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52-5p通过靶向调控保幼激素酸甲基转移酶基因JHAMT的表达而影响果蝇变态发育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泽麟 嵇杰 +4 位作者 徐文雨 刘卓 范晓春 邓昌鑫 何倩毓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9-806,共8页
【目的】保幼激素酸甲基转移酶(juvenile hormone acid methyl transferase,JHAMT)是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本研究旨在筛选并验证靶向调控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JHAMT转录表达的miRNA,揭示m... 【目的】保幼激素酸甲基转移酶(juvenile hormone acid methyl transferase,JHAMT)是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本研究旨在筛选并验证靶向调控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JHAMT转录表达的miRNA,揭示miRNA在JH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首先通过miRanda,TargetScan和microT-CDS在线网站对靶向黑腹果蝇JHAMT的miRNA进行预测,取3个网站均能预测到的miRNA作为候选靶向JHAMT的miRNA;利用双荧光素酶系统对候选miRNA与JHAMT的靶向关系进行验证;qRT-PCR检测候选miRNA与JHAMT在黑腹果蝇生长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利用qRT-PCR和果蝇GAL4-UAS系统分别检测黑腹果蝇咽侧体中超表达miRNA对JHAMT的表达以及对黑腹果蝇变态发育的影响。【结果】miRanda,TargetScan和microT-CDS分别预测到5,18和16个靶向JHAMT的miRNA,共同预测到4个miRNA,分别是miR-252-5p,miR-277-3p,miR-1002-5p和miR-987-5p。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表明,miR-252-5p mimics可显著降低野生型JHAMT 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所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而JHAMT 3′UTR区中miR-252-5p结合位点突变后,该抑制作用被解除。qRT-PCR检测结果表明,miR-252-5p与JHAMT在黑腹果蝇卵、幼虫及预蛹期的转录表达模式相反。咽侧体中超表达miR-252后,可显著降低JHAMT和JH初级反应基因Kr-h1的表达水平;且表现出类似JH缺失的表型,如化蛹时间推迟、体重变轻以及蛹期死亡增加。【结论】miR-252-5p可通过靶向作用于JHAMT参与JH生物合成调控,从而影响果蝇变态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miRNA 基因 保幼激素甲基转移 miR-252-5p 变态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OsSHMT5克隆与功能分析
2
作者 陈杰 杨天宇 黄新元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20,共12页
水稻中已克隆到OsSHMT4(OsCADT1),该基因编码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可调控硫酸盐/硒酸盐吸收和同化,其高度同源基因OsSHMT5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对水稻OsSHMT5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发现OsSHMT5与OsSHMT4(OsCA... 水稻中已克隆到OsSHMT4(OsCADT1),该基因编码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可调控硫酸盐/硒酸盐吸收和同化,其高度同源基因OsSHMT5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对水稻OsSHMT5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发现OsSHMT5与OsSHMT4(OsCADT1)的同源性高达8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sSHMT5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OsSHMT5基因敲除突变体,发现OsSHMT5基因敲除突变体的地上部或地下部中总硫/总硒及各形态硒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基于转录组水平分析发现,OsSHMT5对水稻硫酸盐/硒酸盐吸收和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无显著调控作用。在水稻地下部,OsSHMT5可能具有四吡咯结合、血红素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电子转移活性和铁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在地上部,OsSHMT5可能具有转录调节因子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因子、内肽酶调节活性、肽酶抑制剂活性、铜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本研究结果为水稻中OsSHMT家族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丝氨甲基转移 OsSHMT5基因 硫元素 硒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MeT)基因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勐 程道军 +4 位作者 彭健 康丽霞 王永虎 钱文良 夏庆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0-688,共9页
保幼激素(JH)是昆虫生长、发育、变态和生殖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激素。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FAMeT)被认为是昆虫及其它节肢动物催化合成保幼激素前体甲基法尼酸(methyl farne-soate,... 保幼激素(JH)是昆虫生长、发育、变态和生殖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激素。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FAMeT)被认为是昆虫及其它节肢动物催化合成保幼激素前体甲基法尼酸(methyl farne-soate,MF)的关键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家蚕全基因组数据中共鉴定了7个编码家蚕FAMeT的基因(BmFAMeT1~BmFAMeT7)。系统进化分析暗示BmFAMeT2可能是家蚕FAMeT家族成员的最原始拷贝。对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BmFAMeT5、BmFAMeT6和BmFAMeT7的时空表达谱分析显示,3个基因从家蚕胚胎发育后期至成虫期持续性表达;在5龄第3天幼虫中肠组织特异性高水平表达。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这3个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发现BmFAMeT5及BmFAMeT6分别存在2种不同的选择性拼接形式。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蚕FAMeT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保幼激素 法尼甲基转移 基因组鉴定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联合硫鸟嘌呤核苷酸血药浓度监测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夏泉 黄燕 +5 位作者 汪燕燕 许杜娟 胡乃中 胡静 梅俏 陈飞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联合红细胞中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血药浓度监测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为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炎症性肠病的患者,采用PCR扩增、焦磷... 目的:探讨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联合红细胞中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血药浓度监测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为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炎症性肠病的患者,采用PCR扩增、焦磷酸基因测序法技术检测其TPMT基因第7外显子G460A和第10外显子A719G的2个多态性位点;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红细胞(RBC)中6-TGNs浓度。结果:15例患者TPMT*3基因均为野生型,未发现突变;首次检测的6-TGNs浓度为 147.31~875.26 pmol/L(8×10^8)RBC,服用相同剂量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结论:TPMT基因多态性检测有助于预测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骨髓毒副作用,6TGNs浓度测定有助于药物剂量的调整,两者联合应用可为接受硫唑嘌呤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巯嘌呤甲基转移基因多态性 硫鸟嘌呤核苷血药浓度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莉 陈丽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19,共5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是一个含有磷酸吡哆醛(PLP)的四聚体的蛋白质,在亚甲基四氢叶酸(CH2-THF)存在时催化丝氨酸和四氢叶酸生成甘氨酸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的可逆反应。SHMT在高等植物的一碳代谢和光呼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是一个含有磷酸吡哆醛(PLP)的四聚体的蛋白质,在亚甲基四氢叶酸(CH2-THF)存在时催化丝氨酸和四氢叶酸生成甘氨酸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的可逆反应。SHMT在高等植物的一碳代谢和光呼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随着植物SHMT纯化技术的进步和重要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工,使很多植物SHMT基因被克隆出来,并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及表达调控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光呼吸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ATP硫化酶和硒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林 江昌俊 +4 位作者 叶爱华 李叶云 余梅 邓威威 房婉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采用能有效转化双子叶植物的表达载体pBI121构建植物硒营养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载体,将原载体中GUS基因用茶树ATP硫化酶基因(APS1和APS2)替换,将硒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CsSMT)连接到pBI121载体上直接与GUS基因相连,分别构建了目的... 采用能有效转化双子叶植物的表达载体pBI121构建植物硒营养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载体,将原载体中GUS基因用茶树ATP硫化酶基因(APS1和APS2)替换,将硒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CsSMT)连接到pBI121载体上直接与GUS基因相连,分别构建了目的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APS1、pBI-APS2和pBI-CsSMT。通过三亲杂交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获得转化工程菌,为通过植物基因工程获得富硒农产品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ATP硫化 硒半胱氨甲基转移 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表达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万红 刘爱福 +1 位作者 李文鑫 王君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从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中成功克隆到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 ,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 pET15b中 ,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表达。
关键词 丝氨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活性鉴定 L-丝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林颖辉 王文磊 +3 位作者 徐燕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29,共8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为研究材料,采用普通PCR技术克隆得到2条坛紫菜的SHMT全长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PhSHMT-1(GenBank收录号:MF687405)和PhSHMT-2(GenBan...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为研究材料,采用普通PCR技术克隆得到2条坛紫菜的SHMT全长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PhSHMT-1(GenBank收录号:MF687405)和PhSHMT-2(GenBank收录号:MF687406)。其中,PhSHMT-1序列全长1710 bp,包含一个1491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49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21.443 kDa,等电点为4.93;PhSHMT-2序列全长1957 bp,包含一个1395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4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13.969 k Da,等电点为4.95。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确认PhSHMT-1和PhSHMT-2基因属于SHMT基因家族。q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条件下,2条PhSHMT基因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先上调后下调再上调的趋势,这说明SHMT基因可能在坛紫菜应答高温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高温胁迫 丝氨甲基转移 活性氧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表达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对烟草硒酸盐胁迫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6
9
作者 姚新 陈大清 +1 位作者 肖春 李亚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51-1553,1557,共4页
研究了硒酸钠(Na2SeO4)对转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基因烟草和普通烟草生长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处理转基因烟草的鲜重和株高均高于普通烟草,一定浓度范围内转基因烟草的GSH-Px活力受硒... 研究了硒酸钠(Na2SeO4)对转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基因烟草和普通烟草生长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处理转基因烟草的鲜重和株高均高于普通烟草,一定浓度范围内转基因烟草的GSH-Px活力受硒影响的程度低于普通烟草。方差分析表明,在20 mg·L-1硒处理下,转基因烟草和普通烟草的鲜重、株高差异显著,转基因烟草的鲜重和株高分别是普通烟草的1.96倍和1.80倍;在10 mg·L-1、20 mg·L-1硒处理下,普通烟草的GSH-Px活力均极显著地高于转基因烟草,前者GSH-Px活力分别是后者的1.65倍和2.48倍。显示SMT基因的转入改善了烟草对硒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烟草 硒代半胱氨甲基转移基因 硒胁迫 生长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喻放 左振宇 +1 位作者 杨忠华 周卫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以E.coli AB90054基因组中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glyA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筛选阳性重组子,并对筛选所得高表达基因工程菌G16进行培养条件和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条件为3... 以E.coli AB90054基因组中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glyA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筛选阳性重组子,并对筛选所得高表达基因工程菌G16进行培养条件和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条件为38℃、pH为7.0、转速为150r/min时,基因工程菌的生长速度和菌液浓度最佳;当表达条件的诱导温度为30℃、诱导剂浓度为0.5mmol/L、诱导时间为5h时,基因工程菌诱导目的蛋白表达效果最好。通过SDS-PAGE分析和酶活测定后发现,在优化条件下基因工程菌G16发酵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能力占菌体总蛋白的60%左右,且蛋白活性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A基因 丝氨甲基转移 基因工程 发酵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尾白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金秋 徐莞媛 +4 位作者 马杭柯 高威 欧阳乐飞 高焕 阎斌伦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4,共8页
本研究根据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转录组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脊尾白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SHMT)。该基因cDNA全长为185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407 bp,5′端非编码区为39 bp,3′端非编码区为409 bp... 本研究根据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转录组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脊尾白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SHMT)。该基因cDNA全长为185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407 bp,5′端非编码区为39 bp,3′端非编码区为409 bp,共编码46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152.55 kDa,理论等电点为4.90。同源性分析显示,脊尾白虾SHMT基因与甲壳类动物真宽水蚤(Eurytemora affinis)同源性最高,为96%。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HMT基因在脊尾白虾眼柄、胃、肝胰腺、心脏、鳃、肠、肌肉、腹索神经、皮下脂肪以及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表达量最高,心脏次之。不同浓度Cd^2+胁迫结果显示,其在低浓度(0.0100、0.0175和0.021 mmol/L)Cd^2+胁迫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在高浓度(0.0278 mmol/L)Cd^2+胁迫中,该基因表达量很低,甚至不表达,说明高浓度Cd^2+胁迫可以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丝氨甲基转移基因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Cd^2+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薯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亚飞 黎丹 +3 位作者 黄东益 符晓 夏薇 吴文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7-1092,共6页
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Selenocysteine methyltransferase)是植物硒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硒积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毛薯中SMT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优质富硒毛薯Ds148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技术从中克隆到了毛薯SMT基... 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Selenocysteine methyltransferase)是植物硒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硒积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毛薯中SMT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优质富硒毛薯Ds148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技术从中克隆到了毛薯SMT基因,命名为DsSMT。DsSMT(登录号:MH046782)包含1038 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预测编码345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w)为37.24 kD,等电点(pI)为5.01,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的SMT蛋白同源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毛薯与海枣和菠萝的SMT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同一类。利用PSORTⅡ在线软件对DsSMT蛋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其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DsSMT基因在毛薯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的根、茎、叶、块茎以及块茎的皮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其中在毛薯的根和成熟期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从毛薯中克隆出了硒代谢相关酶DsSMT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又对DsSMT基因在毛薯块茎形成的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对定量的研究和分析,为深入研究DsSMT基因的调控机理提供分子依据,同时也为毛薯硒吸收、同化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薯 硒代半胱氨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及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田丹丹 张程达 +5 位作者 王连珂 葛梦颍 侯全亮 吴越 李媛媛 张卫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6-1400,1407,共6页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TR)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疗效的关系及基因与环境在治疗效果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9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血浆同型...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TR)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疗效的关系及基因与环境在治疗效果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9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住院HHcy患者515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叶酸(5 mg/d)治疗90 d。治疗中期(叶酸补充45 d)行第1次电话随访,治疗结束(叶酸补充90 d)行第2次电话随访,督促患者遵循医嘱服药,并在治疗结束后到医院复查血浆Hcy水平。按照复查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为失败组(Hcy≥15.0μmol/L)和成功组(Hcy<15.0μmol/L)。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选取MTHFR上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MTR上1个SNP位点,分别为:rs1801133、rs1801131和rs1805087;采用Sequenom公司的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系统(Mass Array系统)检测基因分型和等位基因,采用多因素降维法(MDR)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随访结束后,剔除服药依从性差或者失访患者131例,剔除两次服药依从性均一般的患者125例,剩余259例。其中失败组115例,成功组144例。失败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生率、高血压病史发生率、冠心病病史发生率、基线血浆Hcy水平均高于成功组(P<0.05)。成功组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s1801133:χ2=0.11,P=0.170;rs1801131:χ2=0.00,P=1.000;rs1805087:χ2=0.01,P=0.860)。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1801133位点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rs1801131位点的AC基因型、AC+CC基因型、C等位基因与叶酸治疗HHcy疗效有回归关系(P<0.05)。MDR软件结果显示,最优模型为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和rs1801133的三因素交互模型(P<0.05)。结论 MTHFR rs1801133位点的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T可增加叶酸治疗HHcy失败的风险;rs1801131位点的AC基因型、AC+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可降低叶酸治疗HHcy失败的风险。MTR rs180508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叶酸治疗HHcy疗效无回归关系。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rs1801133位点对叶酸治疗HHcy的疗效具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 甲基四氢叶还原(NADPH) 5-甲基四氢叶-高半胱氨S-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D家族组蛋白赖氨酸转移酶分子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14
作者 王占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7-299,共3页
人源NSD家族蛋白由NSD1、 NSD2和NSD3等3个成员组成,都是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H3K36)的二甲基转移酶. NSD家族蛋白在真核生物中非常保守,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NSD3调控神经嵴细胞的基因表达[1]. NSD家族蛋白被人们关注的另一个... 人源NSD家族蛋白由NSD1、 NSD2和NSD3等3个成员组成,都是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H3K36)的二甲基转移酶. NSD家族蛋白在真核生物中非常保守,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NSD3调控神经嵴细胞的基因表达[1]. NSD家族蛋白被人们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家族蛋白与人类的多种癌症密切相关,例如NSD2又被称为MMSET,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 多发性骨髓瘤 组蛋白赖氨 真核生物 基因表达 组蛋白H3 神经嵴细胞 N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细胞周期及DAPK1基因甲基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雪 高宏宇 +2 位作者 燕玮 何晓薇 杨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8-1293,共6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EGCG 0、50、75、100及125μmol/L分别处理NB4细胞24、48、72、96 h后,使用CCK-8法...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EGCG 0、50、75、100及125μmol/L分别处理NB4细胞24、48、72、96 h后,使用CCK-8法检测各时间点和浓度的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GCG处理NB4细胞48 h后的细胞周期情况,RT-PCR检测DNMT1、DNMT3a、DAPK1 mRNA的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DAPK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DAP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GCG明显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阻滞于G_0/G_1期,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r=0. 916)。EGCG呈浓度依赖性下调NB4细胞DNMT1、DNMT3a的表达,且对DNM T3a的作用更为明显。随EGCG浓度增加,DAPK1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减弱(r=-0. 813),DAPK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r=0. 96,r=0. 991)。结论:EGCG通过抑制DNMT1和DNMT3a基因的表达,下调DAPK1S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从而抑制NB4细胞增殖和诱导其细胞周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NB4细胞 DAPK1基因 甲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总基因甲基化状态改变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16
作者 王义勇 贾绍斌 +1 位作者 罗彩琴 丛广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TC)对wistar大鼠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及总甲基转移酶活力的影响并比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HTC在影响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总甲基转移酶活...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TC)对wistar大鼠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及总甲基转移酶活力的影响并比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HTC在影响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总甲基转移酶活力之间的差异。方法:将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蛋氨酸组、高胆固醇组,每组11只。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饲料,其余各组给予相应的配方饲料。持续喂养3个月后心脏取血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等相关指标。提取主动脉基因组DNA检测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提取主动脉核蛋白检测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结果:经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Dunnett-t检验):高胆固醇组大鼠的血清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蛋氨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氨酸组大鼠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高胆固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和HTC均增加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可促使基因组DNA去甲基化,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TC降低大鼠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可能是HTC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重要机制之一,且HHCY和HTC在影响基因组DNA低甲基化之间的差异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胆固醇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血症 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 基因组DNA总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MT rs3733890基因多态性与叶酸治疗河南汉族HHcy患者效果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炳楠 王连珂 +6 位作者 田丹丹 王文华 田惠子 韩涵 岳利敏 杜冰会 张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讨甜菜碱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BHMT)rs3733890基因多态性与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效果的关联,并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7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071... 目的:探讨甜菜碱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BHMT)rs3733890基因多态性与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效果的关联,并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7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071例HHcy患者,对其采血并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随后进行90 d的口服叶酸(5 mg/d)干预治疗。治疗结束时复查血浆Hcy水平,根据复查结果将患者分入治疗成功组(Hcy≤15μmol/L)和治疗失败组(Hcy>15μmol/L)。通过MassArray平台对BHMT rs3733890进行基因分型。运用基于logistic回归的分层分析探究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①rs3733890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携带突变基因型(GA+AA)和突变等位基因(A)的患者,叶酸治疗失败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③突变基因型与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和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分别存在交互作用。结论:BHMT rs3733890基因多态性与叶酸干预治疗河南汉族HHcy的疗效存在关联,该位点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会影响叶酸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汉族人群 甜菜碱同型半胱氨甲基转移 高同型半胱氨血症 基因多态性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里氏木霉hkmt基因可增强纤维素酶的酶活性和表达水平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珂珂 周娇娇 +4 位作者 佘炜怡 高云雨 邓嘉雯 谢宁 田生礼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81,共8页
表观遗传是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变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调控等。在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中,主要是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histone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HKMT)参与调控。有文献报道,HKMT蛋白的催化核心为SET结构... 表观遗传是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变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调控等。在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中,主要是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histone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HKMT)参与调控。有文献报道,HKMT蛋白的催化核心为SET结构域,它具有促进或抑制基因表达的作用。在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中,HKMT对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调控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阐述了以里氏木霉为研究对象,利用Split-Maker技术构建了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敲除表达盒,并转化了里氏木霉T.reesei QM9414。经PCR及Southern印迹验证正确后,显微镜观察到T.reeseiΔhkmt菌株菌丝较长,分支较多。检测到突变体菌株连续7d滤纸酶活(filter paper enzyme activity,AFP)和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enzyme activity,CMCA)。结果分别比野生型菌株高出5.00 IU·mL-1、15.00 IU·mL-1。利用RT-qPCR检测到突变菌株纤维素酶及其相关基因cbh1、egl1和xyr1的表达分别高出野生型4.51、3.87和2.51倍。通过对野生型菌株和突变菌株形态特征、纤维素酶酶活性、纤维素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探索,为进一步研究里氏木霉表观遗传调控对纤维素酶表达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和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组蛋白赖氨甲基转移 里氏木霉 基因敲除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Ur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19
作者 李永权 刘淼 +4 位作者 上官黎阳 王晓红 胡涛 唐柳 张明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目的】克隆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中马钱苷酸甲基转移酶(logan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对UrLAMT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进行分析,并对UrLAMT及其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进... 【目的】克隆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中马钱苷酸甲基转移酶(logan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对UrLAMT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进行分析,并对UrLAMT及其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UrLAMT转录调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钩藤的转录组数据设计引物,采用PCR从钩藤cDNA中克隆UrLAMT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UrLAMT在钩藤不同组织(根、茎、叶、花、果实、钩)中的表达,以及对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遮光/复光胁迫的响应;利用FPNI-PCR技术克隆UrLAMT上游启动子序列,并验证其活性,结合酵母单杂交试验,分析相应转录因子与UrLAMT启动子的调控关系。【结果】克隆得到钩藤UrLAMT序列,其长度为1137 bp,共编码378个氨基酸。UrLAMT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2.64 ku,理论等电点为5.76,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定位在细胞质中;UrLAMT基因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根;UrLAMT均能响应MeJA和光;其与短小蛇根草和长春花的进化关系较近。UrLAMT启动子序列长度为1141 bp,除核心响应元件外还含有多个光响应元件,UrLAMT启动子在酵母中与光调控转录因子HY5存在相互作用。【结论】获得了UrLAMT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其在钩藤叶中表达量最高,可能受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马钱苷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启动子克隆 酵母单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全长转录本优化柞蚕基因组注释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莹 雷煜宇 +5 位作者 梁世梅 章贤 杜杰 杨新峰 李闪闪 段建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44-1251,共8页
【目的】优化柞蚕Antheraea pernyi基因组注释,更好地扩展其在比较基因组学及品种改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对柞蚕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经全长转录本与参考基因组比对,鉴定新基因及新转录本,并对这些新基因和新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 【目的】优化柞蚕Antheraea pernyi基因组注释,更好地扩展其在比较基因组学及品种改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对柞蚕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经全长转录本与参考基因组比对,鉴定新基因及新转录本,并对这些新基因和新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及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预测。利用大量的蛋白质编码转录本和lncRNAs对柞蚕基因组中基因结构进行修订。最后创建矫正后的柞蚕基因组基因注释。【结果】新发现1997个蛋白编码基因和3399个lncRNA基因,分别由2402个和3574个全长转录本数据支持。发现柞蚕基因组含25021个基因,其中19825个基因是蛋白编码基因,包括7个保幼激素酸甲基转移酶基因。【结论】本研究促进了对柞蚕基因组基因注释信息的认识,为柞蚕及相关物种功能基因组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很有用的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基因组注释 全长转录组 蛋白编码基因 lncRNA 保幼激素酸甲基转移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