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本与成效:清代西南增设中下级土司考——以贵州旧田氏领地为例
1
作者 杨曾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3,共8页
永乐十一年(1413)明廷革罢思州、思南两田氏宣慰司并就其领地分置八府,自此以后直到清朝灭亡,这片土地处于土流并治格局。在近五百年的岁月里,朝廷始终未打破两田氏旧属中下级土司格局,即使清雍正朝还推行了大规模改土归流,但朝廷依然... 永乐十一年(1413)明廷革罢思州、思南两田氏宣慰司并就其领地分置八府,自此以后直到清朝灭亡,这片土地处于土流并治格局。在近五百年的岁月里,朝廷始终未打破两田氏旧属中下级土司格局,即使清雍正朝还推行了大规模改土归流,但朝廷依然因时制宜,不断增设中下级土司。据此,可证在土流并治格局中,中下级土司或被改土归流土司嫡裔的地方影响力,并未随着州县确立而消减。由于州县流官面临短期内很难克服的施政困境,故流官不得不借助中下级土司以协助征缴赋税、派差轮役和传播教化。以此观之,作为王朝国家职官制度的土司制度,具有流官制度不可取代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而作为其结构性部分的改土归流的本质,则是依律惩处不法土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土流并治 保留与增设 成本与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