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雨》的希腊悲剧血统——兼与《俄狄浦斯王》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福和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 ,曹禺是西方戏剧营养的最大受益者。这其中 ,希腊悲剧的影响尤其深刻。本文通过《雷雨》与最能代表古希腊悲剧特征的《俄狄浦斯王》的比较 ,试图从遗传与继承的角度 ,对《雷雨》中所“流淌”的古希腊悲剧血统做... 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 ,曹禺是西方戏剧营养的最大受益者。这其中 ,希腊悲剧的影响尤其深刻。本文通过《雷雨》与最能代表古希腊悲剧特征的《俄狄浦斯王》的比较 ,试图从遗传与继承的角度 ,对《雷雨》中所“流淌”的古希腊悲剧血统做另类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希腊悲剧 俄狄浦斯王 原型 比较文学 人物命运 戏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逐的“伊俄卡斯忒”——试论《俄狄浦斯王》中女性话语的消亡 被引量:8
2
作者 顾明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俄狄浦斯王》中伊俄卡斯忒、复仇女神、斯芬克司这三个女性形象及其内涵,试从女人、女神、女妖三个方面去揭示剧中女性话语权力的湮灭,以拓宽《俄狄浦斯王》的审美视野。
关键词 伊俄卡斯忒 俄狄浦斯王 父权社会 女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狄浦斯王》与《红楼梦》结构诗学及生命哲学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7,共6页
《俄狄浦斯王》和《红楼梦》两大悲剧跨越时空却拥有近乎雷同的整体魔幻隐喻叙事结构,三层象征隐喻诗意结构负载三种功能和三重意蕴,以此传达了近似的生命悖谬意识和宿命观。在表现悲剧精神这个巅峰意义上,《俄狄浦斯王》、《红楼梦》... 《俄狄浦斯王》和《红楼梦》两大悲剧跨越时空却拥有近乎雷同的整体魔幻隐喻叙事结构,三层象征隐喻诗意结构负载三种功能和三重意蕴,以此传达了近似的生命悖谬意识和宿命观。在表现悲剧精神这个巅峰意义上,《俄狄浦斯王》、《红楼梦》实践着相似的悲剧审美诗学,彰显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终极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红楼梦》 结构诗学 生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剧的命运形式新探——重读经典《俄狄浦斯王》 被引量:3
4
作者 许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3-145,共3页
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关系问题,一直受到文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则以解读经典文本《俄狄浦斯王》为例,从新的角度,阐述命运观与悲剧的关系,正视悲剧中命运观的艺术性存在,并揭示出存在于文学样式中的“命运”的独特含义。从形式的视角说... 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关系问题,一直受到文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则以解读经典文本《俄狄浦斯王》为例,从新的角度,阐述命运观与悲剧的关系,正视悲剧中命运观的艺术性存在,并揭示出存在于文学样式中的“命运”的独特含义。从形式的视角说明悲剧是一个具有必然性的完整的命运幻象,并剖析悲剧精神用命运形式来表达的原因及其所取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命运 疑问 俄狄浦斯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狄浦斯王》编剧法新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唐湘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4-116,共3页
本文试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编剧法 ,涉及到包括突转、发现、苦难、情节 (或行动 )与性格的关系等诸要素。并以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家李渔的“立主脑”说对此分析加以提纲挈领式的升华 ,将... 本文试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编剧法 ,涉及到包括突转、发现、苦难、情节 (或行动 )与性格的关系等诸要素。并以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家李渔的“立主脑”说对此分析加以提纲挈领式的升华 ,将《俄》剧的编剧法理出一条清晰而新颖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俄狄浦斯王 编剧法 李渔 '立主脑'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史角度比较荷马史诗与《俄狄浦斯王》中的卜释质疑
6
作者 杨秀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5,共4页
卜者对神的兆示的解释在东方和西方的古代社会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古希腊文学中对卜释的不断质疑却构成了希腊文化独特的一面,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模塑了西方文化精神。从荷马史诗到《俄狄浦斯王》,其中的连续质疑之声中折射出西方... 卜者对神的兆示的解释在东方和西方的古代社会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古希腊文学中对卜释的不断质疑却构成了希腊文化独特的一面,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模塑了西方文化精神。从荷马史诗到《俄狄浦斯王》,其中的连续质疑之声中折射出西方认知史早期发展的独特轨迹。其中,《俄狄浦斯王》在西方认知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标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认知 质疑 卜释 荷马 俄狄浦斯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涵
7
作者 马秀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9-241,共3页
古希腊悲剧是对古希腊社会生活的想象化和抽象化,作为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索福克勒斯(约前496-前406年)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同一个主题——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对抗。其作品《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时代命运悲剧的杰出代表并流传千古。... 古希腊悲剧是对古希腊社会生活的想象化和抽象化,作为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索福克勒斯(约前496-前406年)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同一个主题——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对抗。其作品《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时代命运悲剧的杰出代表并流传千古。而其艺术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这部作品根植于当时的文化土壤,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引发了后人的众多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艺术创作 俄狄浦斯王 “命运悲剧” 思想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俄狄浦斯王》主题的争鸣
8
作者 童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53-54,共2页
评论界对于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有过三种意见:一是表现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二是表现“恋母情结”;三是表现“神法崇拜”与“乱伦禁忌”。笔者则认为,索氏的目的,是借神话故事表达他维护民主法制。
关键词 希腊悲剧 俄狄浦斯王 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之异同——读《还乡》与《俄狄浦斯王》
9
作者 彭桃英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9-61,共3页
以《俄狄浦斯王》和《还乡》两部不同时代的悲剧作品为代表,从主题、悲剧效果、悲剧成因、悲剧主人公身份以及悲剧表现手段等方面探讨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的异同。
关键词 古典悲剧 现代悲剧 《还乡》 俄狄浦斯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自己 理性追求人生——《俄狄浦斯王》所带来的启示
10
作者 胡兆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85-86,52,共3页
本文试图在对《俄狄浦斯王》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其中有关"人"的思想作一探讨,以求得接近和认识古人的精神世界图景,并理解后人的相关理论。同时,鉴于历代对古希腊悲剧中"神"、"命运"的论述极多,本... 本文试图在对《俄狄浦斯王》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其中有关"人"的思想作一探讨,以求得接近和认识古人的精神世界图景,并理解后人的相关理论。同时,鉴于历代对古希腊悲剧中"神"、"命运"的论述极多,本文暂时将这两个概念搁置起来,把剖析的重点集中于悲剧中活生生的"人"的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悲剧 “人”的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精神的沉沦——从《俄狄浦斯王》到《等待戈多》
11
作者 季美萍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1-73,共3页
纵观戏剧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王》到现代荒诞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 ,从崇高的悲剧到荒诞的戏剧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人类在经过三千多年的艰苦奋斗之后 ,物质上获得了极大的丰收 ,然而 ,在物质繁荣的背后 ,人类... 纵观戏剧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王》到现代荒诞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 ,从崇高的悲剧到荒诞的戏剧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人类在经过三千多年的艰苦奋斗之后 ,物质上获得了极大的丰收 ,然而 ,在物质繁荣的背后 ,人类的精神家园却是一片芜杂 :荒诞代替了崇高 ,古代英雄的风采一去不再复返 ,剩下的只是一些无所事事的流浪汉 ;对于未来 ,对于命运 ,现代人更是茫然不知所措 ,他们没有了抗争的勇气 ,唯一可做的就是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等待戈多》 崇高 荒诞 文学评论 戏剧 荒诞剧 主人公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运的悲剧——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92-294,共3页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洛斯取材于希腊神话创作出了被誉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同"神示"的命运抗争,想逃脱命运的摆布,但却始终没有逃脱"神示"的结...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洛斯取材于希腊神话创作出了被誉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同"神示"的命运抗争,想逃脱命运的摆布,但却始终没有逃脱"神示"的结局。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不是因其个人品质的优劣所造成的,而是在被看作是主宰一切力量的神面前,所表现出的一种无可奈何和困惑茫然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悲剧精神 宿命论 俄狄浦斯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俄狄浦斯王》主题深化的手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世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3-154,共2页
追溯法无疑是《俄狄浦斯王》最显著、使用最完整的艺术手法。但是使《俄狄浦斯王》主题深化的手法却是反讽和宗教文化。这两种手法的使用使剧本的英雄主题更加深刻,人物更符合时代特色。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反讽 宗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帕索里尼对《俄狄浦斯王》的电影改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兰 《电影评介》 2009年第3期50-,73,共2页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推崇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这部经典悲剧在1967年被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Pasolini)(1922-1975)搬上银幕。从纸质文本到视觉作品,现代传媒的发展给作品带来更多的开放空间。帕索里尼则...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推崇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这部经典悲剧在1967年被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Pasolini)(1922-1975)搬上银幕。从纸质文本到视觉作品,现代传媒的发展给作品带来更多的开放空间。帕索里尼则用他的诗意影像与经典帕氏手法构建了《俄狄浦斯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索里尼 电影 俄狄浦斯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下中西古典悲剧比较解读——以《窦娥冤》和《俄狄浦斯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由锋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X期49-51,共3页
王国维将西方的“悲剧”概念引入中国,于是很多学者严格以西方悲剧的定义和形式来衡量中国文学作品,并认为中国文学中缺乏悲剧。而实质上,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对文学的审美也有所区别,因此即便同是悲剧,也不可能表现得完全相同。... 王国维将西方的“悲剧”概念引入中国,于是很多学者严格以西方悲剧的定义和形式来衡量中国文学作品,并认为中国文学中缺乏悲剧。而实质上,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对文学的审美也有所区别,因此即便同是悲剧,也不可能表现得完全相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恶人大都受到惩罚,而好人总是获得大团圆结局,这正是中国文学作品的一个特质,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古典文学中缺乏悲剧作品,《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赵氏孤儿》等都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悲剧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娥冤》 古典悲剧 俄狄浦斯王 比较解读 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学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狄浦斯王》与《死寂》叙事结构解读
16
作者 李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0,共2页
古希腊戏剧历经千年,却魅力不减.电影这个注重银幕效果的直观物,尽管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却和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以类型电影中的恐怖片为例,通过对戏剧剧本叙事模式和布局设计进行分析,从而探求古希腊戏剧结构在现代电影叙... 古希腊戏剧历经千年,却魅力不减.电影这个注重银幕效果的直观物,尽管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却和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以类型电影中的恐怖片为例,通过对戏剧剧本叙事模式和布局设计进行分析,从而探求古希腊戏剧结构在现代电影叙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戏剧文本《俄狄浦斯王》和电影《死寂》的内在叙事进程是:行动:发现事情的真相;转折:命运的使然;结局:命运的双重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死寂》 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永恒的诱惑──《俄狄浦斯王》新论
17
作者 曾艳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69-72,共4页
一个永恒的诱惑──《俄狄浦斯王》新论曾艳兵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弥漫着谜的气氛,洋溢着谜的精神,充满了谜语的结构。戏从谜中开始,又在谜中结束。一个谜语被揭出谜底,而谜底又引出新的谜语。谜中有谜,谜又生谜。而两千多... 一个永恒的诱惑──《俄狄浦斯王》新论曾艳兵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弥漫着谜的气氛,洋溢着谜的精神,充满了谜语的结构。戏从谜中开始,又在谜中结束。一个谜语被揭出谜底,而谜底又引出新的谜语。谜中有谜,谜又生谜。而两千多年来千千万万读者对于谜底的不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杀父娶母 索福克勒斯 斯芬克斯之谜 弗洛伊德 维特根斯坦 谜语 悲剧 斯芬克司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 被引量:25
18
作者 聂珍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3-116,共4页
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俄狄浦斯王》,可以发现其本质是一出伦理惨剧,源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伦理禁忌和俄狄浦斯不断强化的伦理意识。俄狄浦斯的伦理意识的核心是伦理禁忌,由杀父和娶母两种禁忌构成。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 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俄狄浦斯王》,可以发现其本质是一出伦理惨剧,源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伦理禁忌和俄狄浦斯不断强化的伦理意识。俄狄浦斯的伦理意识的核心是伦理禁忌,由杀父和娶母两种禁忌构成。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谜实际上是第一次给人下定义,表明他有了伦理意识和伦理禁忌。因此,真正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并不是他的命运,而是他犯下的杀父娶母的乱伦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伦理禁忌 杀父娶母 乱伦 斯芬克斯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呈现与理性关照——俄狄浦斯对人的本质的思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宁慧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0,共3页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泰斗亚里士多德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古希腊悲剧中的扛鼎之作,自问世以来,“不仅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持久话题,而且成为影响整个西方思想史中一个永远的神话。”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人的本质 理性关照 古希腊悲剧 西方思想史 感性 亚里士多德 索福克勒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弗洛伊德的艺术观
20
作者 周文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3期52-55,共4页
精神分析美学是本世纪初崛起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美学派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包含着他对美、艺术和审美的一些根本问题的看法.本文只想介绍和评论他关于艺术的源泉和本质的学说.艺术的源泉:"无意识"在弗... 精神分析美学是本世纪初崛起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美学派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包含着他对美、艺术和审美的一些根本问题的看法.本文只想介绍和评论他关于艺术的源泉和本质的学说.艺术的源泉:"无意识"在弗洛伊德之前,哲学、心理学基本上集中于人类意识的反思和分析.哲学意义上的意识是指人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识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虽说从17世纪以来,一些哲学家提出过无意识问题,特别是叔本华和尼采已对无意识进行过哲学的概括,而19世纪的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则以更为清晰的语言指出,意识不过是水面上的冰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无意识动机 俄狄浦斯情结 艺术家 心理学意义 分析美学 性本能 俄狄浦斯王 社会性 德国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