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疆地区棉田中耕和免耕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德明 周大胜 李新萍 《中国棉花》 2000年第10期10-11,共2页
分析了棉田中耕和免耕的地温、土壤湿度、棉花生育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 ,中耕具有明显的保墒和提墒作用 ,有一定的增温效果 ,但不明显 ;棉花生育进程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大 ,产量相当。
关键词 南疆地区 棉田 中耕 免耕 保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冬后小麦管理要赶早
2
作者 李薇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4期11-11,共1页
自今年入冬以来,邢台市气温明显偏高,一直以来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小麦自播种至今没有有效降雨,导致部分没浇越冬水麦田出现干旱现象,部分播量偏大或者播期偏早地块出现旺长,一些晚播麦田小麦个体发育较弱。针对这些不利情况,必须及... 自今年入冬以来,邢台市气温明显偏高,一直以来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小麦自播种至今没有有效降雨,导致部分没浇越冬水麦田出现干旱现象,部分播量偏大或者播期偏早地块出现旺长,一些晚播麦田小麦个体发育较弱。针对这些不利情况,必须及早加强早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降雨 晚播 空气湿度 越冬水 播量 保墒作用 播期 土壤板结 化学除草 杂草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措施
3
作者 郑江国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5期16-16,共1页
小麦春季管理的原则是控旺促弱,在促进个体生长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管理上要因天、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1搞好麦田镇压保墒对于未浇冻水或浇水偏早、墒... 小麦春季管理的原则是控旺促弱,在促进个体生长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管理上要因天、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1搞好麦田镇压保墒对于未浇冻水或浇水偏早、墒情较差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后,选择睛好天气时进行镇压,以破除板结、弥补裂缝、踏实土壤,起到提墒保墒作用。2严重干旱麦田要抢浇"保命水"对于干旱严重的麦田,要选择睛好天气,早浇返青水,以促进小麦返青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成穗率 春季管理 返青水 保命水 群体结构 保墒作用 分类指导 管理技术措施 拔节期 起身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区果园改良措施
4
作者 刘金光 《农业知识》 2004年第20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改良措施 盐碱地区 台田 土壤盐碱化 土壤改良 盐碱化程度 返盐 丰产果园 生理干旱 保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播种机
5
作者 张焕卿 《农业知识》 2003年第2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免耕播种机 施肥深度 播种深度 机械播种 土壤含水量 套播 人工播种 农机研究所 保墒作用 颗粒无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甘薯采苗圃地膜覆盖技术
6
作者 张学芝 姜成选 《种子科技》 1990年第2期33-33,共1页
夏甘薯采苗圃采用地膜覆盖具有七大优点:一是提高地温。据3年试验结果,覆膜较不覆膜的10厘米地温前期增加3.17℃,中期增加1.24℃,后期增加1.63℃。二是平抑土壤水分。覆膜有利抗旱防涝,遇旱减少水分蒸发,有保墒作用;遇大雨又有阻碍土壤... 夏甘薯采苗圃采用地膜覆盖具有七大优点:一是提高地温。据3年试验结果,覆膜较不覆膜的10厘米地温前期增加3.17℃,中期增加1.24℃,后期增加1.63℃。二是平抑土壤水分。覆膜有利抗旱防涝,遇旱减少水分蒸发,有保墒作用;遇大雨又有阻碍土壤直接接纳雨水的作用,雨后增墒缓而小,各个时期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小,土壤一直保持疏松状态。三是促进薯苗生长。据试验,覆膜的缓苗期提前7天,分枝期提前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甘薯 地膜覆盖技术 分枝期 土壤含水量 缓苗期 土壤水分 保墒作用 试验结果 增产潜力 分枝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尼木耕作法的调查
7
作者 吴文春 《西藏农业科技》 1992年第1期46-48,共3页
享誉西藏高原的尼木县精耕细作是尼木县传统耕作法与现代新技术的结合,是保持该县农业稳定高产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对尼木县的耕作法进行了调查,现简要介绍如后。 1 基本情况尼木县位于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段,地理座标为北纬29&... 享誉西藏高原的尼木县精耕细作是尼木县传统耕作法与现代新技术的结合,是保持该县农业稳定高产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对尼木县的耕作法进行了调查,现简要介绍如后。 1 基本情况尼木县位于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段,地理座标为北纬29°19′—2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木县 耕作法 地理座标 西藏高原 雅鲁藏布江流域 藏南谷地 现代新技术 土地面积 小畦 保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