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珍稀植物华木莲的现代濒危机制:探析与展望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清培
肖智勇
+5 位作者
胡晓东
欧阳明
陈昕
林国江
徐佳文
杨光耀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3-660,共8页
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在探讨木兰科系统演化与被子植物起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但其分布区域狭窄、种群规模较小,被列为我国濒危植物和极小种群植物。该文在系统综述华木莲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更新维持机制的基础上,对华木莲...
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在探讨木兰科系统演化与被子植物起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但其分布区域狭窄、种群规模较小,被列为我国濒危植物和极小种群植物。该文在系统综述华木莲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更新维持机制的基础上,对华木莲的现代濒危原因进行了总结:(1)华木莲属古老残遗濒危植物,环境变迁、瓶颈效应、高频自交和遗传漂变,导致其遗传多样性下降、适应性差;(2)喜光喜肥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群落种间竞争驱赶作用,"林—窗"游击式更新是华木莲种群延续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人类干扰导致有效林窗供给不足、种子传播效率下降、"游击"机会减少,更新难以完成;(3)毛竹扩张与林下箬竹过度增长严重影响华木莲开花结实,并妨碍其幼苗更新。今后应加强华木莲谱系地理与群落系统发育、群落环境对华木莲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应答、林窗更新机制与种子长距传播、群落结构调整与保护技术、遗传复壮与迁地保护等方面研究,为华木莲以及相似生物生态学特征的濒危植物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木莲
濒危机制
竞争驱赶
“林—窗”游击更新
有效林窗
保护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城市的绿色通道
2
作者
周围
陈亮明
《现代园艺》
2008年第4期47-49,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通道(greenway)一直是保护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热潮称为"绿色通道运动(greenways movement)"。各种学科对绿色通道的认识不断融合,最近几年,绿色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通道(greenway)一直是保护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热潮称为"绿色通道运动(greenways movement)"。各种学科对绿色通道的认识不断融合,最近几年,绿色通道被系统的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城市规划
保护生态学
景观设计
景观
生态学
生态
结构
空间规划
生态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及保育技术
被引量:
3
3
作者
邓亚婷
刘雄盛
+3 位作者
肖玉菲
郭小丹
张蝶
徐刚标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4期442-446,共5页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为我国I级保护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区。本研究从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特征、种群生殖生物学特性、种群遗传进化潜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其濒危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为我国I级保护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区。本研究从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特征、种群生殖生物学特性、种群遗传进化潜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其濒危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殖能力弱,适应能力差是其濒危的主要内因;生境破坏和不合理砍伐导致其生境片段化、异质性,是其濒危的直接外因。维持南方红豆杉种群遗传多样性,培育南方红豆杉良种人工林,是科学保育和合理开发南方红豆杉资源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保护生态学
濒危机制
保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色通道及其规划原则
被引量:
46
4
作者
孟亚凡
《中国园林》
2004年第5期14-18,共5页
绿色通道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保护生态学、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学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明确了绿色通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理论背景,从人-自然关系的视角回顾了绿色通道规划的发展历史,从尺度、目标、构成、网络结构及横向协调等5...
绿色通道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保护生态学、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学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明确了绿色通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理论背景,从人-自然关系的视角回顾了绿色通道规划的发展历史,从尺度、目标、构成、网络结构及横向协调等5个方面对绿色通道的规划提出了比较详细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将生态、休闲、文化等诸多功能的要求都包含其中,反映了绿色通道研究的最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
保护生态学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珍稀植物华木莲的现代濒危机制:探析与展望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清培
肖智勇
胡晓东
欧阳明
陈昕
林国江
徐佳文
杨光耀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宜春市林科所
江西玉京山落叶木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3-66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077
312601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1B02)~~
文摘
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在探讨木兰科系统演化与被子植物起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但其分布区域狭窄、种群规模较小,被列为我国濒危植物和极小种群植物。该文在系统综述华木莲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更新维持机制的基础上,对华木莲的现代濒危原因进行了总结:(1)华木莲属古老残遗濒危植物,环境变迁、瓶颈效应、高频自交和遗传漂变,导致其遗传多样性下降、适应性差;(2)喜光喜肥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群落种间竞争驱赶作用,"林—窗"游击式更新是华木莲种群延续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人类干扰导致有效林窗供给不足、种子传播效率下降、"游击"机会减少,更新难以完成;(3)毛竹扩张与林下箬竹过度增长严重影响华木莲开花结实,并妨碍其幼苗更新。今后应加强华木莲谱系地理与群落系统发育、群落环境对华木莲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应答、林窗更新机制与种子长距传播、群落结构调整与保护技术、遗传复壮与迁地保护等方面研究,为华木莲以及相似生物生态学特征的濒危植物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华木莲
濒危机制
竞争驱赶
“林—窗”游击更新
有效林窗
保护生态学
Keywords
Sinomanglietia glauca, endangered mechanism, competitive exclusion, “Forest-Gap” guerilla regeneration model, effective gap, conservation ecology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城市的绿色通道
2
作者
周围
陈亮明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现代园艺》
2008年第4期47-49,共3页
文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通道(greenway)一直是保护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热潮称为"绿色通道运动(greenways movement)"。各种学科对绿色通道的认识不断融合,最近几年,绿色通道被系统的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
关键词
绿色通道
城市规划
保护生态学
景观设计
景观
生态学
生态
结构
空间规划
生态
网络
分类号
TU984.11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及保育技术
被引量:
3
3
作者
邓亚婷
刘雄盛
肖玉菲
郭小丹
张蝶
徐刚标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4期442-446,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110433)
文摘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为我国I级保护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区。本研究从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特征、种群生殖生物学特性、种群遗传进化潜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其濒危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殖能力弱,适应能力差是其濒危的主要内因;生境破坏和不合理砍伐导致其生境片段化、异质性,是其濒危的直接外因。维持南方红豆杉种群遗传多样性,培育南方红豆杉良种人工林,是科学保育和合理开发南方红豆杉资源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保护生态学
濒危机制
保育技术
Keywords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conservation ecology
endangered mechanism
conservation measure
分类号
S791.4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通道及其规划原则
被引量:
46
4
作者
孟亚凡
机构
北京土人景观设计研究所
出处
《中国园林》
2004年第5期14-18,共5页
文摘
绿色通道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保护生态学、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学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明确了绿色通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理论背景,从人-自然关系的视角回顾了绿色通道规划的发展历史,从尺度、目标、构成、网络结构及横向协调等5个方面对绿色通道的规划提出了比较详细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将生态、休闲、文化等诸多功能的要求都包含其中,反映了绿色通道研究的最新趋势。
关键词
绿色通道
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
保护生态学
网络结构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way
Summary
Greenway planning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珍稀植物华木莲的现代濒危机制:探析与展望
杨清培
肖智勇
胡晓东
欧阳明
陈昕
林国江
徐佳文
杨光耀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议城市的绿色通道
周围
陈亮明
《现代园艺》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及保育技术
邓亚婷
刘雄盛
肖玉菲
郭小丹
张蝶
徐刚标
《广西林业科学》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绿色通道及其规划原则
孟亚凡
《中国园林》
2004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