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亲切的中国经典和陌生的中国当代文学:俄国汉学界的矛盾
被引量:
4
1
作者
林精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169,共11页
俄联邦越来越积极关注中国,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直稳定推进,还因为俄国汉学界没有困于国家转型(财政投入学术研究不足)而中断苏联时代重视中国古典文化研究传统,产生了学界、政府和社会普...
俄联邦越来越积极关注中国,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直稳定推进,还因为俄国汉学界没有困于国家转型(财政投入学术研究不足)而中断苏联时代重视中国古典文化研究传统,产生了学界、政府和社会普遍高度赞赏的《中国精神文化百科全书》等重要成果,并且这些古典汉学研究还孕育出了广泛的社会效应。然而,对体现当代中国精神文化的文学,国际社会日趋重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最好的明证,但俄国人对当代中国文学知之甚少,这不仅是因俄国汉学界对译介当代中国作家作品不多所致。如此一来,俄国汉学界对中国精神文化就产生了矛盾:尊重知识艰深、智慧独特的古典精神文化,但继续囿于欧洲知识体系结构,仍未正视现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精神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
俄国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国汉学家比丘林与他的蒙古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伟丽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5,共5页
1805年,比丘林作为第九届俄国驻华宗教使团团长抵达北京,从此开始了他所钟爱的汉学研究。他在大量翻译中国典籍并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中国语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其中,中国边疆史地的翻译与研究是他学术活动中不...
1805年,比丘林作为第九届俄国驻华宗教使团团长抵达北京,从此开始了他所钟爱的汉学研究。他在大量翻译中国典籍并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中国语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其中,中国边疆史地的翻译与研究是他学术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他提出了蒙古、通古斯、突厥同源论,探究了“蒙古”名称的由来,考察了蒙古与中原关系的变迁以及清廷在蒙古的统治等问题。比丘林在俄国人对蒙古史研究中的贡献不仅仅是为后来者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提供了《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等具有重大价值的中文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丘林
俄国汉学
蒙古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字经》在俄国
被引量:
1
3
作者
伍宇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0-115,共6页
《三字经》自18世纪初为东正教驻京布道团成员知晓后,100年间在俄国共有四个译本,流传后世的是俾丘林1829年的汉俄文对照本。本文追溯了各个译本的产生及其在俄国引起的反响。20世纪以来,更多的俄国学者则不再依赖译本,而是直接把中文...
《三字经》自18世纪初为东正教驻京布道团成员知晓后,100年间在俄国共有四个译本,流传后世的是俾丘林1829年的汉俄文对照本。本文追溯了各个译本的产生及其在俄国引起的反响。20世纪以来,更多的俄国学者则不再依赖译本,而是直接把中文版《三字经》作为原始文献,相应地,对《三字经》的认知也更深入透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字经》
俄译本
俄国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亲切的中国经典和陌生的中国当代文学:俄国汉学界的矛盾
被引量:
4
1
作者
林精华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169,共11页
文摘
俄联邦越来越积极关注中国,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直稳定推进,还因为俄国汉学界没有困于国家转型(财政投入学术研究不足)而中断苏联时代重视中国古典文化研究传统,产生了学界、政府和社会普遍高度赞赏的《中国精神文化百科全书》等重要成果,并且这些古典汉学研究还孕育出了广泛的社会效应。然而,对体现当代中国精神文化的文学,国际社会日趋重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最好的明证,但俄国人对当代中国文学知之甚少,这不仅是因俄国汉学界对译介当代中国作家作品不多所致。如此一来,俄国汉学界对中国精神文化就产生了矛盾:尊重知识艰深、智慧独特的古典精神文化,但继续囿于欧洲知识体系结构,仍未正视现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创造。
关键词
中国古典精神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
俄国汉学
分类号
I3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国汉学家比丘林与他的蒙古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伟丽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5,共5页
文摘
1805年,比丘林作为第九届俄国驻华宗教使团团长抵达北京,从此开始了他所钟爱的汉学研究。他在大量翻译中国典籍并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中国语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其中,中国边疆史地的翻译与研究是他学术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他提出了蒙古、通古斯、突厥同源论,探究了“蒙古”名称的由来,考察了蒙古与中原关系的变迁以及清廷在蒙古的统治等问题。比丘林在俄国人对蒙古史研究中的贡献不仅仅是为后来者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提供了《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等具有重大价值的中文史料。
关键词
比丘林
俄国汉学
蒙古史
分类号
K207.8 [历史地理—中国史]
L2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字经》在俄国
被引量:
1
3
作者
伍宇星
机构
中山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0-115,共6页
文摘
《三字经》自18世纪初为东正教驻京布道团成员知晓后,100年间在俄国共有四个译本,流传后世的是俾丘林1829年的汉俄文对照本。本文追溯了各个译本的产生及其在俄国引起的反响。20世纪以来,更多的俄国学者则不再依赖译本,而是直接把中文版《三字经》作为原始文献,相应地,对《三字经》的认知也更深入透彻。
关键词
《三字经》
俄译本
俄国汉学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亲切的中国经典和陌生的中国当代文学:俄国汉学界的矛盾
林精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俄国汉学家比丘林与他的蒙古研究
李伟丽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字经》在俄国
伍宇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