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功在国家,利在自己”:新中国初期的保本保值储蓄
- 1
-
-
作者
丁芮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8,共9页
-
基金
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2023年度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早期红色金融实践及历史经验研究”(23ZXHYG3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1950年3月,国家统一财经工作之后,物价趋稳,人民币币值进一步稳定。为消除民众对物价能否长期稳定的顾虑,国家银行在折实储蓄的基础上开办了保本保值储蓄。保本保值储蓄的适宜举办,对民众来说,改善了生活,增强了储蓄兴趣,初步建立了储蓄习惯;对于国家来说,聚集了社会闲散资金,支援了新中国国家建设。同时,保本保值储蓄的实施,为货币储蓄奠定了基础,也扩大了人民政府的政治影响,体现了新制度的优越性。
-
关键词
保本保值
储蓄
新中国初期
-
Keywords
break-even and inflation-proof bank savings
savings
early years of PRC
-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解放初期的折实办法
- 2
-
-
作者
魏永祜
-
机构
工商银行成都市分行
-
出处
《西南金融》
1989年第10期58-59,共2页
-
文摘
1950年初,全国刚解放,由于旧社会遗留的恶性通货膨胀影响,加以私商投机倒把,以致物价常有波动,人民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吸收社会游资,曾及时实行折实办法,这对稳定市场物价,回笼货币,遏制通货膨胀,恢复和发展经济。
-
关键词
折实单位
市场批发价
保本保值储蓄
物价上涨幅度
人民银行
薛暮桥
国家信用
补贴率
消费比例
黄丹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