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中国30年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建华 耿海英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6-201,共6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引进了大量西方文艺思潮和文论流派,各种学说进入我们的话语体系。我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半个多世纪的思想历程。西方文论的各种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大大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对中国理论工作者...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引进了大量西方文艺思潮和文论流派,各种学说进入我们的话语体系。我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半个多世纪的思想历程。西方文论的各种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大大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对中国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探索创新无疑起了极大的作用;但当人们忙于对各种西方文论学习、输入和运用时,中国文论界却慢慢失去了自己固有的话语,失去了解决中国当下文论发展问题的能力,也简化了我们原本丰富、复杂甚至矛盾丛生的文艺现象。如何评价当代西方文论,探讨各种思潮、流派对中国当下文论的影响,寻找并建立我们自己的批评范式与批评话语,如何更好地进行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这是需要认真总结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本着这一初衷,本刊将近30年来对中国当代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各种西方文艺思潮、文论流派加以梳理,系统研究。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陆续介绍到中国的重要文艺思潮和文论流派,本期的这组文章既有对这些思潮、流派的宏观把握,也有对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微观分析。希望这组文章对读者全面掌握这些思潮和流派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研究现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美英新批评 韦勒克 巴赫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简论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思孝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6-81,共6页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什克洛夫斯基 结构主义 索绪尔 未来主义 文学研究 文学性 陌生化 诗歌语言 布拉格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方法论特征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仲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1期86-92,共7页
十九世纪的文学批评,在推翻形而上学的新古典主义批评体系的时候,曾经生机勃勃。当时,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孔德(1798—1857)在把社会发展归纳为神学(或虚构),形而上学(或抽像),科学(或实证)三个阶段之后,满怀信心地断言实... 十九世纪的文学批评,在推翻形而上学的新古典主义批评体系的时候,曾经生机勃勃。当时,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孔德(1798—1857)在把社会发展归纳为神学(或虚构),形而上学(或抽像),科学(或实证)三个阶段之后,满怀信心地断言实证阶段是“固定的”、“最后的”。但是,历史却无情地作了否定的回答。实证主义把文学批评导向从因果关系出发解释文学现象的狭径;文学史的研究又以时代需要为价值尺度,这就使文学批评囿于文学外部,去探寻产生文学的、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原因。同时,在另一个方向上对形而上学的反拨物——非理性主义的批评,则强调文学的直觉性,使文学研究停滞于印象的初阶上,对作品分析很难深入。显见,它们在历史地完成了对旧体系的批判之后,走向自己的反面,凝固、老化、结成一层坚硬的壳,维护它最后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方法论特征 克罗夫 文学批评 批评方法 手法 文学作品 “陌生化” 未来派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向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4,共6页
在20世纪思想史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的相遇是一个相当微妙的话题。然而遗憾的是,二者的相遇和对话却往往为学术界所忽略。剖析西马学者们对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可以为更好地理解俄国形式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维度。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反思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8-9,共2页
俄国形式主义是西方文论史影响深远的流派之一。它的理论遗产在电影研究中亦有继承与发扬。大卫·波德维尔作为新形式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将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到电影研究当中,并建立起一整套富有特色、兼具理论深... 俄国形式主义是西方文论史影响深远的流派之一。它的理论遗产在电影研究中亦有继承与发扬。大卫·波德维尔作为新形式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将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到电影研究当中,并建立起一整套富有特色、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特色的理论体系。通过对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进一步反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所蕴涵的丰富遗产与当代价值,这对于中国电影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形式 电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俄国形式主义对电影叙事理论的贡献
6
作者 王永收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1期11-14,共4页
在电影诞生之初,'电影如何成为艺术'成为众多理论学家探讨的核心命题。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先驱,俄国的形式主义者的研究也涉及了电影领域,1927年出版的论集《电影诗学》就是他们使用形式方法对电影进行研究的成果。其... 在电影诞生之初,'电影如何成为艺术'成为众多理论学家探讨的核心命题。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先驱,俄国的形式主义者的研究也涉及了电影领域,1927年出版的论集《电影诗学》就是他们使用形式方法对电影进行研究的成果。其中艾亨鲍姆的《电影修辞问题》、梯尼亚诺夫《论电影的原理》等文章,是早期电影叙事研究的重要文献。形式主义者们对上镜头性的界定以及蒙太奇电影修辞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电影叙事理论 形式主义 电影理论 叙事研究 蒙太奇 什克洛夫斯基 电影修辞 电影艺术 诗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论模式:意义与局限──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无屐 孙逸行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6期50-55,共6页
差异论模式:意义与局限──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研究张无屐,孙逸行文艺理论史家把俄国形式主义当作西方现代文论的第一个流派,把《艺术作为手法》视为现代文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其理由不仅仅在于它标志着文艺研究对象上的“向内转”... 差异论模式:意义与局限──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研究张无屐,孙逸行文艺理论史家把俄国形式主义当作西方现代文论的第一个流派,把《艺术作为手法》视为现代文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其理由不仅仅在于它标志着文艺研究对象上的“向内转”即转向作品本身,更深层的原因恐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互文性 功能分析法 后结构主义 象思维 陌生化 文论 文艺学 什克洛夫斯基 形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金的文学内容与形式思想——兼及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4
8
作者 康长青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6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内容与形式 文学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巴赫金 批判 科学意识 研究者 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变与救赎:俄国形式主义文类思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145,共7页
科学化与"反常化"决定了俄国形式主义产生本身自然具有反古典文类规则的色彩。它经历史性程序诗学的中介实现了与文类范畴的联结。走向文类是其自救的必然之举,而自救对于文类而言不啻于他救。文类作为特征程序系统的聚合,其... 科学化与"反常化"决定了俄国形式主义产生本身自然具有反古典文类规则的色彩。它经历史性程序诗学的中介实现了与文类范畴的联结。走向文类是其自救的必然之举,而自救对于文类而言不啻于他救。文类作为特征程序系统的聚合,其发展本性体现在"程序翻新"说、"低俗体裁排挤高雅体裁"说、"体裁瓦解"说;因而规范诗学之间不再是传统的矛盾对立关系,而是历史承续关系。文类发展本性、"形式"图腾、"细节印证"导致对于传统"三分法"、古希腊悲剧定义、"三整一律"、喜剧团圆结局、案头曲与场上曲关系、跨文类现象等命题的否定与批评。历史性程序诗学将俄国形式主义定格于现代文类理论发展史开篇的重要位置。在文类理论发展史上,它继规范论发展阶段之后,及时中止了虚无论发展阶段,开创了现代文类理论的构成论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 历史诗学 规范程序 文类 俄国形式主义 反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观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家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47-55,共9页
论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观魏家骏在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的诸多流派中,也许没有一种文学的理论流派的观点遭到过像俄国形式主义者那样坎坷的命运。这一学派在20世纪伊始俄国大革命风暴将起的前夕,希望重建与传统文学观迥异的文学理论体系... 论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观魏家骏在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的诸多流派中,也许没有一种文学的理论流派的观点遭到过像俄国形式主义者那样坎坷的命运。这一学派在20世纪伊始俄国大革命风暴将起的前夕,希望重建与传统文学观迥异的文学理论体系。他们从语言形式的角度人手,重新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什克洛夫斯基 诗歌语言 陌生化 形式主义 叙事理论 实用语言 手法 形式主义文论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自律性:追寻与建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实质论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金才 《外国语文》 1995年第3期1-6,共6页
文学的自律性:追寻与建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实质论杨金才古往今来,多少贤者圣人都跃跃欲试,试图赋予文学一个科学的、准确的、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意义,但事实上至今都没有谁能恰如其分且又毫无异议地给文学下个定义。因为文学... 文学的自律性:追寻与建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实质论杨金才古往今来,多少贤者圣人都跃跃欲试,试图赋予文学一个科学的、准确的、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意义,但事实上至今都没有谁能恰如其分且又毫无异议地给文学下个定义。因为文学现象实在太复杂了。从最早的《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批评 文学作品 自律性 文学研究 文学的本质 文学性 什克洛夫斯基 文学理论 《红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燕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1,共1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8月本书旨在系统地阐释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是国内首次系统研究该内容的尝试和探索。现有研究成果绝大多数要么以现有的极为有限的中文译介材料为基础,要么以转译为英文的著作为依据。该...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8月本书旨在系统地阐释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是国内首次系统研究该内容的尝试和探索。现有研究成果绝大多数要么以现有的极为有限的中文译介材料为基础,要么以转译为英文的著作为依据。该著依靠俄文原著,努力呈现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原貌,探求其理论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叙事理论 中文译介 研究成果 理论精髓 原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评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赖干坚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8期48-52,47,共6页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伊始,终结于20年代末。它有两个分支:其一是1915年成立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主要成员有罗曼、雅可布森等人,他们着重从语言学观点研究文学;其二是彼得堡小组,它从1916年起称为诗歌语言研究会,主要...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伊始,终结于20年代末。它有两个分支:其一是1915年成立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主要成员有罗曼、雅可布森等人,他们着重从语言学观点研究文学;其二是彼得堡小组,它从1916年起称为诗歌语言研究会,主要成员有维克托·施克洛夫斯基、鲍里斯·艾辛鲍姆和谢尔盖·伯恩斯坦等人,他们比较关注文学史和文学评价问题,而对语言问题不太留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俄国正处在沙皇的军事封建统治面临崩溃,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俄国的一些资产阶级文人学者既厌恶现实,又害怕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施克洛夫斯基 雅可布森 诗歌语言 文人学者 谢尔盖 维克托 语言问题 鲍里斯 俄国未来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语/实用语:虚拟的二元对立——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诗语理论的批判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建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7-81,共5页
巴赫金(1895—1975)是本世纪“最杰出的一位俄国文学研究家”,同时,也是“首屈一指的思想家。”他在道德哲学和一般美学、文化史和语言哲学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创卓越的思想。自1963年被学术界以来,他越来越受到各国文艺学家、民俗学家、... 巴赫金(1895—1975)是本世纪“最杰出的一位俄国文学研究家”,同时,也是“首屈一指的思想家。”他在道德哲学和一般美学、文化史和语言哲学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创卓越的思想。自1963年被学术界以来,他越来越受到各国文艺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推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俄国形式主义 二元对立 语境 语言学 诗歌语言 什克洛夫斯基 象征主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 对话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雄》等影片透视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兼与《〈英雄〉——一场形式主义的盛宴》作者商榷
15
作者 罗婷 杨杰琼 《电影评介》 2009年第4期34-35,共2页
《〈英雄〉——一场形式主义的盛宴》一文在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分析《英雄》等影片时出现诸多偏差。俄国形式主义分别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质料"与"手法"以及"陌生化"来塑造... 《〈英雄〉——一场形式主义的盛宴》一文在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分析《英雄》等影片时出现诸多偏差。俄国形式主义分别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质料"与"手法"以及"陌生化"来塑造所谓的"文学性",而《英雄》等影片对于俄国形式主义的这些内涵却有种种偏离,并不能算作是反映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的三点思考
16
作者 吴元迈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0,共2页
当今,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是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关注哪些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怎样才能实现新的突破?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围绕... 当今,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是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关注哪些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怎样才能实现新的突破?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内涵、意义,如何建构科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及当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期望这些讨论能对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视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化 西方文艺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布拉格学派 英美新批评 后现代主义 新历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精神与中国先锋小说
17
作者 降红燕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7-92,共6页
结构主义精神与中国先锋小说降红燕结构主义文论与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创作有明显的暗合关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八十年代后期,我国许多评论者都对先锋小说创作作出过评说。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总是发展得很快。在西方,八十年代欧美文... 结构主义精神与中国先锋小说降红燕结构主义文论与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创作有明显的暗合关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八十年代后期,我国许多评论者都对先锋小说创作作出过评说。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总是发展得很快。在西方,八十年代欧美文学理论就出现了一次普遍的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中国先锋小说 传统作品 文学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作品 魔幻现实主义 文学观念 超级读者 文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的形式与诗歌翻译 被引量:5
18
作者 陆钰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64-68,共5页
我所谓诗的形式指的是诗的外部形态,诗的表现手法,也即构诗法。毫无疑问,世界上各民族的构诗法是千差万别的。一个独具匠心的诗人往往不光努力追求美丽而奇特的诗歌意境,而且还努力追求独创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新的构诗法。中外文学... 我所谓诗的形式指的是诗的外部形态,诗的表现手法,也即构诗法。毫无疑问,世界上各民族的构诗法是千差万别的。一个独具匠心的诗人往往不光努力追求美丽而奇特的诗歌意境,而且还努力追求独创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新的构诗法。中外文学史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把诗歌当作一种艺术来看的话,那么,诗歌的艺术之美无外乎两个方面:即诗歌的意蕴之美和形式之美。如果诗歌翻译是对艺术的再现,它听追求的也无外乎这两个方面。由于诗歌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艺术工程,又由于没有一种现存的诗歌形式来代替(完全等同于)原诗中的那个形式,因此,在诗歌翻译中诗的形式与整个一首诗的翻译便发生了这样那样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无法回避的。诗的形式在诗歌翻译中占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是否是至高无上的?抑或是可随意改变的?下面就诗的形式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的形式 诗歌翻译 诗形 诗歌意境 诗歌形式 表达方式 审美效果 译语读者 可接受 俄国形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动的形式与形式的能动—— 一种形式美学的翻译观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俊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2,67,共5页
能动的形式与形式的能动———一种形式美学的翻译观吕俊一、形式美学及其对翻译的启示二十世纪的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是以对形式问题的关注为主要特点的,从而形成了形式主义美学。这里我们应首先提到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创始人维克托&... 能动的形式与形式的能动———一种形式美学的翻译观吕俊一、形式美学及其对翻译的启示二十世纪的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是以对形式问题的关注为主要特点的,从而形成了形式主义美学。这里我们应首先提到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创始人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和罗曼·雅可布逊。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美学 后现代主义文化 符号学 文学作品 什克洛夫斯基 结构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巴赫金 “陌生化” 形式与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当代小说标题语言形式的陌生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梅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3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陌生化” 语言形式 当代小说 “自动化” 标题 什克洛夫斯基 俄国形式主义 日常语言 心理体验 语言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