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电影”:“十七年”电影与苏联电影“同质”论 被引量:9
1
作者 洪宏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在'十七年'中国电影和苏联电影的历史中,一个醒目的相同点是,创建'人民电影'及其'人民美学'是它们的一贯追求。而'人民电影'及其'人民美学'也正是中、苏电影之间最大、最根本性的共同'质&#... 在'十七年'中国电影和苏联电影的历史中,一个醒目的相同点是,创建'人民电影'及其'人民美学'是它们的一贯追求。而'人民电影'及其'人民美学'也正是中、苏电影之间最大、最根本性的共同'质'。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在苏联,从'十月革命'到1934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确立、以及《夏伯阳》等影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人民性 苏联电影 俄国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 美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创作中的典型形象
2
作者 胡元佳 《美术大观》 2007年第7期25-,共1页
  一、艺术创作必须努力塑造典型形象   什么是典型形象呢?就是指那些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体现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艺术形象,也就是个性鲜明同时又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
关键词 典型形象 个性特征 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 文艺创作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列夏庚油画《纤夫》的图像学解读
3
作者 周琳琰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6期14-17,共4页
魏列夏庚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军事题材画家,其作品因描绘战争场景、揭露人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纤夫》是他为数不多的风俗画作品。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结合画家的身份背景、创作时代,从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阐释三... 魏列夏庚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军事题材画家,其作品因描绘战争场景、揭露人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纤夫》是他为数不多的风俗画作品。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结合画家的身份背景、创作时代,从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阐释三个阶段探讨《纤夫》的艺术特色,并将其与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纤夫》表现了当时底层劳动人民的群体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列夏庚 纤夫 图像学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