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凌博 吕文伟 +2 位作者 胡国森 孙建涛 魏澎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应用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肾癌行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 目的:探讨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应用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肾癌行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B组22例,采用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动脉分支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肾功能损伤程度(术后24 h内血肌酐较术前升高值)、术后1 d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组手术时间[(63.1±6.5)min vs(94.4±11.6)min]、术中出血量[(30.2±16.3)mL vs(55.7±13.4)mL]、肌酐升高值[(36.0±22.7)μmol/L vs(54.0±20.7)μmol/L]、术后1 d疼痛评分[(4.1±2.2)vs(5.1±3.7)]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vs 36.4%)均低于B组,B组肾动脉阻断时间较A组缩短[(17.5±3.1)min vs(20.3±3.6)min]。两组均无手术切缘阳性患者,术后常规随访24~48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术后1个月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最小血流阻断技术联合3D打印应用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血流阻断技术 高选择性动脉阻断技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伟 王林辉 +6 位作者 杨庆 刘冰 王梁 吴震杰 徐遵礼 盛海波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2-945,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期肾癌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同一术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期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55例,开放手术60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肾脏缺血时间、失...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期肾癌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同一术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期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55例,开放手术60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肾脏缺血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肾功能恢复的差别。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65~255min,平均(212.0±45.3)min;开放组为95~138min,平均(140.7±2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腹腔镜组肾缺血时间为25~45min,平均(41.3±5.4)min;开放组为15~26min,平均(24.4±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腹腔镜组失血量为100~250ml,平均(168.8±51.7)ml;开放组为200~550ml,平均(285.3±7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为6~10d,平均(6.2±0.5)d;开放组为7~15d,平均(7.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腔镜组、开放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4/55)、18.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8(6~32)个月,除失访和其他原因死亡外,无一例出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两组间双肾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较开放手术具有失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且手术时间和肾缺血时间的延长并未明显影响术后肾功能恢复和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_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林辉 陈伟 +2 位作者 杨庆 刘冰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43~61岁,平均(54±1.8)岁;对侧肾脏正常39例,对侧肾脏...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43~61岁,平均(54±1.8)岁;对侧肾脏正常39例,对侧肾脏存在疾患9例;肿瘤直径1.5~4.0cm,平均(2.3±0.6)cm;28例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0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每3个月行腹部CT、肾脏ECT、超声及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65~140min,平均(110±15)min;热缺血时间16~40min,平均(25±4)min;出血量50~500ml,平均(150±22)ml;术后留置引流管3~7d,平均(5±0.6)d;术后住院8~12d,平均(10±0.8)d。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3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肾嫌色细胞癌3例。术后无尿漏、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0~25个月,平均(16.8±3.5)个月,5例术后1个月双肾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出现轻度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48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期肾癌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建林 安宇 +3 位作者 廖勇 刘竞 罗一钊 邱明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12月对16例70岁以上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建立后腹腔气腹后分别置入3枚trocar,打开侧椎筋膜,在腰大肌与肾脂肪囊间分离,上至膈肌,下至...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12月对16例70岁以上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建立后腹腔气腹后分别置入3枚trocar,打开侧椎筋膜,在腰大肌与肾脂肪囊间分离,上至膈肌,下至输尿管。游离肾脏中部,找到肾动脉,找到并游离肿物,置入血管阻断钳夹闭肾动脉,剪刀距肿瘤边缘0.5 cm切除肿物及部分肾实质,3-0可吸收线缝合集合系统(肿瘤位置较深邻近集合系统者),以2-0倒刺线连续贯穿缝合肾实质,缝合完毕后以Hem-o-lok夹固定。松开血管阻断钳,出血部分加强缝合。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5~240 min,(132.4±46.4)min,血管阻断时间12~40 min,(25.3±7.6)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79.7±62.6)ml,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6~15 d,(9.4±3.2)d。16例随访(30.8±9.5)月,1例术后24个月因全身肿瘤转移死亡,1例术后31个月因心脏疾病死亡,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肾功能衰竭,规律行腹膜透析。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条件允许时推荐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老年人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跳式”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法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过菲 杨波 +6 位作者 杨庆 高小峰 张超 王辉清 李凌 彭泳涵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蛙跳式"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法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对5对尸体肾脏和20个行肾切除术的肾脏进行肾动脉血管解剖,观察动脉的分支走行及其与肾门的位置关系,研究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法的... 目的探讨"蛙跳式"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法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对5对尸体肾脏和20个行肾切除术的肾脏进行肾动脉血管解剖,观察动脉的分支走行及其与肾门的位置关系,研究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法的解剖学基础。回顾性分析10例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5例采用"蛙跳式"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另外5例随机选取同期行传统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的病例,分别记录游离肾脏肿瘤后至阻断分支动脉的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初步研究"蛙跳式"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5对尸体肾脏和20个肾切除术后的肾脏中分别有72.2%(39/54)和70.8%(68/96)的分支动脉沿着肾门"门框"处进入肾脏。临床应用方面,10例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均安全顺利完成。5例行"蛙跳式"肾动脉阻断的患者中有1例因分支动脉阻断效果不理想,更改为阻断肾动脉主干。传统和"蛙跳式"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游离肾脏肿瘤后至阻断分支动脉的时间分别为10~18min和6~11min,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5~25min和14~26min。结论 "蛙跳式"选择性分支动脉阻断法不仅可减少肾功能的损伤,且操作更简单、具有可重复性,危险性更低,对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传统分支动脉阻断法的要求更低,更利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动脉 分支动脉 热缺血 选择性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后腹腔镜下内生性肾脏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孙颖浩 张振声 +5 位作者 王承 许传亮 刘冰 王林辉 高旭 李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尝试应用超声内镜指导后腹腔镜下内生性肾脏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例28岁女性右肾占位患者(肿瘤大小1.4 cm×1.0 cm,临床分期为T1aN0M0)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因肾脏... 目的尝试应用超声内镜指导后腹腔镜下内生性肾脏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例28岁女性右肾占位患者(肿瘤大小1.4 cm×1.0 cm,临床分期为T1aN0M0)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因肾脏表面光滑,无明显突起,无法准确定位肿瘤,以超声支气管镜探头定位肿瘤,观察肿瘤血供及其与周围肾脏组织的关系;按超声内镜定位标志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观察切除肿瘤的完整性及切缘情况。结果超声内镜下肿瘤范围、血供清晰可辨,阻断肾动脉后未见肿瘤周围有明显血流声像,沿肿瘤边缘约0.5~1.0 cm完整切除肿瘤,术中未中转开放手术。超声内镜操作时间为5 min。术后病理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缘阴性。结论在1例后腹腔镜下内生性肾脏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应用超声内镜成功进行了肿瘤定位、肿瘤血供评判,为彻底切除肿瘤提供了依据,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利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检查 保留肾单位手术 超声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被引量:8
7
作者 董隽 高江平 +7 位作者 徐阿祥 王威 郭刚 朱捷 宋勇 蔡伟 郝通利 洪宝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 探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对29例肾肿瘤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5例采用经后腹腔途径,4孔法操作,游离出肾动脉,血管束带绕过肾... 目的 探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对29例肾肿瘤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5例采用经后腹腔途径,4孔法操作,游离出肾动脉,血管束带绕过肾动脉后经套管引出体外,暂不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表面及周围的肾脂肪囊,超声刀沿瘤体边缘外0.5 cm处分离,由浅入深,边切割边止血,直到完全切除肿瘤.若切除肿瘤过程中肾脏创面出血过多影响操作,可暂时阻断肾动脉并计时,迅速切除肿瘤,双极电凝止血后,即可开放肾动脉.止血纱布块填压肾脏创面,2-0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肾实质创面,表面喷洒生物蛋白胶.4例采用经腹腔途径,肾下极找出输尿管,挑起后向肾门处游离,找出肾动脉,余步骤同腹膜外途径. 结果 29例均完成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20例未阻断肾动脉,9例阻断肾动脉,平均阻断时间14 min(5~20 min),平均手术时间165 min(105~240 min),平均出血量90 ml(20~800 ml),2例输血,无尿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7~17 d).18例肾癌平均随访9个月(1~26个月),肿瘤无复发. 结论 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可靠,但应选择未侵及肾脏集尿系统的外周型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肿瘤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傅点 李映 +1 位作者 徐晓峰 程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25-1228,共4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T1a期肾癌患者的中长期随访发现,根治性肾切除术与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肿瘤学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更好地保留肾功能并可提高病患生存质量。因此,其已逐渐将其作为局限性肾肿瘤的标准术式。对...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T1a期肾癌患者的中长期随访发现,根治性肾切除术与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肿瘤学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更好地保留肾功能并可提高病患生存质量。因此,其已逐渐将其作为局限性肾肿瘤的标准术式。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及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其适应证也在逐渐扩展。文中主要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目前的技术手段及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 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长期疗效随访 被引量:7
9
作者 袁明杰 王炜 +1 位作者 米其武 周亚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肾癌手术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3年1月至1999年12月不同病理分期和肿瘤大小的105例保留肾单位肾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以及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结果】105例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肾癌手术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3年1月至1999年12月不同病理分期和肿瘤大小的105例保留肾单位肾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以及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结果】105例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81.9%和88.1%。T1期患者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为93.5%,明显优于T3a期患者的68.0%(P=0.000),其它病理分期组间的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并无明显差异。肿瘤最大径≤4cm患者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明显优于>4 cm患者(P=0.004)。【结论】保留肾单位肾癌手术T1期患者术后生存率优异。病理分期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肾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手术在复杂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雄俊 刘军 +4 位作者 阿不都克依木.阿不力米提 熊六林 刘士军 徐涛 黄晓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手术在复杂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复杂肾肿瘤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手术在复杂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复杂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0.2±10.7)岁,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7例,肿瘤直径(6.1±1.0)cm,R.E.N.A.L.评分平均(9.3±1.3)分。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的"杂交"手术方式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即在后腹腔镜下完全游离肾和肾蒂血管,预置肾动脉,然后取12肋下长约10~12 cm的切口进行开放手术,阻断肾动脉,直视下切除肿瘤、缝合创面。记录手术时间、肾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以及术后肾功能随访情况。结果:16例均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4.9±23.6)min,肾缺血时间(32.4±6.2)min,术中出血量(204.0±125.1)m L,引流管拔除时间(4.1±1.0)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9±1.5)d。术后发生ClavienⅢ级以上并发症2例:1例集合系统损伤;1例患者因术后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探查止血。术后第1天平均血肌酐水平为(126.3±26.4)μmol/L,与术前(74.3±16.9)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92.6±18.2)μmol/L、术后3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80.8±18.4)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适用于部分经过选择的复杂肾肿瘤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手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开放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期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骁轶 陈惠新 +3 位作者 王国民 龙启来 赵奇 郭剑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5-857,共3页
由于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早期肾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近几年来,肾癌的治疗方法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根治性肾切除术(redical nephrectomy,RN)不再是局限性肾癌治疗的唯一标准,对肾癌发生于解剖性或者功能性的孤立... 由于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早期肾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近几年来,肾癌的治疗方法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根治性肾切除术(redical nephrectomy,RN)不再是局限性肾癌治疗的唯一标准,对肾癌发生于解剖性或者功能性的孤立肾,或肾癌对侧肾存在某些良性病变等均可作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早期 临床研究 影像学诊断技术 根治性切除术 surgery 治疗方法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玉石 李汉忠 +3 位作者 纪志刚 毛宗全 荣石 王惠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评估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21例接受NSS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3例为开放手术,18例为腹腔镜手术;115例术中行肾动脉阻断降温,96例未阻断;136例行肿瘤周边肾组织活检;186... 目的评估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21例接受NSS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3例为开放手术,18例为腹腔镜手术;115例术中行肾动脉阻断降温,96例未阻断;136例行肿瘤周边肾组织活检;186例术后注射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进行免疫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3~56个月)。结果手术切除肾组织范围平均距瘤体0.4cm(0.2~1.0cm),术中平均出血180ml(50~1000ml)。术后病理检查示透明细胞癌195例,嫌色细胞癌1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7例,囊性肾细胞癌6例,透明细胞癌伴肉瘤样变1例;136例肿瘤周边活检组织均为阴性。术后漏尿6例,出血及血尿5例,下肢血栓形成2例。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肿瘤复发4例(1.8%),远处转移3例(1.4%)。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适情况下,NSS可安全有效治疗肾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细胞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附9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长利 邱志磊 +5 位作者 郭战军 刘春雨 赵耀瑞 孙光 徐勇 韩瑞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5-586,共2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治疗肾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共9例,经病理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6例,肾乳头状腺癌3例。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30min。住院时间7~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治疗肾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共9例,经病理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6例,肾乳头状腺癌3例。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30min。住院时间7~10天。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18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无切口肿瘤种植。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具有创伤小、解剖清晰、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对T1b期肾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戢金瓯 成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724-1726,共3页
目的:研究保留肾单位手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对T1b期肾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T1b期肾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对照组接受根治性肾癌切除术,随访两组远期... 目的:研究保留肾单位手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对T1b期肾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T1b期肾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对照组接受根治性肾癌切除术,随访两组远期复发情况,采集外周血检测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含量。结果:术后1、2、3年时,两组复发率无差异;观察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VEGFA、VEGFB、VEGFC、MMP-2、MMP-9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控制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并且不会增加远期复发率,是治疗T1b期肾癌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巨大错构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红伟 王科 +5 位作者 林春华 王琳 张智宇 王辉 赵海卫 高振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巨大错构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7月至2016年11月16例肾脏巨大错构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24~63岁,平均43岁;右侧7例,左侧9例;肿瘤大小为...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巨大错构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7月至2016年11月16例肾脏巨大错构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24~63岁,平均43岁;右侧7例,左侧9例;肿瘤大小为(10 cm×7 cm)^(17 cm×14 cm),最大直径平均为12 cm。结果 16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平均手术时间为(74.2±7.2)分钟,平均肾动脉阻断时间为(19.8±5.3)分钟,术中出血量为(85.3±18.2)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6.0±1.1)天。术后随访2~6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脏巨大错构瘤的选择性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脏巨大错构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入路:经腰,经腹,还是经腰腹联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朝朝 邰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1-703,共3页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常用的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腰(经后腹腔)、经腹(经腹腔)2种,2种手术入路各有优势与不足。我们在整合2种入路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开展了经腰腹联合入路腹腔镜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常用的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腰(经后腹腔)、经腹(经腹腔)2种,2种手术入路各有优势与不足。我们在整合2种入路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开展了经腰腹联合入路腹腔镜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本文根据不同类型肾脏肿瘤的特点,比较3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探讨3种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技术 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经腰入路 经腹入路 经腰腹联合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小肾癌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耀军 郑少斌 +6 位作者 谭万龙 陈彤 齐桓 邵志强 姜耀东 吴芃 张辉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小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4月~2004年3月,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21例,其中孤立肾1例,对侧肾有病变或肾功能受损3例,对侧肾正常17例.肿瘤直径1.5~6.0 cm,平均直径 2.8 cm;其中对侧肾正常者直径...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小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4月~2004年3月,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21例,其中孤立肾1例,对侧肾有病变或肾功能受损3例,对侧肾正常17例.肿瘤直径1.5~6.0 cm,平均直径 2.8 cm;其中对侧肾正常者直径均<4 cm,平均2.5 cm;对侧肾有病变或受损者平均直径为4.2 cm.TNM分期:T1期16 例,T2期4例,T3期1例.4例行肿瘤剜除术,10例行肾极切除术,7例行肿瘤楔形切除术.结果21例随访7~66个月,平均随访40.8个月.1例3年后发现右肺及纵隔转移,1例术后27月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接受透析治疗.其余19例未发症及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早期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可作为治疗对侧肾正常直径<4cm T1~T2期局限性肾癌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与病理测量值差异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沂南 王国民 +1 位作者 饶圣祥 候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115,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肾癌最大直径的B超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间的统计学差异,探讨此差异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317例肾癌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者246例,回顾性分析肾癌最大直径的B超测量值及病理实测值,对资料进行对... 目的通过分析肾癌最大直径的B超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间的统计学差异,探讨此差异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317例肾癌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者246例,回顾性分析肾癌最大直径的B超测量值及病理实测值,对资料进行对数化后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线性相关分析和回归方程的构建,并按照左右、上下及T分期差异分别构建回归方程。结果B超测量的肾癌最大直径值与病理实测值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超测量值大于病理测量值。B超对处于左肾上极和右肾下极的肾癌的精度较高。结论前肾癌最大直径的B超测量值与病理实测值间确实存在统计学差异,以B超测量值作为保留肾单位应用指征标准的安全性良好,但可能限制了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保留肾单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69例分析
19
作者 乔明洲 李长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5年8月。2005年7月在我院实施NSS的66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为双侧肾肿瘤,分别施行了两次肾部分切除术。结果肾部分切除术63例,肾肿瘤剜除术6例,术中...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5年8月。2005年7月在我院实施NSS的66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为双侧肾肿瘤,分别施行了两次肾部分切除术。结果肾部分切除术63例,肾肿瘤剜除术6例,术中阻断肾蒂45例。所有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围手术期无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42例肾细胞癌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5.4个月,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3%和90.7%。结论对于适合的肾肿瘤患者,NS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可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保留患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根治性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毕新春 陈旭升 姚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430-1433,共4页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在过去的65年间,RCC的发病率每年增长2%。尤其是近20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健康查体的普及,小肾癌检出率的提高最为明显。外科手术是治疗肾癌的主要手段。最初保留肾单位手...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在过去的65年间,RCC的发病率每年增长2%。尤其是近20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健康查体的普及,小肾癌检出率的提高最为明显。外科手术是治疗肾癌的主要手段。最初保留肾单位手术仅用于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将导致功能性无肾、必须透析的患者,包括孤立肾、对侧肾功能不全、双侧多原发RCC。现在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于T_(1a)、T_(1b)(最大径≤7cm)和对侧肾脏功能正常患者的应用日益增多,且治疗效果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相似。更多研究表明,保留肾单位手术相比肾癌根治术延长了长期生存时间,降低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然而,保留肾单位手术并未得到广泛开展,其中主要原因是很多临床医生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安全性、适应证、手术切除范围、并发症等方面还存有困惑。本文将对上述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手术安全性 适应证 手术切除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