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热血青年到共产主义战士:俄罗斯研究会对任弼时的重要影响
1
作者
谭备战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湖南长沙发起组建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的任弼时...
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湖南长沙发起组建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的任弼时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后,无论在思想认识或实践行为上,与过去相比,均有显著不同。任弼时分析中国的社会与现实问题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剖析,在思想上逐步成熟,在实践行为上也开始马克思主义化,从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弼时
俄罗斯研究会
上海外国语学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磊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魏磊陈独秀是我党历史上颇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他在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曾启迪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对此,毛泽东曾说:“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魏磊陈独秀是我党历史上颇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他在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曾启迪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对此,毛泽东曾说:“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那个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时期
《新青年》
革命活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俄罗斯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
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
3
作者
叶长红
龙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4-46,共3页
如何评估“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状况,是毛泽东思想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它直接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对毛泽东发生了哪些影响?(二)“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如何?在1920年他是否完成了向马克...
如何评估“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状况,是毛泽东思想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它直接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对毛泽东发生了哪些影响?(二)“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如何?在1920年他是否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及完成的程度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者
无政府主义
文化运动
政治活动
格局
思维风格
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俄罗斯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沙文化书社
4
作者
胡昭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16-126,共11页
1919年五四运动后,湖南的知识界掀起了研究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潮。除了早已于1918年4月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外,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教...
1919年五四运动后,湖南的知识界掀起了研究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潮。除了早已于1918年4月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外,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教育界人士朱剑凡、陈夙荒等也组织了健学会。与此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书社
新文化运动
毛泽东
新民学会会员
长沙
新思想
俄罗斯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
研究会
何叔衡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巨人的魄力青年毛泽东为何不留学?
5
作者
任武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35,共2页
到国外去留学打工,几十年前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数人在欧洲战场上丧生,法国等国家缺乏劳动力,于是华法教育会的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提倡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勤工就是勤“打工”,俭学就是过着俭朴的读书生活。那时,毛...
到国外去留学打工,几十年前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数人在欧洲战场上丧生,法国等国家缺乏劳动力,于是华法教育会的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提倡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勤工就是勤“打工”,俭学就是过着俭朴的读书生活。那时,毛泽东和他的挚友蔡和森等就在他们所组织的新民学会内响应。他们认为赴法国勤工俭学,到国外去可以开阔视野,吸收世界上有益的新思潮和科学技术,又可以通过半工半读,培养自食其力的能力.对闭塞的中国,对求学无门求业无路的青年来说是个佳音。于是他们从1918年开始就积极酝酿,推动青年到北京、保定等地的留法预备班学习法文,准备出国。毛泽东又多次到上海欢送青年到法国去,然而地自己却没有去。这是为什么?一位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外国学者说:因为毛泽东没有学好外语,所以他后来始终没有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东方巨人
赴法勤工俭学
新民学会会员
俄国
法国
留法
驱张运动
蔡和森
俄罗斯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热血青年到共产主义战士:俄罗斯研究会对任弼时的重要影响
1
作者
谭备战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思政部
出处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基金
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以红色文化为中心"(项目编号:HZYSZ-9)
2014年度河南中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体系
内容及运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JX31)
文摘
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湖南长沙发起组建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的任弼时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后,无论在思想认识或实践行为上,与过去相比,均有显著不同。任弼时分析中国的社会与现实问题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剖析,在思想上逐步成熟,在实践行为上也开始马克思主义化,从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关键词
任弼时
俄罗斯研究会
上海外国语学社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磊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文摘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魏磊陈独秀是我党历史上颇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他在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曾启迪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对此,毛泽东曾说:“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那个时...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时期
《新青年》
革命活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俄罗斯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
研究会
分类号
K827.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
3
作者
叶长红
龙苏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4-46,共3页
文摘
如何评估“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状况,是毛泽东思想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它直接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对毛泽东发生了哪些影响?(二)“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如何?在1920年他是否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及完成的程度如何?
关键词
毛泽东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者
无政府主义
文化运动
政治活动
格局
思维风格
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俄罗斯研究会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沙文化书社
4
作者
胡昭镕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16-126,共11页
文摘
1919年五四运动后,湖南的知识界掀起了研究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潮。除了早已于1918年4月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外,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教育界人士朱剑凡、陈夙荒等也组织了健学会。与此同时。
关键词
文化书社
新文化运动
毛泽东
新民学会会员
长沙
新思想
俄罗斯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
研究会
何叔衡
湖南省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巨人的魄力青年毛泽东为何不留学?
5
作者
任武雄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35,共2页
文摘
到国外去留学打工,几十年前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数人在欧洲战场上丧生,法国等国家缺乏劳动力,于是华法教育会的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提倡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勤工就是勤“打工”,俭学就是过着俭朴的读书生活。那时,毛泽东和他的挚友蔡和森等就在他们所组织的新民学会内响应。他们认为赴法国勤工俭学,到国外去可以开阔视野,吸收世界上有益的新思潮和科学技术,又可以通过半工半读,培养自食其力的能力.对闭塞的中国,对求学无门求业无路的青年来说是个佳音。于是他们从1918年开始就积极酝酿,推动青年到北京、保定等地的留法预备班学习法文,准备出国。毛泽东又多次到上海欢送青年到法国去,然而地自己却没有去。这是为什么?一位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外国学者说:因为毛泽东没有学好外语,所以他后来始终没有去。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东方巨人
赴法勤工俭学
新民学会会员
俄国
法国
留法
驱张运动
蔡和森
俄罗斯研究会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热血青年到共产主义战士:俄罗斯研究会对任弼时的重要影响
谭备战
《毛泽东研究》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魏磊
《理论学刊》
CSSCI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略论“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
叶长红
龙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沙文化书社
胡昭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东方巨人的魄力青年毛泽东为何不留学?
任武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