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嫩平原玉米秸秆遥感估算及其保护性耕作潜力分析
1
作者 卓开锃 杨凤芸 杜嘉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96-2106,共11页
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结合Sentinel-2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气温、辐射数据以及文献中的收获指数,应用改进的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VPM)对松嫩平原的秸秆产量进行了估算。遥感影像用于提取植被生长和水分状... 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结合Sentinel-2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气温、辐射数据以及文献中的收获指数,应用改进的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VPM)对松嫩平原的秸秆产量进行了估算。遥感影像用于提取植被生长和水分状况,温度与辐射数据则用于模拟模型中的生物物理过程。模型验证方面,研究通过实测数据和县级统计数据对遥感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依据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和实施条件,结合估算的秸秆产量和气候数据,分析了松嫩平原的保护性耕作潜力。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秸秆估算产量与县级统计数据的相关系数R^(2)为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17.52万t;实测与估算的秸秆产量相关系数R^(2)为0.62,RMSE为936.4 kg/hm^(2),改进的VPM模型在秸秆产量估算中的准确性较好。基于气候和秸秆产量条件,松嫩平原有94.93%的区域适宜进行保护性耕作。研究证实了VPM模型在玉米(Zea mays)秸秆产量估算中的有效性,并对松嫩平原的保护性耕作潜力进行了评估。研究可为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区域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VPM) Sentinel-2 秸秆产量 保护性耕作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