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8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数字素养对保护性耕作行为采纳的影响——基于CLES数据分析
1
作者 罗峦 莫登嗣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5-315,共11页
数字素养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影响深远。为此,利用南京农业大学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库,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中介模型对数字素养与保护性耕作行为采纳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 数字素养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影响深远。为此,利用南京农业大学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库,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中介模型对数字素养与保护性耕作行为采纳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素养正向显著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行为采纳。第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机制变量后发现,农户数字素养主要通过社会资本、金融素养、土地利用以及农业技术服务获得的路径来推动其保护性耕作行为采纳。第三,数字素养在高教育水平群体与中青年群体中对保护性耕作行为采纳的积极作用更大。由此提出,在未来要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农户数字素养的培育,加强公共信息、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与农户数字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保护性耕作 采纳行为 农户 土地规模报酬 农业技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保护性耕作垂直耕技术与配套机具
2
作者 范旭辉 马明洋 +4 位作者 侯锡彬 赵春凯 崔舒然 孙文良 张冲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43-46,共4页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农业技术,对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源地,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体系和机具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垂直耕作(Vertical Tillage)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在美国...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农业技术,对土壤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源地,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体系和机具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垂直耕作(Vertical Tillage)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在美国风蚀严重的冷凉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国内关于垂直耕作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通过深入分析国外垂直耕作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美国农机企业生产的垂直整地机结构特点,梳理并阐述垂直耕作的技术理念、应用效果及其适应区域。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美国保护性耕作中的垂直耕作技术及其配套机具,旨在为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介绍了垂直耕作的定义和特点,详细分析了垂直耕作的配套机具,包括关键部件和结构特点,并总结了垂直耕作技术对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的启示,强调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耕作 关键部件 保护性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素养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兼论生态补偿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崔钊达 余志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604,共15页
信息素养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深入剖析信息素养与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黑龙江、河南、山东和山西4省895个... 信息素养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深入剖析信息素养与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黑龙江、河南、山东和山西4省895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熵值法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3个维度构建农户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信息素养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生态补偿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信息素养显著促进了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信息素养的不同维度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促进作用依次为: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2)信息素养主要通过降低信息成本和提升预期收益两条机制,促进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生态补偿正向调节信息素养与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关系,表明信息素养与生态补偿存在互补效应,即生态补偿强化了信息素养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3)信息素养对大规模农户、低收入农户和新生代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据此,应积极开展农户信息素养培育工作,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信息服务供给,构建科学合理的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体系,以及采取差异化的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信息成本 预期收益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施肥技术在辽北旱地保护性耕作中的集成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立伟 颜丙新 +6 位作者 武广伟 杨信廷 丛岳 魏学礼 刘瑞 凌琳 董建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目的]针对辽北旱地保护性耕作施肥机械施肥量调节标定困难、施肥量控制精度差、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集成研制了一套基于电液驱动的智能精准施肥控制系统,旨在提高施肥作业精度和智能化水平。[方法]系统基于编码器-GNSS组合测速,结合电... [目的]针对辽北旱地保护性耕作施肥机械施肥量调节标定困难、施肥量控制精度差、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集成研制了一套基于电液驱动的智能精准施肥控制系统,旨在提高施肥作业精度和智能化水平。[方法]系统基于编码器-GNSS组合测速,结合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根据预设的排肥量和车速,实现对施肥量的精准控制;通过终端设备转发作业信息到服务器,实现施肥作业远程监管。该系统应用于2行指夹式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排肥量标定和施肥量控制误差测试。[结果]施肥量控制平均误差小于5%。在辽宁昌图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区应用示范57 hm^(2),施肥量误差1.8%,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施肥量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结论]该智能精准施肥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辽北旱地保护性耕作的施肥精度和作业效率,对提升土壤保育和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精准施肥 自动控制 远程监管 土壤保育和产能提升 智能交互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直播水稻增效减排效应研究
5
作者 石吕 韩笑 +6 位作者 石晓旭 张晋 单海勇 刘旭杰 薛亚光 刘立军 刘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4-232,共9页
为建立基于保护性耕作的直播水稻增效减排集成模式,以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为材料,选用控释期4个月的缓混肥,设置对照CK(移栽,秸秆全量旋耕还田,常规氮肥运筹)、T1(等行距条直播,秸秆全量旋耕还田,常规氮肥运筹)、T2(宽窄行条直播,秸秆少... 为建立基于保护性耕作的直播水稻增效减排集成模式,以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为材料,选用控释期4个月的缓混肥,设置对照CK(移栽,秸秆全量旋耕还田,常规氮肥运筹)、T1(等行距条直播,秸秆全量旋耕还田,常规氮肥运筹)、T2(宽窄行条直播,秸秆少免耕集覆还田,常规氮肥运筹,基肥侧深混施)、T3(宽窄行条直播,秸秆少免耕集覆还田,缓混肥减氮15%,一基一穗,基肥侧深混施)、T4(宽窄行穴直播,其余措施同T3)5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产量效益变化、氮肥利用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结果表明:相比CK,T2、T3、T4处理高峰苗和有效穗数显著增加,T3、T4处理表现为增产,增幅分别为6.40%、3.66%,主要得益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显著增加;T2、T3、T4处理增效显著,并以T3最明显,其产值、纯收入和产/投比相较CK增幅分别为6.38%、82.04%、24.22%,投入相较CK则降低14.46%。T3处理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最高,T4其次,两者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相较CK分别增加25.15%、21.93%。T2、T3、T4处理CH_(4)累计排放量相比CK分别显著降低15.60%、28.65%、41.05%。与CK相比,T1、T2、T3、T4的GWP分别降低了4.81%、12.62%、25.92%、38.29%;GHGI仅T2、T3、T4处理表现为减排,其GHGI_(Y)和GHGI_(I)的降幅分别为6.56%、30.60%、40.44%和35.89%、59.51%、63.50%。综上,本文探索出一套适配迟熟中粳水稻丰产增效和绿色低碳的直播栽培方式,重点发现“减排+丰产+增效”型保护性耕作模式T3和T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保护性耕作 缓混肥 氮肥减施 增效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机械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双碳目标视角
6
作者 李明亮 蒲娟 +2 位作者 孔荣 余国新 赵兰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探讨保护性耕作机械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基于“双碳视角”,采用SBM—GML指数法测度2005—2021年31个省份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定量分析保护性耕作机械... 探讨保护性耕作机械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基于“双碳视角”,采用SBM—GML指数法测度2005—2021年31个省份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定量分析保护性耕作机械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内,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值为1.025,说明我国粮食绿色生产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大多数地区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提升程度较小;地区间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平原地区的粮食绿色生产水平要明显优于丘陵山区。保护性耕作机械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高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保护性耕作机械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地形和粮食功能区而异。因此,未来应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完善农机补贴政策,扎实推进农机服务供需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机械 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机跨区作业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激励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要素质量和时间偏好的视角
7
作者 朱哲毅 施芳 +1 位作者 宁可 郑姗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2-1181,共10页
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被认为是缓解耕地质量退化的重要措施,但不同类型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扩散速度存在差异。该研究系统探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从要素质量和时间偏好视角,识别了政策补贴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影响机制,并在理论... 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被认为是缓解耕地质量退化的重要措施,但不同类型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扩散速度存在差异。该研究系统探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从要素质量和时间偏好视角,识别了政策补贴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影响机制,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在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4省调查的地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提高地块单产和土壤全氮含量;政策激励能提高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率,其激励作用随着土壤质量变差而增强、随着时间偏好减弱而减弱。因此,为提高我国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建议结合土壤和农户特征完善公共政策,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政策补贴 土壤质量 时间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碳通量的影响
8
作者 廖名燊 李广 +3 位作者 姚瑶 杜梦寅 李艳艳 杜俊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252,共11页
[目的]探究保护性耕作对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旱作农田土壤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排放的影响,阐明两者的排放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区域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制定有效的增产减排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传统耕作(CT)为对... [目的]探究保护性耕作对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旱作农田土壤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排放的影响,阐明两者的排放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区域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制定有效的增产减排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布设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CTS),免耕+秸秆覆盖(NTS)3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旱作春小麦农田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同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进行同期测定。[结果]①与CT处理相比,NT,NTS和CTS处理的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17.34%,15.67%和1.52%;CH_(4)累积吸收量分别提高11.95%,16.26%和0.16%;全球增温潜势(GWP)分别减少17.66%,16.01%和1.5%;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降低38.15%,45.15%和24.98%。②各处理的土壤有机碳(S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随土层的加深呈减少趋势;在0—40 cm土层,NT,NTS和CTS处理的SOC和MBC含量均高于CT处理。③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和SOC与CO_(2)排放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CH_(4)吸收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而土壤含水量与CO_(2)排放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CH_(4)吸收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冗余分析结果则显示,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SOC是影响土壤碳通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土壤含水量最为重要。[结论]保护性耕作能够减缓研究地区旱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同时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综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来看,可以优先考虑将免耕与秸秆覆盖相结合作为该地区农田实现增产减排的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旱作农田 春小麦 土壤碳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辽宁省黑土区685份农户调查数据
9
作者 孟娜 周静 张思檬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6,共9页
以辽宁省黑土区685份农户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就环境规制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提高黑土区农户的采纳决策及采纳程... 以辽宁省黑土区685份农户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就环境规制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提高黑土区农户的采纳决策及采纳程度。在采纳决策阶段,命令性和自愿性环境规制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在采纳程度阶段,激励性与引导性环境规制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在推广技术过程中,需发挥政府职能指引作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提升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以提高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意愿,加快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采纳行为 环境规制 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保护性耕作碳补偿率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变趋势
10
作者 朱玉琴 郭海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12,共12页
深入研究保护性耕作净碳效应,可为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2000-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的保护性耕作碳补偿率为研究对象,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深入研究保护性耕作净碳效应,可为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2000-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的保护性耕作碳补偿率为研究对象,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揭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在保护性耕作碳补偿率上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并通过空间马尔科夫链和动态收敛模型探讨其动态演变趋势。研究发现:1)尽管中国及各区域在保护性耕作碳补偿率上展现出显著空间差异性,但这些差异正逐渐缩小,而超变密度差异成为中国保护性耕作碳补偿率差异的主要来源。2)中国保护性耕作碳补偿率表现出较强“俱乐部收敛”特征,省份间存在空间依赖性。3)保护性耕作碳补偿率不具有绝对α收敛态势。动态空间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表明,区域差异与区域禀赋条件并不完全相关,区域保护性耕作呈非均衡态势。鉴于此,本研究建议强化技术联合应用,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同时制定区域均衡化策略,进而推动中国保护性耕作碳补偿率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碳补偿率 时空分异 动态收敛 空间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促进了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吗?
11
作者 李丹 李春澎 魏帅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5-325,共11页
在我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保护性耕作成为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利用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方向。基于黑龙江省7个主要产粮县(市)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Oprobit模型验证和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结果... 在我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保护性耕作成为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利用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方向。基于黑龙江省7个主要产粮县(市)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Oprobit模型验证和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会促进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尤其会促进其采用效果更佳的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组合;农业保险通过推动农地规模经营、提升贷款可得性以及种植结构专业化水平3种方式促进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越强,促进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果越明显。根据此结果,在丰富保险产品体系、推进农业保险赋能农地流转市场、强化农业保险对多样化种植的替代作用以及优化农机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业技术采用风险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抑制玉米真菌病害发生的机制
12
作者 白子轩 敖曼 +4 位作者 葛志强 焦明翠 潘珠云 马驷骢 关义新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害侵染,其中真菌病害分布广、传播快且危害大,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本文针对病原侵染玉米后“呼救”-响应-抵抗3个方面,综述了保护性耕...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害侵染,其中真菌病害分布广、传播快且危害大,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本文针对病原侵染玉米后“呼救”-响应-抵抗3个方面,综述了保护性耕作抑制玉米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治玉米真菌病害的研究及生态阻控提供参考。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微生态会产生响应抵抗玉米真菌病害侵染的信号,进而引发玉米的主动抗病反应。在这一过程中,保护性耕作会促进根际有益微生物的富集,增加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在抑制真菌病害发生的同时,对玉米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本文也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抑制玉米真菌病害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真菌病害 “呼救”假说 微生物群落 作物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文静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85-86,共2页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逐步向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型。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我国多个农业主产区得到推广与应用。本文从玉米保护性耕作...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逐步向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型。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我国多个农业主产区得到推广与应用。本文从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核心要点入手,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技术要求,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保护性耕作 全程机械化 土壤管理 机械化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类型及农机具选配
14
作者 孙爱国 陈庆发 王振忠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88-90,共3页
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区面临着地理环境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和肥力下降等多重挑战,在丘陵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并逐渐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该文结合保护性耕作特点,介绍... 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区面临着地理环境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和肥力下降等多重挑战,在丘陵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并逐渐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该文结合保护性耕作特点,介绍关键技术特征,分析了应用保护性耕作的适用性和经济效益,分析了适用机具选配原则,总结了典型农机的选型特点和部分应用较多的适用机型,并对技术应用和推广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保护性耕作 技术类型 农机具 选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信息化监测现状与思考
15
作者 沈阳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5期88-90,共3页
吉林省在保护性耕作技术起步较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特别是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成为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加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监测,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吉林省在保护性耕作技术起步较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特别是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成为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加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监测,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开发了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并大力推广应用农机作业远程监测技术,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文旨在探讨吉林省保护性耕作信息化监测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信息化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保护性耕作 信息化监测 问题分析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初探
16
作者 杨桂霞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0期65-67,共3页
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改进优化玉米种植技术能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的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玉米种植中,可采用留高茬行间种植、灭... 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改进优化玉米种植技术能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的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玉米种植中,可采用留高茬行间种植、灭高茬整地处理、宽窄行留高茬交替种植、秸秆全覆盖宽窄行平作及等行距平作与垄作等多种模式。此项技术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节约农业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对玉米种植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 保护性耕作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农机在玉米保护性耕作中的关键作用及发展趋势
17
作者 曲洪利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期31-33,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先进农机在玉米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愈发关键。本文聚焦于此,深入探讨了先进农机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先进农机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极大地缩短了玉米种植和管理周期。通过精准作业,保障了土壤质量,减少...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先进农机在玉米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愈发关键。本文聚焦于此,深入探讨了先进农机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先进农机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极大地缩短了玉米种植和管理周期。通过精准作业,保障了土壤质量,减少了土壤扰动,维持了良好的土壤结构。同时,增强了蓄水保墒能力,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为玉米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先进农机有力推动了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技术,加大研发投入,以充分发挥先进农机的优势,实现玉米保护性耕作的高效与可持续,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先进农机将继续引领玉米保护性耕作迈向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新征程,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农机 玉米保护性耕作 作业效率 土壤质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在农田耕作和土壤保护中的应用
18
作者 吴昊 《河北农业》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土壤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媒介,土壤品质的优劣对农业的存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还要着眼长远,要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 土壤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媒介,土壤品质的优劣对农业的存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还要着眼长远,要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长期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投入利用问题。如何更好的保护和提升土壤品质以及改善土壤的环境质量是我国目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难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寻找更加科学、环保、合理的新耕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农田耕作 土壤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 耕作模式 环境质量 农业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吉林省实施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
19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6期17-17,共1页
近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与吉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吉林省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2025年吉林省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4000万亩。《方案》指出,2025年度保护性耕作补助主要用于作业补助、高标准应用基地补... 近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与吉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吉林省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2025年吉林省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4000万亩。《方案》指出,2025年度保护性耕作补助主要用于作业补助、高标准应用基地补助和实施效果监测点补助。其中作业补助实施差异化补助,采取“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补助 保护性耕作 吉林省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袁雪峰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2期25-27,共3页
保护性耕作就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播种、对病虫害与草害进行综合控制的耕种方式。通过将农作物的秸秆置于地表层,用以保护土壤,还能够增强土壤肥力,从而促进农作物稳产、丰产。与传统的耕种方式相比,该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土壤中... 保护性耕作就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播种、对病虫害与草害进行综合控制的耕种方式。通过将农作物的秸秆置于地表层,用以保护土壤,还能够增强土壤肥力,从而促进农作物稳产、丰产。与传统的耕种方式相比,该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土壤中各种气体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减少农机使用次数,从而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发展。保护性耕作可避免水土流失,逐渐提高土壤质量,对农作物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系统 采纳行为 耕种方式 保护性耕作 增产增收 二氧化碳 农作物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