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羁绊与催化剂 被引量:1
1
作者 管月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6-210,共5页
20世纪俄罗斯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国际后现代主义文学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象征苏联极"左"意识形态和文学工具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烙印... 20世纪俄罗斯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国际后现代主义文学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象征苏联极"左"意识形态和文学工具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烙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既使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诞生滞后于西方,又催化了俄罗斯特色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命运息息相关,因而其在产生的时间上、解构的对象上和美学特征上都有别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意识形态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巨大未思之物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永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0,共10页
从20世纪60年代的孕育期到70年代的萌芽期,再到80—90年代的爆发期,最后到21世纪初期至今的衰落期,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其发生、发展、繁荣与衰落和西方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从文本内容看,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 从20世纪60年代的孕育期到70年代的萌芽期,再到80—90年代的爆发期,最后到21世纪初期至今的衰落期,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其发生、发展、繁荣与衰落和西方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从文本内容看,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早就预设了俄罗斯民族的非理性因素,而苏联的极权政治又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异样散文 解构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探源
3
作者 马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52-153,共2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在西方一直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这样的观点为人们所认同,但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产生和发展又有其特殊性。本文在概括后现代主义创作...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在西方一直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这样的观点为人们所认同,但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产生和发展又有其特殊性。本文在概括后现代主义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对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俄罗斯文学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在俄罗斯的“异样”形态 被引量:4
4
作者 皮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59,共4页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是国际后现代主义整体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但它也有自身的独特性:更多地植根于文学范畴,虽长期蛰伏,但出世即彰显;承继白银时代思想传统,形成于对官方一元文化霸权的...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是国际后现代主义整体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但它也有自身的独特性:更多地植根于文学范畴,虽长期蛰伏,但出世即彰显;承继白银时代思想传统,形成于对官方一元文化霸权的颠覆和反叛之中;叙述目的明确——以游戏性立场审视、消解主流。欧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的异同恰恰是该社会文化思潮反中心、张扬多元等特征的外观。在某种程度上,俄罗斯后现代之精神内涵就是俄罗斯民众对曾经的极权体制的心理回应,当然,它也是群氓大众对现在、对未来的一种生活态度上的情绪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后现代主义 异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立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5-143,共9页
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异军突起,引发世界文学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著名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根植于俄罗斯本土文化创作了许多反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现实的元小说。这些小说的叙述策略是相... 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异军突起,引发世界文学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著名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根植于俄罗斯本土文化创作了许多反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现实的元小说。这些小说的叙述策略是相当多样化的,同时具有高度新颖性。本文从反省式叙述和多种隐秘叙述切入探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述策略,揭示其共同的特征,肯定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在俄罗斯文学中的重大意义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后现代主义元小说 反省式叙述 多种隐秘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铁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51,共11页
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学的终极价值追求基本上以否定性的评价为主。由于文学的终极价值是文学的核心价值,是人类自我本质维系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人类活动要素的本体,也是定义人之存在的核心概念之一,因而,否定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终... 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学的终极价值追求基本上以否定性的评价为主。由于文学的终极价值是文学的核心价值,是人类自我本质维系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人类活动要素的本体,也是定义人之存在的核心概念之一,因而,否定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终极价值追求不仅否定了人的发展的本质,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存在的全部意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在其作品创作中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策略,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消解了先前文学思潮和流派对终极价值追求的传统方式,但从不同文学思潮的断代、继承与扬弃的关系以及颁奖词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文学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并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对"理想"的追求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创作的根本原则,是作家采取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相结合的经典化策略,进而使其作品在后现代主义文学语境下成为终极价值追求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价值(Ultimate Value) 后现代主义文学 诺贝尔文学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言说之可能 被引量:40
7
作者 杨春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学本质 言说 文学理论教材 解构主义理论 反本质主义 形而上学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当代奇卡诺文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保杰 苏永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奇卡诺文学叙述中后现代主义手法应用比较普遍,复调叙述、"碎片式"叙述、虚构性自传和书信体等语言和叙述手段被广泛运用。基于这些创作手法构建的族裔文学构成了主流文化文学之外一种书写形式,既解构了宏观叙事的叙述权威,... 奇卡诺文学叙述中后现代主义手法应用比较普遍,复调叙述、"碎片式"叙述、虚构性自传和书信体等语言和叙述手段被广泛运用。基于这些创作手法构建的族裔文学构成了主流文化文学之外一种书写形式,既解构了宏观叙事的叙述权威,同时也以文化杂糅为基础重构新的墨美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卡诺文学 后现代主义 解构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与方法: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军(主持人) 高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中有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些文学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和某些特征,所以,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本体性。按照后现代主义理论、思维方式和策略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太多的开掘空间和阐... 中国现代文学中有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些文学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和某些特征,所以,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本体性。按照后现代主义理论、思维方式和策略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太多的开掘空间和阐释空间,有太多值得重新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 方法论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及其普遍性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美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48,共3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是在持不同社会、文化立场的学者如菲德勒、佛克马、利奥塔、哈贝马斯、詹姆森、赫奇恩等的激烈辩论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是对各国传统的"民族...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是在持不同社会、文化立场的学者如菲德勒、佛克马、利奥塔、哈贝马斯、詹姆森、赫奇恩等的激烈辩论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是对各国传统的"民族叙事体"中表现出来的启蒙思想的解构,也是对现代性危机的反应,因而具有全球普遍性;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具体的语境不同,又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学 发展 综述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朵奇葩——略论“反侦探小说”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翔 《东南学术》 2002年第6期135-140,共6页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mnism)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已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而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之一的“反侦探小说”便是这一景观中的一道风景 ,它早已在世界文坛上存在并被西方读者所认可。囿于仍将这类小说归于“俗...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mnism)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已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而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之一的“反侦探小说”便是这一景观中的一道风景 ,它早已在世界文坛上存在并被西方读者所认可。囿于仍将这类小说归于“俗文学”的传统二分法文学观 ,它在中国尚未引起应有的注意。本文通过回顾、分析这一次文类(subgenre)在西方和中国的演变过程 ,得出这样的结论 :反侦探小说基本上以传统侦探小说形式出现 ,却又在颠覆与反叛其原有的叙事模式上获得了质的升华———即体现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之一的本体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文学 反侦探小说 叙述话语 文学评论 演变过程 中国 西方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版《新美国文学史》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史观及其反思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松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1-208,216,共9页
哈佛版《新美国文学史》在叙史的体例、思路、方法等方面开辟了文学史书写的新范式。它具有如下五个特点:第一,秉持文化视野的文学观。文学内涵大大扩容,模糊了文学与文化的边界;第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去分化的理念;第三,主张文学... 哈佛版《新美国文学史》在叙史的体例、思路、方法等方面开辟了文学史书写的新范式。它具有如下五个特点:第一,秉持文化视野的文学观。文学内涵大大扩容,模糊了文学与文化的边界;第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去分化的理念;第三,主张文学史的建构观。第四,拆解总体性历史元叙事,强调历史横断面的小叙事;第五,重视文学接受的考察。辨析该书文学史观念的思想依据,有利于更深刻理解其知识背景与历史语境,并且对这种文学史观念进行必要的批判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美国文学史》 文化研究 建构 小叙事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英美文学通俗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龙海 张英雪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163,共9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是英美社会后现代性的产物,"精英文学边缘化"与"大众文学市场化"是其发展的基本走向。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文学发展潮流中,"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界线已被...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是英美社会后现代性的产物,"精英文学边缘化"与"大众文学市场化"是其发展的基本走向。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文学发展潮流中,"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界线已被打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和英美文学大奖获奖作品的颁奖词以及作品可以看出,非主流意识叙事、小说体裁的通俗性、文学跨界现象、不确定性的故事叙事策略等特征颠覆了既有的文学传统,助推了当代英美文学的通俗化发展。从英美当代通俗文学这些后现代主义特征观之,其通俗性特征仅是文学作品的外部表征而已,深刻的思想内涵仍是其价值取向的核心,只不过其作品改换了文学反思的方式,把文本世界的完美性与现实生活中的非完美性连接起来,从而赋予了当代人理想的完美性以确定的应然性意义。因此,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虽然在形式上看似"通俗",但思想内涵上却并不"庸俗",其通俗性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人类终极价值追求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后现代主义思潮 通俗性 形式与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阀下西方魔幻文学作品的美学解读——以《哈利·波特》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运亭 梁红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8-171,共4页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美学的逻辑出发点是"美文字之艺术"、人文化了的艺术。本文以美学范畴的原初本质为依据,对风靡世界的后现代主义重要作品《哈利.波特》进行解读,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虽然是建立在对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美学的逻辑出发点是"美文字之艺术"、人文化了的艺术。本文以美学范畴的原初本质为依据,对风靡世界的后现代主义重要作品《哈利.波特》进行解读,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虽然是建立在对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学美学的批判基础之上,但是这种批判并没有危及和否定"美"学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对美学本质的捍卫,使美学获得了涅槃。在更深广的社会维度上,后现代主义文学发掘出了文学艺术"美"的本质,甚至建构起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汇方向,在人类社会未来总体发展中发挥了某种"救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魔幻文学 美学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进程中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坤 胡全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国内外的讨论颇多,但是将它放在美国二战后的历史进程这一语境下来关照的,却鲜有为之。文章力图说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独特的发展轨迹,并论证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就是美国二战后历史进程的结果。它于20世纪50年... 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国内外的讨论颇多,但是将它放在美国二战后的历史进程这一语境下来关照的,却鲜有为之。文章力图说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独特的发展轨迹,并论证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就是美国二战后历史进程的结果。它于20世纪50年代在战后的"敲打"中孕育,于"长久的60年代"在形式试验中登上顶峰,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在通俗化迈进中衰弱,至20世纪90年代便逐渐消亡并于"9·11"被埋葬在世贸大楼的瓦砾里。后现代主义之后谁最风流?后后现代主义或其他?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旧王已死新王尚未即位之际,尚不能有确切的答案,能做的只是寻找新的定义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文学 历史进程 形式试验 通俗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终极之美与纯文学的艺术复仇——谈残雪后现代主义文学观的建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凌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3-169,共7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一个世纪的历史中,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虽然无法与现实主义阵容的博大、坚实相媲美,但它时断时续,异常新鲜活泼、倔强执著。从五四时期郁达夫、郭沫若、王独清、穆木天、李金发等人的尝试性探索,到三十年代施蛰存... 在中国现代文学一个世纪的历史中,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虽然无法与现实主义阵容的博大、坚实相媲美,但它时断时续,异常新鲜活泼、倔强执著。从五四时期郁达夫、郭沫若、王独清、穆木天、李金发等人的尝试性探索,到三十年代施蛰存、戴望舒、梁宗岱等人的感觉主义和意象主义的倡导,从四十年代徐讦、无名氏等人的新浪漫主义和胡风、路翎等人的心理现实主义的实践,直到八十年代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先锋派文学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学 文学 心理现实主义 残雪 复仇 艺术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通俗化——以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为批评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铁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高雅与通俗虽然历来是文学批评论争的焦点之一,但受社会的后现代性、反理性哲学以及当代文学发展潮流的影响,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改变了欧洲文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后现代主义... 高雅与通俗虽然历来是文学批评论争的焦点之一,但受社会的后现代性、反理性哲学以及当代文学发展潮流的影响,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改变了欧洲文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后现代主义文学思维与叙事的新模式,反传统、摈弃终极价值和崇尚零度写作等特征成为学术界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所下的定论。然而,这些基本特征仅为其表象,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这些表象之下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文学的通俗化发展则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趋向。在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对人性的文学叙事与反思,仍是美国当代文学家,尤其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学作家作品中叙事与反思的核心内容。这就形成了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的另类思维和叙事模式,将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非完美性以文艺美学和政治美学的完美性表现出来,进而形成当代美国作家在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以通俗化的方式进行社会批判和人本质弱点批判以及人类理想社会憧憬的新途径。因此,唯有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认知视角,从作品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关系入手来探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通俗化发展,才能对其文学价值作出相对公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 资本主义文化逻辑 大众文化 通俗化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与虚伪的悖论--谈余华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真实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凌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余华自称,自己“永远是一个先锋派”。确实,他永远是探索的先锋。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文学中的“我的真实”,并努力去实践那种“更加接近真实”的叙述方式。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文学 余华 真实论 悖论 虚伪 叙述方式 先锋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的“官场文学”及其后现代主义倾向 被引量:2
19
作者 康长福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5-157,154,共4页
“官场文学”表面火爆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错位,即它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与亟待启蒙精神深化的现实文化语境之间的悖离;它所表现出来的消解深度模式的扁平化、世俗化、类像化及媚俗等大众文化特征,在解构“意义”的... “官场文学”表面火爆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错位,即它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与亟待启蒙精神深化的现实文化语境之间的悖离;它所表现出来的消解深度模式的扁平化、世俗化、类像化及媚俗等大众文化特征,在解构“意义”的同时,也在解构着自己的艺术生命,最终会走向末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文学 错位 后现代主义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文学传统与后现代主义小说 被引量:2
20
作者 毛信德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3,共5页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美国的流行与繁荣过程的评述,具体阐释了来自欧洲的后现代主义对20世纪美国文学以及美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同时着重分析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美国文学传统的血缘关系,表明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美国的流行与繁荣过程的评述,具体阐释了来自欧洲的后现代主义对20世纪美国文学以及美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同时着重分析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美国文学传统的血缘关系,表明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虽然带着一定的反叛意识和后现代色彩,但它与这个国家固有的文学传统依然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传统 后现代主义小说 本质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