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周边社区经济是保护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5
1
作者 谌利民 欧维富 李明富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4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自然资源保护 管理 社区经济 四川 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策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敏琦 《现代园艺》 2025年第4期179-181,共3页
阐述了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概况,分析了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合理规划保护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强对周边景区开发利用的监管;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合理... 阐述了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概况,分析了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合理规划保护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强对周边景区开发利用的监管;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合理管控“驴友”活动,确保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旨在为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自然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周边村社的和谐发展探讨
3
作者 马明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的设置常常会和周边村社的开发相矛盾。文章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周边村社协调发展进行论述,主要对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与其周边村社之间产生冲突矛盾的成因进行...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的设置常常会和周边村社的开发相矛盾。文章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周边村社协调发展进行论述,主要对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与其周边村社之间产生冲突矛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使自然保护区与其周边村社在经济方面达到双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自然资源保护 周边村社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框架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玲 刘涛 +2 位作者 李祖慧 鄞巧梅 陈飞燕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9,共9页
在梳理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特征以及市、区两个空间层次规划编制侧重点的基础上,构建市—区传导体系下的区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框架,即通过“传导—落实”“传导—细化”“传导—创新”3种路径落实“底图底数—目标... 在梳理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特征以及市、区两个空间层次规划编制侧重点的基础上,构建市—区传导体系下的区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框架,即通过“传导—落实”“传导—细化”“传导—创新”3种路径落实“底图底数—目标战略—空间布局—支撑体系”4大板块的规划内容,并以深圳市南山区湿地保护规划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区级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相关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规划 市区传导 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编制技术 湿地 深圳市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探讨
5
作者 陈金仙 赵祖乐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9期22-24,共3页
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宝藏中,自然保护区被视为守护自然资源的“宝库”,自然保护区起到了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威胁。与此同时,与自然... 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宝藏中,自然保护区被视为守护自然资源的“宝库”,自然保护区起到了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威胁。与此同时,与自然保护区紧密相邻的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促进社区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首先阐述了对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性,随后对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自然资源保护 社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
作者 唐小丽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10期20-21,共2页
森林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对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的保护不仅是保护森林公园内的动植物,还包括保护水... 森林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对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的保护不仅是保护森林公园内的动植物,还包括保护水源、土壤等生态要素,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保护 森林公园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要素 自然景观 生物多样性 问题及应对策略 保护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保护对参与者多维福祉的影响——以黄河源头玛多牧民为例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惠梅 张雄 +2 位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杨海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767-6777,共11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脆弱且退化严重,为保护日益退化严重的三江源生态系统,2005年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了全面的生态保护战略。结合森的能力框架和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探讨了福祉的内涵,构建了福祉评价体系,运用...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脆弱且退化严重,为保护日益退化严重的三江源生态系统,2005年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了全面的生态保护战略。结合森的能力框架和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探讨了福祉的内涵,构建了福祉评价体系,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在对黄河源头玛多县159户牧民进行住户问卷调研的基础上,用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评价了玛多牧民参与生态保护前后的福祉变化。结果表明:(1)自然资源保护中人类福祉的内涵,指人类在生态系统生产和利用中为实现美好的生活、健康、体验、各种社会关系、归属感、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等而选择各种生活的自由和能力即是人类福祉,贫穷指能力和发展的受限即福祉的下降。(2)福祉是多维的、递阶的,低阶的功能维度的实现程度将影响到高阶的功能维度的实现,并最终影响个体的福祉。(3)玛多牧民在参与生态保护移民中个体的能力值由5.061变为4.708,即福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是因生计能力的限制,致使收入和消费的低阶需求未能有效满足,并影响了生活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归属感等高阶功能的实现,更是由于在参与生态保护移民中不能选择继续生活在草原,能力和发展权受到了限制,进而导致福祉下降,是生计能力不足导致的收入贫困、知识性贫困和生态型贫困的综合结果。(4)聚焦只能强烈依赖于草地生态系统放牧而生存的牧民的福祉,了解并深入分析牧民的生态保护行为响应机制和动力,建立福祉损失和牧户生计能力提高为基础的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生态保护和社会福祉均衡及最大化。(5)以提高人类能力为核心,促进牧民生计多样化以改善牧民的福祉和激励牧民主动积极地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理念下制定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规划,才能最终促使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提高人类福祉—发展的多赢局面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 自然资源保护响应 福祉 能力 玛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蒙古族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及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冰梅 王瑞恒 胡德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古代蒙古族人民在长期师法自然、选择自然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习惯和习俗,并制定了相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这些古老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规定对保护蒙古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调... 古代蒙古族人民在长期师法自然、选择自然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习惯和习俗,并制定了相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这些古老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规定对保护蒙古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调整人与自然资源间的矛盾,以及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续利用 古代蒙古族 自然资源保护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评价及立法取向 被引量:29
9
作者 秦天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9-83,共5页
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克服资源危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框架,但该框架在体系结构、法律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上还存有缺陷。因此,有必要完善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关键词 中国 自然资源保护 法律体系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生态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关系的实证 被引量:7
10
作者 安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4,共3页
把鄂伦春族聚居地作为一个整体的小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中选取了黑河新生乡、逊克新鄂乡、新兴乡作为研究样本,对鄂伦春族生态文化与当地自然资源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进行自然资源退化与鄂伦春族生态文化受到冲击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实... 把鄂伦春族聚居地作为一个整体的小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中选取了黑河新生乡、逊克新鄂乡、新兴乡作为研究样本,对鄂伦春族生态文化与当地自然资源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进行自然资源退化与鄂伦春族生态文化受到冲击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重在考察鄂伦春族山林狩猎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图腾崇拜、聚落环境等文化构成因子的时代变迁,论证自然资源保护与民族生态文化具有和谐性与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生态文化 自然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对自然资源保护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和平 杨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2,共4页
近几十年来,日益扩大的生态与自然资源危机席卷整个地球,这使得自然资源问题上升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较多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论断。在这些论断中也有较多对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保护的见解和看法,对... 近几十年来,日益扩大的生态与自然资源危机席卷整个地球,这使得自然资源问题上升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较多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论断。在这些论断中也有较多对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保护的见解和看法,对这些见解和看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探讨对现今自然资源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借鉴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来完善我国的自然资源的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宗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5-68,共4页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在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上 ,曾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主义以及天人合一的东方生态伦理学等观点。进入工业革命后 ,自然资源的破坏、紧缺等日益突现出来 ,于是 ,自然资源呼唤法律的保护。我国自然...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在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上 ,曾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主义以及天人合一的东方生态伦理学等观点。进入工业革命后 ,自然资源的破坏、紧缺等日益突现出来 ,于是 ,自然资源呼唤法律的保护。我国自然资源法制建设虽然有很大成绩 ,可是差距和不足也是很明显的。我们必须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 ,树立法律的权威 ,切实保障其实施 ,强化公众的自然资源意识 ,提高执行自然资源法的自觉性。同时 ,党应加强对自然资源法制建设的领导 ,为自然资源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体系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爱年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0-33,共4页
自然资源保护法属于环境保护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还不十分完备 ,与自然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针对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存在的缺陷 ,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关键词 中国 自然资源保护 立法缺陷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维护物种生存委员会工作简介
14
作者 王献溥 傅燕凤 《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3期16-17,共2页
大家都知道,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种类出现,有一些种类衰亡。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它们之间发展的速度大致是类似的。但是,当前大量的物种陷入濒危状态,甚至到了灭绝的境地,这是由于人类的不同生产活动所造成的。这就引... 大家都知道,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种类出现,有一些种类衰亡。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它们之间发展的速度大致是类似的。但是,当前大量的物种陷入濒危状态,甚至到了灭绝的境地,这是由于人类的不同生产活动所造成的。这就引起有关方面的密切注意,并呼吁维护物种的生存,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保护 自然资源保护 资源保护 委员会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概况——庆祝母校林业资源学院成立
15
作者 李文华 胡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87-87,98,共2页
今年2月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举行的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第17届会员大会上,原我校林业系森林生态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考会副主任李文华研究员,做为东亚地区的代表当选为该同盟的理事。这标志着我国巳正式参与... 今年2月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举行的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第17届会员大会上,原我校林业系森林生态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考会副主任李文华研究员,做为东亚地区的代表当选为该同盟的理事。这标志着我国巳正式参与了同盟的领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自然自然资源保护同盟 IUCN 国际组织 理事会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亚娟 《新疆林业》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保护区林缘社区居民一直依赖自然保护区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给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从一般意义上说,自然资源保护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保护区林缘社区居民一直依赖自然保护区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给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从一般意义上说,自然资源保护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给予越来越高的重视。但对于保护区林缘社区居民来说,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则更重视直接利益,只有在满足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后,他们才可能真正成为自然保护的主人,所以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在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保护 自然保护 社区发展 生物多样性 社区居民 社会活动 经济活动 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分区研究——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苏珊 姚爱静 +2 位作者 赵庆磊 田盈盈 周丁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319-8326,共8页
合理的资源保护分区有助于提高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措施的区域针对性,增强保护效果。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从“生态本底”、“资源特征”以及“人类干扰”三方面选取要素指标,构建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指标体系。... 合理的资源保护分区有助于提高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措施的区域针对性,增强保护效果。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从“生态本底”、“资源特征”以及“人类干扰”三方面选取要素指标,构建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指标体系。将林小班作为分区单元,根据园区的生态本底特征将其划分为7个自然资源保护区,并以此作为国家公园开展资源调查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区划单位;根据各区域具体的资源问题和保护需求将国家公园进一步细分为17种自然资源保护区域,形成了包含两个层次的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方案,并基于各个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该分区方案避免了国家公园现存的各类用地空间布局交叉或错位所导致的难以协调问题,有利于实现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分区方案的落地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自然资源保护分区 资源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为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宜可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72-78,共7页
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实证分析来看,主要存在立法模式上政府管控色彩严重、民族地方特色不够突出、地方立法内容覆盖不全... 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实证分析来看,主要存在立法模式上政府管控色彩严重、民族地方特色不够突出、地方立法内容覆盖不全、立法技术有待提升等问题。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保护立法,需要进一步明确立法的基本发展方向,革新立法理念,完善相关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保护 民族自治地方 立法 自治条例 单行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民俗控制机制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迎雪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3,共9页
传统社会注重将民俗控制渗透到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制定、宣示、惩罚、传承等各个环节中,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注重综合运用民主公议约束机制、权威控制机制、神圣化压力机制、民俗控制预警机制等规范、制约民众自然资源保护的观念及行... 传统社会注重将民俗控制渗透到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制定、宣示、惩罚、传承等各个环节中,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注重综合运用民主公议约束机制、权威控制机制、神圣化压力机制、民俗控制预警机制等规范、制约民众自然资源保护的观念及行为。研究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民俗控制机制,对于我们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环境,继承发展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发挥其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保护 民间规约 民俗控制 民主公议 民间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因莠去津控告美国环保局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艳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4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莠去津 美国环保局 物种保护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