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调保护机制5G通信传送网中高生存性RAN切片模型部署策略研究
1
作者 王子昱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1期76-79,共4页
在5G通信传送网中,RAN(Radio Access Network)切片是一种关键的网络架构,它允许网络资源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服务类型进行切割和分配。高生存性的RAN切片模型旨在提供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通信服务,通过合理的切片设计,可以确保网络在关... 在5G通信传送网中,RAN(Radio Access Network)切片是一种关键的网络架构,它允许网络资源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服务类型进行切割和分配。高生存性的RAN切片模型旨在提供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通信服务,通过合理的切片设计,可以确保网络在关键时刻快速响应,减少通信时延,提高可靠性。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RAN切片模型以及模型的目标,从评分机制、贪婪策略两个维度,详细介绍RAN切片部署策略,以期提高整个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生存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保护机制 RAN切片模型 使用波长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研究——以将乐县南门头片区为例
2
作者 王量量 韩鸿宇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65-68,79,共5页
近年来,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但是数量众多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产权复杂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其保护过程。文章以将乐县南门头片区存在的15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为例,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未... 近年来,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但是数量众多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产权复杂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其保护过程。文章以将乐县南门头片区存在的15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为例,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发展利用阶段各利益主体及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共识和利益冲突,探讨如何在保护阶段以及发展利用阶段平衡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并提出协调机制。文章认为,资金问题是困扰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发展利用的关键,而现阶段社会推行的“文化出行旅游”是探索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契机。在旅游带动的背景下,打通保护与发展利用之间的资金壁垒,进而实现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活化利用,有助于实现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乐县 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利益相关者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藏族民歌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与保护机制
3
作者 李婧 《艺术家》 2024年第8期78-80,共3页
白马藏族民歌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独特的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形式正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白马藏族民歌的传承现状,探... 白马藏族民歌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独特的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形式正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白马藏族民歌的传承现状,探讨其有效的传承路径与保护机制,并结合虚拟数据分析,以期为白马藏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现状 传承路径 传承危机 保护机制 保护与传承 中国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F模型的物联网设备密钥保护机制研究
4
作者 曾志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5-59,共5页
在各类型设备大量接入实验室以及物联网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数据出力、传输、分析以及存储过程中会出现数据安全问题,为此设计一种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和分布式云计算相配合的密钥安全保护机制。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不被复制性和不被... 在各类型设备大量接入实验室以及物联网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数据出力、传输、分析以及存储过程中会出现数据安全问题,为此设计一种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和分布式云计算相配合的密钥安全保护机制。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不被复制性和不被克隆性,对局域设备物联网环境下的设备接入数据、安全访问数据以及计算数据进行统一出力。与此同时,通过引入分布式云计算技术对物联网设备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分级传输以及加密存储,既保证了物联网自身的安全,也为数据安全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以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集为样本进行对比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安全机制,文中所提机制的安全性可达87%以上,能够为高校实验室中的物联网设备提供数据处理与传输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物联网技术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分布式云计算技术 安全密钥 保护机制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EPON网络拓扑保护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薛梅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75,共5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EPON网络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改进的EPON保护机制:分支环网+全光纤保护机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证明,这种保护机制比现行各种保护机制有更好的生存性。
关键词 以太无源光网络 保护机制 分支环网+全光纤保护机制 生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带交换光网络中的保护机制
6
作者 丁焰 张沛 顾畹仪 《现代有线传输》 2005年第5期69-72,共4页
本论文主要对波带交换光网络中的保护机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波带通道的专用保护和共享保护机制和算法,其中在共享保护算法中考虑不同的策略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算法,即只共享逐跳的保护波长通道的WSP算法,只共享嵌入到波带通道... 本论文主要对波带交换光网络中的保护机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波带通道的专用保护和共享保护机制和算法,其中在共享保护算法中考虑不同的策略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算法,即只共享逐跳的保护波长通道的WSP算法,只共享嵌入到波带通道中的保护波长通道的BSP算法和能同时共享两者的BWSP算法。最后进行了相应的网络仿真,讨论并得出BWSP算法的性能是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粒度交换 波带交换光网络 专用保护机制 共享保护机制 保护机制 波带交换 光网络 保护算法 波长通道 网络仿真 共享 WSP B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油菜叶细胞膜的损伤及细胞自身保护机制初探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秋曼 陈宏 +1 位作者 程景胜 高虹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砂基培养 50 d的油菜幼苗,用不同浓度的 CdCl2溶液灌溉后,研究叶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及细胞保护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 0.1 mg· L- 1 Cd污灌,叶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及细胞保护系统未见明显变化;浓度大于 1 mg· L- 1时,叶组... 砂基培养 50 d的油菜幼苗,用不同浓度的 CdCl2溶液灌溉后,研究叶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及细胞保护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 0.1 mg· L- 1 Cd污灌,叶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及细胞保护系统未见明显变化;浓度大于 1 mg· L- 1时,叶组织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膜结构损伤,膜透性增大。 1— 20 mg· L- 1 Cd污灌, SOD、 POD、 CAT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细胞呈现出积极性自身保护机制; 50 mg· L- 1 Cd污灌, SOD、 POD、 CAT活性下降,细胞自身积极性保护作用消失。说明细胞自身保护系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叶细胞膜 保护 细胞自身保护机制 细胞膜损伤 作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德起 曲福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15-20,共6页
文章从耕地利用和最基本单元农户入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农户土地利用与保护问题,探讨我国耕地保护的微观机制,以及促使农户将耕地保护纳入其决策系统的外部环境,从而解决我国耕地保护机制问题。
关键词 耕地保护 保护机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物理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延 梁爱珍 +1 位作者 张晓平 陈学文 《土壤与作物》 2015年第2期85-90,共6页
提升土壤中有机碳固定量在修复退化土壤,降低土壤CO2释放,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生产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有机碳固定方面,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物理保护是土壤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文章从1土壤团聚体形成概念模型;2土壤团聚体对有机... 提升土壤中有机碳固定量在修复退化土壤,降低土壤CO2释放,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生产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有机碳固定方面,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物理保护是土壤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文章从1土壤团聚体形成概念模型;2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物理保护;3土壤团聚体物理性质与有机碳固定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物理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物理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保护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广东 邱道持 +2 位作者 王平 骆东奇 石永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我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的显著表征是强力推进行政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共同责任机制与经济补偿机制。耕地保护机制建设滞后集中表现为"公地悲剧"导致主体责任机制失灵,"政府寻租"导致行政管制机制失灵,"比较... 我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的显著表征是强力推进行政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共同责任机制与经济补偿机制。耕地保护机制建设滞后集中表现为"公地悲剧"导致主体责任机制失灵,"政府寻租"导致行政管制机制失灵,"比较效益"导致市场配置机制失灵3方面。因此得出,耕地保护机制创新势在必行,重在保障耕地保护主体权益,并逐步确立市场机制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机制 表征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朱海雅 刘伟成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8,共3页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贯穿于信息咨询、资源共享的始终。本文介绍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活动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并论述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关键词 合作数字参考 知识产权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疗法对颅脑损伤脑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董鹏 邱建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亚低温疗法 颅脑损伤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及评价启示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伟 李长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2,96,共7页
研究目的:总结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式和特点,对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进行分析,为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借鉴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美国土地交易和土地立法实践形成了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 研究目的:总结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式和特点,对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进行分析,为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借鉴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美国土地交易和土地立法实践形成了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即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机制制度层、机制实体层。研究结论: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对中国有借鉴作用;中国应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加快颁布实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制度层;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创新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实体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权益 “三层次”保护机制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铁岭 蔡力力 +2 位作者 刘立新 颜勇 范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健康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 ,辛伐他汀组于结扎冠脉前 12小时腹腔注射给药 ,假手术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缺血 1、30...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健康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 ,辛伐他汀组于结扎冠脉前 12小时腹腔注射给药 ,假手术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缺血 1、30分钟及再灌注后 1、30分钟心功能 ,以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缺血和坏死心肌面积。同时对缺血心肌行浸润 PMNs(多形核细胞 )计数。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与对照组比较 ,辛伐他汀组坏死区面积与缺血区面积之比减少 2 1% ,坏死区面积与左室面积之比减少 2 2 % (P均 <0 .0 5 ) ;左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速率(+dp/ dtm ax)、左室内压下降段最大变化速率 (- dp/ dtmax)、心率 (HR)、心肌纤维缩短速率最大值 (Vmax)分别在再灌注 1分钟和 30分钟明显改善 (P均 <0 .0 5 ) ,缺血心肌 PMNs浸润明显减少。结论 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左室 对照组 坏死 缺血心肌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机制 面积 结论 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彭素 罗必良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5,共9页
基于农户视角,利用中国大陆26个省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微观层面就农户自身能力及其可动员的资源对土地权益保护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在农村社区所拥有的政治资源以及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满... 基于农户视角,利用中国大陆26个省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微观层面就农户自身能力及其可动员的资源对土地权益保护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在农村社区所拥有的政治资源以及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满意度;农户自身拥有的谈判能力和缔约能力,以及通过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流转满意度;农户拥有的政治资源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征用补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益 保护机制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英敏 薛荣亮 +2 位作者 马小亚 王美纳 吴举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改良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 目的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改良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 ,观察不同镇静剂量异丙酚对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含量的影响 ,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实验发现 ,镇静大剂量及中剂量异丙酚组大鼠血清中LDH ,CK及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脑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 ,且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镇静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二异丙酚 量效关系 脂质过氧化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及保护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君 张冠群 +4 位作者 刘君 朱亮 王江波 张宁 刘涣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保护机制。方法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保护机制。方法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OD(99.22±10.04)U/ml高于对照组的(87.51±9.21)U/ml,MDA(4.55±0.71)nmol/ml低于对照组的(6.15±0.92)nmol/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SS评分(17.81±4.26)分、BI评分(59.29±9.03)分优于对照组的(24.39±5.75)、(46.59±9.14)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可减少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且对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效果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文卓 宫海民 +2 位作者 王家富 丁怡 李曰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建立糖尿病 (DM )大鼠模型 ,研究中药“复方连竹胶囊”对DM肾病的治疗和保护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M组和DM治疗组 ,DM大鼠模型由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治疗 10周后 ,测定各组大鼠尿量、2 4h尿蛋白、尿素氮... 目的 :建立糖尿病 (DM )大鼠模型 ,研究中药“复方连竹胶囊”对DM肾病的治疗和保护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M组和DM治疗组 ,DM大鼠模型由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治疗 10周后 ,测定各组大鼠尿量、2 4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 (GHbAlc)、血清丙二醛 (MDA)和血浆NO含量 ,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DM组的尿量、2 4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GHbAlc和MD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血浆NO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形态学观察可见DM组大鼠肾脏有弥漫性肾小球硬化表现 ,肾小球系膜区增宽、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等病理改变 ;DM治疗组的以上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与DM组比较除NO外均显著降低 ,而血浆NO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肾脏病理改变较DM组有明显减轻。结论 :复方连竹胶囊对DM大鼠并发肾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该方剂能抑制脂蛋白非酶基糖化、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NO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方连竹胶囊 糖尿病 大鼠 肾脏保护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自我保护机制: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燕 赵晨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4-389,共6页
当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受到威胁时,人们有时会采取自我保护手段来加以应对。在诸多自我保护方式中,记忆忽视加工是指个体在接触具威胁性的信息时进行选择性记忆,自然地忽视此类信息而不让其进入精加工,以消除该信息对自我概念的伤害;自我... 当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受到威胁时,人们有时会采取自我保护手段来加以应对。在诸多自我保护方式中,记忆忽视加工是指个体在接触具威胁性的信息时进行选择性记忆,自然地忽视此类信息而不让其进入精加工,以消除该信息对自我概念的伤害;自我免疫加工是指个体通过对具威胁性信息的适宜操作界定来强调自己的优势能力,并重新评估自己的弱点,从而策略性地实现自我概念的稳定。文章从两种加工的认知机制角度来介绍和评述该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与研究展望,借以引起对自我保护机制研究新进展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自我保护机制 记忆忽视 自我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酵母红素对氧化应激细胞PC12细胞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丹 桑卫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0-124,共5页
探究红酵母红素对氧化应激细胞的保护机制。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00μmol/L H_2O_2)、番茄红素组(20μmol/L番茄红素+200μmol/L H_2O_2,阳性对照组)和红酵母红素组(1μmol/L红酵母红素+200μmol/L H... 探究红酵母红素对氧化应激细胞的保护机制。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00μmol/L H_2O_2)、番茄红素组(20μmol/L番茄红素+200μmol/L H_2O_2,阳性对照组)和红酵母红素组(1μmol/L红酵母红素+200μmol/L H_2O_2、2μmol/L红酵母红素+200μmol/L H_2O_2和3μmol/L红酵母红素+200μmol/L H_2O_2),分别观察PC12细胞的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率、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及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3μmol/L的红酵母红素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降低了11.6%的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了62.92%的Caspase-3活性(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红酵母红素能够下调Bax的表达(p<0.01),上调Bcl-2的表达(p<0.01),从而阻止了凋亡链反应。综上所述,红酵母红素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活性,调节Bax和Bcl-2的表达来发挥对氧化应激细胞的保护作用,且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酵母红素 氧化应激 保护机制 PC1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