.180)、术中出血量(P=0.494)、住院时间(P=0.459)、手术并发症(P=0.640)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LDPS组术后白细胞计数稍高于LSPDP组[(10.1±3.4)vs.(9.8±2.3),P=0.647],LDPS组血小板较LSPDP组明显升高[(346.0±129.1)vs.(178.0±82.2),P=0.001]。结论:LSPDP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可在未来临床实践中尝试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除 腺肿瘤 保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mura法与Warshaw法在保留脾脏胰腺体尾部切除术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眭昕 李盈 +1 位作者 陈永亮 张文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比较Kimura法及Warshaw法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SPDP)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2月~2013年4月32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Kimura法20例,Warshaw法12例。比较两种... 目的:比较Kimura法及Warshaw法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SPDP)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2月~2013年4月32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Kimura法20例,Warshaw法12例。比较两种手术操作过程、安全性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Kimura法和Warshaw法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漏发生率、腹腔内出血发生率、切口感染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脾脏胰腺体尾部切除术中Warshaw法与Kimura法同样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法 Warshaw法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部良性病变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志鸿 白志刚 +4 位作者 王栋 刘俊飞 李予闽 刘洪波 温永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对保留脾血管的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SPDP)及合并脾血管切除SPDP术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45例行SPD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脾血管的SPDP24例(观察组),合并脾血管切除SPDP21例(对照组)。比较... 目的:对保留脾血管的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SPDP)及合并脾血管切除SPDP术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45例行SPD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脾血管的SPDP24例(观察组),合并脾血管切除SPDP2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8.5±27.3)min和(169.9±31.4)min(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1.4±30.0)mL和(292.3±54.9)mL(P<0.01),术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13.4±48.9)×109/L和(306.3±58.9)×109/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0±2.7)d和(20.0±4.7)d(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胰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合并脾血管切除SPDP相比,保留脾血管SPDP尽管手术难度大,但因避免损伤脾血管,保护了脾脏的正常结构及功能,并发症少,应为SPDP手术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脾脏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保留脾血管 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mura法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被引量:5
4
作者 马靖 王卫东 +3 位作者 刘清波 林杰 何威 陈坚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Kimura法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3月Kimura法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1例资料。均为胰体尾部单发病灶,直径2.0~5.0 cm,平均3.5 cm。结果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 目的探讨Kimura法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3月Kimura法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1例资料。均为胰体尾部单发病灶,直径2.0~5.0 cm,平均3.5 cm。结果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5~185 min,平均155 min;出血量35~100 ml,平均65 ml,术中均未输注血制品;围手术期无死亡,无腹腔出血、B级或C级胰漏、脾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6~12 d,平均7.8 d。11例随访1~32个月,中位数1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及脾梗死。结论Kimura法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脾脏 腹腔镜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联合胰尾切除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刘艺璇 闫倩倩 +2 位作者 陈雨莲 周颖 江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脾脏联合胰尾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脾脏联合胰尾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接受脾脏联合胰尾切除的患者共1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信息、术后并发症及生存随访。结果17例患者包括13例初治和4例复发EOC患者。术前影像提示脾门转移的患者有11例(64.7%),术中发现6例脾门及胰尾肿瘤转移。术后脾窝放置负压引流管,监测引流液淀粉酶,引流管移除中位时间为8(3~12)天。术后4例患者发生生化漏(A级胰瘘),3例发生B级胰瘘,无C级胰瘘。2例行经皮穿刺引流后好转,其余持续引流、生长抑素、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恢复至化疗中位时间为17.5(13~37)天。中位随访时间为14(4~6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5~32)个月。结论脾脏联合胰尾切除术在EOC肿瘤细胞减灭术中可行,通过适当的防治措施,术后并发症胰瘘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EOC) 肿瘤细胞减灭 切除 脾脏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体尾切除术后胰漏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雪梅 刘阳 +1 位作者 刘子晗 李之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38-3044,共7页
目的:探讨胰体尾切除术后病人发生术后胰漏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行胰体尾切除术36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按照3∶1的比例分为建模集(276例)和验证集(90例... 目的:探讨胰体尾切除术后病人发生术后胰漏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行胰体尾切除术36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按照3∶1的比例分为建模集(276例)和验证集(90例)。基于建模集分析术后胰漏的风险因素并绘制列线图,再利用建模集和验证集对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临床实用性进行分析。结果:建模集276例病人中61例发生术后胰漏,发生率为2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术前血红蛋白≥133.5 g/L、开腹手术、术中放疗、手术时间≥237.5 min、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DFA1)≥2424.0 U/L是发生术后胰漏的影响因素,利用上述变量绘制列线图。建模集和验证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95%CI(0.725,0.858)]和0.755[95%CI(0.637,0.872)]。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建模集和验证集中模型预测术后胰漏的最大净获益值阈值概率区间分别为7%~70%和6%~61%。结论:男性、术前血红蛋白≥133.5 g/L、开腹手术、术中放疗、手术时间≥237.5 min、DFA1≥2424.0 U/L为胰体尾切除术后病人发生术后胰漏的风险因素,基于上述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为临床预防术后胰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国栋 胡明根 刘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56-2758,共3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DP)临床疗效,探讨LDP优缺点。方法回顾性收集30例LDP及同期所行42例ODP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LDP组手术时间长于ODP组[(186.33±58.98min)vs(149.29&... 目的对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DP)临床疗效,探讨LDP优缺点。方法回顾性收集30例LDP及同期所行42例ODP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LDP组手术时间长于ODP组[(186.33±58.98min)vs(149.29±29.00min),P=0.001],术中出血与ODP组相当[(223.33±143.68ml)vs(251.19±103.29ml),P=0.341],良性病变保脾率两组无差异(42.3%vs61.8%,P=0.192),LDP组术后排气[(2.37±0.85d)vs(2.81±0.67d),P=0.016]、进食[(2.67±0.61d)vs(3.33±0.79d),P=0.000]、住院时间[(7.43±1.57d)vs(9.67±1.41d),P=0.000]均短于ODP组。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率相同(16.67%vs21.43%,P=0.619),但ODP组术后切口感染3例,肺部并发症2例,LDP组无切口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结论 LDP是安全、可行的,外科疗效与ODP相当,短期预后明显优于ODP。手术技术及器械要求高限制了LDP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开腹切除 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术后加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目标完成率管理——以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为例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瑞芳 李春玲 +2 位作者 李敏 沈颖 景佳晶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临床路径中术后加速康复关键护理措施的依从性及目标完成率,为临床路径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普外科住院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并进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32例,统计分析术后并发...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临床路径中术后加速康复关键护理措施的依从性及目标完成率,为临床路径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普外科住院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并进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32例,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快速康复关键要素护理措施的目标完成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88%;按计划拔除各类引流管的比例分别是硬膜外镇痛泵96.87%,胃管90.62%,导尿管28.12%,胰腺残端引流管62.50%;首次饮水和进食流质分别为87.50%和84.38%;术后6小时床上抬臀的患者占65.63%,术后第2天下床站立的患者占68.75%。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症的发生与目标完成率显著相关,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融入术后加速康复理念的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对目标完成率的分析控制,有助于不断改进临床护理路径中不足之处,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真正实现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加速康复外科 临床护理路径 目标完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脾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治疗胰腺良性病变 被引量:5
9
作者 文宇 苗雄鹰 +4 位作者 黄生福 王群伟 刘国利 李清龙 李永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保留脾血管 保脾切除 腺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硕东 范莹 +2 位作者 孔静 苏洋 田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0月对8例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保留脾脏3例,联合脾切除5例。超声刀游离周围韧带及远端胰腺,切割闭合器将胰体尾及脾血...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0月对8例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保留脾脏3例,联合脾切除5例。超声刀游离周围韧带及远端胰腺,切割闭合器将胰体尾及脾血管切断,标本经脐取出。结果 7例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成功,1例因胰尾囊肿与周围粘连严重中转为多孔手术。手术时间130~240 min,(155±38)min;出血量50~250 ml,(101.3±71.6)ml;住院时间6~9 d,(7.4±1.1)d。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出血、静脉血栓、发热感染等并发症。1例持续性胰漏,开腹手术修补。术后脐部切口愈合良好,美容效果明显。8例术后随访3~28个月,(14.3±8.6)月,均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预后良好。结论对于有经验的腹腔镜外科医生,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是可行的,并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6例报告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志明 孟兴成 储修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69-70,8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3年6月,行LDP6例,年龄33~76岁,平均45.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4例,囊实性占位2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3年6月,行LDP6例,年龄33~76岁,平均45.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4例,囊实性占位2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一次成功。手术时间125~365min,平均250min。出血量50~350ml,平均168ml。术后病理报告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囊腺癌4例。1例术后胰漏,经保持引流通畅、抑制胰酶分泌等保守治疗痊愈。术后住院5~19d,平均7.8d。结论LD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术者需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和胰腺外科手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除 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部囊肿切除术2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牟一平 朱一平 +3 位作者 徐哓武 曹厚军 牟永华 朱玲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z1期97-97,共1页
本文报告 2例腹腔镜胰体尾部囊肿切除术。作者提出腹腔镜切除部分胰腺病变是可行的 ,具有创伤轻 ,恢复快的优点。
关键词 囊肿切除 腹腔镜技 囊肿 瘤样病变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后胰漏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志明 牟一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569,共4页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术后胰漏是困扰普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LDP术后胰漏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胰腺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残端处理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引...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术后胰漏是困扰普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LDP术后胰漏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胰腺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残端处理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情况,早期诊断胰漏,进行充分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进一步发生胰周脓肿、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方法与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一平 牟一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z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慢性腺炎 慢性复发性腺炎 中转开腹手 脾血管 保留脾脏 腹腔镜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联合脾胰体尾切除术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英威 李玉莲 +2 位作者 高岩 张岂凡 赵家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研究胃癌联合脾胰体尾切除病例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统计50例胃癌患者联合脾胰体尾切除病例5年生存率并与未行脾胰体尾切除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胃癌根治术和胃癌联合脾胰体尾切除两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t=0 83,P>0 ... 目的 :研究胃癌联合脾胰体尾切除病例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统计50例胃癌患者联合脾胰体尾切除病例5年生存率并与未行脾胰体尾切除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胃癌根治术和胃癌联合脾胰体尾切除两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t=0 83,P>0 05)。结论 :按肿块边缘距脾门的最近距离≤5 0cm、4s组淋巴结疑有转移或冰冻证实有癌转移、肿块呈浸润性生长并接近脾门指征 ,行癌肿联合脾胰体尾切除 (不包括全胃 ) ,可有效清除脾门区转移淋巴结 ,本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接近未行脾胰体尾切除组病例。比较两组生存期无显著差异(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切除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完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彩虹 付秀荣 高岭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期67-68,共2页
胰腺为腹膜后位器官,因位置较深、显露困难,故开腹手术需较大切口,术后病人切口疼痛明显,且易发生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及切口疝等并发症[1]。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具有切口小、视野清、病人创伤... 胰腺为腹膜后位器官,因位置较深、显露困难,故开腹手术需较大切口,术后病人切口疼痛明显,且易发生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及切口疝等并发症[1]。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具有切口小、视野清、病人创伤轻、恢复快等微创优势,但对技术与设备要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除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悦华 裴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671-672,共2页
关键词 切除 腹腔镜 护理 腺肿物 解剖关系 难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明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60-61,共2页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手术配合及护理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对治疗及美容效果满意。...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手术配合及护理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对治疗及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及严密监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 切除 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例报告
19
作者 牟永华 邢人伟 +5 位作者 牟一平 聂寒秋 李敏献 梁思渊 陈明 周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脾脏 置入 cm 操作孔 腹腔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2例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毕淑龙 汪海洋 +3 位作者 宋少伟 马刚 葛春林 许元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8-561,共4页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完成的142例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术式选择方面,开腹78例,腹腔镜64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种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完成的142例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术式选择方面,开腹78例,腹腔镜64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种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有胰瘘、脾梗死、腹腔出血、腹腔感染等;2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开腹比较,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切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