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国研究论析
1
作者 陈泓杉 王波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2,共9页
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国研究历时百余年。二者于一战至二战时期初步形成,冷战时期集中发展,目前进行了系列调整,其学术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出版物呈现出多元风貌。在相互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 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国研究历时百余年。二者于一战至二战时期初步形成,冷战时期集中发展,目前进行了系列调整,其学术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出版物呈现出多元风貌。在相互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国研究有三个共性问题日益凸显,即一是政治需要与学术研究相互调和,二是冷战思维依旧延续,三是知识体系构建并未一直朝着跨学科融合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研究 俄罗斯研究 国别与区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 被引量:1
2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1-161,共1页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是经中央批准,在我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以苏联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1979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原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二研究室改建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是经中央批准,在我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以苏联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1979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原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二研究室改建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2003年,改称俄罗斯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社会科学院 远东地区 俄罗斯研究 科研机构 俄罗斯东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区域合作发展 中国期刊方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热血青年到共产主义战士:俄罗斯研究会对任弼时的重要影响
3
作者 谭备战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湖南长沙发起组建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的任弼时... 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湖南长沙发起组建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的任弼时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后,无论在思想认识或实践行为上,与过去相比,均有显著不同。任弼时分析中国的社会与现实问题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剖析,在思想上逐步成熟,在实践行为上也开始马克思主义化,从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弼时 俄罗斯研究 上海外国语学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文论与诗学探索——论“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新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凌建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在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背景下,以刘文飞为代表的斯拉夫学研究者正在推动“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学派建设离不开理论,不是个别的理论观点,而是成体系的学说,任何学说通常可简化为一定的理论核心,学派围绕... 在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背景下,以刘文飞为代表的斯拉夫学研究者正在推动“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学派建设离不开理论,不是个别的理论观点,而是成体系的学说,任何学说通常可简化为一定的理论核心,学派围绕这个核心不断发展壮大。本文梳理文学理论的命运及其特色,借鉴英美“批评理论”观,提出“作家文论”概念,认为学科化与职业化使得古已有之的、以文学本体为导向的诗人谈诗或作家论文学边缘化,作家文论则可为研究者在新的语境中重返文学本体、为国别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提供可能的核心理念。具体到俄罗斯文学研究,至少可采取两种路径:其一,俄罗斯作家论文学的言论是作家文论研究的宝贵资源库,其所蕴藏的作家有关文学创作的大量理论思想有待我们去系统发掘;其二,当代文论研究者也应该学习诗人谈诗或作家论文学的运思方式和言说方式,努力探索“实践诗学”,一方面可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兼容提供视角,另一方面可用作家语言丰满文学理论的身躯。作家文论不一定是建构“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最恰当的理论核心,却对世界文学研究行之有效,所以不妨给它一个“试用期”,或可围绕此核心开创有别于国外斯拉夫学话语体系的新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作家文论 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诗学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副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申申 黄思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3-57,共5页
介绍了俄罗斯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并分析了其特点。认为俄罗斯计划外的合同制招生模式、注重考生的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以口试为主的考试形式,以及取消考生年龄限制的做法等对我国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改革都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副博士研究 招生制度 借鉴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著名天然气研究机构简介(一)——俄罗斯天然气科学研究院(ВНИИГАЗ)
6
作者 原青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7-188,共2页
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分篇刊登系列文章“国外著名天然气研究机构简介” ,对国外主要的几家知名度高 ,技术开发能力强 ,专业领域配套 ,经营管理具有规模 ,各具特色的天然气研究机构做一个简要介绍 ,以资对我国天然气研究机构的不断调整和充... 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分篇刊登系列文章“国外著名天然气研究机构简介” ,对国外主要的几家知名度高 ,技术开发能力强 ,专业领域配套 ,经营管理具有规模 ,各具特色的天然气研究机构做一个简要介绍 ,以资对我国天然气研究机构的不断调整和充实专业方向、建设并完善综合性天然气研究单位及其下属实验室、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研究机构 俄罗斯天然气科学研究 天然气工业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铁路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和信息资源建设
7
作者 李争 刘重庆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俄罗斯铁路科技信息研究 铁路运输信息及技术经济科学研究 业务范围 信息资源建设 铁路运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宪生教授和俄罗斯文学研究
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共1页
朱宪生,江西南昌人,1947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欧洲文学史”研究生班;1986年留学苏联。
关键词 屠格涅夫 俄罗斯文学研究 文学史观 世界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生班 俄罗斯诗歌 高尔基 丘特切夫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创新实践模式
9
作者 吴安娜 张子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9-65,共7页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国际化发展始终强调开放性和全面性,倡导体制结构现代化和人才引进,同步投资基础设施与人文环境建设,维护软、硬件“兼容”的协调机制,提出标准规制创新,多向、多维开展国际合作。与此同时,该创新实践模式...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国际化发展始终强调开放性和全面性,倡导体制结构现代化和人才引进,同步投资基础设施与人文环境建设,维护软、硬件“兼容”的协调机制,提出标准规制创新,多向、多维开展国际合作。与此同时,该创新实践模式能够有效消除俄罗斯传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面临的现存体制性问题,进而推动其向先进国际体系靠拢。文章剖析具体实践举措,汲取部分可用经验,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出口和对外开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制 改革 创新 国际化发展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观经济理论在俄罗斯经济潜力研究的切入及其创新
10
作者 蒋随 《福建茶叶》 2020年第2期79-79,共1页
中观经济理论的切入,即从产业的视域研究经济潜力,依托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以经济潜力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交互关系为研究平台,以产业的视角,对经济潜力增长问题进行剖析。对经济潜力增长及释放,一方面基于中观经济理论对其进行阐释... 中观经济理论的切入,即从产业的视域研究经济潜力,依托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以经济潜力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交互关系为研究平台,以产业的视角,对经济潜力增长问题进行剖析。对经济潜力增长及释放,一方面基于中观经济理论对其进行阐释;另一方面从产业理论角度看待和分析经济潜力问题,把经济潜力的研究层面做了些许拓宽。搭起了从中观经济研究经济潜力的框架,展示经济潜力的研究实用价值和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观经济理论 俄罗斯经济潜力研究 俄罗斯经济潜力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苏文学研究史上闪光的一页——评《俄罗斯象征主义》
11
作者 马家骏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2-133,共2页
俄苏文学研究史上闪光的一页——评《俄罗斯象征主义》马家骏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其成绩固然与一定的数量有关,但关键的,仍在它的质量。“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的道理即在于此。外国文学的研究与评论也是如此,写一百篇平... 俄苏文学研究史上闪光的一页——评《俄罗斯象征主义》马家骏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其成绩固然与一定的数量有关,但关键的,仍在它的质量。“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的道理即在于此。外国文学的研究与评论也是如此,写一百篇平平的炒剩饭的文章,不如一篇有创见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俄罗斯 俄苏文学 研究 俄国象征主义 俄罗斯文学研究 西方象征主义 学术著作 法国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
全文增补中
“全国第十一届俄罗斯哲学研讨会”综述
12
作者 张天勇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0-33,共4页
全国第十一届俄罗斯哲学研讨会于2007年6月1日至6月3日在苏州大学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着"对前苏联哲学深度反思"和"对当代俄罗斯哲学研究主题分析"等两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这两大问题涉及六个方... 全国第十一届俄罗斯哲学研讨会于2007年6月1日至6月3日在苏州大学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着"对前苏联哲学深度反思"和"对当代俄罗斯哲学研究主题分析"等两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这两大问题涉及六个方面:关于前苏联哲学的评价问题;关于列宁哲学的评价问题;关于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问题;关于生存论问题;关于俄罗斯宗教哲学问题;关于文化形态和俄罗斯思想问题。这些讨论对于深入、全面把握俄罗斯哲学的发展现状、发展动向和科学评价前苏联哲学大有裨益,能更好地促进反思我国的哲学研究并促进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第十一届俄罗斯哲学研讨会 综述 前苏联哲学 深度反思 当代俄罗斯哲学研究 主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m×4m声学风洞在中俄民机起落架噪声特性及控制技术联合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鲲 王勋年 +2 位作者 宋玉宝 范正磊 KOPIEV Victor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6,共11页
以中国-俄罗斯民用飞机起落架噪声特性及控制技术联合研究中所使用的5.5 m×4 m声学风洞(FL-17风洞)为例,介绍了大型声学风洞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情况。首先介绍了FL-17风洞的研制历程与各项性能指标;然后基于中俄联合研究中的大尺... 以中国-俄罗斯民用飞机起落架噪声特性及控制技术联合研究中所使用的5.5 m×4 m声学风洞(FL-17风洞)为例,介绍了大型声学风洞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情况。首先介绍了FL-17风洞的研制历程与各项性能指标;然后基于中俄联合研究中的大尺度起落架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概述了起落架噪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利用FL-17风洞开展的起落架噪声机理与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试验、数值模拟和噪声预测数据库,以及基于非常规截面方法和空气幕方法的起落架降噪技术等;最后,对于大型声学风洞的科研使用给出了一些经验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风洞 起落架噪声 中国-俄罗斯联合研究 空气幕 气动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给我们的智识挑战 被引量:7
14
作者 昝涛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7,共3页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与战略的提出,对我们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地区国别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也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对我们智识的持续性的考验。为什么这么说呢?最主要的一个原...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与战略的提出,对我们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地区国别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也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对我们智识的持续性的考验。为什么这么说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过去,我们很少有较为系统的关于周边国家研究的学术积累。这个原因并不难理解。改革开放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积累 教育工作者 区域研究 智识 持续性 俄罗斯研究 学术研究 中国问题专家 蓝色文明 学术梯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磊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魏磊陈独秀是我党历史上颇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他在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曾启迪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对此,毛泽东曾说:“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魏磊陈独秀是我党历史上颇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他在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曾启迪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对此,毛泽东曾说:“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那个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时期 《新青年》 革命活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俄罗斯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文化书社
16
作者 胡昭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16-126,共11页
1919年五四运动后,湖南的知识界掀起了研究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潮。除了早已于1918年4月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外,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教... 1919年五四运动后,湖南的知识界掀起了研究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潮。除了早已于1918年4月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外,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教育界人士朱剑凡、陈夙荒等也组织了健学会。与此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书社 新文化运动 毛泽东 新民学会会员 长沙 新思想 俄罗斯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 何叔衡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
17
作者 叶长红 龙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4-46,共3页
如何评估“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状况,是毛泽东思想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它直接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对毛泽东发生了哪些影响?(二)“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如何?在1920年他是否完成了向马克... 如何评估“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状况,是毛泽东思想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它直接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对毛泽东发生了哪些影响?(二)“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如何?在1920年他是否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及完成的程度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者 无政府主义 文化运动 政治活动 格局 思维风格 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俄罗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静的顿河》被证实为肖洛霍夫原作
1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专家委员会 长篇小说 俄罗斯文学研究 《中华读书报》 诺贝尔文学奖 俄罗斯科学院 文献鉴定 索尔仁尼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专家研制出纳米银杀菌涂料
19
《无机盐工业》 CAS 2003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研制 纳米银杀菌涂料 俄罗斯电化学研究 制作方法 银溶液 电离辐射 黄酮类化合物 植物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巨人的魄力青年毛泽东为何不留学?
20
作者 任武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35,共2页
到国外去留学打工,几十年前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数人在欧洲战场上丧生,法国等国家缺乏劳动力,于是华法教育会的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提倡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勤工就是勤“打工”,俭学就是过着俭朴的读书生活。那时,毛... 到国外去留学打工,几十年前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数人在欧洲战场上丧生,法国等国家缺乏劳动力,于是华法教育会的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提倡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勤工就是勤“打工”,俭学就是过着俭朴的读书生活。那时,毛泽东和他的挚友蔡和森等就在他们所组织的新民学会内响应。他们认为赴法国勤工俭学,到国外去可以开阔视野,吸收世界上有益的新思潮和科学技术,又可以通过半工半读,培养自食其力的能力.对闭塞的中国,对求学无门求业无路的青年来说是个佳音。于是他们从1918年开始就积极酝酿,推动青年到北京、保定等地的留法预备班学习法文,准备出国。毛泽东又多次到上海欢送青年到法国去,然而地自己却没有去。这是为什么?一位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外国学者说:因为毛泽东没有学好外语,所以他后来始终没有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东方巨人 赴法勤工俭学 新民学会会员 俄国 法国 留法 驱张运动 蔡和森 俄罗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