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雨》的希腊悲剧血统——兼与《俄狄浦斯王》比较 |
王福和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
2002 |
5
|
|
2
|
被逐的“伊俄卡斯忒”——试论《俄狄浦斯王》中女性话语的消亡 |
顾明生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3
|
《俄狄浦斯王》与《红楼梦》结构诗学及生命哲学比较 |
王建仓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4
|
悲剧的命运形式新探——重读经典《俄狄浦斯王》 |
许纾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5
|
《俄狄浦斯王》编剧法新探 |
唐湘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6
|
从认知史角度比较荷马史诗与《俄狄浦斯王》中的卜释质疑 |
杨秀敏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7
|
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涵 |
马秀鹏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8
|
关于《俄狄浦斯王》主题的争鸣 |
童真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9
|
管窥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之异同——读《还乡》与《俄狄浦斯王》 |
彭桃英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0
|
认识自己 理性追求人生——《俄狄浦斯王》所带来的启示 |
胡兆欣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人类精神的沉沦——从《俄狄浦斯王》到《等待戈多》 |
季美萍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2
|
命运的悲剧——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
张帆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论《俄狄浦斯王》主题深化的手法 |
刘世祥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4
|
浅谈帕索里尼对《俄狄浦斯王》的电影改编 |
王兰
|
《电影评介》
|
2009 |
2
|
|
15
|
文化差异下中西古典悲剧比较解读——以《窦娥冤》和《俄狄浦斯王》为例 |
由锋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俄狄浦斯王》与《死寂》叙事结构解读 |
李群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一个永恒的诱惑──《俄狄浦斯王》新论 |
曾艳兵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8
|
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 |
聂珍钊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5
|
|
19
|
感性呈现与理性关照——俄狄浦斯对人的本质的思索 |
宁慧霞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略论弗洛伊德的艺术观 |
周文彬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