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典型土壤Cr(Ⅵ)固-液分配系数K_(d)值及其在推导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天董
薛维纳
+4 位作者
罗飞
唐伟
余海波
晏井春
宋静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6-1335,共10页
Cr(Ⅵ)是铬盐、电镀、皮革等行业的特征污染物,极易因土-水迁移造成地下水污染。对于迁移性较强的污染物〔如Cr(Ⅵ)〕,有必要制定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Cr(Ⅵ)在不同土壤上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参数不同,为获取我国典型土壤Cr(Ⅵ)吸附...
Cr(Ⅵ)是铬盐、电镀、皮革等行业的特征污染物,极易因土-水迁移造成地下水污染。对于迁移性较强的污染物〔如Cr(Ⅵ)〕,有必要制定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Cr(Ⅵ)在不同土壤上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参数不同,为获取我国典型土壤Cr(Ⅵ)吸附及解吸过程的固-液分配系数(K_(d)),本研究采用我国黑龙江海伦黑土、河南封丘潮土、海南儋州砖红壤等12种典型土壤,开展了吸附动力学及吸附-解吸平衡实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12种土壤均在48 h内达到吸附平衡,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相比,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对Cr(Ⅵ)的土壤吸附动力学过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吸附平衡实验表明,相较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Cr(Ⅵ)在我国典型土壤上的吸附特征。Cr(Ⅵ)土壤吸附过程的固-液分配系数(K_(d)x)非固定值,随着平衡液Cr(Ⅵ)浓度的增大,K_(d)x逐渐减小。解吸平衡实验表明,Cr(Ⅵ)土壤解吸过程的固-液分配系数(K_(d)j)高于吸附过程的对应值。基于三相平衡估算土壤平衡液Cr(Ⅵ)浓度时应采用K_(d)j,且其取值因平衡液Cr(Ⅵ)浓度而异。基于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直接接触且不存在地下水稀释的保守假设条件,本研究初步提出了保护地下水的不同土壤的Cr(Ⅵ)环境基准值,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典型土壤Cr(Ⅵ)基础参数数据库,为我国分区制定保护地下水的土壤Cr(Ⅵ)环境基准积累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吸附-解吸
土-水迁移
固-液分配系数
保护地下水的土壤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的Ag土壤环境基准推导案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朱菲菲
侯红
+3 位作者
赵龙
魏源
李继宁
颜增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56-1563,共8页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借鉴国外制订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方法学,以湖南红壤、北京潮土和东北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吸附试验获取重金属Ag在3种土壤中的分配系数(Kd),并通过文献调研获取3种土壤及其含水层的...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借鉴国外制订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方法学,以湖南红壤、北京潮土和东北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吸附试验获取重金属Ag在3种土壤中的分配系数(Kd),并通过文献调研获取3种土壤及其含水层的相关参数;采用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土壤环境基准技术导则中的SSL(soil screening level)模型,并基于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对Ag土壤环境基准进行反推.结果显示:Ag在红壤、黑土和潮土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7.10、56.7、132 L/kg,推导出的基于保护地下水的Ag的土壤环境基准值分别为0.440、3.04和7.80 mg/kg.3种土壤中Ag的基准值均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值范围内,与各国基准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土壤性质、含水层类型以及Ag在土壤中的分配系数的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分配系数(Kd)
地
下水
保护
SSL模型
土壤
环境
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外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的推导与比较
被引量:
8
3
作者
蒋世杰
翟远征
+2 位作者
王金生
冷苏娅
滕彦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9,共8页
通过对20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壤环境基准体系的调研发现,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制定本地土壤环境基准时都考虑了污染物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的暴露途径,但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专门制定了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对这些国家土壤环境基准中...
通过对20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壤环境基准体系的调研发现,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制定本地土壤环境基准时都考虑了污染物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的暴露途径,但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专门制定了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对这些国家土壤环境基准中的指标种类、数量及限值进行了比较。从计算模型、假设条件、参数选择以及保护目标等4个方面,总结分析了不同国家推导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探讨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我国制定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的方法与策略,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基准
土壤
环境
基准
地
下水
迁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CXTFIT-VZCOMML模型推导基于保护地下水的Sb的土壤环境基准
被引量:
3
4
作者
秦晓鹏
上官宇先
+1 位作者
赵龙
侯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6-381,共6页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订土壤质量标准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保护地下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柱试验研究了Sb(锑)在北京潮土中的迁移行为,利用嵌套有CXTFIT 2.1程序的STANMOD软件对非平衡两区模型进行计算,获得Sb在潮土中迁移的...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订土壤质量标准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保护地下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柱试验研究了Sb(锑)在北京潮土中的迁移行为,利用嵌套有CXTFIT 2.1程序的STANMOD软件对非平衡两区模型进行计算,获得Sb在潮土中迁移的阻滞因子,同时利用VZCOMML(vadose zone contaminant migration multi-layered model)模型反推保护地下水的S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结果表明:非平衡两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Sb在潮土中的迁移过程(r^2>0.97);Sb在潮土中的迁移阻滞因子为5.82远小于批试验得到的阻滞因子(49.3).基于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ρ(Sb)的标准限值(0.005 mg/L),推导出基于保护地下水的S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为0.64 mg/kg,该值比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土壤基准或标准值(3.1~41 mg/kg)小1~2个数量级,可能是由于Sb在潮土中的阻滞因子或分配系数(K_d)较小、稀释系数较小、地下水或饮用水标准(C_(gw))偏低、土壤pH不同所致.未来应使用多种不同类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土壤,以获得更准确的、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土壤环境基准值.初步推导出S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0.64 mg/kg)可为制订国家相关标准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基准
地
下水
土壤
VZCOMM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地下水安全的六价铬土壤环境基准值推导案例
5
作者
顾熙
陈扣平
吴吉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重金属污染物六价铬[Cr(Ⅵ)]毒性较大,迁移性强,对地下水安全带来很大威胁,现行相关土壤标准多忽视了地下水安全,亟需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Cr(Ⅵ)土壤环境基准值为污染场地监管提供支撑。调研借鉴国外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污染物环境基...
重金属污染物六价铬[Cr(Ⅵ)]毒性较大,迁移性强,对地下水安全带来很大威胁,现行相关土壤标准多忽视了地下水安全,亟需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Cr(Ⅵ)土壤环境基准值为污染场地监管提供支撑。调研借鉴国外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污染物环境基准值的方法,以浙江黏壤土、江苏壤质砂土和吉林壤质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静态吸附试验,获得3种土壤的Cr(Ⅵ)分配系数。土壤参数及含水层相关参数通过查阅调研国内文献获得,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土壤筛选指南中提出的土壤筛选值(soil screening level,SSL)方法,基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反推得到基于地下水安全的土壤环境基准值。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下水安全的Cr(Ⅵ)土壤环境基准值分别为0.944,0.690,0.514 mg/kg,研究结果与国外以保护地下水安全为目的的基准值较为接近,但各研究地区土壤性质的差异使得基准值有所差别。因此各地监管机构在完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时应当构建各地土壤及含水层参数数据库,为本地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各地区推导基于地下水安全的重金属土壤环境基准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基准
六价铬
土壤
筛选值模型
地
下水
安全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邯邢铁矿区矿山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
7
6
作者
徐国志
董迎春
+1 位作者
邓金火
田恒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7-1835,共9页
在河北邯邢西石门及周边铁矿区系统地采集了各类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样品,包括土壤(n=242)、玉米(n=110)、地表水(n=37)、地下水(n=31)和水系沉积物(n=81)。通过对矿区各样品元素含量特征和元素富集程度的研究,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基准值和地...
在河北邯邢西石门及周边铁矿区系统地采集了各类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样品,包括土壤(n=242)、玉米(n=110)、地表水(n=37)、地下水(n=31)和水系沉积物(n=81)。通过对矿区各样品元素含量特征和元素富集程度的研究,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基准值和地质累积指数定量评价了矿山污染扰动程度。研究表明,矿区土壤、玉米、地表水、地下水、水系沉积物中相对富集较高的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及主要的伴生元素,部分重金属元素超标,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Se、As、Cd、Cu、As、Cd、Cu、Co元素超标,玉米中F、Cr、Cd元素接近食品卫生限值,地表水和地下水部分指标浓度接近三类水质限值。研究表明,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铁矿尾矿沙和煤矸石中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导致重金属淋滤转移,另一来源是燃煤降尘的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
基准
值
邯邢铁矿区
地质累积指数
土壤
玉米
地表水
地
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典型土壤Cr(Ⅵ)固-液分配系数K_(d)值及其在推导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天董
薛维纳
罗飞
唐伟
余海波
晏井春
宋静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6-133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3YFC3708700)。
文摘
Cr(Ⅵ)是铬盐、电镀、皮革等行业的特征污染物,极易因土-水迁移造成地下水污染。对于迁移性较强的污染物〔如Cr(Ⅵ)〕,有必要制定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Cr(Ⅵ)在不同土壤上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参数不同,为获取我国典型土壤Cr(Ⅵ)吸附及解吸过程的固-液分配系数(K_(d)),本研究采用我国黑龙江海伦黑土、河南封丘潮土、海南儋州砖红壤等12种典型土壤,开展了吸附动力学及吸附-解吸平衡实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12种土壤均在48 h内达到吸附平衡,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相比,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对Cr(Ⅵ)的土壤吸附动力学过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吸附平衡实验表明,相较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Cr(Ⅵ)在我国典型土壤上的吸附特征。Cr(Ⅵ)土壤吸附过程的固-液分配系数(K_(d)x)非固定值,随着平衡液Cr(Ⅵ)浓度的增大,K_(d)x逐渐减小。解吸平衡实验表明,Cr(Ⅵ)土壤解吸过程的固-液分配系数(K_(d)j)高于吸附过程的对应值。基于三相平衡估算土壤平衡液Cr(Ⅵ)浓度时应采用K_(d)j,且其取值因平衡液Cr(Ⅵ)浓度而异。基于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直接接触且不存在地下水稀释的保守假设条件,本研究初步提出了保护地下水的不同土壤的Cr(Ⅵ)环境基准值,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典型土壤Cr(Ⅵ)基础参数数据库,为我国分区制定保护地下水的土壤Cr(Ⅵ)环境基准积累了科学数据。
关键词
Cr(Ⅵ)
吸附-解吸
土-水迁移
固-液分配系数
保护地下水的土壤基准
Keywords
Cr(Ⅵ)
adsorption-desorption
soil-water migration
solid-liquid partition coefficient
soil criteria for groundwater protection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的Ag土壤环境基准推导案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朱菲菲
侯红
赵龙
魏源
李继宁
颜增光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56-156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338)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14014908)
文摘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借鉴国外制订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方法学,以湖南红壤、北京潮土和东北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吸附试验获取重金属Ag在3种土壤中的分配系数(Kd),并通过文献调研获取3种土壤及其含水层的相关参数;采用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土壤环境基准技术导则中的SSL(soil screening level)模型,并基于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对Ag土壤环境基准进行反推.结果显示:Ag在红壤、黑土和潮土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7.10、56.7、132 L/kg,推导出的基于保护地下水的Ag的土壤环境基准值分别为0.440、3.04和7.80 mg/kg.3种土壤中Ag的基准值均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值范围内,与各国基准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土壤性质、含水层类型以及Ag在土壤中的分配系数的差异所致.
关键词
AG
分配系数(Kd)
地
下水
保护
SSL模型
土壤
环境
基准
Keywords
Ag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Kd)
groundwater protection
SSL model
soil environmental criteria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的推导与比较
被引量:
8
3
作者
蒋世杰
翟远征
王金生
冷苏娅
滕彦国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9,共8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4ZX07201-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2233)
文摘
通过对20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壤环境基准体系的调研发现,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制定本地土壤环境基准时都考虑了污染物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的暴露途径,但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专门制定了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对这些国家土壤环境基准中的指标种类、数量及限值进行了比较。从计算模型、假设条件、参数选择以及保护目标等4个方面,总结分析了不同国家推导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探讨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我国制定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的方法与策略,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关键词
环境
基准
土壤
环境
基准
地
下水
迁移模型
Keywords
environmental criteria
soil environmental criteria
groundwater
migration model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X82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CXTFIT-VZCOMML模型推导基于保护地下水的Sb的土壤环境基准
被引量:
3
4
作者
秦晓鹏
上官宇先
赵龙
侯红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6-381,共6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3-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338)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2011YQ14014908)
文摘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订土壤质量标准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保护地下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柱试验研究了Sb(锑)在北京潮土中的迁移行为,利用嵌套有CXTFIT 2.1程序的STANMOD软件对非平衡两区模型进行计算,获得Sb在潮土中迁移的阻滞因子,同时利用VZCOMML(vadose zone contaminant migration multi-layered model)模型反推保护地下水的S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结果表明:非平衡两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Sb在潮土中的迁移过程(r^2>0.97);Sb在潮土中的迁移阻滞因子为5.82远小于批试验得到的阻滞因子(49.3).基于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ρ(Sb)的标准限值(0.005 mg/L),推导出基于保护地下水的S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为0.64 mg/kg,该值比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土壤基准或标准值(3.1~41 mg/kg)小1~2个数量级,可能是由于Sb在潮土中的阻滞因子或分配系数(K_d)较小、稀释系数较小、地下水或饮用水标准(C_(gw))偏低、土壤pH不同所致.未来应使用多种不同类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土壤,以获得更准确的、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土壤环境基准值.初步推导出S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0.64 mg/kg)可为制订国家相关标准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SB
基准
地
下水
土壤
VZCOMML模型
Keywords
antimony
criteria
groundwater
soil
VZCOMML
分类号
X-65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下水安全的六价铬土壤环境基准值推导案例
5
作者
顾熙
陈扣平
吴吉春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1809102)。
文摘
重金属污染物六价铬[Cr(Ⅵ)]毒性较大,迁移性强,对地下水安全带来很大威胁,现行相关土壤标准多忽视了地下水安全,亟需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Cr(Ⅵ)土壤环境基准值为污染场地监管提供支撑。调研借鉴国外制定基于地下水安全的污染物环境基准值的方法,以浙江黏壤土、江苏壤质砂土和吉林壤质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静态吸附试验,获得3种土壤的Cr(Ⅵ)分配系数。土壤参数及含水层相关参数通过查阅调研国内文献获得,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土壤筛选指南中提出的土壤筛选值(soil screening level,SSL)方法,基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反推得到基于地下水安全的土壤环境基准值。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下水安全的Cr(Ⅵ)土壤环境基准值分别为0.944,0.690,0.514 mg/kg,研究结果与国外以保护地下水安全为目的的基准值较为接近,但各研究地区土壤性质的差异使得基准值有所差别。因此各地监管机构在完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时应当构建各地土壤及含水层参数数据库,为本地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各地区推导基于地下水安全的重金属土壤环境基准值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环境
基准
六价铬
土壤
筛选值模型
地
下水
安全
分配系数
Keywords
environmental criteria
Cr(VI)
SSL model
groundwater protection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邯邢铁矿区矿山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
7
6
作者
徐国志
董迎春
邓金火
田恒川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7-1835,共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087084)
文摘
在河北邯邢西石门及周边铁矿区系统地采集了各类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样品,包括土壤(n=242)、玉米(n=110)、地表水(n=37)、地下水(n=31)和水系沉积物(n=81)。通过对矿区各样品元素含量特征和元素富集程度的研究,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基准值和地质累积指数定量评价了矿山污染扰动程度。研究表明,矿区土壤、玉米、地表水、地下水、水系沉积物中相对富集较高的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及主要的伴生元素,部分重金属元素超标,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Se、As、Cd、Cu、As、Cd、Cu、Co元素超标,玉米中F、Cr、Cd元素接近食品卫生限值,地表水和地下水部分指标浓度接近三类水质限值。研究表明,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铁矿尾矿沙和煤矸石中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导致重金属淋滤转移,另一来源是燃煤降尘的积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
基准
值
邯邢铁矿区
地质累积指数
土壤
玉米
地表水
地
下水
Keywords
regional geochemical base value Hanxing iron mining area geological accumulated index number soil corn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river sediments tailings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典型土壤Cr(Ⅵ)固-液分配系数K_(d)值及其在推导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中的应用研究
王天董
薛维纳
罗飞
唐伟
余海波
晏井春
宋静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的Ag土壤环境基准推导案例
朱菲菲
侯红
赵龙
魏源
李继宁
颜增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内外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的推导与比较
蒋世杰
翟远征
王金生
冷苏娅
滕彦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CXTFIT-VZCOMML模型推导基于保护地下水的Sb的土壤环境基准
秦晓鹏
上官宇先
赵龙
侯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地下水安全的六价铬土壤环境基准值推导案例
顾熙
陈扣平
吴吉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河北邯邢铁矿区矿山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徐国志
董迎春
邓金火
田恒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