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的新型目标分子标记技术——保守区域扩增多态性(CoRAP) 被引量:3
1
作者 熊发前 唐荣华 +5 位作者 庄伟建 蒋菁 钟瑞春 韩柱强 贺梁琼 李忠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CoRAP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的目标分子标记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该分子标记的原理是:根据表达序列标签来设计1个固定引物,根据大多数内含子内部的一段保守序列设计另1个随机引物,在退火温度... CoRAP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的目标分子标记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该分子标记的原理是:根据表达序列标签来设计1个固定引物,根据大多数内含子内部的一段保守序列设计另1个随机引物,在退火温度为52℃的常规3步法PCR程序下,扩增产生偏向表达序列标签附近区域的显性或共显性标记。该分子标记可以作为SRAP、TRAP标记有效补充的目标分子标记新技术,在生物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标记、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区域增多(corap) 目标分子标记 表达序列标签(EST) 内含子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靶区域扩增多态性:一种基于MITE的分子标记方法在水稻及其他植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忠友 苏京平 +6 位作者 孙林静 刘学军 王春敏 王胜军 曾斌 梁永书 闫双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9-463,共5页
利用根据水稻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以及靶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TRAP)方法中的随机引物及扩增程序对不同的水稻... 利用根据水稻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以及靶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TRAP)方法中的随机引物及扩增程序对不同的水稻材料进行PCR扩增来检测MITE侧翼为基因区域的多态性,称之为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靶区域扩增多态性(MITE-TRAP)。每次扩增能产生1条或多条清晰条带,条带的大小为100~1500bp,可在1.5%的琼脂糖凝胶上分离,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并发现了不同水稻品种间的多态性条带。进一步用基于水稻预测的MITE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对来自棉花、番茄及拟南芥的DNA样品进行MITE-TRAP扩增,均能成功扩增出条带,显示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在其他植物中应用。还进一步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点及其可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 区域增多 分子标记 引物设计 水稻 棉花 番茄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基因组保守序列及综合保守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ICSAP)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詹少华 韦传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3847-13850,共4页
采用VBA程序查找了大豆基因组保守序列——在基因组中出现次数较多的碱基序列片段,分析了这类保守序列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综合保守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碱基数目越多,保守序列种类数和出现次数越少,... 采用VBA程序查找了大豆基因组保守序列——在基因组中出现次数较多的碱基序列片段,分析了这类保守序列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综合保守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碱基数目越多,保守序列种类数和出现次数越少,从10个碱基到27个碱基,保守序列的GC含量先是逐渐增加,达到一个平台后又逐渐降低。碱基离保守序列3’端越近,出现A或T的可能性越大,碱基在保守序列中的分布具有非随机性。不同长度的保守序列具有明显的进化关系。筛选出10个碱基的保守序列和长度为8个碱基的填充序列用来设计引物,共得到566对引物组合。该新型分子标记有望在条带多态性、引物一致性等方面超越现有分子标记,同时具有成本低廉等优点。该研究旨在为基因组保守序列查找和分子标记设计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分析这些保守序列特性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分子进化机理。该新型分子标记有可能在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和基因图位克隆等方面得到应用,同时该分析方法也适用对其他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组勘探序列 保守序列 综合保守序列 综合保守序列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酿酒酵母的特征区域序列扩增标记
4
作者 方维明 杨智 +2 位作者 杨振泉 孟庆阳 汪志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共4页
以23株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试用50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筛选到两条具有菌株鉴别能力的随机引物。P09可以从2.412,ST—01,SK—26,ZD—01四株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长度为433bp的Sc... 以23株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试用50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筛选到两条具有菌株鉴别能力的随机引物。P09可以从2.412,ST—01,SK—26,ZD—01四株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长度为433bp的Sc—433片断Sc—433;P46可以从2.1882,ST—01,NJ—02三株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长度为665bp的Sc—665片断,其中仅有目的菌株ST—01能稳定的扩增出这2个标记。把这2个片断分别克隆到pUCmT质粒载体中,经过酶切鉴定后测序,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把RAPD标记转化为特征区域序列扩增标记,为酿酒酵母菌株的分子鉴别提供了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随机增多DNA分析 特征区域序列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特异扩增区域标记的栗疫菌巢式PCR检测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麻文建 郑磊 +2 位作者 张静 刘洋 朱天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建立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不同来源地的栗疫菌和其他真菌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栗疫菌的RAPD特异片段SCQ494。将特异RAPD片... 为建立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不同来源地的栗疫菌和其他真菌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栗疫菌的RAPD特异片段SCQ494。将特异RAPD片段SCQ494进行分离、回收,与载体pMD19-T载体连接,转化至大肠埃希菌进行培养,对目标片段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序列特异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引物CQ1/CQ2和巢式PCR引物CR1/CR2。利用引物CQ1/CQ2通过常规PCR对不同来源地供试栗疫菌可扩增出1条约1 420bp的条带,对其他供试菌株DNA的PCR产物均无此条带,检测灵敏度为3pg/μL的基因组DNA;而以引物CQ1/CQ2为外圈引物和引物CR1/CR2为内圈引物进行的巢式PCR可从栗疫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条大小约875bp的条带,灵敏度达到30fg/μL,是常规PCR的1000倍。验证实验表明巢式PCR可以从发病程度不同的栗树枝干和在自然感染的栗树枝条中检测出栗疫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疫菌 随机增多DNA技术 序列特异区域 巢式PCR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颜色基因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志欣 陈美元 +4 位作者 廖剑华 李洪荣 郭仲杰 蔡丹凤 王泽生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以4个白色和4个棕色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菌株,对其500个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的 S33、S438、S4853个引物在棕色菌株组能扩增出4个特异条带(大小300~2000 b... 以4个白色和4个棕色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菌株,对其500个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的 S33、S438、S4853个引物在棕色菌株组能扩增出4个特异条带(大小300~2000 bp),将特异片段回收,克隆测序,将合成的4对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标记引物对48 个 菌株进 行 验 证,结果表明:仅SCAR41200在24个棕色菌株的22个中能扩增出特异条带,而所有白色菌株中都没有此条带,表明该标记与棕色菌株的棕色基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子实体颜色基因 随机增多DNA 特征序列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绣”、“丰黄”黄桃变异株的SRAP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平 郭瑞 +5 位作者 雷龑 金光 廖汝玉 陈小明 黄新忠 陈由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44-449,共6页
应用SRAP技术对"锦绣"黄桃、"丰黄"黄桃及其相应变异株系等7个材料进行了分析。从4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对引物在"丰黄"及变异株"锦黄"之间有明显扩增带差异,表明遗传变异已发生。分别纯化、... 应用SRAP技术对"锦绣"黄桃、"丰黄"黄桃及其相应变异株系等7个材料进行了分析。从4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对引物在"丰黄"及变异株"锦黄"之间有明显扩增带差异,表明遗传变异已发生。分别纯化、克隆、测序这些特异条带,分析序列预测所示基因,并设计引物将其转化为稳定SCAR标记。应用特异的SCAR标记可快速检测鉴定相应变异株,进一步验证了变异的存在。试验未筛选到合适引物可区分"锦绣"及其变异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桃 变异株 相关序列增多 特征片断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SCARs验证王浆高产蜜蜂的RAPD分子标记—W316bp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戴英 徐霞 +1 位作者 汪成富 蒋滢 《中国养蜂》 2003年第3期7-8,共2页
为了验证王浆高产蜜蜂的RAPD分子标记—W 316bp正确性 ,采用了新型分子标记—SCARs ,研究结果获得的SCARs分子标记与原来RAPD分子标记有一致的显性行为 。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蜜蜂 特征序列区域 随机引物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P分子标记在棉花海陆渐渗杂交后代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玲 王冬梅 +6 位作者 师维军 马盾 王娟 吕萌 李建平 秦超 袁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4-788,共5页
利用与棉花纤维伸长相关和纤维细胞次生壁发育相关的基因设计了9条固定引物,与42条随机引物组合形成378对引物。从中筛选出亲本间有显著差异长绒棉共显性TRAP(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标记12个。用这12个标记对4个海陆杂交组合、每组合40个... 利用与棉花纤维伸长相关和纤维细胞次生壁发育相关的基因设计了9条固定引物,与42条随机引物组合形成378对引物。从中筛选出亲本间有显著差异长绒棉共显性TRAP(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标记12个。用这12个标记对4个海陆杂交组合、每组合40个BC1单株的后代进行了鉴定,用3个标记对另7个海陆杂交组合、每组合40个BC1单株的后代进行了鉴定,发现分离是普遍存在的,在所有检测的BC1代中,平均分离比例接近50%。显示这些长绒棉共显性的标记可以广泛的用于任意海陆杂交或渐渗杂交后代是否携带与标记相关海岛棉基因的选择,不只针对特殊的亲本和一对杂交亲本的分离群体。为实现TRAP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棉花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海岛棉 渐渗 分子标记 目标区域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TRAP-PCR分析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磊 王晶珊 +2 位作者 隋炯明 王晓杰 乔利仙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2-45,51,共5页
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TRAP)是通过一个依据EST序列设计的固定引物和一个针对外显子或内含子特点设计的随机引物对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进行扩增。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适于花生TRAP分... 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TRAP)是通过一个依据EST序列设计的固定引物和一个针对外显子或内含子特点设计的随机引物对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进行扩增。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适于花生TRAP分析的PCR扩增体系:在15μl总反应体系中,模板DNA50ng,引物浓度1.0μmol/L,dNTPs浓度0.25mmol/L,Taq DNA聚合酶1U。利用该体系对24个花生品种DNA进行扩增,得到了清晰稳定的条带,且这些条带具有一定的多态性,说明所建立的体系可用于花生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目标区域增多(TRAP) 分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厚朴TRAP标记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落叶 邓苗 +3 位作者 黄少彬 李樨 杨童童 柯碧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21-27,共7页
【目的】开发厚朴新型分子标记,分析广东乐昌龙山林场厚朴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方便后续进行厚朴优株选择和优良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方法】以14个由广东乐昌龙山林场种植的、种源来自江西省各地的药用植物厚朴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厚朴c... 【目的】开发厚朴新型分子标记,分析广东乐昌龙山林场厚朴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方便后续进行厚朴优株选择和优良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方法】以14个由广东乐昌龙山林场种植的、种源来自江西省各地的药用植物厚朴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厚朴cDNA序列信息,利用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上Primer BLAST工具设计厚朴靶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TRAP)标记固定引物,与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随机引物配对,扩增厚朴基因组DNA,开发厚朴TRAP标记。统计TRAP标记与厚朴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图谱,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14个厚朴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从14条固定引物与5条随机引物配组形成的70对引物中共开发出7个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带型丰富、多态性好的厚朴TRAP标记;构建了厚朴资源的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龙山林场厚朴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0.75~0.88之间,母株与对应子代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并不是最高。【结论】厚朴群体内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丰富,新开发的TRAP标记将为厚朴优株鉴别、优良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厚朴 区域增多标记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