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保护等级评价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郝少英
张峰
-
机构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山西大学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125,128,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20100012)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011037-1)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10300)
-
文摘
应用植物优先保护顺序的评价标准,即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历山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的保护等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濒危程度最高,连香树、野大豆、木姜子、桔梗、山胡椒、铁木和山白树等7种植物次之,四照花、泡花树、暖木、郁香野茉莉、竹叶椒、青檀、老鸹铃、刺楸、领春木、软枣猕猴桃、流苏、窄叶紫珠、冬瓜杨、红景天、漆树、党参、脱皮榆等17种植物濒危程度最低。分析了濒危植物濒危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
关键词
历山自然保护区
濒危植物
保护等级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
Keywords
Lishan Nature Reserve
Endangered plant
Evaluation of protection 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
分类号
S718.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中国珍稀濒危荒漠植物保护等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57
- 2
-
-
作者
陶玲
李新荣
刘新民
任珺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7,共6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基金资助
-
文摘
本文以中国西北荒漠地区 50种荒漠植物作为定量研究的对象 ,根据层次分析法 (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理论 ,选取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分布区、分类学地位、生物学指标及利用价值 4个指标 ,将生物学指标量化为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 1年生草本 4个指标变量 ;将利用价值量化为科研、药用、饲 (食 )用、薪炭用和其它价值 5个指标变量 ,分别构建判断矩阵 ,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 ,定量研究各指标在珍稀濒危等级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及重要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 :对 50种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保护等级进行排序 ,结论基本符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的分级结果。盐桦 (Betulaholophila)、矮沙冬青 (Ammopip tanthusnanus)、贺兰山丁香 (Syringapinnatifoliavar.alashanica)、沙生柽柳 (Tamarixtaklamakanensis)、四合木(Tetraenamogolica)、新疆丽豆 (Colophacasoongoria)、喀什女蒿 (Hippolytiakaschgarica) 7种荒漠植物被列为 1级保护 ,占总数的 1 4 % ;裸果木等 2 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 2级保护 ,占总数的 4 4% ;梭梭等 1 9种荒漠植物被列为 3级保护 ,占总数的 38% ;星毛短舌菊、盐豆木 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等外 ,占总数的 4 %。
-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荒漠植物
保护等级评价
AHP
中国
-
Keywords
Rare and endangered, Desert plant, Assessment of conservation grading,
-
分类号
Q948.44
[生物学—植物学]
Q161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