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装式数字化语音保密通信系统 被引量:8
1
作者 杨伟 王飞 +2 位作者 张中 杨义先 钮心忻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81,共7页
数字化语音通信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安全性。本文以数字化语音信息隐藏算法为基础,实现一个信息隐藏和加密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语音保密通信系统,该系统将秘密语音加密后隐藏于公开的语音中,确保语音通信保密性和... 数字化语音通信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安全性。本文以数字化语音信息隐藏算法为基础,实现一个信息隐藏和加密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语音保密通信系统,该系统将秘密语音加密后隐藏于公开的语音中,确保语音通信保密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语音编码 语音隐藏 保密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混沌的保密通信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禹思敏 丘水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2期266-270,共5页
建立一种基于变型蔡氏电路的超混沌语音保密通信方案。在发端 ,利用变型蔡氏电路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 ,在收端对其进行逆变换解调出原信号。根据单向耦合法实现收发系统之间的同步 ,分析了同步的收敛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硬件实验电路 ,... 建立一种基于变型蔡氏电路的超混沌语音保密通信方案。在发端 ,利用变型蔡氏电路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 ,在收端对其进行逆变换解调出原信号。根据单向耦合法实现收发系统之间的同步 ,分析了同步的收敛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硬件实验电路 ,进行传送语音信号的硬件实验研究 ,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同步 混沌调制 混沌通信 保密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混沌调制的语音保密通信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禹思敏 丘水生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52,共3页
提出一种用蔡氏电路实现混沌调制的语音保密通信方案,分析了系统的同步性能,在此基础上设计硬件实验电路,进行传送语音信号的硬件实验研究,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蔡氏电路 混沌调制 混沌通信 语音保密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同步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金虎 王可人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51,共3页
介绍了脉冲混沌同步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脉冲同步的一般化混沌保密通信系统。针对该系统存在的传输时间帧拥堵问题,提出一种“信息感应”脉冲同步系统。该系统中有用信息被嵌入在发射端的同步脉冲里,在接收端再通过这些脉冲被感应出来... 介绍了脉冲混沌同步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脉冲同步的一般化混沌保密通信系统。针对该系统存在的传输时间帧拥堵问题,提出一种“信息感应”脉冲同步系统。该系统中有用信息被嵌入在发射端的同步脉冲里,在接收端再通过这些脉冲被感应出来,解决了时间帧拥堵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同步 保密通信系统 基本原理 混沌同步 传输时间 同步系统 同步脉冲 一般化 发射端 接收端 拥堵 感应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被动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鞠磊 翁贻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设计了基于主动 -被动同步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 ,为了提高系统对参数的敏感性 ,对混沌变量进行了同步误差放大处理 ;为了抵御基于同步的攻击方法 ,引入了参数微扰技术 .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方案是有效的。
关键词 主动-被动同步 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 安全性 混沌变量 参数微扰 系统设计 攻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的光保密通信系统
6
作者 蔡炬 白秋剑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9-61,共3页
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原理的光保密通信方案。首先对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的保密通信原理进行阐述,根据给出的光保密通信系统结构原理图对整个系统构成及各部分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搭建了一个高速仿真系统,对其可行性和... 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原理的光保密通信方案。首先对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的保密通信原理进行阐述,根据给出的光保密通信系统结构原理图对整个系统构成及各部分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搭建了一个高速仿真系统,对其可行性和系统性能进行了验证。最后展望了该方案在保密通信领域的应用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密通信系统 强色散控制 动态 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密通信系统中混沌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7
作者 黄乘顺 曾文飞 李星亮 《信息通信》 2017年第6期198-200,共3页
混沌技术是通信系统保密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混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迅速扩展到各个领域。混沌信号具有非周期性、连续带宽频谱、以及对初始条件敏感等特性,使混沌保密具有实时性和保密性等特点,使得其满足人们对于网络保密通信的要求... 混沌技术是通信系统保密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混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迅速扩展到各个领域。混沌信号具有非周期性、连续带宽频谱、以及对初始条件敏感等特性,使混沌保密具有实时性和保密性等特点,使得其满足人们对于网络保密通信的要求。文章针对混沌的信号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数字模型,并对保密通信系统中混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混沌技术 保密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敏 《中国新通信》 2016年第14期92-92,共1页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系统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普及后,病毒、黑客等不断的延伸到通信系统中,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必须重视信息传递中信息的准确性、可...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系统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普及后,病毒、黑客等不断的延伸到通信系统中,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必须重视信息传递中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便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能。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的应用,可以通过加密信源密码的形式接收信息,从而起到较好的信息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保密通信系统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学林 《现代电子技术》 2002年第12期64-65,共2页
针对信息文件传输中易出现泄密的现象 ,设计了一套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 ,并阐述了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如系统的连接、设置和操作等。
关键词 计算机 保密通信系统 信息传递 调制解调器 密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广洲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第4期5-6,共2页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获得了一定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入侵计算机通信问题,严重影响了计算机传递的安全性。在计算机信息传递中有效应用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信...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获得了一定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入侵计算机通信问题,严重影响了计算机传递的安全性。在计算机信息传递中有效应用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完成、安全、及时、可靠、准确的传递,避免信息传递受到攻击与干扰。文章就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究分析,以期促进我国计算机信息传递的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保密通信系统 应用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由中国科技大学建造成功
11
《中国信息导报》 2003年第7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量子密码 量子保密通信系统 安全性 量子力学 量子密钥
原文传递
光通信网物理层全光异或加解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东东 邓大鹏 +2 位作者 朱峰 郭燕 李将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0,23,共4页
针对目前光通信保密系统中基于电信号处理的流密码加解密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全光信号处理的加解密技术;对几种典型的全光异或加密方案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利用OptiSystem软件搭建了基于SOA-MZI(半导体... 针对目前光通信保密系统中基于电信号处理的流密码加解密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全光信号处理的加解密技术;对几种典型的全光异或加密方案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利用OptiSystem软件搭建了基于SOA-MZI(半导体光放大器-马赫-曾德干涉仪)异或门的全光加解密系统仿真模型,并基于HNLF(高非线性光纤)的自相位调制效应设计了一个优化结构对系统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全光加解密技术具有优良的特性,能使整个光通信保密系统运算速率更高,传输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加解密 通信保密系统 异或门 半导体光放大器 高非线性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13
《现代传输》 2018年第3期38-44,共7页
"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测试评估研究"完成研究报告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是未来提升信息安全能力的重要演进方向之一。近年来,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研究和试点应用发展迅速,目前已进入初步产业化阶段,在技术验证、产... "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测试评估研究"完成研究报告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是未来提升信息安全能力的重要演进方向之一。近年来,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研究和试点应用发展迅速,目前已进入初步产业化阶段,在技术验证、产品检测和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测评需求也日益明显。日前,量子通信与信息技术特设任务组(ST7)讨论通过了"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测试评估研究"研究报告,该报告明确了测评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量子保密通信系统 量子密钥分发 测试评估 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 产业化阶段 安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密码体制中正形置换的几个结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华安 谢端强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正形置换有很好的密码特性,文中论述了关于正形置换的几个结果,所得结果对正形置换的构造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密码体制 正形置换 线性结构 差分均匀性 平衡函数 分组密码 保密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扩展量子密钥库的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敏 廖常俊 刘颂豪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7-391,共5页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码率太低,研究用交织技术和插值技术来扩展已有量子密钥库的容量,以期提高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初步仿真结果显示:采用交织技术和插值技术能扩展随机序列,且其随机性能不变。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理论与...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码率太低,研究用交织技术和插值技术来扩展已有量子密钥库的容量,以期提高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初步仿真结果显示:采用交织技术和插值技术能扩展随机序列,且其随机性能不变。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理论与技术是一种扩展量子密钥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保密通信系统 随机序列的扩展 交织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MZI全光异或门的流密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东东 朱峰 邓大鹏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41,共4页
利用Opti System软件搭建了基于SOA-MZI全光异或门的流密码加解密系统仿真模型,对10Gb/sRZ码数据信号的全光加解密运算进行了仿真,得知注入加解密系统的信号光功率和SOA偏置电流是影响系统运算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仿真结果表明:原始明... 利用Opti System软件搭建了基于SOA-MZI全光异或门的流密码加解密系统仿真模型,对10Gb/sRZ码数据信号的全光加解密运算进行了仿真,得知注入加解密系统的信号光功率和SOA偏置电流是影响系统运算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仿真结果表明:原始明文信号经过加解密处理后仍保持了较好的质量,整个加解密系统性能良好,加解密运算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保密系统 全光加解密 异或门 半导体光放大器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arantee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crecy via a WFRFT-Based Cooperative System 被引量:19
17
作者 Fang Xiaojie Sha Xuejun Mei L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9期76-82,共7页
In this paper, a 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 based cooperative overlay system, aiming to guarantee physical layer(PHY) security, is proposed. The paper elaborates how WFRFT and physical layer properti... In this paper, a 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 based cooperative overlay system, aiming to guarantee physical layer(PHY) security, is proposed. The paper elaborates how WFRFT and physical layer properties of the wireless medium are collaborated to guarantee the secrecy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s. In the proposed system, WFRFT is first preform on the secret data, such that the transmitted signal is distorted and can only be neutralized by inverse-WFRFT with the same parameter. And then two streams of the transformed sequences that bearing different messages are cooperatively and simultaneously transmitted to two legitimate receivers via a beamforming-liked method,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both the rapid spatial decorrelation property and the inherent security features of WFRFT are leveraged, such that only the eavesdropper's is degraded, and hence,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crecy is reliably guarante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ystem in terms of the average bit error rate and the secrecy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 physical layer(PHY) security secrecy capa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