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头蚴病保护性基因的分离与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由弘 张壮志 +7 位作者 赵莉 石保新 吐尔洪.依米提 王进成 张文宝 崔德胜 艾尔肯 郭金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6-850,854,共6页
目的分离与表达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基因45m,确定其免疫原性及在虫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方法通过对绦虫同源基因序列分析设计引物,运用RT—PCR的方法,首次从绵羊多头绦虫的幼虫阶段分离到新的基因45m,将其克隆到pET41b... 目的分离与表达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基因45m,确定其免疫原性及在虫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方法通过对绦虫同源基因序列分析设计引物,运用RT—PCR的方法,首次从绵羊多头绦虫的幼虫阶段分离到新的基因45m,将其克隆到pET41b表达载体中,获得了含正确读码框的重组质粒,将表达蛋白初步运用于动物免疫试验。结果45m基因长度为698bp,编码232个氨基酸。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63kD,表达产量可达100~120mg/L。其蛋白序列与已知抗羊带绦虫(45W)和牛带绦虫保护性抗原的同源性分别为89%和85%。本动物绵羊的免疫接种试验表明该蛋白可有效激起机体的抗原抗体反应,其抗血清可以与多头绦虫的成虫和幼虫抗原总蛋白在63kD处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45m蛋白可能具有较强抗原性,该蛋白在虫体的成虫和幼虫阶段均有表达,推测认为45m可能成为多头蚴病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多头蚴病 保护性基因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基因A20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诱导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刚 晋云 +3 位作者 李雪松 艾军华 卢长伟 董家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研究人Th2细胞因子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诱导表达保护性基因A20的影响,探讨人Th2细胞因子对异种VEC具有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建立BAEC的体外培养体系,用浓度为20μg/L的各Th2细胞因子(hIL-4、hIL-10、hIL-13)分别孵育BAEC2h后... 目的:研究人Th2细胞因子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诱导表达保护性基因A20的影响,探讨人Th2细胞因子对异种VEC具有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建立BAEC的体外培养体系,用浓度为20μg/L的各Th2细胞因子(hIL-4、hIL-10、hIL-13)分别孵育BAEC2h后,再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μg/L)共孵育24h后收集细胞;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BAEC中A20mRNA的表达。结果:用Th2细胞因子在一定浓度内预处理BAEC后,能明显诱导BAEC表达保护性基因A20。结论:Th2细胞因子对BAEC的保护作用与Th2细胞因子诱导保护性基因A20在BAEC中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2细胞因子 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保护性基因 A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IL-2和IL-4对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真核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韦冠东 张元鑫 +5 位作者 汤德元 曾智勇 马萍 刘霞 王洪光 李达 《猪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98-99,共2页
如何提高和改善疫苗的免疫效果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与DNA疫苗联合应用的细胞因子可通过不同的环节调节和增强DNA疫苗免疫效应,白细胞介素作为免疫佐剂能协同DNA疫苗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细胞因子是动物体内特异... 如何提高和改善疫苗的免疫效果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与DNA疫苗联合应用的细胞因子可通过不同的环节调节和增强DNA疫苗免疫效应,白细胞介素作为免疫佐剂能协同DNA疫苗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细胞因子是动物体内特异高效调控免疫细胞和协调免疫应答重要的信号分子,它主要包括淋巴毒素(LT)、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NF)、白细胞介素(IL,如IL-2、IL-4、IL-5、IL-6、IL-7、IL-8、IL-12)和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其中IL-2和IL-4对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真核表达影响的研究较多。主要综述了IL-2和IL-4作为免疫佐剂对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真核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更深入地进行IL-2和IL-4对DNA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IL-2 IL-4 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链球菌保护性抗原的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建德 刘燕霏 +1 位作者 徐军 马吉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0-683,共4页
为克隆、表达犬链球菌(S.canis)保护性抗原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本研究以Lambda ZAPⅡ载体构建了S.canis的3kb~8kb随机基因组文库,通过S.canis阳性血清筛选和质粒拯救,获得一株阳性克隆重组质粒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 为克隆、表达犬链球菌(S.canis)保护性抗原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本研究以Lambda ZAPⅡ载体构建了S.canis的3kb~8kb随机基因组文库,通过S.canis阳性血清筛选和质粒拯救,获得一株阳性克隆重组质粒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过BLAST分析并与GenBank中登录的相近基因序列比较发现,该基因为S.canis的1个保护性抗原(SPASc)基因,该基因与兽疫链球菌和产脓链球菌的保护性抗原及马链球菌M蛋白基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根据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克隆并进行了SPASc基因的原核表达。用纯化SPASc重组蛋白免疫兔制备的血清对小鼠具有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链球菌 保护性抗原基因 克隆与表达 被动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L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蔡海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246-247,共2页
LDL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南京医学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蔡海江人LDL受体mRNA长5.skb,编码860个氨基酸的蛋白。LDL受体基因位于第19染色体短壁(p13.l-pl3.3),长45Kb,含18个外显子及1... LDL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南京医学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蔡海江人LDL受体mRNA长5.skb,编码860个氨基酸的蛋白。LDL受体基因位于第19染色体短壁(p13.l-pl3.3),长45Kb,含18个外显子及17个内含子。ExonI编码5’不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分子 LDL受体 研究中心 保护性基因 内含子 细胞表面 表皮生长因子 结构域 定点突变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皮肤炭疽疫情中炭疽杆菌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谈忠鸣 张忠献 +4 位作者 董晨 胡建利 鲍倡俊 汤奋扬 朱叶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6-438,共3页
目的 :对引起2012年江苏省一起皮肤炭疽疫情的炭疽杆菌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者焦痂标本和病牛组织标本进行炭疽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基... 目的 :对引起2012年江苏省一起皮肤炭疽疫情的炭疽杆菌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者焦痂标本和病牛组织标本进行炭疽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基因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4例患者焦痂标本和病牛组织标本中的炭疽杆菌具有相同的多位点序列和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分别为ST1型和PAⅠ型,并与国际参考株str.Ames Ancestor具有相同的基因型。结论:此次皮肤炭疽疫情中通过牛感染人的炭疽杆菌为ST1型和PA基因Ⅰ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疫情 炭疽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保护性抗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疫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以芳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核酸疫苗 基因治疗 保护性抗原基因 载体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重组表达TGEV、PEDV和RV抗原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海楠 黄海鸥 +7 位作者 杨金生 任锐 邵洪泽 吕雪峰 程荣华 呼延含蓉 李昱洁 丁世杰 《养殖与饲料》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乳酸菌能够耐受动物胃肠道中高浓度的胆盐和各种酶类,在肠壁上黏附定植,同时对宿主的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特别是能诱导s Ig A的分泌,产生更为理想的黏膜免疫效果,进而引起全身性系统免疫反应。因此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 乳酸菌能够耐受动物胃肠道中高浓度的胆盐和各种酶类,在肠壁上黏附定植,同时对宿主的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特别是能诱导s Ig A的分泌,产生更为理想的黏膜免疫效果,进而引起全身性系统免疫反应。因此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RV)这3个具有肠组织嗜性的腹泻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在乳酸菌中表达,以期为胃肠道疾病的预防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轮状病毒(RV) 乳酸菌 保护性抗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述
9
作者 李淑芳 张继东 《今日畜牧兽医》 1999年第5期16-17,共2页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动物病毒病的诊断水平。禽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已从常规的病毒分离鉴定、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学诊断检测,进入到对病毒基因序列和结构直接进行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禽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动物病毒病的诊断水平。禽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已从常规的病毒分离鉴定、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学诊断检测,进入到对病毒基因序列和结构直接进行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禽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也越来越成熟,本文对有关禽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毒 研究概述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禽病毒病 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保护性抗原基因 畜牧兽医学会 免疫原基因 学术讨论会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