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坝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期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唐祯勇 鲁岩 唐川江 《草业与畜牧》 2016年第6期53-57,共5页
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查阅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验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对阿坝州补奖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研究补奖政策实施效果,为积极探索下一阶段适合阿坝州... 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查阅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验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对阿坝州补奖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研究补奖政策实施效果,为积极探索下一阶段适合阿坝州牧区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中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期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祯勇 鲁岩 唐川江 《草学》 2017年第5期52-56,共5页
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查阅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验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对阿坝州补奖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研究补奖政策实施效果,为积极探索下一阶段适合阿坝州... 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查阅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验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对阿坝州补奖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研究补奖政策实施效果,为积极探索下一阶段适合阿坝州牧区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中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地块上图的对策
3
作者 腾巍巍 张勇娟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6期38-39,共2页
草地地块上图工作是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基础要求,也是农业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和自治区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一项硬性任务。现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地块上图工作流程及经验浅谈如下。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地块上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之浅见
4
作者 周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9期160-160,共1页
随着过度放牧情况频发,造成我国天然草场生态不断恶化,草原资源退化加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农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同时带动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以此为草原生态环境... 随着过度放牧情况频发,造成我国天然草场生态不断恶化,草原资源退化加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农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同时带动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以此为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草原资源 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的经济激励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倩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4-238,共5页
自2011年以来,我国开始在13个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其目的是通过给农牧民发放补贴,鼓励他们减少牲畜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但这一政策实施五年后,一些地区的牲畜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一些农牧民甚至通过增加贷款扩... 自2011年以来,我国开始在13个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其目的是通过给农牧民发放补贴,鼓励他们减少牲畜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但这一政策实施五年后,一些地区的牲畜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一些农牧民甚至通过增加贷款扩大牲畜数量。很明显,这一结果与该政策的预期目标背道而驰。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一个苏木为例,分析该政策为何没有形成预期的经济激励。研究表明,生态补偿的补贴标准过低使得牧民整体减畜积极性不高;同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畜产品价格波动、补贴的公平性问题以及政策监管不力,进一步推动牧民减少牲畜出售量,从而导致生态补偿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在现有条件下,保护畜牧业生产者的畜产品价格补贴可能更有助于牲畜数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如何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考虑当地牧民的参与及其组织方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经济激励 畜产品价格 公平性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与实施成效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红 姚蒙 《草原与草业》 2016年第4期4-6,共3页
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在保护草原生态过程中所付出的经济损失给予了合理的补偿,是建国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农牧民最多的一项重大的惠牧政策。内蒙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较适宜当地的... 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在保护草原生态过程中所付出的经济损失给予了合理的补偿,是建国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农牧民最多的一项重大的惠牧政策。内蒙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较适宜当地的一系列配套实施办法,通过制度的落实,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当地相关部门利用政策引导牧区广大群众从事二、三产业,牧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实施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补偿: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 被引量:36
7
作者 胡振通 孔德帅 靳乐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2-159,共8页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周期(2011-2015)即将结束,系统地评述"草畜平衡奖励"对于后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地调研,对草畜平衡奖励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研究...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周期(2011-2015)即将结束,系统地评述"草畜平衡奖励"对于后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地调研,对草畜平衡奖励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研究结果显示: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标准偏低的问题,也有标准差别化的问题。草畜平衡的实现包含了两种活动类型,一种是原本超载的地区和牧户通过减畜来实现草畜平衡;另一种是原本不超载的地区和牧户继续维持草畜平衡,避免出现超载的情形,两种活动类型需要区别对待,前者的补偿是必须的,在一定的政策设计下,后者的补偿不一定是必须的。无差别化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产生了错误瞄准的问题,难以达到遏制超载的目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超载程度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草场承包面积越大,需要适当调低草畜平衡奖励标准;草畜平衡标准(与草地生产力成反比)不能单独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与草场承包面积相结合才能综合反映牧户的草地资源禀赋;每羊单位的畜牧业纯收入越高,需要适当提高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将超载程度纳入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考虑因素,并不是鼓励超载这种现象,而是为了超载主体能够实现有效减畜所做出的合理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草畜平衡奖励 差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牧户视角下的新疆草原补奖机制实施效果·问题及对策——以和静县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晶 张云玲 +1 位作者 买寅生 李刚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8期65-67,70,共4页
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效益评价实地调研,对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来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详细论述。结果显示:尽管奖补政策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牧区经济发展、牧民生活... 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效益评价实地调研,对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来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详细论述。结果显示:尽管奖补政策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牧区经济发展、牧民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草原奖补政策效益监管体系,包括政策监管、资金监管、效益监管,使其成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配套体系;还要建立并完善智力补偿、政策补偿及项目补偿等配套体系,确保使牧民持续地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政策效果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补偿:生态绩效、收入影响和政策满意度 被引量:133
9
作者 胡振通 柳荻 靳乐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76,共12页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实施期(2011-2015)即将结束,系统地评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于完善下一期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470户牧户...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实施期(2011-2015)即将结束,系统地评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于完善下一期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470户牧户样本数据,从生态绩效、收入影响、政策满意度三个方面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即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进行了评估。生态绩效评估结果表明: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草原利用方式更趋合理,平均牲畜超载率下降明显,但超载过牧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样本调研旗县2011-2014年减畜任务达成比例为42%,总体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收入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平均每户理论收入影响为-8 607元,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偏低,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5%;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16 686元,牧民没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完全的减畜;草原生态补偿标准不只是单纯标准偏低的问题,同时也有标准差别化问题,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做出调整。政策满意度评估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满意度为57%,其中陈巴尔虎旗的政策满意度最高,为87%;四子王旗其次,为62-63%;阿拉善左旗最低,为18-32%。政策满意度与实际收入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政策满意度越高。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政策满意度越高,并不意味着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和执行就越好,政策满意度越高,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但生态效果可能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生态绩效 收入影响 政策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民补奖政策调研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新一 李平 《中国畜牧业》 2019年第22期67-68,共2页
自2011年,国家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补奖政策)以来,补奖政策已经实施了8年.为了摸清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一步优化政策提出建议和意见,全国畜牧总站组织调研组于7月13~18日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 自2011年,国家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补奖政策)以来,补奖政策已经实施了8年.为了摸清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一步优化政策提出建议和意见,全国畜牧总站组织调研组于7月13~18日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进行了实地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奖政策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甘孜藏族自治州 农牧民 全国畜牧总站 甘孜州 实施效果 建议和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靖市多年生饲草地建植及利用情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霞 刘琼波 +4 位作者 黄琦 陈昌荣 刘慎良 阮晓贵 李飞艳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13期56-56,共1页
曲靖市是云南省草地资源大市,有天然草原119.698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92.98万公顷。自2011年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以来,曲靖市立足草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筛选出以黑麦草、鸭茅草、白三叶草的"铁三角"混播... 曲靖市是云南省草地资源大市,有天然草原119.698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92.98万公顷。自2011年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以来,曲靖市立足草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筛选出以黑麦草、鸭茅草、白三叶草的"铁三角"混播组合建群种,黑麦草、苜蓿单播是曲靖市的主推建植多年生优质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优质饲草 天然草原 白三叶草 混播组合 草地建植 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铁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县草原禁牧封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12
作者 吴小军 《饲料博览》 CAS 2021年第2期55-55,60,共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现有草原面积约为27.35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8.64%,退化草原面积约19.41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71%。自2003年以来,同心县先后依托国家禁牧封育、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退耕还草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现有草原面积约为27.35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8.64%,退化草原面积约19.41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71%。自2003年以来,同心县先后依托国家禁牧封育、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退耕还草项目、已垦草原治理试点项目等--系列重大政策项目,通过禁牧、草原围栏、草原补播改良等措施,不断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由严重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方向发展。同心县是宁夏中部干旱带重要的草原生态屏障,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严重影响全县的草地生态环境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直接威胁到全区的生态安全。因此,保护好、管理好同心县草原,对同心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总面积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禁牧封育 退牧还草工程 草地生态环境 退耕还草 土地总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勒泰地区第一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
13
作者 木黑提.托里别根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10期27-27,共1页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认真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是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改善草原生态的迫切需求,也是增加牧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该工程自2011年...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认真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是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改善草原生态的迫切需求,也是增加牧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该工程自2011年启动实施以来,在自治区的关心支持下,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地、县财政、畜牧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做到了"目标任务、基础工作、管护措施、资金发放"四个到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成效,广大农牧民已经切身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工作效益 采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喀什草原生态补奖实施情况
14
作者 陈力 张楚婕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10期55-56,共2页
为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6年国家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政策设计,提... 为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6年国家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政策设计,提高了补奖标准。本文主要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关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作为一项重大强牧惠牧富牧政策,不仅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修复,而且为转变草原牧区生产生活方式、带动草原畜牧业发展、稳定和提高农牧民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收入 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畜牧业 政策实施效果 草原牧区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草原生态补奖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