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对哈萨克羊繁殖季节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初探
1
作者 丁克奇 刘宜勇 吐来力江·哈木太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69-170,共2页
本实验旨在探讨在繁殖季节,通过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对哈萨克羊同期发情处理后的受胎率影响。选取健康、无疾病的成年哈萨克羊生产母羊11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6只、对照组49只。实验结果显示,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本实验旨在探讨在繁殖季节,通过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对哈萨克羊同期发情处理后的受胎率影响。选取健康、无疾病的成年哈萨克羊生产母羊11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6只、对照组49只。实验结果显示,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的实验组母羊受胎率显著高于未注射A3的对照组(P <0.05)。这表明,在繁殖季节对哈萨克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时,注射A3能够显著提高其受胎率,为提高羊群繁殖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羊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繁殖季节 同期发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谢建亮 梁小军 +1 位作者 李毓华 孙文阳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1期63-65,共3页
为探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对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及对排卵迟缓母牛发情的影响。试验1:60头健康西杂母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3组,试验结束后,统计各组母牛受胎率;试验2:40头排卵延迟西杂母牛随机分2组,试验组分别... 为探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对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及对排卵迟缓母牛发情的影响。试验1:60头健康西杂母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3组,试验结束后,统计各组母牛受胎率;试验2:40头排卵延迟西杂母牛随机分2组,试验组分别于试验第1、3、5天注射LRH-A325μg,第12天与对照组同时注射氯前列醇钠0.3 mg,统计并对比发情率和受胎率。结果发现,试验1中试验II组受胎率(80%)高于对照组(50%)和试验I组(65%);试验2中试验组发情率(60.0%)和受胎率(66.7%)均高于对照组(25%、40%)。结果表明,注射LRH-A3可提高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促进排卵迟缓母牛发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繁殖 排卵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和氯前列烯醇治疗奶牛黄体囊肿一例
3
作者 贾士利 王永军 贾学才 《养殖技术顾问》 2007年第4期49-49,共1页
奶牛卵巢囊肿是指奶牛的卵巢上有卵泡状结构,其直径超过2.5厘米,存在的时间达10天以上,同时卵巢上无正常黄体结构的一种病理状态。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黄体囊肿是由于不能正常排卵而使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的。奶... 奶牛卵巢囊肿是指奶牛的卵巢上有卵泡状结构,其直径超过2.5厘米,存在的时间达10天以上,同时卵巢上无正常黄体结构的一种病理状态。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黄体囊肿是由于不能正常排卵而使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的。奶牛卵巢囊肿一般发生于产后15~40天之间,个别的到产后120天仍有发生。我们在临床上联合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和氯前列烯醇成功地治疗1例奶牛黄体囊肿,现将具体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黄体囊肿 氯前列烯醇 奶牛 治疗 卵巢囊肿 稀放 卵泡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处理产后母牛对产犊间隔及卵巢状态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吕雪峰 郑新宝 +2 位作者 陈静波 叶小芳 张建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了确定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和氯前列烯醇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1头年产奶量在5 000 kg^6 000 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后20 d^40 d... 为了确定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和氯前列烯醇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1头年产奶量在5 000 kg^6 000 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后20 d^40 d)、试验Ⅲ组(产后40 d^60 d),分别用LRH-A2、氯前列烯醇或LRH-A2+氯前列烯醇进行处理。并在每组随机选择3头,用B超观测处理前后奶牛的卵巢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奶牛产后2周用LRH-A2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 氯前列烯醇 B超 产犊间隔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免疫去势公羊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云芳 张永和 +1 位作者 王军 王新军 《黑龙江动物繁殖》 1994年第2期16-18,共3页
本研究应用碳二亚胺法,将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与个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作为抗原主动免疫小公羊,其体内产生相应的高滴度的抗体。经激素检测、睾丸组织学研究及性行为观察,结果表明:免疫组公羊其血液中睾酮水平明显... 本研究应用碳二亚胺法,将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与个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作为抗原主动免疫小公羊,其体内产生相应的高滴度的抗体。经激素检测、睾丸组织学研究及性行为观察,结果表明:免疫组公羊其血液中睾酮水平明显下降,睾丸曲精细管直径变小,管内精子数减少,管壁发生皱缩,且睾九外形发生变化重量减轻,公羊的性行为明显减弱。研究表明LH-RH主动免疫公羊有显著的去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公羊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铵催化转移氢化还原肽链中的芳香硝基——对氨基苯丙氨酸的间接引入 被引量:9
6
作者 高永清 周宁 +3 位作者 吕玉健 史卫国 程卯生 刘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8-722,共5页
研究了用甲酸铵催化转移氢化法(AF-CTH)对不同类型肽中的芳香硝基的还原行为,这些肽类化合物包括促黑激素(MSH:四肽)、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十肽)和强腓肽(十七肽)的类似物.用HPLC对还原过程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显示,除含对氯苯丙氨... 研究了用甲酸铵催化转移氢化法(AF-CTH)对不同类型肽中的芳香硝基的还原行为,这些肽类化合物包括促黑激素(MSH:四肽)、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十肽)和强腓肽(十七肽)的类似物.用HPLC对还原过程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显示,除含对氯苯丙氨酸残基的LHRH类似物因发生脱氯副反应不适合用AF-CTH还原外,其余序列还原过程中均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硝基几乎定量地转化成为相应的氨基,实现了对氨基苯丙氨酸向肽链的间接引入.另外发现,硝基还原所需的时间与肽链长度有关,肽链越长,还原所需时间越长,但与其在序列中的位置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黑激素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强腓肽 甲酸铵催化转移氢化 硝基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黄东方鲀人工育苗试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严银龙 施永海 +3 位作者 朱雅珠 张海明 谢永德 张根玉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3-155,共3页
采捕野生菊黄东方鲀进行驯养培育,使之达到性成熟,选出6组进行催产;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简称LHRH-A2),剂量为:雌鱼20~40ug/kg,雄鱼减半;在水温21~22℃条件下,催产效应时间为48h,催产率83%;产卵量为39万粒。本试验的受精率为80.5%... 采捕野生菊黄东方鲀进行驯养培育,使之达到性成熟,选出6组进行催产;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简称LHRH-A2),剂量为:雌鱼20~40ug/kg,雄鱼减半;在水温21~22℃条件下,催产效应时间为48h,催产率83%;产卵量为39万粒。本试验的受精率为80.5%,孵化率为81.7%;鱼苗在水温23~25℃下培育20d,育出体长15mm的乌仔22.8万尾,其育苗成活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催产 孵化 育苗 人工育苗试验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育苗成活率 催产率 LHRH 效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金线鲃全人工繁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严晖 涂书浩 +1 位作者 董文红 杨瑞林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成的混合催产剂对滇池金线鲃催产获得成功,单独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鲤鱼脑垂体(P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催产剂均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催产效...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成的混合催产剂对滇池金线鲃催产获得成功,单独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鲤鱼脑垂体(P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催产剂均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催产效果明显,第1次用2μg/kgLRH-A2催熟,第2次用8μg/kgLRH-A2+3mg/kgDOM+1000IU/kgHCG催产,能获得88.5%的催产率。催产成功后,采取遮光孵化,孵化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金线鲃 人工繁殖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马来酸地欧酮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星斑苗种繁育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锐 齐遵利 +4 位作者 张秀文 王芳 王永波 符书源 王国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0,共2页
一、催情产卵 1.人工催产当卵巢发育至Ⅳ期末(卵径在500微米以上)时可注射催产素催产。催产素使用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为LRH-A33.5~5微克+HCG800~1000单位/千克体重,溶于2~3毫升生理... 一、催情产卵 1.人工催产当卵巢发育至Ⅳ期末(卵径在500微米以上)时可注射催产素催产。催产素使用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为LRH-A33.5~5微克+HCG800~1000单位/千克体重,溶于2~3毫升生理盐水中,采用二次注射或一次注射。对雌鱼进行最后一次注射的同时,亦对雄鱼进行注射,剂量减半。注射后将亲鱼放入产卵池中,产卵池以圆形、八角形为宜,水深2米,体积在60米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繁育技术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可注射 催产素 催情产卵 卵巢发育 人工催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化学物质诱导九孔鲍精卵排放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严正凛 关瑞章 +2 位作者 胡家财 陈晓凤 刘兴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3,共7页
九孔鲍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鲍养殖品种,研究它的精卵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使用过氧化氢、利血平、绒促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孕酮等5种药物,分别配制不同浓度梯度,对壳长6.0~8.0cm,体重约17.0~25.0g的九孔鲍亲鲍个... 九孔鲍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鲍养殖品种,研究它的精卵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使用过氧化氢、利血平、绒促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孕酮等5种药物,分别配制不同浓度梯度,对壳长6.0~8.0cm,体重约17.0~25.0g的九孔鲍亲鲍个体注射0.02ml溶液,以研究其催产效果。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的效果最好,利血平次之,绒促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和孕酮3种药物在这次的试验浓度中都没有明显效果。设定的4个过氧化氢浓度:4.98×10^-6ml/只、3.73×10^-6ml/只、2.49×10^-6ml/只和1.24×10^-6ml/只,均可使雌、雄亲鲍较快地排放出精卵;尤其以4.98×10^-6ml/只的浓度催产效果最好,不仅效应时间短,而且雌、雄鲍排放率高。试验中的5种药物及浓度未见对亲鲍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 过氧化氢 利血平 绒促激素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孕酮 精卵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发情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11
作者 崔洪军 林劲松 王廷斌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2期216-216,共1页
1分类兽药市场商品发情药物品名很多,直接看商品名和说明书往往不能准确了解该商品的药性与作用。如何用好发情药物,了解分类相当重要。按药物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生殖激素类、中药类和激素中药复合类。生殖激素类的雌激素商品药物以苯甲... 1分类兽药市场商品发情药物品名很多,直接看商品名和说明书往往不能准确了解该商品的药性与作用。如何用好发情药物,了解分类相当重要。按药物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生殖激素类、中药类和激素中药复合类。生殖激素类的雌激素商品药物以苯甲酸雌二醇为主,前列腺素以氯前列烯醇注射液为主,促性腺激素以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HLRH-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药物 发情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氯前列烯醇注射液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应用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渔业科技杂志》1977年分类总目录
12
《淡水渔业》 1977年第1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科技杂志 草鱼出血病 出血病 出血病(鱼病) 渔业生产 农业生产 鱼种 苗种 人工繁殖 繁殖方法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