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黄体素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牛淑玲 丰培金 周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5期42-45,共4页
促黄体素 (L 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er,L HR)是哺乳动物生殖调控的重要激素 ,生理作用是通过其受体介导的。近几年来 ,L HR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文章对 L HR结构、受体的配体结合域、激素 -受体相互作用、信号转导与 G蛋白... 促黄体素 (L 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er,L HR)是哺乳动物生殖调控的重要激素 ,生理作用是通过其受体介导的。近几年来 ,L HR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文章对 L HR结构、受体的配体结合域、激素 -受体相互作用、信号转导与 G蛋白偶联、受体糖基化及脱敏、受体基因结构与调节、受体表达及受体突变对生殖机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以促进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 受体 lhr 哺乳动物 生殖调控 激素 疾病治疗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品种绵羊超数排卵处理后卵巢上促黄体素受体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倪和民 张鸿波 +3 位作者 刘云海 邓桂馨 芦天罡 郭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5-1631,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具有不同超数排卵效果的绵羊品种中,在进行超排处理后其卵巢上的促黄体素受体(LH receptor,LHR)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以及据此为改进超排效果奠定基础。根据超数排卵效果的优劣依次选择3个我国地方绵羊品...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具有不同超数排卵效果的绵羊品种中,在进行超排处理后其卵巢上的促黄体素受体(LH receptor,LHR)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以及据此为改进超排效果奠定基础。根据超数排卵效果的优劣依次选择3个我国地方绵羊品种:小尾寒羊、白滩羊和乌珠穆沁羊。在常规超排最后一次注射FSH后的8、16和24h分别各取3只绵羊的卵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3个品种绵羊卵巢上LHR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LHR存在于3个地方品种绵羊卵巢有腔卵泡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上,但在早期卵泡上不表达;各品种绵羊的近成熟卵泡上LHR阳性细胞率都显著高于相应的次级卵泡(P<0.05);3品种绵羊近成熟卵泡中LHR的阳性变化率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小尾寒羊>白滩羊>乌珠穆沁羊(P<0.05)。籍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LH对绵羊早期卵泡发育的诱导可能不需要通过其特异性受体起作用;3品种绵羊近成熟卵泡中LHR的阳性变化率与超排效果是一致的,表明超数排卵的效果可能与绵羊卵巢上的LH受体分布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超数排卵 促黄体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卵泡素受体和促黄体素受体在乏情期和怀孕期牦牛卵巢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寿 吴威红 +2 位作者 常兰 严作云 张靖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74,共5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象分析方法对乏情期、怀孕期牦牛卵巢的促卵泡素受体(FSHR)、促黄体素受体(LHR)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卵巢的皮质、髓质、颗粒层和膜内层、黄体中都分布有FSHR和LHR。且牦牛卵巢皮质、髓质中的F...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象分析方法对乏情期、怀孕期牦牛卵巢的促卵泡素受体(FSHR)、促黄体素受体(LHR)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卵巢的皮质、髓质、颗粒层和膜内层、黄体中都分布有FSHR和LHR。且牦牛卵巢皮质、髓质中的FSHR光密度值在乏情期显著大于怀孕期(P<0.05);怀孕期无黄体侧卵巢颗粒层和膜内层中FSHR光密度值均大于乏情期和怀孕期有黄体侧(P<0.05)。怀孕期有黄体侧卵巢皮质处LHR光密度值最大,乏情期次之,怀孕期无黄体侧最小,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怀孕期无黄体侧卵巢髓质处LHR光密度值显著小于怀孕期有黄体侧和乏情期(P<0.05);在乏情期、怀孕期无黄体侧和怀孕期有黄体卵巢颗粒层和膜内层处LHR光密度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牦牛卵巢中FSHR和LHR随着生殖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卵泡素受体 促黄体素受体 卵巢 牦牛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ACTH对断奶母猪卵泡促黄体素受体表达及卵泡液中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怀森 钱庄 +2 位作者 杨东风 刘洪林 鲍恩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为了探讨应激对断奶母猪繁殖障碍的影响机制,本试验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注射所致的应激模型来研究应激对断奶母猪卵泡液中类固醇激素合成及卵泡促黄体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0头苏淮断奶母猪进行颈静脉插管手术,随机均... [目的]为了探讨应激对断奶母猪繁殖障碍的影响机制,本试验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注射所致的应激模型来研究应激对断奶母猪卵泡液中类固醇激素合成及卵泡促黄体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0头苏淮断奶母猪进行颈静脉插管手术,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ACTH处理组(n=5)。手术第3天开始以每次间隔8 h给ACTH处理组母猪注射ACTH(1 IU·kg-1),对照组母猪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利用ELISA方法检测受试母猪卵泡液中类固醇激素及血浆中皮质醇的含量变化;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17α-羟化酶(CYP17A1)、芳香化酶(CYP19A1)、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期调节蛋白(St AR)、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促黄体素受体(LHR)等基因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YP17A1、CYP19A1、LHR和3β-HSD蛋白的表达。[结果]人工注射ACTH后40%的受试母猪出现排卵障碍;其血浆中皮质醇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母猪卵泡液中雌二醇、雄烯二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CYP17A1、CYP19A1、LHR和3β-HSD基因表达量降低,其编码的蛋白CYP17A1、CYP19A1、LHR和3β-HSD表达量也明显下降。[结论]ACTH注射所致应激过程中,受试母猪的皮质醇含量升高可导致类固醇合成酶的基因、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从而影响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及卵泡的发育。类固醇激素合成降低及LHR的低表达影响断奶母猪的正常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类固醇激素 促黄体素受体(lhr) 应激 断奶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LHR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利红 高勤学 +3 位作者 张伟 靳春方 李玉春 王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9,共8页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绵羊品种(湖羊、晋中绵羊和陵川半细毛羊)促黄体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外显子11核酸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研究该基因多态性对湖羊性早熟和产羔数的...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绵羊品种(湖羊、晋中绵羊和陵川半细毛羊)促黄体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外显子11核酸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研究该基因多态性对湖羊性早熟和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对引物扩增产物中,只有引物P2和P6的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引物P2扩增区存在2种基因型,分别为LL和LM型,在3个绵羊品种中均未检测到MM型;引物P6扩增区存在6种不同的SSCP带型,经序列比对分析存在T2053A、A2044T和G2003A的错义突变。湖羊和晋中绵羊P2扩增区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陵川半细毛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P6扩增区的2 053、2 044、2 003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在湖羊和晋中绵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陵川半细毛羊间存在显著差异。P2扩增位点仅陵川半细毛羊的基因分布不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P6扩增区湖羊和晋中绵羊在各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处于群体平衡状态,陵川半细毛羊除2 003突变位点基因分布处于群体不平衡状态外,其余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LHR外显子11区不同基因型湖羊各胎次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LHR外显子11对湖羊的性早熟和高繁殖力性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受体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繁殖力 湖羊 晋中绵羊 陵川半细毛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素A对牦牛颗粒细胞FSH、LH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斌 王军乾 +5 位作者 赵凌 黄振华 王萌 王靖雷 余四九 潘阳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了探明抑制素A(INHA)对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中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的作用,通过体外培养牦牛卵泡颗粒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在颗粒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用不同浓度外... 为了探明抑制素A(INHA)对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中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的作用,通过体外培养牦牛卵泡颗粒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在颗粒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用不同浓度外源性INHA(0、1.25、2.5、5、10、20 ng·mL^(-1))作用12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中FSHβ、LHβ、FSHR、LHR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验(ELISA)检测细胞内外FSH、LH的含量。结果显示,FSHR和LHR在颗粒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表达。FSHβ和LHβ基因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随INHA浓度的增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INHA浓度接近5 ng·mL^(-1)时,FSHβ表达最低;INHA浓度接近10 ng·mL^(-1)时,LHβ表达最低;FSHR和LHR基因的表达与INHA浓度呈负相关。INHA浓度接近5 ng·mL^(-1)时,颗粒细胞内外FSH含量最低;INHA浓度接近10 ng·mL^(-1)时,颗粒细胞内外LH含量最低;其他INHA浓度下,当颗粒细胞内容物中FSH和LH含量降低时,细胞上清中含量升高。综上所述,INHA对FSHR和LHR基因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影响FSHβ和LHβ基因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表明INHA可以抑制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中FSH、LH与其受体的结合;同时,INHA对颗粒细胞内外FSH和LH的含量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抑制素对雌性牦牛生殖调控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抑制素A(INHA) 促卵泡素(FSH) 促黄体素(LH)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性哺乳动物LH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俊杰 贾青 田树军 《黄牛杂志》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本文综述了雌性哺乳动物促黄体素及其受体的结构及其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功能。阐明了促黄体素及其受体在卵泡的生长发育、优势化及排卵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 雌性哺乳动物 LH 糖蛋白激素 LH受体 结构 生理功能 作用机制 卵泡发育 lhr 基因表达 动物繁殖 促黄体素 促黄体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睾丸发育过程中INHβB、FSHR和LHR的表达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龙亚丽 王军乾 +7 位作者 潘阳阳 王萌 赵凌 马文斌 张虔 王靖雷 余四九 王立斌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49,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抑制素(INH)、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在牦牛精子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B)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抑制素受体(INHβB)、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 为进一步研究抑制素(INH)、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在牦牛精子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B)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抑制素受体(INHβB)、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在不同年龄牦牛睾丸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显示,INHβB、FSHR和LHR在不同年龄牦牛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随年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5岁时表达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龄段(P<0.05)。INHβB、FSHR和LHR蛋白主要分布在睾丸组织的各级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及间质细胞中。结果表明,牦牛睾丸发育过程中INHβB、FSHR和LHR均可介导相应激素调控精子的生成与成熟,为进一步探索牦牛睾丸的发育及精子的生成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睾丸 抑制素受体 促卵泡素受体 促黄体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βB、FSHR和LHR在牦牛不同生殖生理阶段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军乾 赵凌 +7 位作者 潘阳阳 王萌 龙亚丽 高泽川 马文斌 钟董兰 余四九 王立斌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56,共6页
为了从受体角度研究抑制素(INH)、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对牦牛不同生殖生理阶段卵巢发挥的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抑制素受体(INHβB)、促卵泡素受体(FSHR)... 为了从受体角度研究抑制素(INH)、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对牦牛不同生殖生理阶段卵巢发挥的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抑制素受体(INHβB)、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在牦牛发情期、间情期和妊娠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显示,INHβB在妊娠期牦牛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发情期和间情期(P<0.05),而FSHR在发情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间情期和妊娠期(P<0.05),LHR则在间情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发情期和妊娠期(P<0.05);这3个受体主要分布在卵泡颗粒细胞、卵丘细胞、黄体细胞和卵泡膜上。结果表明,INHβB、FSHR和LHR在牦牛发情期、间情期、妊娠期卵巢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提示INH、FSH和LH在牦牛不同阶段对卵泡生长发育、卵泡成熟、排卵及黄体的形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牦牛生殖活动中INH与FSH、LH的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抑制素受体 促卵泡素受体 促黄体素受体 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地方绵羊品种LH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10
作者 邵俊红 付俊伟 +7 位作者 董智豪 白俊艳 陈梦柯 付学言 冀祥 韩志洪 崔晗晗 彭彬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1年第1期3-4,共2页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3个绵羊的促黄体素受体(LHR)基因第11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促黄体素受体(LHR)外显子11在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中存在3种基因型,记为AA、BB和AB。小尾寒...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3个绵羊的促黄体素受体(LHR)基因第11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促黄体素受体(LHR)外显子11在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中存在3种基因型,记为AA、BB和AB。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的AA、BB和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45、0、0.174;0.659、0.902、0.565;0.295、0.098、0.261。测序结果发现,不同基因型之间有5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在37位发生G、A突变;在49位发生T、C突变;在93位发生T、C突变;在139位发生T、G突变;在184位发生A、G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促黄体素受体外显子11 PCR-SSC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进早期妊娠识别提高受胎率
11
作者 张福建 高朋举 +3 位作者 姜宏星 张洪涛 闫德光 燕传利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4年第4期23-24,26,共3页
在妊娠初期,孕体发出信号(类固醇激素或蛋白质)传递给母体,母体随即产生反应,以识别孕体的存在。由此,母体和孕体建立密切联系,促进孕体进一步发育,这一生理过程叫妊娠识别。人类和其它灵长动物的胚囊合胞体滋养层产生一种蛋白质信息... 在妊娠初期,孕体发出信号(类固醇激素或蛋白质)传递给母体,母体随即产生反应,以识别孕体的存在。由此,母体和孕体建立密切联系,促进孕体进一步发育,这一生理过程叫妊娠识别。人类和其它灵长动物的胚囊合胞体滋养层产生一种蛋白质信息,可以分泌大量的蛋白激素,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in,CG),它和促黄体素非常相似。CG与黄体上的促黄体素受体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体 促黄体素受体 合胞体滋养层 灵长动物 妊娠初期 GONADOTROPIN chorionic 类固醇激素 胚囊 胎儿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