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环境保护投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小林 曹广华 李娇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7-332,共6页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环境保护存在的投入不足问题,是把国家确定的城市环境保护目标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结合对西安市环境保护投资的调查研...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环境保护存在的投入不足问题,是把国家确定的城市环境保护目标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结合对西安市环境保护投资的调查研究,从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三同时”项目环境保护投资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三个方面,对城市环境保护投资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城市环境保护投资与其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对西安市环境保护投资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环境保护投资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 损投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投资制度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彭峰 李本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6,共3页
从环境保护投资本质的分析入手,对环境保护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投资制度的概念、及其在环境资源法中的地位、建立的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环境保护投资 环境保护投资制度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析中国现行环境保护投资体制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世秋 安树民 王仲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 15年环保投资相关数据的分析 ,揭示了现行环保投资体制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结构上的失衡。在环保投资中没能体现环保设施运营费用 ,直接影响了环保投资的效益。其次 ,一些指标的设计严重偏离了现实 ,影响了环保投资...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 15年环保投资相关数据的分析 ,揭示了现行环保投资体制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结构上的失衡。在环保投资中没能体现环保设施运营费用 ,直接影响了环保投资的效益。其次 ,一些指标的设计严重偏离了现实 ,影响了环保投资的有机构成 ,也导致环境政策的失效。在此基础上 ,结合实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投资 排污收费 更新改造投资 制度环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投资概念辨析 被引量:63
4
作者 彭峰 李本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前国内外关于环境保护投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通过对这两种观点的介绍和比较分析,对环境保护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投资 投资 费用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境保护投资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杜建军 刘洪儒 吴浩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1-159,共9页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扭转地方环境治理失灵的困境,2015年中央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工作制度。目前,鲜有研究探讨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上...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扭转地方环境治理失灵的困境,2015年中央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工作制度。目前,鲜有研究探讨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工具变量(IV)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多种方法验证了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环保督察制度对企业环保投资影响的预期效应和滞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环保督察制度促使重污染企业增加了环保投资水平。②环保督察制度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存在预期效应,也存在滞后效应。环保督察制度实施的前一年预期效应显著,实施的后一年滞后效应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环保督察制度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力度减弱。③环保督察制度对国有控股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程度大于民营控股企业,对大城市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程度大于其他城市企业。这意味着,要扭转地方环境治理失灵的困境,需要继续将环保督察制度作为中国环境治理的利器,强化与完善环保督察制度,提升其领导层级和权威。构建常态化的环保督察制度,同时完善环保督察法律法规体系,树立环保督察制度的法律权威。另外,强化对中小城市的环保督察,督促地方政府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环境监督。研究为进一步强化与实施环保督察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督察制度 双重差分模型 重污染企业 环境保护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伟 李国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33,共9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以化石能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同时也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不断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以化石能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同时也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保持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持续增加,但事实表明,环境保护投资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依然严峻。在亟需解决环境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和控制碳排放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利用2004—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环境保护投资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来探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等环境保护投资对环境治理和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和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并不能显著改善环境质量,且对碳减排有消极作用;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虽然没有起到降低碳排放总量的作用,但使得碳排放量增长率保持每年3.8%的下降速度,而且能够显著提高中国环境质量。在进行空间分析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由此可见,在未来发展中,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在污染治理和碳减排两个方面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政府要合理安排环境保护投资结构,提高环境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率,鼓励发展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提高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在环境保护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实现环境保护投资空间结构的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投资结构 污染治理 碳减排 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政绩考核中的环境保护投资及其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剑 刘德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6期212-215,共4页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政绩考核中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口径和考核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口径过大,导致环境保护投资与污染治理水平脱节,应将其口径调整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政绩考核中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口径和考核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口径过大,导致环境保护投资与污染治理水平脱节,应将其口径调整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两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能囊括环境保护投资的全部外延,应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科研投资纳入统计;资源与生态保护投资的对象、效果具有自身的特点,应作为独立范畴加以统计;应当建立财政环保投入统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统计 环境保护投资 财政环保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投资与工业污染控制关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若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 ,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环境保护投资与 4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数量关系 .结果表明 ,环境保护投资与污染物排放量呈负相关 ,且环境保护投资与废水排放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 (r =- 0 .975 9) ,与SO2 排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 ,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环境保护投资与 4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数量关系 .结果表明 ,环境保护投资与污染物排放量呈负相关 ,且环境保护投资与废水排放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 (r =- 0 .975 9) ,与SO2 排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低 (r=- 0 .6 5 4 3) ,即投资在废水防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在SO2 防治方面效果不佳 .进一步分析表明 ,“三同时”投资 (新建项目预防污染投资 )对各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显著性大于老污染源治理投资 ,说明“三同时”投资发挥了较好的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投资 工业污染控制 环保投资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发现金股利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吗?——来自A股和H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9
作者 程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9,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海内外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新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发放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研究结果表明当股权集中度增加时,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更...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海内外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新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发放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研究结果表明当股权集中度增加时,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海外证券市场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和严格的外部监管使得海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减少代理成本。但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增加程度要高于海外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高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并没有降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反而成了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一种合法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现金股利 投资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牌交易期规定无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被引量:1
10
作者 皮海洲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72,共1页
今年7月7日,欣泰电气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这意味着欣泰电气欺诈发行一事尘埃落定。欣泰电气成为近年来继绿大地、万福生科、海联讯之后,第四家受到证监会处罚的欺诈发行公司。
关键词 保护投资者利益 《行政处罚决定书》 交易 复牌 发行公司 市场禁入 尘埃落定 证监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保护与规制的矛盾表现、成因与应对
11
作者 赵骏 符亿鸿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8,共12页
当前,投资者利益的倾向性保护与东道国规制权的扩张性适用共同导致国际投资治理失衡的困境。南北关系、东西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动态变化共同促成了投资保护与规制的矛盾状态。为此,国际投资治理可以... 当前,投资者利益的倾向性保护与东道国规制权的扩张性适用共同导致国际投资治理失衡的困境。南北关系、东西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动态变化共同促成了投资保护与规制的矛盾状态。为此,国际投资治理可以借鉴WTO变革的经验,提升国际投资治理制度适应性,廓清安全例外条款边界,推动国际投资规则在新治理领域的革新,强化韧性治理能力,妥善协调国际投资保护与规制的关系。中国应当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把握国际经济格局转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时代背景,从凝聚共识、规则引领、平台建设、法治互动四个层面共同促进国际投资治理的优化,贡献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保护与规制 利益平衡 韧性治理 涉外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进展、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玉德 李昌振 廖婧秋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168,共7页
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仅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明确了新时期投资者保护建设改革目标。注册制... 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仅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明确了新时期投资者保护建设改革目标。注册制改革以来,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在立法建设、上市公司监管等方面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从实践看,资本市场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仍然面临较大的维权困境,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在全面梳理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证券投资者保护在法律机制建设、基础制度体系、行权维权难度及市场规范程度等方面面临的较大挑战,进而提出推进投资者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加快突破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建设难题、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资本市场 投资保护 救济赔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架构及逻辑机理
13
作者 徐玉德 廖婧秋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0,共8页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核心主体,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是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健全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依法捍卫投资者合法权益,对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核心主体,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是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健全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依法捍卫投资者合法权益,对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自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行以来,我国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对标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要求及广大投资者的殷切期望,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文章深入剖析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机理,从事前准入、事中保障、事后救济及支持性协同四个方面构建起投资者保护制度架构,以期推动投资者保护制度体系的改革完善,进而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保护 制度架构 逻辑机理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股权激励有助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国际投资保护吗?
14
作者 余官胜 郭妙梅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92,共16页
在全球范围蔓延的国际投资保护行为制造了对外直接投资障碍,对此进行应对已成为我国商务管理部门及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关注的重点话题。通过匹配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国泰安上市公司数据库以及OECD外资限制指数等数据库构建上... 在全球范围蔓延的国际投资保护行为制造了对外直接投资障碍,对此进行应对已成为我国商务管理部门及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关注的重点话题。通过匹配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国泰安上市公司数据库以及OECD外资限制指数等数据库构建上市公司微观层面数据样本,研究管理者股权激励产生的应对效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国际投资保护会降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营业利润率并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者股权激励能缓解国际投资保护产生的这些不利影响,具有良好的应对效果;管理者股权激励助力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国际投资保护的传导机制在于降低财务费用率和提高营运资金比。研究表明,企业可以从内部治理优化角度应对国际投资保护,也意味着管理者股权激励具有调节企业外部危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股权激励 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投资保护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注册制下投资者保护的制度逻辑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林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69,共13页
证券法无论采用发行核准制抑或注册制,都以保护投资者为立法宗旨。不同于核准制下的父爱主义保护元素,注册制表达的是“卖者尽责”下的“买者自负”理念,提高了资本形成效率,弱化了前端行政审核。全面实行注册制下投资者保护的制度逻辑... 证券法无论采用发行核准制抑或注册制,都以保护投资者为立法宗旨。不同于核准制下的父爱主义保护元素,注册制表达的是“卖者尽责”下的“买者自负”理念,提高了资本形成效率,弱化了前端行政审核。全面实行注册制下投资者保护的制度逻辑发生转变,需要根据证券发行市场化的特点,结合证券发行、交易和责任的逻辑关系,重新梳理投资者保护的制度体系,明确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发展方向:在前端,应当以证券发行信息披露为核心,强化发行人在信息披露中的第一责任人地位,避免证券监管机关过度介入证券发行,督促保荐人等中介机构切实履行“看门人”职责;在中端,应当引入“证券市场透明度”目标,形成“身份透明”“交易前透明”和“交易后透明”的交易机制,夯实证券市场公平交易的基础;在后端,则应完善证券执法结构,提升证券执法效率,提升民事救济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 投资保护 证券监管 证券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ESG信息的强制披露范围——以员工保护信息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文芳 孙健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共17页
我国ESG信息披露已逐步从自愿走向强制,ESG信息的强制披露范围作为当前亟须讨论的重要问题,不应再止于“主流标准本土化改造”的模糊表达,应从强制披露的正当性基础探索具体范围。员工保护信息强制披露的正当性并非直接源于利益相关者... 我国ESG信息披露已逐步从自愿走向强制,ESG信息的强制披露范围作为当前亟须讨论的重要问题,不应再止于“主流标准本土化改造”的模糊表达,应从强制披露的正当性基础探索具体范围。员工保护信息强制披露的正当性并非直接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或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在于实现劳动法与证券法分别确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价值追求。因此,该类信息的强制披露义务可被定位为法定劳动者权益保护义务的衍生义务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这既是法定劳动者权益保护义务实现机制社会化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内涵的拓展更新。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而言,其员工保护信息披露范围也因其负担的义务不同而有所区别,相应的披露范围应分别以法定的劳动者权益范围与拓展后的重大性标准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信息披露 劳动者权益保护 投资者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存托凭证投资的风险规制困境与法律建议
17
作者 肖永平 王海晶 刘婷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5,共8页
中国存托凭证作为连接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桥梁,对促进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存托凭证投资者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风险、跨境汇率风险、跨境清算风险、存托机构道德风险和跨境监管差异风险等风险规制... 中国存托凭证作为连接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桥梁,对促进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存托凭证投资者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风险、跨境汇率风险、跨境清算风险、存托机构道德风险和跨境监管差异风险等风险规制困境。借鉴美国存托凭证投资者权益保护举措,应从构建投资者教育与风险提示机制、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深化追责与赔偿机制等方面着手,持续深化制度改革、强化监管效能、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托凭证 投资者权益保护 风险规制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创新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缓解——基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的证据 被引量:7
18
作者 袁明硕 魏成龙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7,共11页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行权是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领域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以2013—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手工整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数据,考察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上市公司非效...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行权是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领域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以2013—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手工整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数据,考察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这一治理效应是通过发挥威慑作用、公司治理作用和信息治理作用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投服中心采用网上行权方式、应对过度投资问题和对非国有企业或两职分离公司持股行权时,治理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中小投资者保护和非效率投资的相关研究,对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投资保护 投服中心持股行权 非效率投资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问题与方案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博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股东异质性致使管理权与经济权分离在现代公司制度中普遍存在,企业家特质愿景与外部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稀缺性的此长彼消直接催生了双层股权结构。特别表决权股东对公司拥有远高于其持股比例的控制权,存在攫取控制权私利的风险。对特... 股东异质性致使管理权与经济权分离在现代公司制度中普遍存在,企业家特质愿景与外部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稀缺性的此长彼消直接催生了双层股权结构。特别表决权股东对公司拥有远高于其持股比例的控制权,存在攫取控制权私利的风险。对特别表决权股东进行束权和监督,加强信息披露与便利投资者权利救济是强化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方式。我国当前法律制度对特别表决权股东在制度制衡、内部监督、信披有效性以及投资者救济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对此应改进“日落条款”与“燕尾条款”制衡特别表决权股东,在独董与监事的提名、选举机制上切断其被特别表决权股东俘获的可能性,从信披质量和投资者接收两个方面提高信披制度的有效性,同时在适格原告主体、诉讼费用负担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便利投资者通过诉讼实现权利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股权结构 投资保护 特别表决权股东 科创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玉德 李昌振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3-108,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改革任务,要求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尤其是强化对退市过程中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高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改革任务,要求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尤其是强化对退市过程中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美英日及中国香港等发达资本市场通过加强立法建设、强化监管以及重视完善投资者利益赔偿等制度改革创新,切实高效地保护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监管者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信心。深入分析发达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和机制建设实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投资保护 退市制度 集体诉讼 赔偿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