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东部地区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1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2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雨欣 卢勃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0-1790,共11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基于交通网络密度、区位优势度、交通设施影响度的评价体系探讨了2005―2019年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规模状况不容乐观,部分交通...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基于交通网络密度、区位优势度、交通设施影响度的评价体系探讨了2005―2019年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规模状况不容乐观,部分交通指标出现下降趋势,其交通设施建设、改造和更新迫在眉睫。②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交通优势度呈下降态势,超过1/2联邦主体的交通优势度低于俄罗斯东部均值。空间上,交通优势度冷区面积扩大、热区面积缩小,呈西西伯利亚区>东西伯利亚区、南远东区>北远东区的“西热东冷、南热北冷”的格局特征。③俄罗斯东部公路网密度增长、铁路网密度未有变化,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格局特征。俄罗斯东部区位优势度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西伯利亚区内、远东区内分别呈以新西伯利亚州、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为中心,向外围降低的“核心–边缘”格局。俄罗斯东部交通设施影响度下降,呈“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④西伯利亚区的交通优势度、交通网密度、区位优势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均高于远东区,高值区位于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边疆区–克麦罗沃州等的串联区,低值区位于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区、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交通网络密度 区位优势度 交通设施影响度 俄罗斯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东部地区油气资源远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树旺 甄甄 +3 位作者 黄欣 周永恒 鲍庆中 段瑞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68-1778,共11页
俄罗斯东部地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远景储量巨大。其石油储量远景区主要圈定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远东地区中新生代大陆架硅质岩含油气盆地和远东滨海坳陷中古新世始新世杂砂岩含油气建... 俄罗斯东部地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远景储量巨大。其石油储量远景区主要圈定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远东地区中新生代大陆架硅质岩含油气盆地和远东滨海坳陷中古新世始新世杂砂岩含油气建造等。而且,远东地区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时代自西向东逐渐变年轻,具体由侏罗纪、白垩纪过渡为新生代。俄罗斯东部地区中新生代煤层气盆地广布,其中最主要的煤层气盆地为勒拿河流域盆地和南雅库特盆地。煤层气的成因及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即上覆、下伏地层层系和褶皱断裂构造、变质作用等。俄罗斯远东地区萨哈林大陆架、鄂霍茨克海以及白令海阿列乌特深水海盆中蕴藏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一般被认为来自深部油气层,但也有专家认为它可能来自大陆架以外的深海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东部 油气资源 煤层气 天然气水合物 远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东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2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鹤 杨奇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717-9728,共12页
以俄罗斯东部地区为对象,结合PES和PSR模型分别构建其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程度,划分其阶段类型。研究表明:2005... 以俄罗斯东部地区为对象,结合PES和PSR模型分别构建其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程度,划分其阶段类型。研究表明:2005—2018年,(1)俄东部城镇化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经济城镇化的贡献份额最大;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呈小幅下降态势,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作用最大;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呈增长趋势,但整体处于基本不协调阶段,其内部由城镇化滞后转变为系统均衡发展。(2)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远东联邦区,二联邦区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差距较小,西伯利亚区协调发展程度略强于远东区;西伯利亚区内部由城镇化滞后→系统均衡发展,远东区内部始终为城镇化滞后。多数联邦主体处于基本不协调阶段、高级协调的数量最少。(3)空间上,城镇化、生态环境、二者协调发展度均呈"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核心高值区分布在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边疆区-克麦罗沃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的串联区,边缘低值区位于阿尔泰共和国和楚科奇自治区。最后探讨了促进俄东部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时空格局 俄罗斯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东部地区首府的城市流强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初楠臣 张平宇 +1 位作者 吴相利 李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7,共6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采用区位熵、外向功、城市流等模型研究俄罗斯东部首府的城市流强度及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表明:(1)俄东部城市流强度呈西高东低、自西向东衰减的空间格局。西伯利亚区的...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采用区位熵、外向功、城市流等模型研究俄罗斯东部首府的城市流强度及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表明:(1)俄东部城市流强度呈西高东低、自西向东衰减的空间格局。西伯利亚区的城市流强度高于远东区,表现出西西伯利亚区>东西伯利亚区>南远东区>北远东区。(2)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3个一级大区域服务中心的对外服务主导地位显著,哈巴罗夫斯克、伊尔库茨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巴尔瑙尔、托木斯克、克麦罗沃6个二级区域服务中心是城市联系的中坚力量,乌兰乌德、赤塔、雅库茨克、布拉戈维申斯克、南萨哈林斯克5个三级地方中心的辐射作用较弱。(3)不同首府在产生城市流时具备各自的行业优势,在信息通信、金融保险、军事安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电力燃气、文体娱乐业等领域具备专业化优势,在施工建筑、批发零售、酒店餐饮、农林猎渔、房地产、其他服务业等领域对外服务功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流 区位熵 外向功 俄罗斯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东部开发:中俄合作的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石泽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32,共10页
在俄罗斯加快实施"东向"战略的背景下,其东部地区的开发已成为中俄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机遇。积极参与俄罗斯东部开发将进一步释放中俄之间独特的地缘和经济互补优势,为两国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亮点。然而,中俄双方更需... 在俄罗斯加快实施"东向"战略的背景下,其东部地区的开发已成为中俄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机遇。积极参与俄罗斯东部开发将进一步释放中俄之间独特的地缘和经济互补优势,为两国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亮点。然而,中俄双方更需要正视阻力,化解难点,使东部开发进入实质性运转,达到互利共赢,为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东部开发 一带一盟 中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 被引量:1
6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1-161,共1页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是经中央批准,在我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以苏联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1979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原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二研究室改建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是经中央批准,在我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以苏联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1979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原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二研究室改建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2003年,改称俄罗斯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社会科学院 远东地区 俄罗斯研究 科研机构 俄罗斯东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 区域合作发展 中国期刊方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萨哈林岛到圣彼得堡——我所看到的俄罗斯(三)
7
作者 红帆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6期14-15,共2页
有关中俄边境两国倒爷猖獗一事早有耳闻,1993年我长驻俄罗斯后,有机会亲眼目睹了大小商人们在俄罗斯各地的活动情况。中俄贸易正常化后,哈巴罗夫斯克市(伯力)逐渐成为两国商人在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主要中转站和据点之一。
关键词 萨哈林岛 俄罗斯东部 哈巴罗夫斯克 圣彼得堡 卢布 服装 俄罗斯 洋倒爷 出国人员 大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CO_2波动幅度加大的原因
8
作者 胡德良 Sid Perkins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9-449,共1页
CO2水平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波动,这根本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绿色植物在春季和夏季生长,吸收了使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秋季,树木的叶子掉落,一些温室气体返回到大气中。但是,有一点科学家们搞不明白: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极高纬度地区的... CO2水平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波动,这根本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绿色植物在春季和夏季生长,吸收了使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秋季,树木的叶子掉落,一些温室气体返回到大气中。但是,有一点科学家们搞不明白: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极高纬度地区的CO2浓度在夏季和冬季之间的差异明显增大,有些地区的波动幅度高达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变暖 CO2 计算机模拟 高纬度地区 俄罗斯东部 模拟系统 卫星观测 在线版 多年冻土 物质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9
作者 卢韦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0-14,共5页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已于1992年8月就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协议,同意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同年12月17日三国总统分别在协定上签字。待三国议会通过后,该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开始生效。目前三国正就该协定的有关附加规定进行磋...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已于1992年8月就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协议,同意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同年12月17日三国总统分别在协定上签字。待三国议会通过后,该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开始生效。目前三国正就该协定的有关附加规定进行磋商谈判中。即将出现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将囊括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 西太地区 区域合作 产业结构调整 东北亚经济圈 东盟国家 区域经济集团化 俄罗斯东部 产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缘经济角度构思中俄合作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丹 关黎明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4年第6期41-43,56,共4页
一、东北亚地缘综合体的形成 地缘经济是一定的宏观区域范围内地域相关的国家或地区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而结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 近年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调整。东西两大阵营... 一、东北亚地缘综合体的形成 地缘经济是一定的宏观区域范围内地域相关的国家或地区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而结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 近年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调整。东西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消除使世界经济从两极走向多极,前苏联、东欧局势的剧变及各国改革浪潮的兴起,地缘政治对抗已失去意义,各国重新把目光转到经济主战场。他们从本国或本区域利益出发,依据经济规律,首先调整同邻国的经济关系,积极寻求各种机遇,创造各种条件,大力推进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从而推动了地缘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 中俄合作 中国东北地区 经济综合体 自由经济区 产业结构 东北亚 俄罗斯东部 远东地区 世界经济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