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宿开发:婺源县西冲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策略 被引量:41
1
作者 闵忠荣 洪亮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8,共7页
民宿产业作为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业态,是近年来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总结国外乡村民宿开发现状、经验以及分析我国民宿开发利弊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婺源县西冲传统村落案例,从保护分区、用地布局、产业发展、空... 民宿产业作为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业态,是近年来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总结国外乡村民宿开发现状、经验以及分析我国民宿开发利弊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婺源县西冲传统村落案例,从保护分区、用地布局、产业发展、空间改造和公众参与五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民宿开发规划策略,以期为当前传统村落中民宿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开发 传统村落 保护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OT分析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发展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宁波市章水流域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江平 陆文洋 +2 位作者 王中婧子 张勇 叶文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90-294,共5页
水源地区域为保护环境而受到发展限制,是当前水源地保护工作中一个主要问题,导致水源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位于相对富裕发达的浙江省宁波市而又相对贫困落后的章水流域水源地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例... 水源地区域为保护环境而受到发展限制,是当前水源地保护工作中一个主要问题,导致水源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位于相对富裕发达的浙江省宁波市而又相对贫困落后的章水流域水源地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例,采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章水流域保护与发展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4项要素,通过SWOT要素交叉分析,给出适合宁波市章水流域饮用水源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水源地保护发展规划 章水流域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区边缘的皖南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以安徽省永丰乡岭下苏村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慧 李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73-177,共5页
文章通过对处于旅游区边缘的安徽省永丰乡岭下苏村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对每个古建筑、古树木及各类历史要素进行测绘,并制定详细的保护和修缮方案,对其中重要的古建筑在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功能定位,通过古建筑的"... 文章通过对处于旅游区边缘的安徽省永丰乡岭下苏村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对每个古建筑、古树木及各类历史要素进行测绘,并制定详细的保护和修缮方案,对其中重要的古建筑在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功能定位,通过古建筑的"利用"促进"发展"和保护,以此推动类似地区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工作,并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以期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边缘区 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皖南古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培阳 王丽晔 朱喜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33,共4页
在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呈现出巨型化、区域化、网络化等新的发展趋势。在中国,遗产保护及其规划管理是协调地区发展和维护地方生态安全格局、地域文化特色与历史文脉的重要手段。大理市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发... 在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呈现出巨型化、区域化、网络化等新的发展趋势。在中国,遗产保护及其规划管理是协调地区发展和维护地方生态安全格局、地域文化特色与历史文脉的重要手段。大理市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基于构建人文生态网络的视角,对总体定位、遗产安全格局和风险分析、遗产保护干扰评价、遗产保护空间策略和规划协调等内容进行探讨,并强调空间分析技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生态网络 自然文化遗产 保护发展规划 大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 被引量:3
5
作者 谢胤 曹永庆 +1 位作者 任华东 李少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5期64-72,共9页
为有效保护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和更好地被利用,在对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文中介绍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具有的历史悠久,生物多样性与文化... 为有效保护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和更好地被利用,在对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文中介绍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具有的历史悠久,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丰富,以及混农林种植等特征,阐述其遗产价值,论述其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制定保护与发展的目标与原则,提出资源保护、技术保护、文化保护、景观保护以及生态产品开发和休闲农业发展等保护与发展措施,并给出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混农林种植 遗产价值 保护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基因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探析——以大理州鹤庆县彭屯村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湘君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5期147-150,共4页
彭屯村是鹤庆县坝区典型性传统村落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村落景观基因。运用景观基因理论,从环境基因、建筑基因、文化基因、布局基因4个方面对彭屯村景观基因进行识别提取、特征分析,结合村落景观现状提出保... 彭屯村是鹤庆县坝区典型性传统村落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村落景观基因。运用景观基因理论,从环境基因、建筑基因、文化基因、布局基因4个方面对彭屯村景观基因进行识别提取、特征分析,结合村落景观现状提出保护与发展规划思路探析,力求传承村落优秀景观基因,打造村落特色景观环境,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屯村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保护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发展概况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海江 孙聪 +3 位作者 齐杨 何立环 彭福利 于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31,共7页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是开展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将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作为"十二五"能力建设重点内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如区域尺度的全...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是开展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将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作为"十二五"能力建设重点内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如区域尺度的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和国际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GEO·BON),以及国家尺度的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US-LTER)、英国环境变化监测网络(ECN)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发展历程、观测研究进展;总结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的发展趋势,即重视台站的联网观测研究,注重观测标准化和规范化及数据共享,重视观测手段智能化与自动化,注重综合观测与模型模拟相结合;提出国家环境保护生态监测台站网络是现有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拓展和完善,也是今后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台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对扬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以扬州民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海峰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2Z期84-86,共3页
民宿产业作为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业态,是近几年来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民宿是扬州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结合扬州传统村落案例,从用地布局、产业发展、空间改造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民宿开... 民宿产业作为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业态,是近几年来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民宿是扬州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结合扬州传统村落案例,从用地布局、产业发展、空间改造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民宿开发规划策略,为传统村落中民宿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开发 传统村落 保护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林草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签署合作协议 发挥各自优势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9
《云南林业》 2022年第11期60-61,共2页
11月8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在昆明签署支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林草发展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云南林草资源优势,精准对接云南省“十四五”林草保护与发展规划... 11月8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在昆明签署支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林草发展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云南林草资源优势,精准对接云南省“十四五”林草保护与发展规划,全方位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协力推进林草项目融资,支持云南林草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云南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融资 重点项目建设 林草 高质量发展 保护发展规划 信贷支持 精准对接 决策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阳城蚕桑文化系统等入围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0
《北方蚕业》 2021年第4期56-56,共1页
2021年11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通知》(农社发[2021]2号),认定山西阳城蚕桑文化系统、江苏吴江蚕桑文化系统、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等21项传统农业系统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知要... 2021年11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通知》(农社发[2021]2号),认定山西阳城蚕桑文化系统、江苏吴江蚕桑文化系统、浙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等21项传统农业系统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知要求,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遗产保护传承事业,提升遗产地居民保护传承意识,强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以文育人建设文明乡风,产业创新支持农民就业增收,推动遗产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就业增收 产业创新 蚕桑文化 江苏吴江 农社 保护发展规划 浙江桐乡 山西阳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