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电网保护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永丽 陈晓龙 +1 位作者 刘明 李博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3-480,共8页
为了能够掌握微电网整体运行状态,可靠切除微电网内各种类型故障,监测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实现微电网孤岛检测、孤岛运行和并网控制,提出并开发了利用微电网全域信息的保护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通信网络将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微电网内的保... 为了能够掌握微电网整体运行状态,可靠切除微电网内各种类型故障,监测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实现微电网孤岛检测、孤岛运行和并网控制,提出并开发了利用微电网全域信息的保护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通信网络将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微电网内的保护装置与并网控制装置相连,实现了微电网内保护的合理配置、保护装置与并网控制装置动作状态的实时监测、保护装置与并网控制装置的统一对时及远跳/远投控制、孤岛检测、并网控制及人机信息交互等基本功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总体结构简单,功能实用,能够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保护与控制系统 通信网络 保护配置 孤岛检测 控制逻辑 后台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集成保护与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董新洲 丁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介绍了一种以多功能保护控制器MPCU为核心的数字化集成保护与控制系统DIPC。DIPC适用于数字化变电站,通过非传统互感器、合并单元、以太网和多功能保护控制器实现整个变电站的保护和控制功能。其中的核心元件MPCU是一台集中式的多功能... 介绍了一种以多功能保护控制器MPCU为核心的数字化集成保护与控制系统DIPC。DIPC适用于数字化变电站,通过非传统互感器、合并单元、以太网和多功能保护控制器实现整个变电站的保护和控制功能。其中的核心元件MPCU是一台集中式的多功能数字装置,从过程层总线接收多个设备的信息,完成变电站内全部或部分设备的保护、控制、量测等功能,并利用冗余的广域信息提高保护与控制的性能。文章着重介绍了过程层总线的配置、MPCU的功能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数字化集成保护与控制系统 多功能保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配电变电站集成保护控制信息共享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王宾 董新洲 +3 位作者 许飞 曹润彬 刘琨 薄志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共6页
分布式新能源的大量馈入及用户供电质量的提高要求智能配电变电站提供更加灵活、快速、可靠的保护与控制功能。跨间隔信息的实时共享融合能有效提高变电站的保护测控性能,但需要解决过程总线站域保护控制信息交换的高度实时性和稳定可... 分布式新能源的大量馈入及用户供电质量的提高要求智能配电变电站提供更加灵活、快速、可靠的保护与控制功能。跨间隔信息的实时共享融合能有效提高变电站的保护测控性能,但需要解决过程总线站域保护控制信息交换的高度实时性和稳定可靠性。针对智能配电变电站站域保护控制通信的需求,基于OPNET软件仿真建模,并基于实际开发的集成保护试验平台测试了过程总线多间隔信息共享的通信特性,分析了延时原因,给出了满足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的最大跨间隔信息共享数量,提出了跨间隔信息共享通信的改进措施。该研究结果对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控制系统的实现奠定了通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变电站 集成保护与控制系统 信息共享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直流系统寄生回路的排查方法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袁成 孙银权 +1 位作者 雷仲强 邰能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40,共4页
通过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电压异常进行测试,分析了存在直流寄生回路的原因。对比分析常用的排查方法及技术方案,结果表明,采用直流钳形表的方法测电源正负极差流,采用试拉自动化系统直流、试拉二次保护直流的措施是有效可靠的。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电压异常进行测试,分析了存在直流寄生回路的原因。对比分析常用的排查方法及技术方案,结果表明,采用直流钳形表的方法测电源正负极差流,采用试拉自动化系统直流、试拉二次保护直流的措施是有效可靠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产生直流寄生的主要诱因,主要有器件缺陷、设计缺陷以及管理原因等,对提高本地区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寄生 隐患排查 直流试拉 变电站 保护与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锁的110kV区域电网线路保护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华煌圣 刘育权 +4 位作者 王莉 朱晓彤 李园园 刘金生 李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9-174,共6页
针对110kV电网的特点,分析了阶段式距离保护在多级线路结构的电网中逐级配合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联锁的区域电网线路保护原理。该保护原理结合了本线路距离保护和线路对侧变电站的母线电流差动保护、线路距离保护的故障判别结果,从而... 针对110kV电网的特点,分析了阶段式距离保护在多级线路结构的电网中逐级配合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联锁的区域电网线路保护原理。该保护原理结合了本线路距离保护和线路对侧变电站的母线电流差动保护、线路距离保护的故障判别结果,从而实现全线范围的快速动作后备保护功能。该保护原理集成于区域保护与控制系统中,通过站域保护设备之间的动作信息发布/订阅,实现了基于联锁的区域电网线路保护功能。基于该原理的区域保护与控制系统已通过仿真测试并投入试运行,其原理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KV电网 线路保护 发布/订阅 设备集成技术 区域保护与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